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在新课程背景下实施语文有效教学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5/01/22 21:58:54
怎样才能在新课程背景下实施语文有效教学
怎样才能在新课程背景下实施语文有效教学
怎样才能在新课程背景下实施语文有效教学
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倡导对话、合作与探究,力图超越传统的记忆型教学文化,创建新型的教学模式所需求的思维型教学文化.这种思维文化不是要求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勇于提出问题;也不是要求教师机械地讲授书本知识,而是鼓励教师进行创造性教学.课堂教学不只关注学生知识的获得,更关注学生人生的发展.面对一个个各具个性的生命体,语言教学应是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这正是新课程对理想的教学状态的期盼.
随着新一轮课程的不断深入,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方式都已经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等现代教学方式已广泛运用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课堂教学逐渐活了起来.然而,用心观察便可发现,某些所谓的“新课堂”仍明显带有师生剧本化的表演,不少冠以“活动式”、“研究性”等新型名称的课堂教学在本质上仍沿用了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课堂教学有效性缺失仍是亟待解决的严重问题.
一、创设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树立服务意识.
教师在课堂中要树立服务意识,做到把“玩”的权利还给学生,把“做”的任务派给学生,把“说”的机会让给学生,把“创”的使命留给学生.从而将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推向自主探索获得知识的舞台,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定目标,并根据目标进行预习、尝试、操作、探索、归纳等.努力做到:凡是能让学生自己学会的,教师不教;凡是能让学生自己去做的,教师不替代;凡是能让学生自己讲的,教师不暗示.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索欲望.
小学生自主、合作、探索性学习方式是在问题情境之中的学习,因此如何创设问题情境,就成为这一学习方式能否有效的前提条件.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思维总是由问题开始的,并在解决问题中得到发展.学生学习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创设问题情境的过程,它可以引起学生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的思维在问题思考与探索中得到促进和发展.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再现课文生活中的真实情景,使学生进入身临其境的问题环境,从而产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欲望,使学生获得学习成功的快乐体验,增强求知欲和自信心,进而促进身心的全面发展.
(二)合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学习资源是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要素之一.提供什么样的资源,以何种方式提供,就成为实现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教学最重要的策略.教学中教师要合理整合各种教学手段,“因材选媒”,突出多媒体的辅助教学作用,淡化其“装饰”效应,让学生在形象生动的情景中经历探究过程,获得理智和情感体验,切不可喧宾夺主,切不可忽略了学生的自我体验和品位.
但放眼时下的语文课堂,似乎不采用现代教学手段就是保守,就是观念不先进.为此,上课前教师总是不惜花费时间、人力、物力、财力、精心制作多媒体课件,可结果却并不理想.曾看到一则《赵州桥》的课件,该课件以大量的图片资料展示了赵州桥的地理环境,全貌.却没有用于解决课文重点“抓住重点词句正确理解第二、三自然段的主要意思”以及难点“理解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的内容.运用这种课件教学,由于忽视了教学目标,学生不能深入地把据文章的主旨,头脑中只是一些赵州桥的外观及周围环境的零碎画面.
在语文教学中引入多媒体辅助教学,对课堂效率的提高无疑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但教师在设计课件时,首先应明确目的,如何才能把问题用多媒体特有的优势表达清楚;其次教师必须清楚地认识到语文教育重在对语言文字的感悟,任何语言文字之外的手段都不能成为语文教育的主导性手段.
(三)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鼓励学生质疑和创新.
学生是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即以学生为本,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学生是课堂学习中的主人,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实践过程,教师的作用则是隐性的,是为学生的学习服务的.教师在提供了一些丰富的素材后,学生就要进行大量的自主探索.此过程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情况安排学习内容的先后顺序,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如可以自己独立学习,也可以与人合作,与老师交流…….让学生了解有关知识,完成学习任务,真正把学习的自主权还给学生,进一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科学研究证明人的潜能在一生中大约只开发了5%,那么,还有95%的潜能处于待开发状态.这说明,为学生的学习创设独立思考、独立探索的时间和空间,大部分学生是完全可以自己获取知识、自己质疑并解疑的.这时的教师成了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为学生提供适当的帮助和指导,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协调,对学生遇到的个别问题进行个别解决,促进学生的学习进程.学生可根据自己完成学习任务的情况,选出认为最优秀的学习过程和成果向全体同学进行展示,教师利用多媒体的功能,使全班同学都能详细地看到展示同学情况,进行评价并提出自己的意见和想法,在此教师可适时进行调控并提出相关问题,以引起全班同学更深层次的思考.
在课堂教学中,如果学生的主动参与性越明显,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越大,越表明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教师要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勤思多问,可以说,一切有成就的人都善于思考,都有好思的习惯.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时一定要注意多启发,多反问,不要包办代替,要鼓励他们想问题、提问题、钻研问题.现在有些学生不但手懒,脑子也懒,有一点难题就想问,总想依赖别人,一看题目较难尚未好好琢磨就去问老师.这时候如果老师鼓鼓劲,学生仔细一分析,可能就想出来了.如果鼓劲还不行,老师可以给学生指明思路,要根据学生所提的问题教给学生思维方法.只有在学生自己会思、会问、会学的基础上,才有可能为别人合作交流,也只有在学生个体的潜能得到发挥时,课堂教学才变得有效.
二、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形式.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要蹲下身子与学生对话.“对话”体现了“关注每一位学生发展”的新课程核心理念.而学生与文本对话最能体现自主学习的理念.我们应鼓励学生对文本的自我解读、自我理解,尊重学生的个人独特感受和独创性的见解,引导学生调动自己已有的知识储备、经验储备,多角度、多层次地体悟文本所涵盖的信息,与作者进行心与心的交流、情与情的碰撞,真切地体验他们在特定的背景中的喜、怒、哀、乐,达到情感的共鸣,得到人生的感悟,获取语感的积累.几学期下来,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的探索中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创设情境,合作学习.
目前最佳的课堂教学合作模式是“小组讨论,合作学习”.这是因为如果长时间让一位学生发言,其他学生就势必只能当听众,达不到“动”的目的,不利于其他学生的发展.“小组讨论,合作学习”则能让每一位学生在互动中交往,在交往中互动,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的目的.在组织“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组建好合作学习小组(以4—6人为宜)、培养好合作组长、宏观调控好合作学习的时间,更要精心设计好问题情境.例如,我校王静校长在推荐学生学习宋美龄1943年在美国国会发表的演讲词时,从读与写的关系讲到读与说的关系,又从课外阅读讲到抗战历史,浓墨重彩渲染抗战时的困难,为学生学习创设情景,在用小组合作的形式探究这篇讲演词好在哪里.又如在学习《皇帝的新装》一课时,我设计了“你认为故事中谁最可笑,为什么?请找出有关情节,读一读,演一演,说一说.”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合作学习,这些问题具有目标性,问题的难度恰好落在学生通过努力学习就可以达到的潜在接受能力上,使学生在合作过程中产生一种“跳一跳就可以摘到桃子”的成功的愉悦感,因此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走向学生提问的课堂.
学生提问改变了问题的呈现方式,也就改变了课堂的结构形式.学生的提问使学生从他主走向自主,使课堂的对白变成对话.
在授新课前,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重点、有范围地预习所学的知识内容,在重点和难点中提出若干问题,以避免低水平的提问.要求学生先自学课文,独立阅读,发现问题并记在书本上.鼓励学生勤用工具书.课中鼓励学生随时提问,教学内容结束,留一段时间让学生提问,使之成为教学过程中的一个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的环节.培养学生的“好问”的习惯和探究的精神.
(三)实践感情--活动性学习.
积极引导学生动手实践、活动探究,是新课程大力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用外显的动作来驱动内在的思维活动,从中感悟并理解新知识的形式和发展,体会学习语文的过程和方法.活动性学习,目的在于让学生以更科学的方法学习知识,尤其强调对学习方法、思维方法、学习态度的培养.倡导活动性的学习方式应突出学生的主动学习,强调围绕一定的主题进行,并使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思考.教师可变示范性教材为探究性材料、变封闭性提问为开放性课题、变终结性结论为过程性探究,努力为学生创设活动性的氛围.
(四)自主探索--探究性学习.
新课程大力倡导开展多样化的探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能启发和锻炼学生的思维,培养多方面的能力.
在探究性学习中,强调教师知时、必要、谨慎、有效的指导,以追求真正从探究中有所收获.教师首先发倾听学生各自的理解,再以一个研讨者的身份适时地、平等地参与学生的讨论.由于学生的经验与知识背景的缺少,由于教师的专业出身与经验阅历,教师的参与往往会令整个研讨过程发生喜剧性变化.
作为教师,就是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在相互影响中使自己的个性优势得到充分发展.在共同的学习活动中,学生能用优势去克服劣势,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举个例子来说:在组织学生小组学习的基础上,提倡组内合作,组间竞争,效果明显优于单纯的竞争.这样大大激励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五)合作交流--互动性学习.
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会遇到新问题需要解决.当学生独立思考后还是解决不了,是知难而退,是指望老师的讲解,还是有意识地寻找伙伴,共同合作解决,这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合作学习把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放在小组内讨论,寻找解决策略,教师所做的正是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工作.在小组合作学习、交流中,学生要发言,要听取同学的意见,在评价中要当小老师.这样,学生参与的量和质都得到了提高,主体地位更加突出.语文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的时机是很多的,可以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展开合作学习.不少新知识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后,大部分能解决问题,只要让学生同桌交流一下自己的想法,教师稍加点拨即可,节约大量时间,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发展.教师要投入到小组中,以一名探索者的身份出现,提高学生积极性.教师也可以在练习的过程中展开合作学习,在学生独立解决的基础上,组织小组讨论、辨别、交流,这样有利于解决问题,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总之,课堂教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具有极强的艺术性.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们必须以教学理论作指导,经过自己的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完善和创新,熟练地运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