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邓小平和周恩来还有毛泽东邓小平和周恩来还有毛泽东活着的时候对音乐感兴趣吗?希望各位回答拿有点根据.(回答地好的另外加分)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1/08 12:30:04
关于邓小平和周恩来还有毛泽东邓小平和周恩来还有毛泽东活着的时候对音乐感兴趣吗?希望各位回答拿有点根据.(回答地好的另外加分)
关于邓小平和周恩来还有毛泽东
邓小平和周恩来还有毛泽东活着的时候对音乐感兴趣吗?希望各位回答拿有点根据.(回答地好的另外加分)
关于邓小平和周恩来还有毛泽东邓小平和周恩来还有毛泽东活着的时候对音乐感兴趣吗?希望各位回答拿有点根据.(回答地好的另外加分)
他们的爱好都应该相当的广泛吧.音乐肯定都爱好,给你找了下面几个例子.
卓琳:邓小平喜欢听言派的唱腔.我喜欢听京戏,因为小时候我父亲有一台留声机,各个流派唱腔的唱片都有,所以从那会儿开始我喜欢上了京剧.后来和老爷子一起生活,常和他一起听言派的唱腔,我就更喜欢京剧了.
戏曲应该也算音乐的一种吧.
毛主席肯定对音乐感兴趣,但是爱好程度到底有多大就不知道了,具体如下:
向冼星海求教
1938年11月冼星海来到延安,担任了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作曲教员.不久他应邀来到毛泽东的窑洞作客.毛泽东说:“星海同志,你是音乐方面的专家.我想请教你这样一个问题:从西洋的音乐史来看,一位艺术家所取得的成就的大小,应当和他建立本民族的艺术学派有关吧?”“是的,很有关系.”冼星海说:“格林卡的伟大,就在于他把俄罗斯的音乐从欧洲,尤其是从德国的音乐学派中解脱出来,开创了俄罗斯音乐学派.波兰的肖邦,匈牙利的李斯特,捷克斯洛伐克的德沃夏克等,也是终生为创建本民族、本国家的音乐学派而奋斗.”“这就对了.”毛泽东喜悦地说.他鼓励冼星海也走这条路.与毛泽东谈话后不久,冼星海便与塞克合作,创作了《生产大合唱》,“二月里来呀好风光,家家户户种田忙”的歌声,在延安流传起来.1939年5月11日晚上,“鲁艺”首次公演冼星海的新作《黄河大合唱》.这天晚上,毛泽东也来了.冼星海走到台上,在乐队的伴奏下,指挥百人大合唱.演出结束时,毛泽东忽然从座位上站起来,连声赞道:“好!好!”
1940年5月的一天,周扬向冼星海传达了中央派他和袁牧之去苏联考察的决定,并对他说:“晚饭前,毛主席请你到杨家岭去一趟.主席还关照说:要带着钱韵玲和你们的‘蜜果’小妮娜.”当冼星海带着妻子和女儿来到毛泽东的住处后,袁牧之也来了.警卫员听说毛泽东请出国艺术家吃晚饭,特地去老乡家里买了一只鸡.吃完晚饭,毛泽东又关照冼星海和袁牧之:“目前只有国民党和苏联有外交关系,你们到西安办出境手续时,护照不要写你们的真实姓名……”钱韵玲听了毛泽东的话忽有所得,她拉了拉冼星海低声说:“我倒想了个主意:你可以用你母亲的姓,随我母亲的名,并起来就是黄训.”她说得很轻,但毛泽东已经听到了,马上大声说:“好得很,就叫这个名字.”
1945年10月30日,冼星海因病在莫斯科去世.毛泽东拿着发来的电报,亲笔题写了挽联:“为人民的音乐家冼星海同志致哀”.
听塞克意见撤岗哨
《生产大合唱》、《救国军歌》的歌词,均出于塞克之手.1938年塞克来到延安,不久延安举行纪念“一二·九”运动大会,毛泽东在会上提出了在边区开展大生产运动的想法.会后毛泽东特意与塞克等人同桌用餐,他希望塞克能以笔来促进大生产运动.1939年春天的一个早晨,塞克在延河边散步,触发了创作灵感,连忙回住处作词,到了晚上《生产大合唱》的歌词便完成了.冼星海知道后,以最快的速度为歌词谱了曲,毛泽东连声称好.延安整风前,毛泽东想了解延安文艺界的真实情况,想起了塞克.不料塞克嫌毛泽东住处有岗哨,不愿去.毛泽东知道后,立刻下令撤去路上的岗哨.塞克见毛泽东如此礼贤下士,十分感动,便把自己的看法痛痛快地都说了出来.
延安成立青年艺术剧院后,非党员的塞克被任命为院长.一次他安排了一个演出总结大会,但开会时人都没到.塞克四处寻找才发现他们在开党支部会.“我在这里听一听吧.”塞克并不知道自己无权参加,支部书记不好赶他跑,只得宣布休会.塞克一听火了,回到住处后余怒未消,立刻提笔给毛泽东写信,他质问道:这样子我怎么工作?毛泽东很能理解他的心情,便约塞克谈心.等他发完牢骚后,才颇为同情地说:“哪有队伍被拉走司令员还不知道的事!青艺党员的身份要公开.”当塞克知道全剧院一百多人,就三个不是中共党员,而他这个“非党分子”竟做了一院之长后,反倒有点不好意思了.
赞成国歌采用田汉词
田汉在文坛成名很早,但直至1948年底到河北西柏坡党中央驻地开会时,才见到毛泽东.毛泽东久闻他的大名,希望他进北平后,能够留住徐悲鸿等文化名人.1949年1月田汉随军进入北平,便在音乐家盛家伦的陪同下,来到徐悲鸿的住宅.两位老友相见,十分高兴,田汉对徐悲鸿说:“我从解放区来.毛主席让我转达口信给你,希望你不要离开北平.”
不久田汉参加第一次政治协商会议.会议期间讨论到了国歌.当时刘良模、梁思成、张奚若等人提议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大家对聂耳的曲子没有异议,可是有些代表认为原词的“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一句已成过去,提议只用聂耳之曲而废田汉之词,并请郭沫若另作新词.
郭沫若兴致勃勃,马上就拟写了三段.但张奚若却坚持认为,田汉的词还是很有历史意义的,并特意举了法国的《马赛曲》为例.分歧传到毛泽东和周恩来那儿.毛泽东和周恩来倒是赞成张奚若的意见,认为田汉的原词的确作得不错,有“安不忘危”的告诫在内.
眼看10月1日的开国大典迫在眉睫,为了统一意见,毛泽东特意在9月25日晚上,于中南海召开了一个座谈会,专门讨论国歌、国徽、国旗、国都、纪年等问题.田汉也被邀请参加了,同时参加的还有郭沫若、沈雁冰、黄炎培、马叙伦、李立三、马寅初、张奚若、徐悲鸿、洪深、艾青、梁思成、马思聪、吕骥、贺绿汀等.座谈会上大家经过反复讨论,终于取得一致意见.
喜爱侯宝林的相声
1949年3月27日毛泽东进入北平.没过几天,北平市长叶剑英和市委书记彭真安排了一场文艺晚会.毛泽东一听有侯宝林的节目,兴致勃勃地说:“好,我去.侯宝林是个人才.”这天晚上,32岁的侯宝林与他的老搭档郭启儒合说相声《婚姻与迷信》.毛泽东第一次看侯宝林演相声,他被逗笑了.“侯宝林是个语言学家.”毛泽东一边看一边赞赏道.
自1957年开始,侯宝林和他的搭档常被邀请到毛泽东在中南海的住处说相声.渐渐地连在毛泽东身边的卫士都知道毛泽东喜欢侯宝林说相声了,有时毛泽东疲劳烦躁时,工作人员就会邀请侯宝林来说段相声,以消除毛泽东的疲劳或安稳他的情绪.有时毛泽东兴致来时,还会主动向他的工作人员说:“找侯宝林同志来说说.”侯宝林知道毛泽东知识渊博,学问好,所以经常逛书摊,搜集旧书,熟悉民间掌故,让毛泽东能听到一些新相声.有一次毛泽东听侯宝林在段子里七拼八凑地念了一首打油诗:“胆大包天不可欺,张飞喝断当阳桥;虽然不是好买卖,一日夫妻百日恩.”禁不住忘情大笑,竟笑得连腰也直不起来.
请陈白尘修改诗词
1962年4月22日,一份题为《词六首》作为征求意见用的铅印稿送到了《人民文学》编辑部.在标题之下,有篇小序:“这六首词,是一九二九——一九三一年在马背上哼成的,通忘记了.《人民文学》编辑部的同志们搜集起来寄给了我,要求发表.略加修改,因以付之.”
这是毛泽东写来的.当时陈白尘正主持《人民文学》的工作,于是编辑部立刻给郭沫若写信,希望他能写一篇诠释性的文章.编辑部同仁还希望在《词六首》发表时,毛泽东再次为《人民文学》题字.陈白尘给毛泽东的秘书写了封信,了解若请毛泽东题字有无可能.不料第二天毛泽东就复信说,那铅印稿是请你们斟酌修改的,为何不给我认真地修改一次呢?又说要我写字,似乎可以嘛!并问及五月号几时出版,他该几时交稿.这使陈白尘感到十分意外.
1962年5月12日,《人民文学》第五期刊登了毛泽东的《词六首》和郭沫若的释文.就在此日的凌晨6时,毛泽东的秘书给陈白尘打来电话,说毛泽东已读了郭沫若的文章,其中有关一句成语的解释,他想和郭沫若再商量一下,第五期是否可以推迟出版?这可把陈白尘难住了,因这时杂志已经装车运出北京,而且《词六首》已在北京各报转载.于是陈白尘向毛泽东秘书作了说明.几分钟后秘书向陈白尘转告了毛泽东的意见:“既然北京各报都已出版,那就罢了,以后再说吧!”后来《人民文学》第六期将毛泽东有关那句成语的想法作了补充说明.
周总理的爱好也很广泛以知识渊博、兴趣广泛而著称于世.由于这一学识优势和人格魅力,使他对陕西的文物保护和利用、对陕西地方戏曲艺术和音乐的繁荣与出新都建树多多:对碑林博物馆情有独钟,对发掘乾陵持低调态度,对陕西地方戏有着浓厚的兴趣,对民歌的演唱有独到见解.在西部大开发的浪潮中,发展陕西经济,文艺搭台,旅游为龙头,学习和研究周恩来的前述思想很有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