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P怎么计算?说的通俗点!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18 14:39:55
GDP怎么计算?说的通俗点!
GDP怎么计算?说的通俗点!
GDP怎么计算?说的通俗点!
GDP = 消费 + 投资 + 政府支出 + 出口 - 进口(意思就是老百姓花费的总数+存到银行的钱+政府的花费+出口到国外总值-从国外进口货物总值)————这样就好理解了吧?这是会计学上说的,通俗点就是算账.
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简称GDP;亦称国内生产毛额、本地生产总值),是一个领土面积内的经济情况的度量.
它被定义为所有在一个国家内一段特定时间(一般为一年)里所有生产产品和货物的总值.它与国民生产总值(GNP)不同之处在於,GDP不将国与国之间的收入转移计算在内.也就是说,GDP计算的是一个地区内生产的产品价值,而GNP则计算一个地区实际获得的收入.
GDP最常见的计算公式是:
GDP = 消费 + 投资 + 政府支出 + 出口 - 进口
不同国家间的GDP比较需要转换各国货币,转换方式主要有两种:(1)使用各国货币的国际汇率转换,或(2)根据各国货币与一选定标准(一般为美元)的购买力平价(PPP).
通过两种方式得到的各国GDP排名会有很大不同,因为如果使用国际汇率,就会由於发展中国家的货币在国际市场过弱,而低估国内消费者与生产商的购买力50~60%;但是如果使用购买力平价,则又无法精确计算该国在国际市场上的产品与服务.
国内生产总值分为名义GDP与实际GDP.国内生产总值平减指数用名义GDP与实际GDP比率计算的物价水平衡量指标.
GDP是国民生产总值,就是人民生产出来的(包括服务)东西的价值的总和,和以前GNP的不同就是GDP包括外资企业生产的东西。。。比较通俗吧~
GDP是英文gross domestic product的缩写,意为国内生产总值,指的是一国(或地区)一年以内在其境内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作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GDP是怎么计算出来的呢?
要问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生活水平是提高了,还是降低了,自然就是要计算这个国家(或地区)所取得的产品与服务的数量。为了使我们能够把所有的产品与服务的数量用...
全部展开
GDP是英文gross domestic product的缩写,意为国内生产总值,指的是一国(或地区)一年以内在其境内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作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GDP是怎么计算出来的呢?
要问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生活水平是提高了,还是降低了,自然就是要计算这个国家(或地区)所取得的产品与服务的数量。为了使我们能够把所有的产品与服务的数量用一个数字来表达,经济学家想到了各种产品和服务的价格这一数字。因为所有的商品或服务都有价格,可以用价格来叠加。比如说,一杯饮料是5元钱,理一次发是10元钱,等等。不过,同一商品或服务的价格会变化。比如,一台21英寸彩电的市价,两年前也许是3000元,现在可能只要1500元。如果单从货币数量来看是减少了一半,但从实物的效果来看,仍然还是一台21英寸彩电。所以,我们在利用商品的价格来计算其数量的变化时,还必须考虑到价格变化的因素即物价变化水平,并做出相应的调整。按照这个原理,如果我们要比较一个人今年的经济生活水平相对去年的变化情况,一个简单的方法就是计算出他去年全年收入多少(假定为2万元),然后,计算他今年全年收入是多少(比如是2.4万元),再计算出今年物价水平比去年变化了多少(假定上涨了5%)。这样剩下的就是简单的算术问题了:今年的2.4万元,扣除物价因素的话,相当于去年的2.29万元(2.4÷1.05),再以这一数字除以去年的2万元,就可以知道此人实际的生活水平,今年比去年是提高了14.5%。
将同样的计算方法运用到计算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生活水平上,就可以得出GDP数字。我国是从1985年开始计算国内生产总值的。在具体的核算过程中,基本上是按国际通行的核算原则,即对各种类型资料来源进行加工计算得出的。主要资料来源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是统计资料、国务院有关部门的统计资料等;第二部分是行政管理资料,包括财政决算资料、工商管理资料等;第三部分是会计决算资料,包括银行、保险、航空运输、铁路运输、邮电通信系统的会计决算资料等。近年来,统计资料在越来越多的领域是采用抽样调查方法和为避免中间层次干扰的超级汇总法来获得的。
可能有读者会问,我国不同时期发布的同一年的国内生产总值数据往往是不一样的,这是为什么呢?因为GDP的计算需要经过以下三个过程:初步估计过程、初步核实过程和最终核实过程。在初步估计过程中,某年的国内生产总值是在次年的年初,依据统计快报进行初步估计得出的。统计快报比较及时,但范围不全,准确性不很强。初步估计数一般于次年2月底发表。其次是在次年第二季度,利用统计年报数据对国内生产总值数据重新进行核实。年报比快报统计范围全,准确度也高,采用这类资料计算得到的国内生产总值数据是初步核实数。但工作并没有就此结束。因为核算除了大量统计资料外,还要利用诸如财政决算资料、会计决算资料等大量其他资料,这些资料一般来得比较晚,大约在第二年10月左右才能得到,所以在第二年年底的时候,根据这些资料再做一次核实,叫最终核实。最终核实数在隔一年的《中国统计年鉴》上发布。三次数据发布后,如果发现新的更准确的资料来源,或者基本概念、计算方法发生变化,为了保持历史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还需要对历史数据进行调整。正因为如此,才会出现GDP数字的不断变化。
GDP统计本身也有一定的缺陷和偏差,主要表现在:使GDP增长的原因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正面因素,即社会的进步,科技发展,生产要素投入的增加,促进了生产的发展,使GDP增长;二是为消除负面影响而进行的生产活动,也可以促进GDP的增加。例如不清洁生产造成环境污染、水土流失,而治理环境污染的生产活动又形成新的GDP。GDP没有将正面的建设性和负面的破坏性活动区别开来,忽略了自然资源方面出现的稀缺,而这已经危及经济可持续发展所需维持的生产力水平。GDP也没有明确考虑主要由污染而导致的环境质量下降,以及随之而来的对人类健康和财富的影响,甚至把对自然资源的掠夺性利用作为生产的增加来加以核算。为克服这种种弊端,才有学者提倡以“绿色GDP”作为更为全面的经济指标来衡量经济发展水平。
收起
一、生产法
生产法GDP的计算公式如下:
生产法GDP = 总产出 – 中间投入
其中,总产出就是一国所有常住单位 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商品和服务价值;中间投入就是在生产这些货物和服务过程中投入的货物和服务价值,其中不包括生产中使用的固定资产的转移价值。
生产法是从最终产品来计算GDP,只要是社会生产了一种产品,并且它不是中间产品,我们就按照市场价格乘于生...
全部展开
一、生产法
生产法GDP的计算公式如下:
生产法GDP = 总产出 – 中间投入
其中,总产出就是一国所有常住单位 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商品和服务价值;中间投入就是在生产这些货物和服务过程中投入的货物和服务价值,其中不包括生产中使用的固定资产的转移价值。
生产法是从最终产品来计算GDP,只要是社会生产了一种产品,并且它不是中间产品,我们就按照市场价格乘于生产数量等于产品价值的原则记录下该产品的总价值。有多少种产品我们就可以得到多少种产品的价值,最后我们把所有产品的价值加总获得GDP。但在实际计算过程中,要事先区分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特别费事,而且容易出错,因而采用总产出减去中间投入价值的方式来计算最终产品价值。
这里我们要区分两个概念:流量和存量。通俗地说,流量就是一个我们可以把它的过去值进行相加得到现在总值的变量。典型的例子有GDP、个人年收入。而存量就是不能把过去的值进行相加得到现在总值的变量,现在测量到的值就是这一变量的总值。典型的例子有一国的人口数,年底银行的存款余额等。
二、收入法或支出法
收入法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公式如下:
收入GDP = 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
1.劳动者报酬。劳动者报酬就是劳动者因从事生产活动所获得的全部报酬。主要包括三个组成部分:(1)货币工资;(2)实物工资;(3)社会保险费。
2.生产税净额。生产税净额指生产税减去生产补贴后的差额。生产税指生产者因从事生产活动以及因从事生产活动使用某些生产要素,如固定资产、土地、劳动力而向政府缴纳的各种税金、附加费和规费;生产补贴指生产者因从事生产活动得到的政府补贴,包括价格补贴和亏损补贴。
3.固定资产折旧。固定资产折旧指为弥补固定资产在生产过程中的价值损耗而提取的价值或虚拟计算的价值。它反映了固定资产在生产过程中的转移价值。
4.营业盈余。营业盈余是增加值扣除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和固定资产折旧后的余额,它主要指企业的营业利润。
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计算公式如下:
支出法GDP = 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进出口
其中,最终消费包括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包括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和存货增加,净出口等于货物和服务出口减去货物和服务进口。
固定资本形成总额指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购买、转让和自产自用的固定资产价值,扣除销售和转出的固定资产价值。固定资产包括有形固定资产和无形固定资产。有形固定资产包括房屋等建筑物、机器设备等;无形固定资产包括计算机软件、娱乐和文学艺术品原件等。而存货增加值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存货实物量变化的市场价值,及期末价值减期初价值的差额。存货增加可以是正值,也可以是负值,正值,正值表示存货上升,负值表示存货下降。它包括生产单位购进的原材料、燃料和储备物资等存货,以及生产单位生产的产成品、在制品和半成品等存货,还包括批发零售单位购进的转卖品等。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和存货增加在我们的课中实际上就是投资。
在中国1985年才开始实行国民收入账户核算体系,1993年正式成为主要的核算体系,从现在来看,还很不成熟,一是不同的产业部门采用不同的核算方法,二是季报和月报还没有形成制度。
在宏观经济中,收入和支出是一回事,因为你的收入正是他人的支出,因而收入流也可以看作是支出流。在前面我们说到过有生产就必有收入,不可能社会生产的产品会无缘无故消失掉或跑到外太空去。因而我们只要记录下张三今年收入多少,李四今年收入多少,王麻子今年收入多少等等人的收入,然后把所有人的收入加总就可得到整个社会的总收入——国民收入NI(National Income)。
由于有生产就有收入,有收入就有生产,世界上没有无源之水,也没有无水之源,因而我们得到第一个会计恒等式
GDP = NI (2-1)
在现实经济活动中可能有些产品暂时没有卖出去,有生产却没有“收入”,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引进存货和存货投资的概念。没有卖出去的产品我们把它看作是生产者自己买了自己的东西——存货,然后再把它作为投资支出——存货投资。有收有支,国民账户仍然是平衡的。只不过我们把这种存货称为非意愿的存货和非意愿的存货投资。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