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社会是从分封制的概念里定义的,为什么封建社会是从战国开始的呢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22 20:47:13
封建社会是从分封制的概念里定义的,为什么封建社会是从战国开始的呢
封建社会是从分封制的概念里定义的,为什么封建社会是从战国开始的呢
封建社会是从分封制的概念里定义的,为什么封建社会是从战国开始的呢
A 为什么封建社会是从战国开始的
这就需要我们先搞清楚一个概念,什么是封建社会?
我国封建社会标志是其基本政治制度,即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一、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定义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包括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两个概念,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专制主义是就中央的决策方式而言的.主要是帝位终身制与皇位世袭制;皇帝个人专制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身.封建皇帝从决策到行使立法、行政、司法权,都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皇权的至高无上和不可分割.
中央集权是针对地方分权而言的,其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上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受制于中央政府.
二、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
1、战国时初步形成
战国时期封建经济的发展,新兴地主阶级力量的增强,国家局部统一局面的出现,为中央集权制的形成创造了社会条件.各国进行的变法运动,进一步扫除了奴隶主势力的残余,确立了封建制度,适应了新兴地主加强专制和保护封建经济发展的需要.例如商鞅变法中废除奴隶主享受爵禄的特权,废除了分封制,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由国君直接任命县令,初步形成了百官服从君主法令的封建官僚制度.战国末期法家的重要代表人物韩非子提出的中央集权和“法治”思想,体现了新兴地主阶级崭新的思想风貌,形成了一套系统的中央集权理论.
2、秦朝正式建立
秦统一全国后,为维护封建地主阶级的政治经济利益,继承了商鞅变法的成果和实践了韩非子的理论,确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共内容包括:皇帝制、三公九卿制和郡县制.既加强了皇帝对中央百官的控制,又加强了对地方各级官吏和百性的控制,这样就把专制主义的决策方式和中央集权制度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正式确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
3、西汉巩固
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从而导致了王国问题的出现,中央集权受到严重威胁.汉景帝接受晃错“削藩”的建议,后平定七国这乱,收回王国官吏任免权;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又削夺大批王候爵位,解除了王国的威胁,武帝又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了中央集权政治制度所需要的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形成了“大一统”局面.从此,封建政治制度的政体基本定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得以巩固.东汉时期,进一步加强皇权,但由于豪强地主势力的恶性膨胀,最终形成军阀割据混战的局面,中央集权遭到严重削弱.
4、隋唐完善
魏晋南北朝时期,国家基本上处于分裂割据状态,各割据政权为维护统治,都不同程度地加强君主专制.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把相权一分为三,互相牵制;同时,又将尚书省权分六部,而限制了地方割据势力的产生和发展.加强了皇权,进一步完善了中央集权制度.唐朝中期,地方藩镇权限增大,中央政权腐败,导致“安史之乱”和藩镇割据的出现,并最终形成五代十国分裂割据的局面,中央集权再度遭到破坏.
5、北宋加强
宋初统治者吸取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教训,采取强干弱枝的措施,从兵权入手,解除朝中统兵大将和地方节度使的兵权,然后,派文臣到各地做知州,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组建禁军由皇帝直接控制,进而收回了地方行政权、财权,铲除了封建藩镇割据的基础,加强了中央集权.但也造成了一些负面影响,使北宋形成了庞大的官僚机构和庞大的军队,导致北宋中期以后严重的社会危机.
6、元代新发展
元朝结束了五代以来长期分裂割据局面,重新实现全国性的统一.为了加强封建统治和对辽阔疆域的管辖,元朝实行行省制度,在中央设中书省,是全国最高行政机构;在地方设行中书省,是地方最高行政机构.这一措施,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加强了中央集权,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7、明清达到顶峰
明清时期,我国封建制度走向衰落,为了维护地主阶级的利益,君主专制空前强化成为一时期政治制度的最大特色.明初,设三司、废承相,实行特务统治,八股取士等措施,其核心就是强化君权.清朝沿用明制,后增设军机处,大兴文字狱,使我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明清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空前强化,一方面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另一方面,严重阻碍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三、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产生的根源
1、经济根源 春秋末年,随着井田制的瓦解,产生了封建剥削方式.由于封建的自然经济具有分散性,要求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权,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社会安定,以保护小农经济的生产与再生产,封建地主阶级也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政权保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镇压农民的反抗.因此,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出现是由封建经济基础决定的.
2、社会根源
战国时期,奴隶制度进一步崩溃,封建制逐渐形成.为巩固封建国家的统治,需要建立中央集权制度,同时长期的分裂割据,也需要中央集权来巩固统一.
3、思想根源
战国时期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韩非子,从理论上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的主张,形成了一套系统的中央集权理论,由于这种主张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在战国时期得到发展,被秦国所采纳,到秦朝开创了这一制度.
四、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历史影响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中国封建社会不同时期起着不同作用.具体说,在封建社会早期和中期起进步作用,在封建社会晚期起消极乃至反作用.进步作用主要体现在:
1、在一定范围内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2、创造了和平稳定的社会环境.
3、推动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在较广阔的范围内传播,如北宋政府推广占城稻.西汉巩固、隋唐完善、北宋强化都比较突出地发挥了上述进步作用.
消极作用:
1、经济上,束缚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阻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
2、政治上,空前强化的专制统治使人民毫无政治地位和言论自由,早期资产阶级受到压制和打击.
3、思想上,专制统治使读书人只知埋头攻读经书,不去钻研有关国计民生的真才实学,严重阻碍了科学发展,文化专制更使得许多知识分子不敢过问政治,反封建的民主思想被绝对禁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