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70年代经济危机发生的原因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1/26 05:13:46
美国70年代经济危机发生的原因美国70年代经济危机发生的原因美国70年代经济危机发生的原因1美国出现了贸易逆差.2美国的黄金和外汇储备出现大幅度下降.3石油危机的冲击.1.经济发展弊端显露;2.受到危

美国70年代经济危机发生的原因
美国70年代经济危机发生的原因

美国70年代经济危机发生的原因
1美国出现了贸易逆差.2美国的黄金和外汇储备出现大幅度下降.3石油危机的冲击.

1.经济发展弊端显露;
2.受到危机严重打击
3.通货膨胀,债务沉重
4.受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影响

1.经济发展弊端显露; 2.受到危机严重打击 3.通货膨胀,债务沉重 4.受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影响

一 美国的经济滞胀
70年代以来, 美国出现了以滞胀(Stageflation)经济为特点的结构性危机。在经济滞胀期间,美国和西方世界发生了1973-1975年世界性经济危机。这次危机从英国开始, 扩及美国、西欧和日本, 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普遍持续大幅度下降,企业破产严重,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货币体系的瓦解, 加上中东石油战对发达国家的打击,都使得1973-1975年危机比起战后...

全部展开

一 美国的经济滞胀
70年代以来, 美国出现了以滞胀(Stageflation)经济为特点的结构性危机。在经济滞胀期间,美国和西方世界发生了1973-1975年世界性经济危机。这次危机从英国开始, 扩及美国、西欧和日本, 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普遍持续大幅度下降,企业破产严重,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货币体系的瓦解, 加上中东石油战对发达国家的打击,都使得1973-1975年危机比起战后至70年代前的西方经济危机要严重得多。
接着1979-1982年,在西方世界又发生了更严重的世界性经济危机。它于1979年7月从英国开始, 随即波及美国。危机时间之长创战后新记录,工业生产下降幅度在11.8-22%之间; 企业倒闭率和失业率均创战后新记录, 美国失业比例高达11%以上; 物价持续上涨, 消费物价年增幅均超过两位数, 而利率居高不下。
在滞胀期间,美国的通货膨胀率 1970、1971年为4.5%, 70年代为7.1%, 1980年初为18%, 1960年10月到1973年12月, 美国先后发生10次美元 危机, 1977年10月到1978 年11月, 又连续发生8次美元危机, 1980年1月21日, 每盎斯黄金兑换美元高达785,而1971年8月前只需1盎斯黄金兑换35美元。
与在这以前的传统的周期性生产过剩危机不同, 七十年代以来的结构性经济危机, 从时间上看,比周期性生产过剩危机要长得多; 从表现形式上看, 结构性危机往往是生产停滞或低速缓慢增长; 从波及面看,结构性危机期间各国不是同步发展的, 时而伴生美元危机、能源危机, 时而伴生贸易失衡、信用危机; 从直接导因看: 主要由结构失衡而触发的。
经济滞胀是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征, 作为滞胀现象,兼有生产停滞(stagnation)或缓慢发展和通货膨胀(inflation)现象。造成滞胀经济的深层原因在于:它是西方发达国家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对内、对外经济干预政策处于交替调整时期的综合产物。
在滞胀经济恶化的同时, 美国的社会生产力,正面临着大调整: 旧工业、旧技术、旧工艺、旧产品所体现的“夕阳”工业不景气, 进行又改造需要时间, 新工业、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所体现的“朝阳工业”取代“夕阳”工业也需要时间; 新科学技术革命的发展正面临新的脱皮转折期, 形成强有力的新的生产力同样需要时间; 这时劳动力又面临新的调整, 美国1950年民间劳动力6 220万人,1970年8 270万人,1980年10 860万人。1950-1965年, 进入市场的劳动力增加了9.8%, 1965-1980年有5 500万人加入了劳动大军, 增加了40.5%, 1950-1960年就业人数增加690万, 1970-1980年增加到1 860万人, 但1970-1980年的失业人数和失业比例仍有增无减。与以往不同, 还增加了地区性、部门性的结构性失业现象, 从而使失业问题的解决面临新的难题。
在这期间, 西方世界经济关系的结构也发生了新的调整。表现为从1971年8月起,美元霸主地位的结束, 美、日、欧经济关系面临新的调整。尼克松在1971年12月承认: 布雷顿森林协议“是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达成的”, “我们现在处于一个新的世界上”, “在这个世界上不是只有一个经济上的强国, 而是欧洲的各国、日本、亚洲、加拿大和北美——所有这些国家都是强大的”。1973年由于中东“石油战”的结果, 西方廉价石油原料时代宣告结束。它打破了长期以来西方列强垄断世界经济秩序的局面, 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西方世界70年代以来的经济。1977年4月18日, 卡特总统在电视演说中说: “能源危机还没有把我们压垮, 但如果我们不迅速采取行动, 它就要把我们压垮”。
与此同时, 作为西方经济学主流的现代凯恩斯主义经济学说, 面临难以解决滞胀经济的严重危机, 西方世界的强化国家干预政策的某些弊端, 追求最大限度利润和社会严重不公矛盾的加剧, 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带来影响, 促使西方国家寻求新的调整对策。追求全球扩张和国家经济发展的矛盾也迫使美国政府考虑做出必要的政策调整。
对于滞胀现象, 经济学界和史学界迄今众说纷云。按照传统的凯恩斯主义理论,只要政府推行赤字财政,组织公共工程等就能实现充分就业,就能刺激生产的发展。而后凯恩斯主流学派强调运用补偿性财政政策来消除经济周期的激烈波动,他们主张交替使用膨胀和紧缩两种政策,以实现长期预算平衡,然而经济滞胀使这种理论在实践上束手无策,现代凯恩斯主义主流综合学派对滞胀的解释和对策仍处于难以自圆其说的境地。
保罗·萨缪尔逊在他的《经济学》中说:“在充分就业和合理的价格稳定之间是否存在着一种带根本性的两难选择? 给所有人提供良好的职业的前景,是否不可避免地必须以爬行的通货膨胀为代价? 甚至以前所未有的高速奔腾向上的通货膨胀为代价?”“问题、问题、问题。这些问题对于一国经济的健全运行是至关重要的。正如没有一个认真负责的医生现在能够告诉你根治癌症的办法, 对停滞膨胀这个现代病症, 经济专家们现在也没有能够就一种令人满意的医治办法达成一致意见。提出的对策都有很大的争议, 而且许多对策产生的副作用比病症本身还要糟糕。”
国内学术界对滞胀的讨论, 迄今仍在继续。除了对它的内含和实质各持己见外,在原因的探讨方面, 经济学界主要的看法有:强调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政策产物论、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变化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激化论等。
史学界还有滞胀新规律说,认为: “滞胀危机的出现及其发展, 是七十年代美国出现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新的规律”,认为滞胀现象在60年代末已初见端倪, 到70年代中期, 能源危机火上加油, 迅速发展成典型滞胀危机, 并遍及整个资本主义世界。这种危机特别难于应付, 用紧缩性财政金融政策医治通货膨胀, 就会使生产停滞, 失业增加; 用凯恩斯主义赤字财政政策医治生产停滞, 增加就业, 又加剧通货膨胀, 真是扶得东来西又倒。因此, 无论是尼克松和福特的共和党政府, 还是卡特的民主党政府, 都深陷在这种滞胀困境之中”。
然而 ,根据滞胀经济的特征,对照美国的经济运行现实来考察,那种认为70年代末期以来,美国仍处于滞胀经济的新阶段的说法,是站不住脚的。因为美国在渡过了1979-1982年经济危机后,1983-1990年间出现了经济稳定发展的好势头,在渡过了1990-1992年经济危机后,美国迄今一直保持经济稳定发展、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低下的好势头,而这一现象并不是70年代的滞胀经济特征。
二 理查德·尼克松的新联主义政策
七十年代以来, 美国历届政府面临如何解决经济滞胀、振兴经济和重振国威的新课题。随着共和、民主两党交替执政, 在七、八十年代美国政府进行了四次调整和改革, 即1969-1976年共和党尼克松、福特政府的新联邦主义政策; 1977-1980年民主党卡特政府的反滞胀经济政策;1981-1992年共和党里根、布什政府的振兴和稳定发展经济政策。90年代以来,克林顿政府又实施了革新经济政策。与此同时,保守主义政治和思潮在美国流行。这一讲主要介绍尼克松的新联邦主义改革政策和卡特政府的反滞胀经济政策。
1.“还政于州”和“还政于民”
1968年8月8日,尼克松在共和党全国代表大会上发表接受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竞选提名演说时,激烈抨击约翰逊政府的伟大社会政策,宣称“我们要再一次转向美国革命”,“我们需要的不是上百万的福利券,而是上百万的工资券。”9月19日,他在竞选演说中提出要把一些权力“转到州、地方和社区手中”。这一年,尼克松以301张选举人票击败民主党人休.汉弗莱和独立派人士乔治·华莱士,当选美国第37任总统。1969年1月20日尼克松入主白宫,他在就职演说中宣布实行新联邦主义政策的构想。他说:“我们已经把联邦政府的权力运用到它的尽头了。现在我们的任务是在政府外奔走呼号”,“由政府和人民去共同完成”。
8月8日,他在电视演说中阐述了新联邦主义计划。明确提出在权力从人民和各州流向华盛顿达1/3世纪之后,让权力、资金、责任从华盛顿流向各州和人民,实行新联邦主义的时候到了。”8月13日,他向国会提交了实施新联邦主义计划的特别咨文。
1970年1月22日,尼克松在致国会的第二个年度国情咨文中又强调:“190年以来,权力从人民、州和地方政府手中流向华盛顿特区,在实行新联邦主义过程中,它将开始从华盛顿流向到各州和美国人民手中。”“现在应该是一个时候了,对那些流向华盛顿的各个州和各个社区的权力及资源,要反其道而行之,让它们流向各个州和各个社区;更重要的是,回流到美国人民那里”“这些年来,我们把联邦政府制造成一个强有力的政府,强大到三头六臂;与此同时,我们又使得州政府和其他地方政府那么软弱无力,软弱得要一事无成”,他呼吁“发动一场新的革命----一个把权力还给人民的和平革命”。实施“还权于民”和“还政于民”。
2.新联邦主义改革
尼克松新联邦政策的主要内容是:第一,宣布停止和缩减约翰逊政府推行的伟大社会政策。他关闭了半数以上的“职业队”训练中心,取消了多项伟大社会立法,总金额约25美元,宣布以让“所有美国人”“有较高质量的生活”取代济贫计划。他在国情咨文中称:“到了放弃把有益的钱花在最坏的计划上的时候了。”1973年1月,他宣布已取消了包括经济机会法在内142项伟大社会立法。
第二,推行“分享岁入计划”。这一计划经历历了多年的争论和修正。还在1969年8月13日,尼克松提出税收分享的特别咨文,主张从个人所得税中划出一定比例,由财政部拨给各州,联邦税入在各州和哥伦比亚特区的分配比例,按各州人口的比重来分配;数额的使用则需满足最低限度生活的需求。该计划被认为是实现新联邦主义计划的核心。1971年起,实施新联邦主义计划的步伐加快,经过国会旷日持久的争论,1972年9月修正方案获得通过。
1972年10月22日,尼克松总统签署的分享岁入法案正式生效, 即州与地方财政援助法。它把一部分联邦政府的权力和相应的政府岁入交给地方政府, 来减轻联邦政府的经济负担,形成联邦政府、州和地方政府间的新平衡。根据这一法案,在5年内由州和地方共享联邦收入302亿美元。这个参、众两院妥协的议案,从总的方面说在人口、纳税能力和收入水平等方面有利于较穷地区,然而到1974年1月,在给州和地方的10亿美元拨款中兑现的只有50%。
第三,改革福利制度,推行家庭援助计划。1970年6月10日,尼克松发表扩大福利改革建议的申明, 推行“家庭援助计划”, 强调对贫困家庭要以工作福利取代通常的一般福利, 以鼓励工作。尼克松在解释这一计划时说:“我们决定用联邦的经费不仅补助失业的穷人,而且也补助有工作的穷人。款项不仅发给无父亲的孩子,也发给有父亲的家庭。”“基本的方针是:不工作就不能享受福利。唯一的例外是年老体弱者和有学龄前儿童的母亲。”这个计划虽在众议院两次通过,但是遭到参院财政委员会的否决和搁置。
第四,继续扩大了环保措施, 在这个基础上, 美国国会于1969年12月30日通过了经修改的《美国国家环境政策法》, 成为保护生态环境的基本大法。
它明确规定其目的是:①履行其每一代人都要做子孙后代的环境保管者的职责;
②保证为全体美国人民创造安全、健康、富有生产力并在美学和文化上优美多姿的环境;
③最广泛地合理使用环境而不使其恶化、或对健康和安全造成危害、或者引起其它不良的和不应有的后果;
④维护美国历史、文化和自然等方面的重要国家遗产, 并尽可能保持一种能为个人提供丰富与多样化选择的环境;
⑤使人口和资源使用达到平衡, 以便人们享受高度生活水准和广泛的生活舒适;
⑥提高可更新资源的质量, 使易枯竭资源达到最高程度的再循环。 该法在第一篇第一节第一条宣布:鉴于人类活动对于自然环境的一切构成部分的内在联系具有深远影响,特别是人口增长、高度集中的城市化、工业发展、资源开发以及新技术日益飞跃发展带来的深远影响, 并鉴于恢复和保持环境质量对于人类的普遍幸福和发展具有极端重要性, 国会兹宣布:“联邦政府将与各州和地方政府以及有关的公共和私人团体进行合作, 采取一切切实可行的手段和措施——包括财政和技术上的援助, 发展和增进一般福利, 创造和保持人类与自然得以在一种建设性和谐中生存的各种条件, 实现当代美国人及其子孙后代对于社会、经济和其它方面的要求, 这乃是联邦政府一如既往的政策。”
该法宣布成立总统属下的环境质量委员会,从1970年7月1日起总统要按年度向国会提交一份环境质量报告,其中包括:国家各种主要的自然环境、人为环境或改造过环境的状况; 环境质量管理和使用, 当前和未来的趋势; 可供使用的自然资源满足全国生活和经济需要情况; 对联邦政府、州、地方政府及非政府性机构或个人计划活动的评价以及各种、补充方案和立法等。
进入70年代, 美国当时面临酸雨性矿物的排放、核电站的污染、工程队的疏浚物、船舶倒出的垃圾以及公共工程和石油的污染, 特别是油轮事故造成的严重污染,因此, 在1970年尼克松签署了《水质改进法》、《环境质量改进法》、《空气洁净法》、《资源复原法》等。
1970-1971年间, 联邦政府建立了几个环保机构, 包括作为总统咨询机构的环境标准委员会; 执行联邦反污染计划的环境保护署; 防止石油溢漏等海洋污染的全国海洋和大气管理局等。1972-1974年间,美国政府颁布了《沿海地区管理法》、《海洋哺乳动物保护法》、《海洋保护研究和禁猎法》、《防止水源污染法》、《联邦环境农药控制法》;《噪声控制法》、《濒危物种法》、《横穿阿拉斯加管道授权法》、《饮用水安全法》等一系列环保法案。
第五,尼克松政府还适当精简和改组了联邦政府机构, 但总统的行政控制权并未削弱。
3.凯恩斯主义经济政策的插曲
为了解决失业、通货膨胀和美元危机三大难题, 1971年8月15日, 尼克松政府还宣布实行新经济政策: 对内冻结工资、物价和房租90天, 削减联邦政府开支, 取消7%的汽车税、减征10%的新设备投资税; 对外暂停用美元兑换黄金, 征收10%的进口商品附加税, 削减对外援助经费10%。其目的是对外维护美元的霸主地位, 对内控制通货膨胀, 刺激经济回升。
这一计划的实施分四个阶段进行,以失败而告终。它是新联邦主义实施其期间的凯恩斯主义政策的插曲,就整个尼克松政府任期的经济政策而言,新经济政策并非尼克松经济政策的主导方面。那种认为尼克松政府的政策典型代表是新经济政策,则是一种误解。
4.政府经济政策的重大转变
尼克松的新联邦主义政策的理论和实践,显然是对自罗斯福到约翰逊政府强化联邦政府干预经济职能、实行扩张性社会保障政策的调整, 它强调的不是大政府而是小政府,不是无限制扩大联邦政府干预经济的职能,而是局部限制政府的职能;不是推行大规模社会福利政策,而是缩小社会福利的规模;不是遵循传统凯恩斯主义的经济政策,而是试图通过非凯恩斯的经济主张来寻求发展经济的新途径。它也是对胡佛自愿合作的联邦主义政策的继承和修正,它反映了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面临的困境,和美国统治集团为解决经济滞胀所进行的政策大幅度调整的探索。它在当时虽然收效不大, 但在调整联邦制度权力结构、加强州和地方政府的职能, 克服社会福利政策弊端,寻求对付滞胀经济的途径方面,作出了可贵的探索。
三 卡特政府的反经济滞胀政策
民主党人吉米·卡特在上任前只做过佐治亚州的一届平庸的州长,在他入主白宫前一年,全国有3/4的人没有听说过卡特其人,卡特竞选时以做平民总统自诩。实际上从尼克松、福特到卡特总统,典型地反映了美国西部和南部新兴垄断资本统治集团的利益。卡特1977年就任总统期间经济滞胀,美元危机不断,能源危机加剧,1980年2月起又爆发了以结构性危机为特征的严重经济危机。面这一新情况,卡特一方面必须寻求新对策,另一方面又要遵循民主党政府的传统政策,从而显示了一卡特由传统转向新政策的过渡性特征。卡特自称自己“自由派和保守派哲学思想兼而有之。”
1.卡特政府的反通货膨胀政策
卡特首先致力解决通货膨胀问题。1978年10月20日,他在电视广播中说:“我没有解决这个问题的灵丹妙药,任何人都没有”,“需要长期的治疗”。“我们所能采取的办法,是一些局部性的补救措施。”在工资和物价政策上,卡特既不同于传统的凯恩斯理论,也有别于尼克松的新经济政策,强调实行自愿限制工资和物价的增长。1979年7月,美国的通货膨胀率已高达13.4%。卡特在就任的头两年实行了两个阶段的反通货膨胀计划, 宣布自1979年起全国各公司工资(含附加工资)增长最高限额在7%以下, 物价上涨幅度至少比1976、1977年的平均数低0.5%, 一旦通货膨胀率超过7%, 遵守合同的工人可获减税, 违背协议的要受制裁。由于它并不限制地租、销售利润和利息, 也不对所有企业都有约束力, 实际上受到严格限制的主要是工资。卡特政府虽三换白宫办公厅主持人, 也未奏效。1979年美国通货膨胀率上升到13.3%, 1980年4月17日,卡特在白宫宣布反膨胀计划宣告失败。
其次,在社会福利方面, 卡特政府主张实行灾祸保险, 对享有福利待遇的人规定严格的工作条件, 提出更好地工作和收入计划,这一方案遭到了国会的拒绝。
其三,为解决滞涨现象, 卡特在1977年5月签署美国国会通过的《减税和简化手续申请法》,要求在1979年底前减税342亿美元。1978年11月8日签署了参、众两院分别通过的减税187亿美元的法案,其中在1979年削减个人所得税130亿美元,85%属于年收入15 000美元以上的人、公司及资本收益税削减57亿美元。卡特的税制改革是美国战后第三次较大规模的减税行动,这种减税是主要有利于富人集团的举措,有人认为这是“共和党的提案, 贴上民主党的标签”。
2.卡特政府的反能源危机政策
70年代美国能源危机愈演愈烈, 美国石油消费量猛增。依靠进口石油的消费,由1973年的35%到1977年的50%。1970年进口石油只有11.57亿桶,到1977年猛增到31.03亿桶。美国石油消费量猛增的原因在于:
其一,工业能源结构的变化,1950年石油占有36.2%,1979年上升到50%。
其二,居民消费方式发生变化,1970年美国职工乘汽车上班的占77.7%,住宅和工商建筑用油也惊人地发展。
其三,能源消费上存在严重的浪费,每个家庭的平均耗电量超过西欧、日本。美国《时代》周刊评论说:“在1973年石油危机的五年之后,美国仍然是一个大手大脚的能源消耗者和能源挥霍者。”“高速公路上,大多数驾车者都对55英里(合88.5公里)时速限制嗤之以鼻。在住宅和办公室中,空气调节设备一年四季都在开动,春夏秋冬始终保持着华氏75度(摄氏24度)左右的室温。”“在这个由燃料造就天堂里,仅一天之中,所耗费的石油的油桶,如果首尾相接地起来,就可以围绕地球半周,从纽约一直延伸到印度的加尔各答。”1972-1973年美国曾发生两次能源危机,1976年冬、1978年夏、冬又发生了能源短缺。
为解决能源短缺, 卡特采取了开源节流兼顾的能源政策,1977年4月,卡特提出了第一阶段能源计划,经过18个月的讨价还价, 国会才于1978年10月15日批准了一个折衷的方案。这是一个由五个能源法案组成的一揽子计划, 规定分阶段取消对天然气价格的控制; 鼓励以煤代替油和天然气; 对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者减税; 改革用电收费标准; 鼓励其它节能措施。
1979年4月5日,卡特发表第二阶段能源计划,宣布将分阶段到1981年10月取消对石油价格的管制,并要求国会通过一项征收57%的超额利润暴利税计划,用以研制发展新能源,补助公共交通和帮助低收入家庭设立能源基金。这一计划由于国会拒绝批准而搁浅。1979年7月15日,卡特发表广播讲话,提出解决能源问题的六点纲领,这一计划兼顾了开源节流两个方面。
7月16`日,卡特在堪萨斯城发表能源讲话,重申第二阶段能源计划,强调为开发新能源需要耗资1 400亿美元,这笔钱“必须全部来自对石油工业征收的暴利税”,“要求石油工业给予合作,如果它们不情愿合作,我将毫不犹豫地石油我拥有的权力,要各石油公司满足我们国家的基本能源需要。”7月17日,白宫宣布内阁全体成员向总体集体辞职,第一夫人手下的工作人员也向第一夫人集体辞职,这在美国历史上的罕见的,反映了能源危机的严重和卡特改革能源政策的决心。
1980年3月13和17日,国会众、参两院分别通过了修正了的卡特政府提出的石油暴利税计划, 4月2日,卡特签署了这一法案,法案规定向石油公司征收50%的石油暴利税, 以便在10年内集资2 273亿美元, 用于解决能源开发的经费。5月国会还通过了发展合成燃料法案。此外,卡特政府还修建地下战略储备石油基地, 调整对中东的政策, 寻找新的进口能源国。卡特的能源政策虽不能应急, 也难从根本上解决能源危机, 但是, 为80年代美国能源危机的缓和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并且提供了调整能源结构和布局的宝贵经验。
整个说来, 卡特政府的经济政策反映了传统的凯恩斯主义理论面临危机,和探索应付结构性危机的新政策。结构性经济危机动摇了凯恩斯主义的独霸地位。卡特政府试图解决经济滞胀难题的努力, 虽然当时收效甚微,但是为却里根政府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他身为民主党的总统, 却不固守传统的“新政式”的模式,可谓民主党人中的中间路线体现者。

收起

美国70年代经济危机发生的原因 2008年美国经济危机发生的原因 造成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危机的原因 20世纪20年代末美国经济危机爆发的具体原因、直接原因及根本原因分别是什么? 引发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直接原因是( ) A.美国与欧共体贸易摩擦不断 B.中东国家大幅度提 1973年经济危机发生的直接原因,对美国的影响 求20世纪70年代经济危机具体介绍请具体介绍一下20世纪70年代经济危机和日本,美国等国用什么方法度过危机的. 美国上世纪70年代经济危机具体是那一年? 1825年英国发生经济危机的原因? 引发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直接原因急呀!引发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直接原因是( )A.美国与欧共体贸易摩擦不断B.中东国家大幅度提高石油价格C.无产阶级相对 美国对华政策在20世纪70年代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1929年美国经济大萧条和2008年美国经济危机发生的原因有什么不同要快详细答案 1929-1933经济危机首先发生在美国的原因尽量简洁点,最好一两句话……谢谢! 西方在20世纪30年代发生的经济大危机和70年代发生的经济危机有什么共同点,不同呢? 19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大危机和19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危机其出现有什么共同的历史背景这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1929年经济危机请各位高手说明,1929美国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及其过程 在20世纪30年代,美国采取怎样的方式摆脱经济危机的?其影响如何 日本 出现经济危机的年代日本共出现了几次经济危机?出现再什么时候?原因是什么?又如何解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