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民俗的作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22 09:03:59
特色民俗的作文,
特色民俗的作文,
特色民俗的作文,
傣家妇女的衣着打扮,有人说是世界上最美的,它就象孔雀开屏一样,绚丽多姿多彩.因此,傣家妇女素有“金孔雀”之称.如果你到西双版纳,你就会看到天生的身材修长苗条的傣家妇女身着窄袖短衣和筒裙.一般上穿白色或绯红色内衣,外面是紧色短上衣,圆领窄袖,有大襟,也有对襟,有淡红色,也有浅绿色和天兰色;下着长筒裙,一直长齐脚步背,腰身细小,下摆宽大.今天多数是用的确良、丝绸、乔其纱和其他料子缝制.窄袖短衫又紧又严实,袖管长细,紧紧套着胳膊,几乎没有一点空隙,如果用肉色衣料缝制,就看不出袖管.前后衣襟刚好齐腰,紧紧裹住身子,再用银制腰带系着短袖衫和筒裙口,筒裙亦刚好裹住双腿,使其越显得修长与苗条,不论走路做事,都给人一种俊俏,飘逸的感觉. 傣家妇女爱在河边洗澡,热天一日三浴,头发洁净而光滑,多数将头发盘于脑勺上,结成一个发髻,上面插把牙骨梳子或塑料梳子,发髻上插几朵鲜花,勐腊一带的妇女则是披盖一条纱巾;勐海、打洛一带的妇女,头上是围一条淡红色或天兰色的浴巾.傣家妇女的衣裙,美观大方,贴身简洁,质地轻盈、素雅无华,你常常会在赶摆的途中,巧遇身着艳丽服装、脚登半高跟皮鞋、手持小花伞,走路飘逸自如的傣家妇女,在美丽的西双版纳景色的衬托下,犹如仙境中的美女出现在你眼前一般,难怪有人说,西双版纳妇女的着装,是世界上最美的. 傣家男子,一般都穿无领对襟或大襟小袖衫,下穿长管裤,冷天披棉毯,用白布、青布和绯布包头,有的戴呢礼帽.喜挂背袋,身佩短刀或长刀,显得英姿潇洒. 傣族的服饰之所以漂亮,这和傣族的织锦工艺分不开.傣族的织锦,历史悠久,图案丰富多彩,具有浓厚的生活色彩,色调鲜艳,风格纯朴.傣族青年背上背的筒巴(挎包)、傣家人用的窗帘、被面、垫单,图案各一,有禽兽动物、树木花卉、几何图形,其形象栩栩如生.色调优美,图案不俗.每副图案都含有具体内容,譬如:织红绿颜色的筒裙,是为了纪念祖先;织孔雀图案是表示吉祥;织大象图案象征五谷丰登.其设计精心,技巧娴熟,表现了傣族人民的智慧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傣族人民的新年,按照傣历大约是农历清明节以后的第七天.节日期间,傣族同胞举行热闹非凡的泼水、赛龙船、放高升活动.泼水活动是傣族人民过年的最高潮,也是傣历年中最精彩的场面,因而通常称做历年节为“泼水节“.
这一天,人们互相泼水,用水表达真诚的友谊,纯洁的爱情,心中的祝福.泼水有文泼水和武泼水之分.文泼水是对长者,舀起一勺净水,说着祝福的话,拉开对方的衣领,让水沿着脊梁流下去.被泼的人高兴地接受祝福,不得跑开.武泼水则没有固定的形式,用瓢、盆、桶都可以,互相追逐迎头迎脸地泼.被人泼的水越多,说明受到的祝福越多,被泼的人越感到高兴.
满族的风俗习惯和生活
【服饰】:
“发冠”与“旗鞋”
【旗装】:
二十世纪以来,满族经济、文化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许多传统的服饰已十分鲜见了.但从电影、电视和博物馆里,我们还常常可以欣赏到往日旗装的风采.其中妇女头上又宽又长、似扇非扇、似冠非冠的头饰――发冠十分引人注目.
过去,满族妇女幼年时同男孩一样,多剃去头顶四周头发,只留颅后发,编成辫子垂于脑后,一直到成年方蓄发留辫.婚后则开始绾大盆头、架子头、两把头等式发髻,其中以两把头较为典型.两把头就是把头发束在头顶,分成两绺,各绾成一个发髻,然后再将后面的余发绾成一个“燕尾式”的长扁髻.平时,发髻上横插长二三十厘米、宽二三厘米的被称为“大扁方”的头簪,喜庆吉日或接待贵客时便要戴上发冠了.
【旗头】:
发冠是以铁丝或竹藤为帽架,用青素缎、青绒或青纱为面,蒙裹成的长约三十多厘米、宽约十多厘米的扇形冠.佩戴时固定在发髻之上即可.上面还常绣图案、镶珠宝或插饰各种花朵、缀挂长长的缨穗.此头饰多为满族上层妇女所用,一般民家女子结婚时方以为饰.戴上这种宽长的发冠,限制了脖颈的扭动,使之身体挺直,再加上长长的旗袍和高底旗鞋,使她们走起路来纤纤碎步,分外稳重、文雅.
【马蹄底鞋】:
除“旗袍”、“发冠”外,满族妇女的“旗鞋”也极富特色.这种绣花的旗鞋以木为底,史称“高底鞋”,或称“花盆底”鞋、“马蹄底”鞋.其木底高跟一般高5-10厘米左右,有的可达14-16厘米,最高的可达25厘米左右.一般用白布包裹,然后镶在鞋底中间脚心的部位.跟底的形状通常有两种,一种上敞下敛,呈倒梯形花盆状.另一种是上细下宽、前平后圆,其外形及落地印痕皆似马蹄.“花盆底”和“马蹄底”因此而得名,又统称“高底鞋”.除鞋帮上饰以蝉蝶等刺绣纹样或装饰片外,木跟不着地的部分也常用刺绣或串珠加以装饰.有的鞋尖处还饰有丝线编成的穗子,长可及地.这种鞋的高跟木底极为坚固,常常是鞋面破了,而鞋底仍完好无损,还可再用.高底旗鞋多为十三四岁以上的贵族中青年女子穿着.老年妇女的旗鞋,多以平木为底,称“平底鞋”,其前端着地处稍削,以便行走.现在都已不穿了.
满族自古就有“削木为履”的习俗.关于这种高底鞋的起源,有多种说法.一种说法认为,过去满族妇女经常上山采集野果、蘑菇等,为防虫蛇叮咬,便在鞋底绑缚木块,后来制做的日益精巧,发展成了高底鞋.另外还有一种传说,说是满族的先民为了渡过一片泥塘,夺回被敌人占领的城池,便学着白鹤的样子,在鞋上绑上了高高的树杈子,终于取得了胜利,达到了报仇雪恨、发展壮大的目的.人们为了不忘那些苦难的日子,纪念高脚木鞋的功劳,妇女们便穿上了这种鞋,并世代相传,越做越精致美观,成了后来这种样子.
历史上满族男子喜穿青蓝色的长袍马褂,头顶后部留发梳辫留于脑后,戴圆顶帽,下穿套裤.妇女则喜欢穿直筒旗袍,梳京头或“盘髻儿”,戴儿环,腰间挂手帕,天足,着花鞋.但现今的“旗袍”并非历史上满族女子的服装,而是吸收了西方服装裁减方法的时装,和过去满族女子的服装大不相同.
清代满式服装曾流行全国,现在与汉族服式一样了.满族妇女不缠脚,所著鞋子绣有漂亮花饰,鞋底中央垫有10公分高的木质鞋跟,满族妇女穿着这样的鞋走起路来,可保持昂首挺胸的身姿和腰肢摇曳的步态.满族妇女的发式变化很大,姑娘时代,只简单地把头发在脑后挽一下.长到快出嫁时,就要把头发梳成辫子并挽成单发髻,结婚后的发式有双髻式、单髻式等多种,双髻式发型把头发从头顶分梳为前后两部分.前髻梳成平顶状,以便戴冠,颈后髻梳成燕尾状,在胫后伸展开来,它使得颈子总要保持挺直的状态,因此,满族妇女走起路来就更显得高贵、尊严.图为一位满族新娘正在梳理她的结婚发式.旗袍是满族男女老少一年四季都穿着的服饰,它裁剪简单,园领,前后襟宽大,而袖子较窄,四片裁制,衣衩较长,便于上马下马;窄窄的袖子,便于射箭.由于袖子口附有马蹄状的护袖,又称马蹄袖.在满族人逐渐脱离骑射生涯后,马蹄袖已成装饰,而放下马蹄袖仍然是满族人对长者、尊者致敬的礼仪.妇女旗袍的装饰性比男性旗袍更强.领子、前襟和袖口都有绣花装饰.随着时代的变迁,旗袍式样的变化也很大,四片裁制也改为两片裁制.旗袍能很好表现妇女的身段和曲线.图为满族妇女在旗袍外套穿的马甲.绣有精致图案.穿旗袍跳宫廷舞的满族妇女.穿着传统满族旗袍的男子,包括带箭袖的长袍和一袭马甲,以及满族男性的帽子.
【民居】:
满族的住房,过去一般院内有一影壁,立有供神用的“索罗杆”.满族传统住房一般为西、中、东三间,大门朝南开,西间称西上屋,中间称堂屋,东间称东下屋.西上屋设南、西、北三面炕,西炕为贵,北炕为大,南炕为小,来客住西炕,长辈多住北炕,晚辈住南炕.
【习俗】:
满族人孝敬长辈,注要礼节,在路上遇见长辈,要侧身微躬,垂手致敬,等长辈走过再行;不但晚辈见了长辈要施礼,在同辈人中年轻的见了年长的也要施礼问候.亲友相见,除握手互敬问候外,有的还行抱腰接面礼.过春节时要拜两次年,年三十晚上拜一次,为辞旧岁,年初一再拜一次,叫迎新春.室内西炕不得随意坐人和堆放杂物;忌打狗、杀狗和忌食狗肉;不戴狗皮帽、不铺狗皮褥,忌讳戴狗皮帽或狗皮套袖的客人.
满族将西墙作为供奉祖先的神圣部位,不准在此挂衣物,张贴年画;西炕俗称“佛爷炕”,供有“祖宗板子”.忌讳人们尤其是女人随便坐卧.通常客人也不得在西炕休息,更不许将狗皮帽子或鞭子放在这里.忌打狗、杀狗和忌食狗肉;不戴狗皮帽、不铺狗皮褥,忌讳戴狗皮帽或狗皮套袖的客人.
不许从锅灶、火塘的三脚架上越过,不能用脚蹬踏或者随便坐在锅灶上或火塘边;不准在锅灶口或塘上烤脚、袜子、鞋靴;禁止将吃剩下的食物、骨头、鱼刺等扔进锅灶或火塘里.
满族过去信仰萨满教,每年都要根据不同的节令祭天、祭神、祭祖先,以猪和猪头为主要祭品.在大祭时要杀猪,特别是在祭祀祖先时要选用无杂毛的黑猪(有的还必须选黑公猪),宰杀前要往猪耳朵内注酒,如猪的耳朵抖动,则认为神已领受,即可宰杀.此举俗称为“领牲”.有的地方要将猪肠和膀胱放入吊斗挂在杆子上,让乌鸦来吃,如果三天内被吃掉,就为吉利.然后把全猪卸为八块,按原样摆在方盘内,供于家里屋内西山墙的祖宗牌位下,家人按辈份排列免冠叩头三遍,再将肉切碎入锅熬煮,全家围坐,蘸盐而食.此时如有客至,只要在祖先牌位前叩头三次,即可坐下同吃,吃完也不必道谢.满族人家至今还有逢杀猪时请亲邻好友前来品尝头顿猪肉的习惯.过去,在庄稼成熟的季节,满族还有“荐新”祭祀的习惯,如今已被“上场豆腐了场糕”习俗所代替,即在五谷上场时,用新豆子做豆腐吃,打场结束时,用新谷做大黄米饭或豆面饽饽吃,以庆丰收.满族男女青年结婚时,新娘必须先在南炕上坐帐,也有称“坐福”.直到晚上,才在地上放一张桌子,新娘、新郎要手挽手绕桌子三圈后对饮.
【日常食俗】:
满族民间农忙时日食三餐,农闲时日食二餐.主食多是小米和高粱米、粳米、干饭,喜在饭中加小豆或粑豆,如高粱米豆干饭.有的地区以玉米为主食,喜以玉米面发酵做成“酸汤子”.东北大部分地区的满族还有吃水饭的习惯,即在做好高粱米饭或玉米(米+查)子饭后用清水过一遍,再放入清水中泡,吃时捞出,盛入碗内,清凉可口.这种吃法多在夏季.饽饽是用黏高粱、黏玉米、黄米等磨成面制作的,有豆面饽饽、搓条饽饽、苏叶饽饽、菠萝叶饽饽、牛舌饽饽、年糕饽饽、水煮饽饽(汉语的饺子)等.满族的饽饽历史悠久,清代即成为宫廷主食.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御膳“栗子面窝窝头”,也称小窝头.满族点心萨其玛也成为全国著名糕点.较著名的还有清东陵糕点,也称清东陵大饽饽,北京小吃墩饽饽,河北承德小吃油酥饽饽,湖北荆州小吃猪油饽饽等.
北方冬天天气寒冷,没有新鲜蔬菜,满族民间常以秋冬之际腌渍的大白菜(即酸菜)为主要蔬菜.据传用腌渍的方法储存蔬菜,始于清顺治年间.用酸菜熬白肉、粉条是满族入冬以后常吃的菜肴.酸菜可用熬、炖、炒和凉拌的方法食用,用酸菜下火锅别具特色.配菜也可用来做馅包饺子.东北地区的满族,每户腌渍的酸菜一般可以吃到第二年春天.此外,日常蔬菜还有萝卜、豆角等.满族人民爱吃猪肉,常用白煮的方法烹制.辽宁沈阳市的那家馆是家有100多年历史的满族餐馆,该店经营的白肉血肠,被誉为正宗的满族风味.
满族的进餐习俗和饮食礼仪很多.如祭祀用过的神糕、神肉,路人可以分享,但一般不能带去,吃完后不允许擦嘴;家中人就餐,长辈不动筷,晚辈人绝不动筷;过年杀年猪时,有把亲友、邻里请来同吃白肉血肠的习惯.
【民族食品】:
满族居住分散,各地均有代表性的典型食品,主要有:
①白肉血肠.
②火锅(满族传统风味菜肴)
③酸汤子9辽宁岫岩满族的典型食品)
④清东陵糕点(也称清东陵大饽饽.最早是清朝皇帝到东陵祭祀祖宗时做供品用的,因此也称为“祭饽饽”.做供品时有果馅厚酥饽饽、鱼儿饽饽、匙子饽饽、菊花饽饽、糊面饽饽、炸高丽饽饽、江米糕、黄米糕、七星饼、鸡蛋糕、枸奶子糕、山葡萄糕、山梨面糕等几十种.传入民间制成糕点后,大体上分为大小两种饽饽.大饽饽每斤八块,俗称清东陵大八件;小饽饽每斤十六块,俗称清东陵小八件.大小饽饽品种主要有太师饼,松饼,玫瑰饼,龙凤饼,山楂桃.还有无馅的七星点子、八裂饼、核桃酥、到口酥等)
【传统节日】:
满族许多节日均与汉族相同.主要有春节、元宵节、二月二、端午节和中秋节.节日期间一般都要举行“珍珠球”、跳马、跳骆驼和滑冰等传统体育活动.
逢年过节,都要杀猪,过年(春节)时每家要杀猪二至三口.农历腊月八日(腊八节),要用黏高粱、小豆等八样粮食煮粥,称为腊八粥.除夕吃饺子,在一个饺子中放一根白线,谁吃着白线就意味着谁能长寿:也有的在一个饺子中放一枚铜钱,吃到便意味着在新的一年里有钱花.此外还要吃手把肉和特有的点心“萨其玛”.
颁金节是满族“族庆”之日.1635年夏历十月十三日,皇太极发布谕旨,正式改族名“女真”为“满洲”,这标志着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的形成.
1989年10月,在丹东“首届满族文化学术研讨会”上,正式把每年的12月3日定为“颁金节”.
颁金节:是满族“族庆”之日.1635年农历10月13日,皇太极发布谕旨,正式改族名“女真”为“满洲”,这标志着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的形成.1989年10月,在丹东“首届满族文化学术研讨会”上,正式把每年的12月3日定为“颁金节”.
上元节:即正月十五日,俗称“元宵节”.同汉族一样,满族也有元宵挂彩灯和吃元宵的习俗.
走百病:满族妇女的节日.一般在正月十六日.当晚,妇女们三五成群,结伴远洲,或走沙滚冰,或嬉戏欢闹,叫做“走百病”.
二月二:俗称“龙抬头日”.当日晨,满族人家把灶灰撒在院中,灰道弯曲如龙,故称“引龙”.然后在院中举行仪式,祈求风调雨顺.全家人还要吃“龙须面”和“龙鳞饼”.妇女们这天不能做针线活.
清明节:上坟祭祖时不像汉族纸钱后在坟顶上压钱,而是在坟上插“佛朵”.“佛朵”是满语,译为汉语为“柳”或“柳枝”.根据满族信仰,柳是人的始祖,人是柳的子孙,为表明后继有人,要在坟上插柳.
端午节:满族过端午节吃粽子、划龙舟,其风俗与汉族相同.
中元节:满族以七月十五为中元节,也视为超度亡灵的“鬼节”.届时,各处寺院设立道场,燃灯念经,要举行各种超度仪式.
中秋节:满族人家过中秋节也吃“团圆饭”.此外,月亮初升之际,还要供月.即在院内西侧向东摆一架木屏风,屏风上挂有鸡冠花、毛豆枝、鲜藕等,为供月兔之用.屏风前摆一张八仙桌,桌上供一大月饼.祭时,焚香磕头,妇女先拜,男人后拜.
腊八节:满族人家腊月初八要泡“腊八醋”和煮“腊八肉”.除全家人吃外还要分送亲友.
小年:满族过小年的习俗与汉族相同.腊月二十三日为“小年”.届时家家户户要祭祀灶神,俗称“送灶王爷”.
给分
谢谢
寒假生活
快乐的时光总是过得飞快,在不知不觉中,一个丰富多彩的快乐寒假已从我眼前飞过,但给我记忆最深的就是在爷爷村敲锣打鼓的那段印象。 大年三十的那天,到处洋溢着过节的气象,人人脸上都喜气洋洋的。吃完早饭,爷爷就带着我到村里的大桥上,去敲锣打鼓。一去才发现,锣鼓队就差爷爷这个队长没到了。爷爷一到马上就开始了。
“齐个隆咚呛……隆咚呛”呵呵,真好听哟!我在心里随着鼓点的节奏打着拍...
全部展开
寒假生活
快乐的时光总是过得飞快,在不知不觉中,一个丰富多彩的快乐寒假已从我眼前飞过,但给我记忆最深的就是在爷爷村敲锣打鼓的那段印象。 大年三十的那天,到处洋溢着过节的气象,人人脸上都喜气洋洋的。吃完早饭,爷爷就带着我到村里的大桥上,去敲锣打鼓。一去才发现,锣鼓队就差爷爷这个队长没到了。爷爷一到马上就开始了。
“齐个隆咚呛……隆咚呛”呵呵,真好听哟!我在心里随着鼓点的节奏打着拍子,正意犹未尽,一个章节完了,哎呀,再来一次就好了,真想再饱一次耳福啊。我用期盼的目光看着爷爷,爷爷好像看懂了我的心思,又打了一遍。“齐个隆咚呛,齐个隆咚呛……” 来观看的人越来越多,爷爷他们也越敲越有劲,越打越高兴,很快,第二遍也打完了。不巧打小锣的那位叔叔因为家里有事要回去,乐队无法进行了,围观的人也不会,怎么办?这时爷爷说:“我们家后继有人,来!孙女!上!”可我从来没碰过这些锣鼓呀,不过爷爷常说救场如救火,我只得硬着头皮上了。旁边的一位老奶奶告诉我:“小姑娘,只要跟着节拍走就行了,不用紧张!”我心里这才踏实点。
锣鼓又响起来了。刚开始,我担心跟不上节拍,不敢使劲敲打,只是慢慢地在心里琢磨着拍子,仔细地听着节奏,生怕因为我一个人的失误而扰乱了全局。爷爷向我投来了鼓励的目光,很快,我随着节拍逐渐熟练了,我就放开手脚尽情地发挥着,铿锵的锣鼓声好象就是在我的心中迸发涌溅出来,我完全沉浸在这喜庆的锣鼓声中了。
这就是我快乐寒假生活的一部分!今年过年我特开心!
2.
在学生眼里,寒假是一年中最快乐的假期,它似树叶,轻轻一飘就拂袖而去了,它又似小溪,一眨眼就流过去了,在这短暂的日子里,我有过“惊涛骇浪”,也有过“风平浪静”,比如说,大年初一放1000响的鞭炮、十五看放花,这些都属于“惊涛骇浪”,总之,这次的寒假生活太愉快了,让我回忆不止,其中有一件事让我更感到了寒假的愉快—放花。
十五的那一天晚上,我们全家早早地吃完饭准备去看放花,由于迫不及待,我拽着爸爸先去看放花,开始放花时,全村的人几乎都到了,年轻的搀着老的,抱着小的,真是热闹极了!“丝!丝!”咦!这是什么声音?噢!原来放了个“花窝窝”,只见“花窝窝”开始放时,还有点儿害羞,不出头,渐渐地,渐渐地,它又不陌生了,越刺越高,从远处看,它像一个金色的喷泉,“喷泉”衬托得更加美丽,村民们个个仰视,嘴里赞叹不已,这时,“花窝窝”放完了,有个人说:“嘿!咱们的前程就像这花一样,越升越高,所向披靡!”这个人的话博得众人的喝彩,接下来放了一个“降落伞”,这个“花”一开始就不陌生,“嗖!”地像“神舟”五号一样,飞到了天空中,待了两三秒,又“啪!”地一声,在天空形成了一个似降落伞的花,一个个倒载葱地往下跑,这时,又有人说:“好兆头!这预示喜从天降呀!”大人们赞不绝口,小孩儿也拍起巴掌来,又蹦又跳,这个“降落伞”在天空中像飞溅起的浪花,又像无人看管的树木,四处蔓延,接下来又放了一个……
从这件事中,我领悟到了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的聪明才智,我想,中国技术就像这“花”一样,越来越高,越来越美丽。
啊!愉快的寒假生活,既漫长又短暂,这也是我小学中最后一个寒假了,我会加倍珍惜,成为小学中美好的回忆。
3.
在爆竹声中,我们迎来了中国人最盛大的节曰——春节,家家喜气洋洋,挂上红红的灯笼,贴上红红的春联,忙忙碌碌……
正月初一,又是一个快乐的曰子。
以往我都是起得最晚的人,可今天我争了个第一,因为极想闻闻那香气扑鼻的爆竹烟味儿。一串串鞭炮在人们手中点燃,声音真大,四处飞溅,仿佛要把每一个祝福送到千家万户,一阵阵爆竹声接连不断,噼里啪啦的,热闹非凡。
在鞭炮声过后,就没有什么好玩的了。还是吃早餐吧,待会儿出去玩一玩!
吃过饭后,我邀几个朋友一起去玩,在街上点燃的爆竹在地上开出了美丽的花,漂亮极了,袋里装着父母给的零花钱,甭提多高兴了。今天的小鸟也出来凑热闹,大概它们心里也很高兴吧。
街上不愧是街上,玩的吃的样样俱全。看到的大多数是一些小孩,我瞧了瞧,就数麻辣摊的生意最好:
“我要一串年糕!”一个胖孩子叫道。
再去别的地方瞧瞧如何?在一家文具店摊前,我又停下了脚步。那里有各种玩的东西:飞机模型、望远镜、电动汽车……尽是一些玩的东西。我发现最受欢迎的是那些玩的东西。
在其它地方,我还看见有的在卖气球、手枪、跳绳,有的在卖小吃、点心、水果,穿的用的吃的样样俱全,真是无奇不有。
玩了一上午,下午我又要去走亲访友拜新年了,这无疑也是一件高兴的事。
今天真是玩得太痛快了!算是一饱眼福二饱口福三饱手福了。最为幸运的是那些卖主了,今天可是生意兴隆啰!
真心希望今天全国的小朋友在新的一年里快快乐乐,没有烦恼,但千万不要“玩物丧志”哟.
呵呵 希望对你有帮助 我们也在学这篇作文哦!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