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字是怎么由来的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1/23 21:50:09
书字是怎么由来的书字是怎么由来的书字是怎么由来的甲骨的书早在3000多年前的殷代后期,就出现了有关占卜吉凶的书.当时纸尚未发明,人们就地取材,以龟甲和兽骨为记录材料,把占卜的内容刻在龟甲或兽骨上,这就

书字是怎么由来的
书字是怎么由来的

书字是怎么由来的
甲骨的书
早在3000多年前的殷代后期,就出现了有关占卜吉凶的书.当时纸尚未发明,人们就地取材,以龟甲和兽骨为记录材料,把占卜的内容刻在龟甲或兽骨上,这就是最早的图书---甲骨的书.
甲骨文的内容,即卜辞涉及很广,有天象,如日蚀、月蚀、晴、雨、风、雪等;有定期的预测,如卜旬、卜夕等;有预测即将发生的事件,如旅行外出、渔猎和战争,有生、死、病、梦等人事的休咎及对祖先、神灵的祭祀.前中央研究所在发掘中曾获一大龟甲,上边刻有:“丁酉雨,至于甲寅,旬又八日,九月.”这说明九月自丁酉至甲寅,连续下雨18天.又武丁时期的一条卜辞上记载: “翌戊午,焚擒?
戊午卜,贞:我狩,擒?之日狩,允擒虎一、鹿四十、狐百六十四、麑五十九.”
这条卜辞的意思是:第二天戊午,能否焚树林擒获野兽.戊午这一天占卜,史官问道:“商王在这地方去打猎,能否擒获野兽?于是这一天就去打猎,结果擒获1头虎、40头鹿、164头狐、59头小鹿.”这是一篇有关田猎活动的文献.
青铜器上的饰纹
青铜器上常有平雕的各种不同的花纹、浮雕、半浮雕的各种装饰,它具备特有的历史面貌和时代风格,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工艺美术特征.
青铜器的艺术装饰大多采用动物的形象,自然界中的动物,其中有许多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关系极为密切.如:鱼、蛙、龟、蚕、羊、牛、象、鸟等.
在各种动物纹样中,最具特色的是兽面纹,流行于商代及西周早期.这种动物饰纹的重要特点是:眼睛巨大,凝视,大嘴咧开,口中有獠牙或锯齿形牙,额上有一对立耳或大犄角,并有一对锋利爪子.这种形象以表现动物的头部特征为主.这类饰纹旧称饕餮纹.据古代神话传说,饕餮是神人缙云氏的一个“不才子”.它非常贪吃人类,吃到把人塞在口中,但无法咽下去,终于害了自己,变成了有头无躯的怪物.古代儒生说,周朝鼎中有这种饰纹,其目的是让人们知道因果报应的道理.宋代学者把这种表现动物头部的纹物称之为饕餮纹,一直沿用至今.
石头的书
在古代,石头也用来作书写材料,甚至将整篇作品或整部著作刻于石上.
由于刻石的兴起,出现了拓印枝术.石面上所刻的字,都是正面凹入,可先将一张薄纸用矾及白芨水浸泡,贴在刻石的表面;以软刷将纸刷匀,再轻轻捶打,将纸嵌入铭文的笔划之内,待纸干后,以细布包裹棉花做成的拓包,蘸以墨汁,将它在纸上均匀捶拓,将纸剥下来,便得到相同的复本.这一操作过程叫“拓”,用墨汁者称墨拓,用红颜料者谓朱拓,单张叫拓片,装连起来叫拓本.
从《旧唐书·职官志》《新唐书·百官志》的记载中可以得知,唐代宫廷中还有专司拓印的“搨书手”. 拓印技术源远流长,千余年来一直是一种文献复制技术.拓本成为一种图书类型,后期的主要作用已不再是传播知识,而是书法艺术借以流传的一种特殊类型的图书.书法爱好者可从拓本中掌握古代著名书法家的技法和艺术.
简牍的书
在纸发明以前,简牍是我国书籍的最主要形式,对后世书籍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直到今日,有关图书的名词术语、书写格式及写作方法,依然承袭了简牍时期形成的传统.
简牍是对我国古代遗存下来的写有文字的竹简与木牍的概称.用竹片写的书称“简策”,用木版(也作“板”)写的叫“版牍”.超过100字的长文,就写在简策上,不到100字的短文,便写在木版上.写在木版上的文字大多数是有关官方文书、户籍、告示、信札、遣册及图画.由于文字内容有异,其称谓有别,如军事的文书叫“檄”;用于告示者称之“榜”;将信写于木版,然后再加一版叫作“检”.在检上写寄信人和收信人的姓名、地址叫作“署”---这是信封的起源.然后将两版合好捆扎,在打结的地方涂上粘土,盖上阴文印章,在粘土上出现凸起的字,这就是“封”,使用的粘土叫“封泥”.由于写信的木版,通常只有一尺长,故信函又叫“尺牍”.笺是古代一种短小的简牍,是供读书者随时注释的,它系在相应的简以备参考之用.现在人们所说的笺注就是起源于此.从策、简、籍、簿、笺、札、检、椠等从竹、木字形上,都反映出简牍的制成材料.
用于简牍的书写工具有笔、墨、刀、削.简牍上的文字用笔墨书写,刀的主要用途是修改错误的文字,并非用于刻字.先秦简牍,多用古文、篆文,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通行隶书,字体变圆为方,于是公文、信函多用隶书.
简是古代书籍的基本单位,相当于现在的一页.
一枚简牍称为简,常写一行直书文字.字数较多的,写在数简上,编连在一起,称之“册”.长篇文字内容成为一个单位的,叫作“篇”.一“篇”可能含有数“册”.至于简牍“卷”的称谓,还存在分歧.劳干认为,居延广地南部“候兵物册”共77简,以麻绳编之,如竹帘状,可以舒卷,故“简编则为册,卷则为卷”.陈盘指出:孔安国《古文尚书》序中有云:“并序凡五十九篇,为四十六卷.”陈以为此处既曰篇,又曰卷,据此可证明一篇或数篇可为一卷.
缣帛的书
竹简虽然廉价,制作方便,但这种笨重的书籍携带不便,而且每简容字有限,编简成册的长篇著作一旦散乱,则发生“错简”,再说简牍的编连所用的丝带、麻绳、皮带易被磨断,使阅读带来困难.缣帛是丝织物,轻软平滑,面幅宽阔,易于着墨,幅的长短宽窄可以根据文字的多寡来剪裁,而且可随意折叠或卷起,收藏容易,携带方便,可以弥补简牍的不足.因此,帛书与简书并存,共同构成我国古代独具特色的简帛文化.
缣帛图书的书写十分考究,《太平清领书》是白绢上写字,用红色画直格,以青绢包头(古时“包头”就是现在书画卷的“护首”),用红笔写标题目录.后来纸本书中的“朱丝栏”“乌丝栏”,就是借用了在缣帛上织成的红黑界栏.
帛书可外加装封,以作保护.1931年,朝鲜乐浪汉墓中曾发现公元二三世纪时的漆盒二件,此黑漆套为半圆状,纹以五彩,二侧端皆有小孔,应当是装置卷轴之箧.
1908年斯坦因第二次来华,在敦煌发现两封公元1世纪的缣帛信件,保存良好.两封信发自一人,可能是驻山西北部成乐地方的官员致书敦煌边关的信,信内抱怨通信困难,信上没有注明日期.
1972年,长沙马王堆汉墓中出土各种颜色的丝织品,其中有绢、罗、纱、锦、绣、绮等,而最珍贵的是覆盖在棺上的一件彩色帛画.该画用朱砂、石青、石绿等矿物颜料绘成,色彩绚烂,画面大致分上、中、下三部分,表示天上、人间、地下的景物,其内容及技术,较战国帛画更为复杂多姿,但无文字.由于缣帛作书写材料,价格昂贵,所以缣帛用于书写并不普遍,除此之外,帛书中还有地图、祭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