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古诗两首的教程要全面说出意思 诗人介绍.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5/01/24 01:37:33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古诗两首的教程要全面说出意思 诗人介绍.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古诗两首的教程
要全面
说出意思 诗人介绍.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古诗两首的教程要全面说出意思 诗人介绍.
泊船瓜洲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注释]
1. 泊:停船靠岸.
2. 瓜洲:在现在江苏省长江北岸,扬州市南面.
3. 京口:在长江南岸,现在的江苏省镇江市.
4. 钟山:现在南京市的紫金山.
5. 数重:几层.
6. 绿:吹绿了.
7. 还:指的是回到紫金山下的家里.
--------------------------------------------------------------------------------
[简析]
这是一首著名的抒情小诗,抒发了诗人眺望江南、思念家园的深切感情. 诗以“泊船瓜洲”为题,点明诗人的立足点.首句“京口瓜洲一水间”写了望中之景,诗人站在瓜洲渡口,放眼南望,看到了南边岸上的“京口”与“瓜洲”这么近,中间隔一条江水.由此诗人联想到家园所在的钟山也只隔几层山了,也不远了.次句“钟山只隔数层山”暗示诗人归心似箭的心情.第三句又写景,点出了时令已经春天,描绘了长江南岸的景色.“绿”字是吹绿的意思,是使动用法,用得绝妙.传说王安石为用好这个字改动了十多次,从“到”“过”“入”“满”等十多个动词中最后选定了“绿”字.因为其他文字只表达春风的到来,却没表现春天到来后千里江岸一片新绿的景物变化.结句“明月何时照我还”,诗人眺望已久,不觉皓月初上,诗人用疑问的句式,想象出一幅“明月”“照我还”的画面,进一步表现诗人思念家园的心情. 本诗从字面上看,是流露着对故乡的怀念之情,大有急欲飞舟渡江回家和亲人团聚的愿望.其实,在字里行间也寓着他重返政治舞台、推行新政的强烈欲望.
本诗是“文字频改,工夫自出”(《童蒙诗训》)的著名例证.
游子吟
孟郊
慈 母 手 中 线,
游 子 身 上 衣.
临 行 密 密 缝,
意 恐 迟 迟 归.
谁 言 寸 草 心,
报 得 三 春 晖.
[注释]
1. 游子吟:游子,在外作客的人.吟,诗歌的一种名称.
2. 寸草:在这里象征子女.
3. 心:草木的基干叫做心.在这里“心”字双关.
--------------------------------------------------------------------------------
[简析]
这是一支亲切诚挚的母爱颂歌.题下作者自注“迎母溧上作”.孟郊一生穷愁潦倒,直到五十岁才得到溧阳县尉的卑微职位.此诗便是他居官溧阳时作.
开头两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用“线”与“衣”两件极常见的东西将“慈母”与“游子”紧紧联系在一起,写出母子相依为命的骨肉感情.三、四句“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通过慈母为游子赶制出门衣服的动作和心理的刻画,深化这种骨肉之情.母亲千针万线“密密缝”是因为怕儿子“迟迟”难归.伟大的母爱正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细节自然地流露出来.前面四句采用白描手法,不作任何修饰,但慈母的形象真切感人.
最后两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是作者直抒胸臆,对母爱作尽情的讴歌.这两句采用传统的比兴手法:女儿像区区小草,母爱如春天阳光.女儿怎能报答母爱于万一呢?悬绝的对比,形象的比喻,寄托着赤子对慈母发自肺腑的爱.
这首诗艺术地再现了人所共感的平凡而又伟大的人性美,所以千百年来赢得了无数读者强烈的共鸣.直到清朝,溧阳有两位诗人又吟出了这样的诗句:“父书空满筐,母
线萦我襦”(史骐生《写怀》),“向来多少泪,都染手缝衣”(彭桂《建初弟来都省亲喜极有感》),足见此诗给后人的深刻印象
泊船瓜州
王安石(北宋)
京口瓜州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注释
1 泊船:停船靠岸。瓜州:在长江南岸,和江苏的镇江隔江相 对。
2 京口:现在的江苏镇江,在长江南岸。
3 钟山:南京的紫金山。
4 数重,几重。
诗意:
从京口到瓜州仅是一江之隔。而井口到南京...
全部展开
泊船瓜州
王安石(北宋)
京口瓜州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注释
1 泊船:停船靠岸。瓜州:在长江南岸,和江苏的镇江隔江相 对。
2 京口:现在的江苏镇江,在长江南岸。
3 钟山:南京的紫金山。
4 数重,几重。
诗意:
从京口到瓜州仅是一江之隔。而井口到南京也只隔着几座山。春风又吹绿了长江南岸。明月什么时候照着我回到家乡。
游子吟
孟郊(唐)
慈母手中线,
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
注释
1 游子:出门远游的人。
2 意恐:担心.
3 寸草:小草,喻指游子。
4 三春晖:喻指慈母之恩。三春:春季的三个月,旧称农历一月为孟春,二月为仲春,三月为季春,合称三春。晖:阳光。
诗意:
慈母手中拿着针线,正准备给外出的儿子缝制衣服,他担心儿子走后,迟迟回不来,就把衣服的针脚缝的密密的,使它更结实,更耐穿些。正像小草难以报答春天的阳光一样,儿子的爱心怎能报答的了母亲那深重的恩情呢?
知识延伸
孟郊(751—814),子东野,湖州武康(今浙江武康县)人。孟郊一生为贫穷所困,被人称为“寒酸孟夫子”,孟郊五十岁时,被任命为溧阳县县令,立刻想到要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该诗题下原注:“迎母溧上作”。苏轼论及孟郊的诗有“诗人肺腑出,出辄愁肺腑”之评价。由于该诗亲切热真诚的吟颂了即普通又伟大的人性美—母爱,因而千百年来一直引起无数读者的共鸣!
我掏心挖肺,就有这么多了,希望能帮上你的忙,希望你多支持我
谢谢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