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景观要素及其特征?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20 06:29:19
城市景观要素及其特征?
城市景观要素及其特征?
城市景观要素及其特征?
城市建设是一个历史范畴,任何一座城市在营造自己的文化环境时,都需要在原有城市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再创造,使城市形象独具特色.城市文化环境的营造应是长期型的建设,而不是突击式的装璜.国内外大量城市建设的实践反复证明了城市的统一性和建筑的协调性是有文化内涵的城市必不可少的品质.
城市文化是人们在城市形成和建设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城市文化环境则是这个总和的外在表现.本文所论及的仅仅指城市文化环境的硬体部分,即城市建设涉及的范畴.
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的人们创造了不同的城市文化环境.美国建筑大师沙里文曾说过:“根据你的房子就能知道你这个人,那么根据城市的面貌也就能知道这里居民的文化追求”.西方文豪歌德说:“建筑是石头的书”.雨果说:“人类没有任何一种重要的思想不被建筑艺术写在石头上”“注入人类家园的每一条细流都不再是自然之物,它的每一滴水珠都折射着文明之光”.日本建筑大师黑川纪章说:“其实我们创造城市就是在创造文化.如果城市的建造仅是出于经济目的,那么城市中的人是很不幸的”.在城市现代化进程中,城市文化环境的营造,是一个高标准、高层次的课题.它不仅仅是物质文明的建设,同时还受到政治、经济、文化艺术、历史传统、民风民俗等诸多方面直接或间接的作用和影响.
从城市规划建设自身来看,20世纪追求城市理想的诸多主义—从以1933年的《雅典宣言》为代表的现代主义到新城市主义、生态主义、多元化主义、女权主义等,虽说是各有侧重,但也确实揭示了现代城市发展中诸多重大问题.应该说,这些重大问题对于城市文化环境的营造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1999年国际建协第20届世界建筑师大会通过的《北京宪章》提出:“新世纪的城市将走向建筑、地景、城市规划三者的融合”,并预言:“现代建筑的地区化和乡土建筑的现代化将殊途同归,而现代城市将更为讲求整体的环境艺术”.
从城市文化研究的视野来看,改革开放初期对地域文化的寻求曾兴起一时.当时全国建筑创作有京派、海派、岭南派、西安唐风、武汉楚风等.此后随着房地产开发的发展,商业行为逐渐使地区特色消失,建筑创作也“天下大同”了.1999年6月,国际建筑师大会在北京召开,其主题报告提出了“21世纪要促进地区文化精神的复兴”的观点,并指出:“区域差异客观存在,对于不同地区和国家,建筑学必须探求适合于自身条件的蹊径,即所谓的'殊途'”.弗兰普顿教授在报告中提出:“创造具有'地域形式'而不是'产品形式'的建筑”,即强调建筑形式更多地取决于所在地域的特点,而不是生产技术本身.近年来,国内学术界也开始提倡城市文化研究应落实到区域,回归到区域,并在区域文化中实现整合.不应单纯地就城市论城市,而是要从更大区域范围来认识城市文化,把城市与其腹地及与它相关的城市,视为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从而把城市文化赖以存在的地域空间上升到应有的地位.毫无疑问,这些主张对于把握城市文化在空间发展上的层次性、多样性和差异性是十分有利的.
1、城市文化的宏观取向
城市建设是一个历史范畴,任何一座城市在塑造自己的文化环境时,都应该继承历史、立足当代、展望未来,都需要在自己城市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再创造,只有这样才能使城市形象特色脱颖而出.当我们规划一座城市的文化环境建设时,首先要解决好这座城市文化的宏观取向,或者简称为文化定位问题.这是一个战略性的研究课题.城市文化的宏观取向,要符合当代城市规划建设的先进思想和规范,要体现所在地区的文化精神,要对本城市的性质、规模、布局结构及人口构成作深入地分析,从抽象走向具体,由分散走向整合,将其落实到城市文化环境的要素、特征上.一个比较好的城市文化定位可以管50年、100年.
我国学者在研究江南地区城市文化之后,将这个地区城市文化的宏观取向归纳为3个特征:即“亲水性”“文人性”和“统一变化、饶有特色”.这些特征反映在城市景观上,建筑、桥梁、园林、绿化、名胜古迹每每与水亲和,城市景观以水称胜,显现出阴柔秀美、富于灵气的性格;文人是江南城市文化建设的参与者,起着积极的引导和示范作用,因而城市文化环境显得文质彬彬、诗意盎然.江南城市文化虽有以上两点共性,但并非千篇一律,其风格在统一中又千变万化,富有个性,饶有特色.如果我们把握了地域文化的宏观特征,也就接触了城市文化之本,就有可能在新的生活形态和新的技术水平下继承和发扬地域文化的精神内涵,营造出本城市特定的文化氛围.
对自己城市的性质作深入缜密的研究是城市文化定位的关键.美国的威廉斯堡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20世纪初,洛克菲勒买下威廉斯堡的土地.美国独立战争曾在这里打响第一枪,因而他想将该地的主题定为“革命发源地”.但历史学家认为,革命战争中英美冲突是短暂的,而旧大陆与新大陆的文化传承则是长远的.英国来开发殖民地,使旧大陆的文化进入新大陆,这对美国至关重要.历史学家建议突出这一文化的转化,将该地定位为“殖民时代的威廉斯堡”.这个定位经过历史检验证明是正确的.威廉斯堡确实实现了新、旧大陆文化的一脉相承,因而成为了知名的历史城市、欧美重要的国际会议中心、国际交往和旅游热点.美国人花了5年~6年的时间,请了名牌的历史、政治、国际关系的教授来论证定位,然后才请规划师、建筑师来研究如何体现这一定位.
有了明确的目标,再来研究如何达到这一目标,效果当然显著.
2、城市文化环境的评价标准
城市文化环境由于内容综合、涉及面广,而有着多种评价标准.在这里,笔者从城市文化环境的营造这个角度,介绍一个实例:
《美国城市文化》在研究今后50年的环境与变化时,曾对世界16个城市进行了“城市适意度”的评比,共列出了23个评价项目,并将其归纳为3类:
(1)良好的自然条件及其利用,包括美丽的河流、湖泊、喷泉、大公园、林地树丛,富有魅力的景观、洁净的空气、适宜的气温等.
(2)良好的人工环境建设,包括杰出的建筑物,清晰的城市平面,宽广的林荫大道(系统),美丽的广场(群),街道的艺术,喷泉群,富有魅力的景观等.
(3)丰富的文化传统及设施,包括著名的博物馆,富有盛名的学府,重要的、可见的历史遗迹,众多的图书馆、剧院,美丽的音乐厅,琳琅满目的商店橱窗,街道的艺术,可口的佳肴,大游乐场,多种参加游憩的机会,多样化的邻里等.
上述评分标准并非非常完善和科学,但不无启发.首先,城市要满足多种多样的生活要求,包括要有美好的公共空间.其次,城市要保护、利用和创造美的自然环境.再次,城市需要具有丰富的文化传统和地方特色的建筑环境.从中也可看到城市文化、城市文化环境、城市建筑文化环境,每一个层次均具有广泛的内容,同时它们之间又具有多么密不可分的关系.建筑文化环境在城市文化环境的营造中的确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3、城市文化环境的构成要素
主要有标志性建筑、城市文化设施、街区、风景名胜和城市整体特征等5个要素.
众所周知,标志性建筑(含城市雕塑)对于构成城市形象有着画龙点睛的作用.罗丹曾说:“我们整个法国就包含在我们的大教堂中,如同整个希腊包含在帕提农神庙一样”.绝大多数标志性建筑都有着“三优”的共性:那就是优越的选点、优秀的设计和优美的环境,三者缺一不可.如纽约自由女神像,选点在纽约湾口,迎着从旧大陆到新大陆的航线方向;雕塑形象融圣母玛丽娅、法国大革命女战士与雕塑作者的慈母于一身;雕像挺立在海水环抱的绿岛上,环境空灵优美.难怪她被誉为美国的象征.有些名城采用大手笔,在一个区域、一座广场、一条轴线上布置若干标志性建筑,在形成建筑艺术高潮的同时也集中、典型地体现了城市文化特征.如巴黎从卢浮宫到德方斯大门的大轴线、华盛顿从国会山到阿林顿公墓的中心区、北京从永定门到景山的大轴线都是优秀的实例.
文化设施是营造城市文化环境必不可少的要素,在欧洲,以大剧院为中心的文化广场比比皆是;在北美,更有近代的文化中心建筑组群,突出了文化设施在城市中的多元功能和优美形象.在规划布局时,一定要通过城市设计选好地段,与城市的干道、广场共同组成城市生活的热点.如纽约在西城的贫民窟区建起了林肯中心,随后在对面建起了公寓,沿街出现了商店餐馆,贫民窟不复存在,这个区成了“不夜城”.而华盛顿其在风景优美的波特马克河岸建起了肯尼迪中心,虽然建筑本身也是一位名家的成功之作,但由于它对岸就是阿林顿国家公墓,处于政治性较强的地区,市民只能来看演出,别无其它活动.
《北京宣言》提出:“我们要用群体的观念、城市观念看建筑”.不论是传统的旧街区还是新建设的现代街区,都是展现城市文化的重要场景.现在许多城市开始认识到在旧城更新发展中,保护、保存传统历史文化街区是多么重要的文化复兴活动.它对于城市文脉的延续,对于民风民俗的展现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现代街区包括产业区、居住区、文教区和商业区,它们从不同的侧面体现着现代城市文明的风采.住宅建筑一般占城市建筑的60%~70%,不论是居住环境还是建筑形象,对城市文化环境的营造都具有很大的影响.近年来,我国沿海一些早期受西方文化影响较深的城市,现在为了城市大环境的协调,在恰当的地段建设了一些颇具西洋古典风格的建筑,倒也合情合理.但一些内陆城市流行的“欧陆风”,则是不伦不类的文化错位.西方人在追求自己文化的回归,而中国人也跟着归到人家老祖宗的门下,此风实不可长!
风景名胜自古以来就是城市文化的重要标志.我国许多城市都有命名“八景”“十景”的传统作法.对于历史文化名城,要保护、发掘、利用其风景名胜;对于新开发的城市,则需要从规划之日起,有意识地打造自己时代的风景名胜.现在一些城市通过新闻媒体评选城市胜景,这是好事.但评选之后还需要择优提高、扩大成果,把优中之优延续下去.这样通过日积月累,也就积累了我们时代的“八景”“十景”.
保持和发扬城市的整体特色.自然特色是构成城市整体特征的本底,人为建设是构成城市整体特征的能动因素.两者的结合则体现了城市文化的水平和特色.古今中外许多名城都十分注重城市与山水的关系.但由于不同的文化渊源,西方人好占山头,好入大水,发挥极至;中国人则好依山傍水取其“宛自天成”,而且前后左右都要有所照应.如何把握城市的整体特征,可以简单地概括为:城市性质定品位,城市规模定尺度,历史文化见文野,自然环境凝风格.
4、城市文化环境的营造
城市文化环境的营造应是长效型的建设,而不是突击式的装潢.既要深谋远虑,又需日积月累,在正确的文化取向、文化定位的前提下,有明确的战略思想,有优秀的城市设计和实施方案,有切实的建设步骤,有特色的运作经营,可以做到“三、五年有一个小变化,十来年有一个大变化”,这个变化的标志往往是对上述几个要素之中某一点的突破.对于变化,如今人们的认识已由激进转为平和,那就是一座城市要有所变化,还应有所不变.“变得像纽约了”“变得不认识了”“世界大同”了,这决不是好现象.一个人不能六亲不认,不能失去记忆,一座城市也是如此.
在这里,笔者想谈谈在城市文化环境的营造中经常会遇到的一个难题:是统一还是对比.统一是指事物的一致性,对比是指事物的差异性.在绘画、雕塑、音乐、建筑等艺术创作上都广为运用这两种手法.其实,在这二者之间并不存在什么高低之分.“在对比中求统一,在统一中求变化”,这本是艺术创作的一个基本法则.而最后衡量和评价艺术效果的标准则是“和谐”.“和谐为美”这是古往今来的一条基本美学原则.现代美国建筑大师路易斯·康就说:“形式含有系统间的和谐,是一种秩序的感受,也是一事物有别于其它事物的特征所在”.1978年国际建协在《墨西哥宣言》中指出:“如今大多数建筑师每每只着眼于建筑的形式,拘泥于其狭隘的技术—美学意义,越来越脱离真正的决策,这种现象值得注意.建筑学的发展要考虑到全面的社会、政治背景,只有这样,建筑师才能作为专业人员参与所有层次的决策”,国际建协在《北京宣言》中指出:“职业的自由并不能降低建筑师的社会责任感”.
20世纪后期,一些“前卫”的流派各持己见的现象在建筑创作中也有反映:就是要打破和谐,就是要否定公认的原则,以“先锋”“前卫”为先进的标志.我国有些同行在这些思想的影响下,对国外一些名作不求甚解,而对它们进行片面的颂扬.他们常常举出艾菲尔铁塔、贝聿铭的玻璃金字塔和华盛顿东馆、蓬皮杜文化中心作为建筑与环境不和谐而成功的佐证.艾菲尔铁塔难道只是因为采用了钢结构与环境形成强烈对比而成杰作?不然,因为它优美的曲线造型,罗马风的大拱,乃至拱券口的钢结构图案都在与巴黎的建筑传统文化对话.1999年新年世界三大男高音的演唱会在艾菲尔铁塔下举行,音乐会的台口就采用了艾菲尔铁塔的有细部花纹的拱门.这正说明艾菲尔铁塔不是天外来客,而是欧洲传统文化与工业化新技术的结晶.卢浮宫广场上的玻璃金字塔,在这座利用传统宫殿扩建而成的现代化博物馆的建筑空间中,仅仅是一个进入地下大厅的入口,也是地下大厅的玻璃屋顶.其尺度在这个大环境中仅是一个小品,其玻璃的透明质感并没有阻挡人们观赏卢浮宫的视线,应该说这是大统一中的小对比,无损总体环境的和谐.华盛顿的国家艺术馆东馆完全是一座全新的现代建筑.它在环境上的成功首先在于其遵守了总体规划的边界条件和高度控制.东馆、西馆一今一古,却有着一致的高度和水平轮廓线,并采用了出自同一石矿的灰色石材饰面.东馆主入口向西,与西馆的东门处在同一条轴线上.贝聿铭先生精心采用这些措施保证了东馆这组独具个性的建筑与环境达到高度的和谐.对蓬皮杜文化中心的建筑单体设计则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从巴黎旧城区的城市风貌上则不得不持否定的态度.1996年,中国建筑学会代表团赴法进行学术交流,当法国接待官员介绍到巴黎城市如何注重统一谐调时,笔者曾以蓬皮杜文化中心向其请教.这位官员作了一个遗憾的表情并说:“蓬皮杜文化中心是以前批准建造的.按照我们新的POS(城市规划规范)和1994年制定的大巴黎总体规划,现在报批这个方案是通不过了”.由此可看出,不是外国存在的都是合理的,人家也在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凡事还是以基本原理和实际效果来检验为好.
其实,在20世纪的最后十几年,在城市设计和建筑艺术上,基本原则的回归已成为世界主流.在1999年召开的第20届世界建筑师大会上的两个主题报告和所通过的《北京宣言》就是时代的强音.国内外大量城市建设的实践反复证明了城市的统一性和建筑的谐调性是有文化内涵的城市必不可少的品质.“和谐为美”这是一条永恒的美学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