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中的重点句子及翻译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5/01/24 07:20:03
《桃花源记》中的重点句子及翻译
《桃花源记》中的重点句子及翻译
《桃花源记》中的重点句子及翻译
http://wenku.baidu.com/view/2ba0b410cc7931b765ce15df.html ,这个网站有
寻向所
1.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译:东晋太元年间,有一个武陵人以打鱼为生。
2.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译:有一天,他顺着溪水划船,忘记了路的远近。
3. 忽逢桃花林,夹(jiā)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译:忽然看见一片桃花林,桃花林生长在溪流的两岸,长达几百步,其中没有别的树,芬芳的青草鲜艳美丽,坠落的花瓣繁...
全部展开
1.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译:东晋太元年间,有一个武陵人以打鱼为生。
2.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译:有一天,他顺着溪水划船,忘记了路的远近。
3. 忽逢桃花林,夹(jiā)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译:忽然看见一片桃花林,桃花林生长在溪流的两岸,长达几百步,其中没有别的树,芬芳的青草鲜艳美丽,坠落的花瓣繁乱交杂。
4.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译:渔人对此感到十分诧异,继续往前走,想要走到林子的尽头
5.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
译:桃林溪水发源的地方就到头了,就出现了一座山。
6. 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
译:山上有个小洞口,隐隐约约好像有光亮。渔人就下船,从洞口进去。
7. 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译:刚开始洞口很狭窄,仅容一个人通过。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宽阔明亮的样子。土地平坦开阔,房屋整齐。
8.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译:有肥沃的土地,美丽的池塘,桑树竹子之类的东西。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都可以听到鸡鸣狗叫的声音。
9.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译:人们在田野里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女的穿戴,完全像桃花源以外的世人。老人和孩子们各个都安闲快乐.
10.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
译:(村人)看见了渔人,就非常的惊讶,问(渔人)是从哪儿来的。(渔人)详细地回答了。
11.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译:(村人)就邀请他到自己家里去,备酒杀鸡做饭(来款待他)。
12.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译:村里的人听说有这个人,都来打听消息。
13.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译:(村人)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带领妻子、儿女和同县的人来到这个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14. 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译:从此不再从这里出去,就与外面的人断绝来往了。
15.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译:(村人)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经历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朝和晋朝了。
16.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译:这个人对(村人)一一详细地说了他所听到的,(村人)都感叹、惋惜。
17.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
译:其他的人各自又都把渔人请到自己家中,都拿出酒饭(来款待他)。渔人逗留了几天后,向村里人告辞离去。
18. 此中人语(yù)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译:村人告诉他说:“(这里的情况)不值得对外边的人说啊!”
19.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译:(渔人)出来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顺着原来的路划回去,处处都做了记号。
20.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译:到了郡城,去拜见太守,说了他进出桃花源的事情。
21.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译:太守立即派人跟着他去,寻找先前所做的标记,最终迷路了,找不到回去的路了。
22.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译:南阳刘子骥是个志向高洁的隐士,听到这件事后,高兴地打算前往。
23. 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译:却没有实现,不久就得病死了,此后就再也没有人问询了。
收起
古今异义
无论(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今义:多为连词,表示条件不同而结果不变)
妻子(古义:妻子和儿女;今义:对已婚男子的配偶的称呼,指妻子)
绝境(古义: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今义:没有出路的境地)
鲜美(古义:颜色鲜艳美丽;今义:指食物味道好)
交通(古义:交错相通;今义:各种交通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
不足...
全部展开
古今异义
无论(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今义:多为连词,表示条件不同而结果不变)
妻子(古义:妻子和儿女;今义:对已婚男子的配偶的称呼,指妻子)
绝境(古义: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今义:没有出路的境地)
鲜美(古义:颜色鲜艳美丽;今义:指食物味道好)
交通(古义:交错相通;今义:各种交通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
不足(古义:不值得、不必;今义:不够) 注:今义也有不值得的意思,例如 :不足挂齿 间隔(古义:隔绝; 今义:两个地方分隔开)
俨然(古义:整齐的样子; 今义:形容很像)
缘(古义:沿着 ;今义:缘故,缘分)
津(古义:渡口。指访求、探求的意思。 今义:口液)
外人(古义:特指桃花源外的人;今义:局外人)
如此(古义:像这样;今义:这样)
仿佛(古义:隐隐约约,形容看得不真切的样子;今义:似乎,好像)
开朗(古义:地方开阔,光线充足;今义:乐观,畅快)
扶(古义:沿、顺着;今义:搀扶,用手按着或把持着)
志(古义:做标记;今义:志气)
延(古义:请;今义:延伸,延长)
悉(古义:都;今义:熟悉)
咸(古义:全;今义:一种味道)
既(古义:已经;今义:关系连词,既然)
寻(古义:随即,不久;今义:寻找)
向(古义:以前的,旧的;今义:方向)
果(古义:实现;今义:果实,结果
1.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译:东晋太元年间,有一个武陵人以打鱼为生。
2.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译:有一天,他顺着溪水划船,忘记了路的远近。
3. 忽逢桃花林,夹(jiā)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译:忽然看见一片桃花林,桃花林生长在溪流的两岸,长达几百步,其中没有别的树,芬芳的青草鲜艳美丽,坠落的花瓣繁乱交杂。
4.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译:渔人对此感到十分诧异,继续往前走,想要走到林子的尽头
5.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
译:桃林溪水发源的地方就到头了,就出现了一座山。
6. 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
译:山上有个小洞口,隐隐约约好像有光亮。渔人就下船,从洞口进去。
7. 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译:刚开始洞口很狭窄,仅容一个人通过。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宽阔明亮的样子。土地平坦开阔,房屋整齐。
8.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译:有肥沃的土地,美丽的池塘,桑树竹子之类的东西。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都可以听到鸡鸣狗叫的声音。
9.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译:人们在田野里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女的穿戴,完全像桃花源以外的世人。老人和孩子们各个都安闲快乐.
10.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
译:(村人)看见了渔人,就非常的惊讶,问(渔人)是从哪儿来的。(渔人)详细地回答了。
11.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译:(村人)就邀请他到自己家里去,备酒杀鸡做饭(来款待他)。
12.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译:村里的人听说有这个人,都来打听消息。
13.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译:(村人)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带领妻子、儿女和同县的人来到这个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14. 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译:从此不再从这里出去,就与外面的人断绝来往了。
15.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译:(村人)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经历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朝和晋朝了。
16.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译:这个人对(村人)一一详细地说了他所听到的,(村人)都感叹、惋惜。
17.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
译:其他的人各自又都把渔人请到自己家中,都拿出酒饭(来款待他)。渔人逗留了几天后,向村里人告辞离去。
18. 此中人语(yù)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译:村人告诉他说:“(这里的情况)不值得对外边的人说啊!”
19.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译:(渔人)出来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顺着原来的路划回去,处处都做了记号。
20.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译:到了郡城,去拜见太守,说了他进出桃花源的事情。
21.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译:太守立即派人跟着他去,寻找先前所做的标记,最终迷路了,找不到回去的路了。
22.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译:南阳刘子骥是个志向高洁的隐士,听到这件事后,高兴地打算前往。
23. 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译:却没有实现,不久就得病死了,此后就再也没有人问询了。
●译文
东晋太元年间,武陵郡有个人以打渔为生。(一天)他顺着溪水划船,忘记走了多远。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生长在溪水的两岸,)两岸几百步,中间没有别的树,花草鲜艳而美丽,花瓣纷纷落下。他对此感到非常诧异。继续往前走,想走到林子的尽头。
桃林的尽头正是溪水的发源地,便看到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口,隐隐约约好像有光。渔人便下了他的船,从洞口进去。起初洞口很狭窄,仅容一个人通过。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宽阔明亮了。(呈现在他眼前的是)宽阔平坦的土地,排列整齐的房屋,有肥沃的土地,美丽的池沼,桑树竹林之类。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鸡鸣狗叫之声都可以互相听到。人们在田野里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女的穿戴跟桃源外面的世人完全一样。老人和孩子们都神情愉快,自得其乐。
(那里的人)看见了渔人,都非常惊讶,问他是从哪儿来的。渔人详细地作了回答,(有人)就邀请他到自己家里去,摆了酒,又杀鸡做饭(来款待他)。村里的人听说来了这么一个人,(就)都来打听消息。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领着妻子儿女和同县的人来到这个跟人世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因而跟外面的人断绝了来往。(他们)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汉朝,更不用说魏朝和晋朝了。渔人把自己知道的事一一详细地告诉了他们,(听罢)他们都感叹,惋惜。其余的人各自又把渔人请到自己家中,都拿出酒饭(来款待他)。渔人逗留了几天后,向村里人告辞。(临别时)村里人嘱咐他道:“(我们这个地方)的情况不必对外边的人说啊。”
(渔人)出来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顺着来时的路划回去,处处都做了记号。到了郡城,去拜见太守,报告了这番经历。太守立即派人跟着他去,寻找先前所做的记号,最终迷失了方向,再也找不到(通往桃源的)路了。
南阳人刘子骥是个志向高洁的隐士,听到这件事后,高高兴兴地打算前往。但未能实现,不久,他因病去世。此后就再也没有人探寻(桃花源)了。
●注释
(1)陶渊明:(365-427)东晋浔阳柴桑人,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自称五柳先生,著名诗人。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后世称他为:“百世田园之主,千古隐逸之宗。”
(2)太元:公元376~396年,晋孝武帝年号。 是东晋孝武帝司马曜的第二个年号,共计21年。
(3)武陵:晋郡名,治所在今湖南常德。
(4)缘:循,沿着。
(5)落英:落花,一说初开的花。
(6)异:惊异,诧异。这里的意思是“对……感到奇怪”。
(7)尽:尽头。
(8)才:仅。
(9)俨然:整齐的样子。
(10)属:类。
(11)阡陌交通:田间小路交错相通。南北小路叫阡,东西小路叫陌。
(12)悉:尽,全。
(13)黄发:指老人。
(14)垂髫(tiáo):指儿童。髫,古代小孩的垂发。
(15)要:通“邀”。
(16)咸:都。讯:消息。
(17)邑人:同乡
(18)绝境:与世隔绝的地方。
(19)间隔:隔离。
(20)乃:竟然。
(21)无论:不要说、更不必说。
(22)延:邀请。
(23)扶:沿着、顺着。
(24)向:原先。
(25)处处志之,志:名词作动词,做标记。
(26)郡下:指武陵郡城下。
(27)诣:到。特指到尊长那里去。
(28)寻向所志:寻找先前所做的标记。
(29)刘子骥:名驎(lín)之,《晋书.隐逸传》里说他“好游山泽”。
(30)规:计划,打算。
(31)未果:没有实现
(32)寻:随即,不久。
(33)遂:终于
(34)问津:问路,访求。津,渡口。
(35)才通人:仅容一人通过。
(36)旷:空阔,宽阔。
(37)俨然:整齐的样子。
(38)穷其林:走到那片林子的尽头。穷,尽。
(39) 鸡犬相闻:(村落间)能互相听见金鸣狗叫的声音。
(40) 为具言:为(桃花源中的人)详细地说出。
(41)延:邀请。
(42)为:对,向。
(43)便扶向路:就沿着原来的路(回去)。扶:沿着。
(44)语云:告诉(他)说。“语”后面省略了代渔人的“之”字。
(45)具:同“俱”,完全,详尽。
(46)得:取得,获得,文中是找到的意思。
(47)既:已经,以后
(48)志:用符号做标记,动词
●古今异义
无论(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今义:多为连词,表示条件不同而结果不变)
妻子(古义:妻子和儿女;今义:男子的配偶)
绝境(古义: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今义:没有出路的境地)
鲜美(古义:鲜艳美丽;今义:滋味好)
交通(古义:交错相通;今义:各种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
不足(古义:不值得、不必;今义:不够)
仿佛(古义:隐隐约约;今义:好像)
如此(古义:像这样;今义:这样,即进出桃花源的全部情况)
●背景简介
陶渊明(365~427),晋宋时期诗人、辞赋家、散文家。一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陶诗沿袭魏晋诗歌的古朴作风而进入更纯熟的境地,像一座里程碑标志着古朴的歌诗所能达到的高度。陶渊明又是一位创新的先锋。他成功地将“自然”提升为一种美的至境;将玄言诗注疏老庄所表达的玄理,改为日常生活中的哲理;使诗歌与日常生活相结合,并开创了田园诗这种新的题材。
《桃花源记》的故事和其他仙境故事有相似之处,描写了一个美好的世外仙界。不过应当强调的是,陶渊明所提供的理想模式有其特殊之处:在那里生活着的其实是普普通通的人,一群避难的人,而不是神仙,只是比世人多保留了天性的真淳而已;他们的和平、宁静、幸福,都是通过自己的劳动取得的。古代的许多仙话,描绘的是长生和财宝,桃花源里既没有长生也没有财宝,只有一片农耕的景象。陶渊明归隐之初想到的还只是个人的进退清浊,写《桃花源记》时已经不限于个人,而想到整个社会的出路和广大人民的幸福。陶渊明迈出这一步与多年的躬耕和贫困的生活体验有关。虽然桃花源只是空想,但能提出这个空想是十分可贵的。
桃花源记 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jiā)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shè)俨(yǎn)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zhuó),悉如外人,黄发垂髫(tiáo),并怡然自乐。(经查证并无“怡然自得”版本,纯属误传,是本文的成语。)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yāo)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yì)人来此绝境, 不复出焉,遂(suì)与外人间(jiàn)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wéi)具言所闻,皆叹惋(wǎn)。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wèi)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jùn)下,诣(yì)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jì),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