鲁迅先生记阅读鲁迅先生家里的花瓶,好象画上所见的西洋女子用以取水的瓶子,灰蓝色,有点从瓷釉而自然堆起的纹痕,瓶口的两边,还有两个瓶耳,瓶里种的是几棵万年青.我第一次看到这花的时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25 13:39:33
鲁迅先生记阅读鲁迅先生家里的花瓶,好象画上所见的西洋女子用以取水的瓶子,灰蓝色,有点从瓷釉而自然堆起的纹痕,瓶口的两边,还有两个瓶耳,瓶里种的是几棵万年青.我第一次看到这花的时
鲁迅先生记阅读
鲁迅先生家里的花瓶,好象画上所见的西洋女子用以取水的瓶子,灰蓝色,有点从
瓷釉而自然堆起的纹痕,瓶口的两边,还有两个瓶耳,瓶里种的是几棵万年青.
我第一次看到这花的时候,我就问过:
“这叫什么名字?屋里不生火炉,也不冻死?”
第一次,走进鲁迅家里去,那是近黄昏的时节,而且是个冬天,所以那楼下室稍微
有一点暗,同时鲁迅先生的纸烟,当它离开嘴边而停在桌角的地方,那烟纹的疮痕一直
升腾到他有一些白丝的发梢那么高.而且再升腾就看不见了.
“这花,叫‘万年青’,永久这样!”他在花瓶旁边的烟灰盒中,抖掉了纸烟上的
灰烬,那红的烟火,就越红了,好象一朵小红花似的和他的袖口相距离着.
“这花不怕冻?”以后,我又问过,记不得是在什么时候了.
许先生说:“不怕的,最耐久!”而且她还拿着瓶口给我抓着.
我还看到了那花瓶的底边是一些圆石子,以后,因为熟识了的缘故,我就自己动手
看过一两次,又加上这花瓶是常常摆在客厅的黑色长桌上;又加上自己是来在寒带的北
方,对于这在四季里都不凋零的植物,总带着一点惊奇.
而现在这“万年青”依旧活着,每次到许先生家去,看到那花,有时仍站在那黑色
的长桌子上,有时站在鲁迅先生照像的前面.
花瓶是换了,用一个玻璃瓶装着,看得到淡黄色的须根,站在瓶底.
有时候许先生一面和我们谈论着,一面检查着房中所有的花草.看一看叶子是不是
黄了?该剪掉的剪掉;该洒水的洒水,因为不停地动作是她的习惯.有时候就检查着这
“万年青”,有时候就谈鲁迅先生,就在他的照像前面谈着,但那感觉,却象谈着古人
那么悠远了.
至于那花瓶呢?站在墓地的青草上面去了,而且瓶底已经丢失,虽然丢失了也就让
它空空地站在墓边.我所看到的是从春天一直站到秋天;它一直站到邻旁墓头的石榴树
开了花而后结成了石榴.
从开炮以后,只有许先生绕道去过一次,别人就没有去过.当然那墓草是长得很高
了,而且荒了,还说什么花瓶,恐怕鲁迅先生的瓷半身像也要被荒了的草埋没到他的胸
口.
我们在这边,只能写纪念鲁迅先生的文章,而谁去努力剪齐墓上的荒草?我们是越
去越远了,但无论多少远,那荒草是总要记在心上的.
鲁迅先生记阅读鲁迅先生家里的花瓶,好象画上所见的西洋女子用以取水的瓶子,灰蓝色,有点从瓷釉而自然堆起的纹痕,瓶口的两边,还有两个瓶耳,瓶里种的是几棵万年青.我第一次看到这花的时
不知这是谁的文章?纪念鲁迅先生的吧!
文中提到的内容事件,据我所了解的一点,多是属实的.
鲁迅纪念馆我是去过的,鲁迅墓也拜谒了,在上海原虹口公园.
关于许广平一面修剪屋子里的花草,“因为不停地动作是她的习惯”,这一点可见其真实性.我下午在图书馆看到《两地书》(即鲁迅与许广平的书信往来编成的集,也就是他们俩的情书啦!很动人的.),鲁迅曾直言指出许广平 很喜欢动,不安静,有原话.
我没有去查你给的原文,仅就我的读后感说一点.
文章的最后一段,写到“而谁去努力剪齐墓上的荒草?” 前文曾提到许先生(文化界素有习惯将极由智识的女士也称作先生,如钱钟书的老婆杨绛都称作杨绛先生)即鲁迅的爱人许广平,她是将她的一生都献给了鲁迅了,无论是在他的生前还是死后,并且竭力将先生的精神、物件传承下去,这大概也算在文中提到的“剪齐墓上的荒草”.
而我们作为普通的读者,所能做的,或者说我们至少必须应该做到的,就是“那荒草是总要记在心上的”.
是萧红的
作者是萧红
萧红的文章
大概是说继承鲁迅的遗志吧。我没读过原文,完全是看了这句话意撰的。
鲁迅先生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的
萧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