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文言文基础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5/01/22 21:47:42
语文文言文基础语文文言文基础语文文言文基础送东阳马生序原文余幼时即嗜[1]学.家贫,无从[2]致书[3]以观,每假借[4]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5].录

语文文言文基础
语文文言文基础

语文文言文基础
送东阳马生序
原文
余幼时即嗜[1]学.家贫,无从[2]致书[3]以观,每假借[4]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5].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6].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7],益慕圣贤之道.又患[8]无硕师[9]名人与游,尝[10]趋[11]百里外,从乡之先达[12]执经叩问[13].先达德隆望尊[14],门人弟子填其室[15],未尝稍降辞色[16].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17],俯身倾耳以请[18];或遇其叱咄[19],色愈恭,礼愈至[20],不敢出一言以复[21];俟[22]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23]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24]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25]而不知.至舍[26],四支[27]僵劲不能动,媵人[28]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29],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30],烨然[31]若神人;余则缊[32]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33]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待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今诸生学于太学[37],县官[38]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39]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流辈[40]甚称其贤.余朝京师[41],生以乡人子谒余.撰[42]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与之论辨,言和而色夷[43].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是可谓善学者矣!其将归见其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谓余勉乡人以学者,余之志也;诋我夸际遇之盛[44]而骄乡人者,岂知余者哉!
注释
[1]嗜:特别爱好.
[2]无从:没有办法.
[3]致书:得到书,这里是买书的意思.
[4]假借:借.“假”也是借的意思.
[5]弗之怠:即“弗怠之”,不懈怠,不放松抄书.“之”是“怠”的宾语,指“笔录”这件事.
[6]走:跑.
[7]逾约:超过约定的期限.
[8]加冠:加冠之后,指已成年.古时男子二十岁举行加冠(束发戴帽)仪式,表示已经成人.后人常用“冠”或“加冠”表示年以二十.这里即指二十岁.
[9]患:担心,忧虑.
[10]硕师:学问渊博的老师.硕,大.
[11]尝:曾经.
[12]趋:奔向.
[13]先达: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
[14]叩问:求教.叩,请教.
[15]德隆望尊:道德高,声望重.又作德高望重.
[16]门人弟子填其室:学生挤满了他的屋子.门人、弟子,学生.填,塞.这里是拥挤的意思.
[17]辞色:言语和脸色.
[18]援疑质理:提出疑难,询问道理.援,引,提出.质,询问.
[19]俯身倾耳以请:弯下身子,侧着耳朵(表现尊敬而专心)请教.
[20] 叱咄:训斥,呵责.
[21]至:周到.
[22]复:这里指辩解.
[23]俟:等待.
[24]负箧(qiè)曳屣(xǐ):背着书箱,拖着鞋子(表示鞋破).
[25]穷冬:严冬.
[26]皲(jūn)裂:皮肤因寒冷干燥而破裂.
[27]舍:这里指学舍,学校.
[28]支:通“肢”.
[29]媵(yìng)人:这里指服侍的人.
[30]汤:热水.
[31]沃灌:浇水洗.
[32]衾:(qīn)被子.
[33]寓逆旅:住在旅店里.逆旅,旅店.
[34]容臭:(xiù)香袋.臭,气味,这里指香气.
[35]烨(yè)然:光彩照人的样子.
[36]缊(yùn)袍敝衣:破旧的衣服.缊,旧絮.敝,破.
[37]口体之奉:指衣食的享 用.
[38]太学:即国子监,设于京城,是全国最高学府.
[39]县官:这里指朝廷.廪稍:廪食,即伙食费用.
[40]司业、博士:指国子监司业、国子监博士,都是教官.
[41]流辈:同辈的人.
[42]朝京师:这里指去官后进京朝见皇帝.
[43]撰:同“撰”.长书:长信.贽:初见面时表敬意送的礼物.
[44]夷:平和.
[45]际遇之盛:谓好的遭遇.这里指官位之盛
[46]与游:相互交往.
[47]趋:快走.
[48]慕:仰慕.
[49]拥覆:围盖起来.
[50]色愈恭:表情更加恭顺.
[51]乃和:才得暖和.乃,才.
译文
我小时就爱好读书.(因为)家里穷,没有办法得到书来读,(于是)常向有书的人家去借,亲手用笔抄写,计算着日子按期归还.(冬天)天气十分寒冷,砚池里(的墨水)结成坚冰,手指不能够弯曲、伸直,也不敢放松(抄书).抄写完毕,跑着把书送还,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期限.因为这样,许多人都愿意把书借给我,于是我能够广泛地阅读各种书籍.(当我) 成年时,(就)更加仰慕古代圣贤的学说,后来担心没有大师、名人与我交往,曾经跑到百里以外,捧着经书向当地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请教.前辈道德高声望高,向他求教的学生挤满了他的书房,他(却)从不稍微把言辞放委婉些,把脸色放温和些.我站在旁边侍候着,提出疑难,询问道理,弯着身子,侧着耳朵请教;有时遇到他斥责,(我的)态度愈加恭顺,礼数更加周到,不敢说一句话来还言;等到他高兴了,就又去请教.所以我虽然愚笨,但终于能够有所收获.
当我从师求学的时候,背着书箱,拖着鞋子,行走在深山大谷里,深冬季节刮着猛烈的寒风,积雪有好几尺厚,脚和皮肤冻裂了还不知道.到了书舍,四肢僵硬不能动弹,服侍的人拿来热水给我洗手暖脚,用被子给我围裹盖上,很久才暖和过来.(我)住在旅店里,我每天只吃两顿饭,没有新鲜肥美味道好的东西可以享受.跟我住在一起的同学,都穿着华丽的衣服,戴着有红缨装饰的缀着珠宝的帽子,腰间挂着白玉环,左边佩着刀,右边挂着香袋,光彩照人的样子仿佛神仙一般;而我却穿着破旧的衣衫生活在他们当中,(却)毫无羡慕的意思,因为心中有足以快乐的事,不感到吃的穿的不如别人.我求学时的勤奋和艰苦大概就是这样.
现在我虽已年老,没有什么成就,但所幸还得以置身于君子的行列中,承受着天子的恩宠荣耀,追随在公卿之后,每天陪侍着皇上,听候询问,天底下也不适当地称颂自己的姓名,更何况才能超过我的人呢?
现在这些学生在太学里学习,朝廷天天供给膳食,父母年年送来皮袍和绸衣,(这就)没有挨冻挨饿的忧虑;坐在高大宽敞的房屋之下读着《诗》《书》,(这就)没有东奔西走的劳累;有司业、博士做他们的老师,没有任何问题得不到解决,没有任何要求得不到满足;一切应有的书都集中在这里,(这就)不必象我那样亲手抄写,向别人借来然后才能看到啦.(要是)他们学业(还)不精通,德行(还)有不具备的,(那就)不是(他的)天质低下,而是(他的)心不如我专一罢了,难道是别人的过错吗?
东阳马君则已经在太学中已学习二年了,同辈人很称赞他的贤能.我到京师朝见皇帝时,马生以同乡晚辈的身份拜见我,写了一封长信作为礼物,文辞很顺畅通达,同他辩论,言语温和而态度谦恭.他自己说少年时对于学习很用心、刻苦,这可以称作善于学习的人吧!他将要回家拜见父母双亲,我特地将自己求学的艰难告诉他.如果说我勉励同乡努力学习,则是我的志意;如果诋毁我夸耀自己遭遇之好而在同乡前骄傲,难道是了解我吗!
词类活用
腰白玉之环.(腰,名词作动词,腰佩.)
手自笔录. (手,名词作动词,用手,亲手)
日有...岁有...(日,岁,时间词作状语)
媵人持汤沃灌 (汤:古义为热水;今指喝的汤.)
走送之.(走,古义为跑,今义为走)
以:1.来 (计日以还;俯身倾耳以请)
2.把 (以书假余)
3.用 (以衾拥覆)
4.因为(以中有足乐者)
之:1.的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2.代词 (走送之)
3.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当余之从师也)
4.无实义 (无鲜肥之味之享)
5.臭,1香气
2臭气
通假字
1支:同“肢”四肢
2被:同“披”穿着
3灌: 同 "盥"
1.本文的中心是什么?文章是如何阐述的?
(解说:本文以记叙为主,适当渲染描绘,笔法简洁,文采飞扬,气韵流动.尤以首段对“趋行百里,负箧曳屣于硕师名人求教;俯身倾耳,甘于粗敝为进德修身足乐”的记叙、描述;第2段对“被绮绣,沃甘肥,学有不成怎可怨天?书满栋师常伴,业有不精岂非不专”的记叙、描述,以及二者的对比,从而得出“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的结论,这样的写法更是美妙绝伦,学习时务必引导学生仔细品味.)
3.作者是怎样写自己的求学经历的?
作者写自己年轻时学习上的艰苦情景,主要写了自己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态度.开篇即点出学习上难以解决的矛盾:“家贫”和“嗜学”,由此引出了求学的艰难:常借书于人,手自笔录,天大寒而弗之怠,走送之,因此得以遍观群书.苦无名师引导,趋百里外,从师叩问.经过作者的主观努力,顽强拼搏,在付出了无数辛勤的劳动,经历了无数辛酸后,终于克服了学习上“无书”和“无师”的困难,获得了知识,成为饱学之士.作者特别渲染了从师求学的艰难:穷冬时节,穿行在深山大谷中,“足肤皲裂而不知”,“四肢僵劲不能动”.生活上艰苦异常,粗茶淡饭一日也只有两顿,穿的是破衣旧袍.但这些都未动摇作者求学的意志.在艰苦的学习生活中,作者怡然自乐,对同舍生的豪华生活毫不艳羡.精神上的富足,战胜了物质上的贫困.知识的积累,精神的充实,是学子读书的必备条件.作者最后以“勤且艰”小结自己的学习生涯,想必马生能从中受到启发.
4.作者写自己艰苦求学经历的目的何在?
是为了勉励马生专心向学,刻苦自励.因为课文只是节选,参照后文叙太学的优越学习条件,以及对马生语重心长的鼓励和期望,作者的意图非常明显.同时,文章由自己的经历写起,读来也更亲切平易.
5.你从作者的读书经历中悟出了哪些学习秘诀?
学习要勤奋,求师应诚心,求学须不断克服并战胜困难.
6.宋濂无书读,天寒抄录;求师难,恭敬询问;生活苦,以学为乐.这种求学精神对你有什么启示?请结合实际,谈谈认识.
虽然我们现在的学习条件优越,远远超过了宋濂,但刻苦学习的精神却比不上他.因此,应该向他学习,不在生活上攀比,专心致志,才能学有所成.
7.“先达”对弟子“未尝稍降辞色”,这种态度可取吗?为什么?谈谈你的理解.
无论赞同与否,言之成理即可.示例1:不可取.师生关系应该是民主平等关系,老师应放下高高在上的架子,与学生平等交流、相互信任、共同成长.这样才能有利于我们的学习和成长.示例2:可取.我认为“先达”的“未尝稍降辞色”并非不尊重学生,而是一种更负责的尊重.因为只有“严师”才能出“高徒”,出高素质的学子.同时,尊重师长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公输》
1墨子是怎样的一个人?
答:墨子是一个正直,有正义感且聪明睿智,有雄辩之才
2说说墨子止楚攻宋分为哪几个步棸?
答:三步棸.一使公输盘理屈词穷二使楚王理屈词穷三模拟攻守,以防御实力和周到安排使楚王放弃攻宋
3文章第一段反映墨子怎样的心态和精神?
答:反映了墨子焦急的心态和为了阻止楚宋之 战不辞劳苦的精神
4墨子用激将法使公输盘说出“吾义故不杀人”,此句话与文中义不杀少而杀众这一句形成鲜明对比,使其陷入自相矛盾之中,最终折服,放弃帮楚攻宋
《孟子》两章
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中心论点即篇首两句.孟子提出三个概念:天时、地利、人和,并将这三者加以比较,层层推进.用两个“不如”强调了“人和”的重要性.三者之间的比较,实质上是重在前者与后者的比较,强调指出各种客观及诸多因素在战争中都比不上人的主观条件及“人和”的因素,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而不是物.在比较中立论,给人的印象极其深刻.句式相同,语气十分肯定,斩钉截铁,不容置疑.
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第一、二段都用了排比的修辞方式,使文章读来气势逼人,具有无可辩驳的力量.前者用了6个“于”、5个“举”字,来概括列举6位名人的事例,论证“生于忧患”的观点.第二段的6个“其”字表明了“上天”为了磨练、锻造可以担当大任的一代圣君或一代贤臣的良苦用心.第三段,则从个人经受磨难的作用谈起,讲到一个国家的处境,如果太平太顺,在这虚假的太平表象下,就会使整个国家的人们放松警惕,使国家一旦遇到内扰外患便土崩瓦解,顷刻间便走向灭亡.这以点带面、从小到大的写法,也堪称经典,使人读来欲罢不能、欲忘不得,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鱼我所欲也》
本文提出在“生”和“义”不能兼顾的情况下,应该舍生取义的观点,并且进一步指出这是每个人都有的“本心”,那些在“义”上有亏的人不过是丧失了他们的“本心”罢了.
第二段运用的是举例论证法.作者以“一箪食,一豆羹”为例告诉我们,这看似微不足道的“一箪食,一豆羹”,当它关乎生死的时候,也能考验一个人的品德.“呼尔”“蹴尔”而与之,则“行道之人”与“乞人”都不屑受之,这就是人没有丧失“本心”的表现.又举有的人“不辩礼义”地贪求“万钟”为例,说明丧失“本心”的表现.“
《曹刿论战》
曹刿论战以“肉食者鄙”即当官的见识浅薄,不能考虑周全为理论基础,而他的深谋远虑开始的出发点是鲁庄公能否以百姓利益为重,所以他并不看重鲁庄公对侍从施舍小恩惠和祭神的诚实,而非常注重鲁庄公以民情审判大大小小的案件,认为这属于对百姓忠心,可以一战.
面对实力强大的齐国军队,曹刿没有贸然行事,当齐军三次击鼓进军,才建议击鼓,一鼓作气,战胜齐军于长勺成为以弱胜强的典范.
《邹忌讽齐王纳谏》
课文通过邹忌借用自己家庭亲友间的事情和切身感受,讽劝齐王纳谏除弊的故事,从而说明国君必须广泛采纳各方面的批评建议,兴利除弊,才可以兴国的道理.
一个人在受蒙蔽的情况下,是不可能正确认识自己和客观事物的.作为领导,更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防止被一些表面现象所迷惑;不要偏听偏信,要广泛听取他人的批评意见,对于奉承话要保持警惕,及时发现和改正自己的缺点错误,不犯或少犯错误.
《陈涉世家》
《陈涉世家》课文节选的是《史记•陈涉世家》的前部分,主要叙述陈涉发动起义的经过和起义军初期的迅猛发展形势.文章属于传记体裁,着眼于表现陈涉在反对秦王朝暴政斗争的关键时刻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以显示他洞察时局的能力和卓越的组织领导才干.作者善于把握历史事件的发展进程,又善于运用语言描写,动作神态描写等多种技巧来塑造人物形象,从而生动真实地再现了这一场伟大斗争的图景.
本文以陈胜、吴广的活动为主线贯穿全文,记 叙了这次农民起义的原因、经过和起义军初期的迅猛发展形势,着眼 于表现陈涉在反对秦王朝暴力统治的斗争关键时刻所发挥的作用.
《唐雎不辱使命》
文章用人物对话生动地塑造了唐雎的形象,表现了唐雎维护国土的严正立场和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布衣精神,从而揭示了弱国安陵能够在外交上战胜强秦的原因.
《与朱元思书》
文章开篇以简洁的笔触,给我们勾画了富春江山水的背景:阳光明媚,天高云淡,空气清新,山色苍翠,并总述自富阳至桐庐水上之游的总体印象:"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作者抓住此山此水特征,把动与静、声与色、光与影巧妙结合,为读者描绘出一幅充满生命力的山水图,让读者充发享受到了富春江两岸的"山川之美".
令人赞赏的是,在描绘山景时,作者插入两句观感:"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这几句感受,不仅从侧面衬托出险峰幽谷的夺人心魄的魅力,更是传达出作者对功名利禄的鄙弃,对官场政务的厌倦.
《送东阳马生序》
作者并没有因为自己的地位和长者身份,就板起面孔说教,而是现身说法,叙述自己青少年时代求学的艰难和勤奋学习的经历,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作者对马生的殷切期望,寓于其中.
求学过程中的困难:
1.
2.
3.
《小石潭记》
本文描绘了小石潭的石,水,鱼,树,着意渲染了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气氛,借景抒情,表达了作者心中愤懑难平的心情和被贬后在寂寞处境中的悲凉凄苦情感.
《岳阳楼记》
第一段记述重修岳阳楼之事及作记原由:应滕子京的托付而撰写.这段写岳阳楼的重修、增制.
第二段描写岳阳楼之大观由此过渡到登楼览物之情.
第三段描写湖上久雨阴晦的凄凉景象以及“迁人骚客”登楼睹此的伤感心情.
第四段写湖上春光明丽的欢快景象以及“迁人骚客”登楼览之的喜悦心情.
综上所述,二至四段描写了岳阳楼的美景,抒发了作者对岳阳楼美丽景色的赞美之情
第五段直抒作者胸臆,砥砺友人同道.作者明言其人生志向、政治抱负(以“古仁人”为楷模,忧国忧民),表露其博大襟怀、坚强意志(“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强调为人要有宽阔的胸襟和崇高的人格,以天下为己任,吃苦在前,享乐在后,激励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忧国忧民,无私奉献.
微斯人,吾谁与归表达了作者希望滕子京能与古仁人一样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阔达情怀,另一方面也表达了自己也要向古仁人一样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伟大政治抱负.
《醉翁亭记》
全文以“乐”字为线索,通过对滁州优美风景的描写,表现了作者随遇而安、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抒发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和寄情山水以排遣忧愁的复杂感情.醉翁之意不在酒,中心明确.点明中心主旨
醉翁之醉:一,醉在山水美景中,二,醉在百姓安居乐业
《桃花源记》
作者先是从那些人们所生活的人文环境开始描写,继而又写道他们的外貌精神状态,从而引出他们祖上的渊源,而后他受到这些人的款待,说明他们生活的颇为富足,尤其是最后的“不足为外人道也”,说明了桃花源内的人适应了与世隔绝的生活,并不想因此而打乱原有的生活.这种种的一切,这种美好富足,与世隔绝的生活,恰恰是作者对当时社会环境的不满而空想出的一个伊甸园,所表达出的则是作者对于一个理想社会环境的向往.
《陋室铭》
从主题看,《陋室铭》通过对居室 交往人物生活情趣的描绘,极力形容陋室不陋,《陋室铭》一文表现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不慕名利的生活态度.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流露出作者安贫乐道的隐逸情趣.
这篇铭文运用托物言志的表现方法,通过赞美简陋的居室,表达了作者不慕荣利,保持高尚节操的愿望和不求闻达、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本文中心
《爱莲说》
本文托物言志,表达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鄙弃.
文章最后三句颠倒了原来学些三种花的顺序,将牡丹放在最后评论,这是为什么?
-------------------------------------------------------------------------------------------------------------------------------------------------------------------------------------------------------.
《三峡》
《 三峡》以凝练生动的笔墨,写出了三峡的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作者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写水,则描绘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夏天,江水漫上丘陵,来往的船只都被阻绝了.“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雪白的激流,碧绿的潭水,回旋的清波,美丽的倒影,使作者禁不住赞叹“良多趣味”.而到了秋天,则“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那凄异的叫声持续不断,在空旷的山谷里“哀转久绝”.
引用“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其实是写出了游子历经三峡漫长险境的凄凉.在一文中,因为是说明文,所以它的作用应该是为了更形象的说明三峡中巫峡凄凉的特点,引用诗句可以加强说明的形象性,使说明语言更有文学色彩
《答谢中书书》
全文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晴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这篇文章中有直抒胸臆的句子,文章开头写道“山川之美,古来共谈”,这个“美”字,是山川风物的客观形态,也是作者对山川风物的审美感受——愉悦,“实是欲界之仙都”,将在山水之中飘飘欲仙的得意之态表露无疑.“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自从谢灵运以来,没有人能够欣赏它的妙处,而作者却能够从中发现无尽的乐趣,带有自豪之感,期与谢公比肩之意溢于言表.
作者从欣赏景物中发现无穷的乐趣.同时能与谢灵运这样的林泉高士有志向道同之处,生发出无比的自豪感,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喜爱之情.
《记承天寺夜游》
全文分三层,第一层叙事.首句即点明事件时间“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时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至黄州为团练副史已经四年了.这天夜里,月光照入他的房间,作者本欲就寝,怎奈被这美好的月色所迷,顿起雅兴,但想到没有同乐之人,遂动身去不远的承天寺寻张怀民.张怀民和苏轼一样,亦是被贬至黄州来的贬官,他和苏轼的友谊相当笃厚.当晚,张怀民也还未睡,于是二人一起来到院子中间散步.这一层叙事,朴素、淡泊而有自然流畅.
最后一句至少有两层意思:一是对那些追名逐利的小人,趋炎附势,奔走钻营,陷入那茫茫宦海而难以自拔,何曾得暇领略这清虚冷月的仙境?二是表现了作者安闲自适的心境,当然其中也透出了自己不能为朝廷尽忠的抱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