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可以提供现代文阅读题典答案给我?第38-41篇就可以了!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23 13:24:13
谁可以提供现代文阅读题典答案给我?第38-41篇就可以了!
谁可以提供现代文阅读题典答案给我?
第38-41篇就可以了!
谁可以提供现代文阅读题典答案给我?第38-41篇就可以了!
2010年最新名校模拟题典金汇:
现代阅读精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叩问灵魂
周玉奇
灵魂虚无缥缈,如何叩问?灵魂是否存在,众说纷纭,何必叩问?人是群居的动物,常爱走亲访友.然而,无论你如何地前呼后拥,如何的高朋满座,你的灵魂总是寂寞的.偶尔地叩问一两下灵魂,是为了使灵魂更寂寞、更深沉;是为了让灵魂在心中扎根.
世界上真正有勇气叩问灵魂的人并不多.卢梭的《忏悔录》是一种叩问方式:一个18世纪的法国平民思想家以忏悔的心情,谴责他不光彩的过去.柏杨的《丑陋的中国人》是另一种叩问形式:他像鲁迅先生那样,以“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沉痛袒露了包括他自己在内的所有中国人身上或多或少存在的丑陋,意在引起疗救的注意,这是一种爱的叩问.巴金老人在人生的暮年用他颤抖的手书写出一部《随想录》,这是要他的灵魂在大幕拉上之前登场,讲一番真话.共产党领袖瞿秋白在告别人世之际,他说了《多余的话》.不管这《多余的话》是否多余,不管世人如何对《多余的话》说长说短,我私意以为,《多余的话》是秋白对自己对他人灵魂的叩问,不管这叩问是和风细雨,是重磅出击,或是万箭穿心.《多余的话》并非多余,只有集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于一身的秋白才能一展胸襟.他在与世长辞之前似乎还要向人们贡献些什么.彭德怀上万言书,何尝不是以另一种方式对你我灵魂的叩问?显然,叩问自己或他人的灵魂不是人人愿做、人人敢做的.
人的叩问灵魂,或在夜深人静,或在年老力衰,或与死神接吻,或在痛苦中,或在病患里……这也许是人与灵魂的距离此时最近的原因.“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这时对灵魂的叩问往往更真切、更动人.可以设想,春风得意的男男女女,如果要来叩问灵魂,不是让你觉得矫情,就是显得轻飘,这可能是灵魂距离他或她遥不可及的缘故吧!人的灵魂真的像个小精灵,让人捉摸不透.当你事业有成、情场得意、婚姻美满、体健貌美时,这小精灵不知躲到了什么地方睡大觉;一旦你苦了、病了、痛了、贫了、残了、不想活、或者不能活了,此时小精灵便随侍左右,嘘寒问暖.所以,物质世界多姿多彩的人较难叩问灵魂,而精神世界丰美的人,却能常常去拜访自己或他人的灵魂.
人的灵魂是应当不时叩问的.如此做来,它会使你时时追问人生的意义和价值.看一眼《辛德勒的名单》和《拉贝日记》,你作为人类的一分子,能不为人性的丧失和人类的杀戮汗颜?踏访重庆的《红岩魂》展览馆,面对《泰坦尼克号》的海底残骸,一边是人的毁灭,一边是爱的永生,你的灵魂还不出窍?“挑战者”号在升空1分12秒后,连同它的7名宇航员一起粉身碎骨,人类为叩问宇宙献身,同时,那种悲壮的场景又使人类的灵魂接受了一次伟大的洗礼.
人是灵肉的集合体,人对灵魂的叩问不必偶尔发生在冥冥之中.人在顺境时不忘叩问一下自己的灵魂,实在难得.人无论在顺境还是在逆境之中都不愿或不敢叩问灵魂,则注定他或她已是一个没有灵魂的人了.这便是叩问灵魂的要义.
14.文章以两问句开头,有什么好处?(4分)
15.文章第二段列举了很多名人和伟人的事例,是为了阐明什么道理?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6分)
16.文中划线句子的意思应如何理解?(6分)
17.综合全文来看,人为什么要叩问灵魂?(“叩问灵魂”的意义是什么?)(6分)
【参考答案】
14、(1)提出了两个人们关心的问题,引起读者的思考;(2)照应标题,使“叩问灵魂”的内容更加具体,针对性更强;(3)总领下文,是下文行文的总纲.(答对两点即可得分)
15.、(1)叩问灵魂不是人人愿做、人人敢做的,叩问灵魂需要勇气(世界上真正有勇气叩问灵魂的人并不多);(3分)
(2)解决了“如何叩问”的问题,照应上文.(3分)
16、物质世界多姿多彩的人较难叩问灵魂,而精神世界丰美的人,却能常常去拜访自己或他人的灵魂.(4分)
17、(1)可以使灵魂更寂寞,更深沉;(2分)
(2)为了让灵魂在心中扎根;(2分)
(3)会使人时时追问人生的意义和价值;(2分)
(4)可以使人类的灵魂接受洗礼.(2分)
阅读下面这篇小说,完成14-17题.
泰山很大
汪曾祺
描写泰山是很困难的.它太大了,写起来没有抓挠.三千年来,写泰山的诗里最好的,我以为是《诗经》的《鲁颂•閟宫》:“泰山岩岩,鲁邦所詹.”“岩岩”究竟是一种什么感觉,很难捉摸,但是登上泰山,似乎可以体会到泰山是有那么一股劲儿.詹即瞻.说是在鲁国,不论在哪里,抬起头来就能看到泰山.这是写实,然而写出了一个大境界.汉武帝登泰山封禅,对泰山简直不知道怎么说才好,只好发出一连串的感叹:“高矣!极矣!大矣!特矣!壮矣!赫矣!惑矣!”完全没说出个所以然.这倒也是一种办法.人到了超经验的景色之前,往往找不到合适的语言,就只好狗一样地乱叫.杜甫诗《望岳》,自是绝唱,“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一句话就把泰山概括了.杜甫真是一个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伟大的现实主义者,这一句诗表现了他对祖国山河的无比的忠悃.相比之下,李白的“天门一长啸,万里清风来”,就有点洒狗血[注].李白写了很多好诗,很有气势,但有时底气不足,便只好洒狗血,装疯.他写泰山的几首诗都让人有底气不足之感.杜甫的诗当然受了《鲁颂•閟宫》的影响,“齐鲁青未了”,当自“鲁邦所詹”出.张岱说“泰山元气浑厚,绝不以玲珑小巧示人”,这话是说得对的.大概写泰山,只能从宏观处着笔.郦道元写三峡可以取法.柳宗元的《永州八记》刻琢精深,以其法写泰山那不大适用.
写风景,是和个人气质有关的.徐志摩写泰山日出,用了那么多华丽鲜明的颜色,真是“浓得化不开”.但我有点怀疑,这是写泰山日出,还是写徐志摩?我想周作人就不会这样写.周作人大概根本不会去写日出.
我是写不了泰山的,因为泰山太大.我对泰山不能认同.我对一切伟大的东西总有点格格不入.我十年间两登泰山,可谓了不相干.泰山既不能进入我的内部,我也不能外化为泰山.山自山,我自我,不能达到物我同一:山即是我,我即是山.泰山是强者之山——我自以为这个提法很合适,我不是强者,不论是登山还是处世.我是生长在水边的人,一个平常的、平和的人.我已经过了七十岁,对于高山,只好仰止.我是个安于竹篱茅舍、小桥流水的人.以惯写小桥流水之笔而写高大雄奇之山,殆矣.人贵有自知之明,不要“小鸡吃绿豆——强努”.
同样,我对一切伟大的人物也只能以常人视之.泰山的出名,一半由于封禅.封禅史上最突出的两个人物是秦皇、汉武.唐玄宗作《纪泰山铭》,文词华缛而空洞无物.宋真宗更是个沐猴而冠的小丑.对于秦始皇,我对他统一中国的丰功,不大感兴趣.他是不是“千古一帝”,与我无关.我只从人的角度来看他,对他的“蜂目豺声”印象很深.我认为汉武帝是个极不正常的人,是个妄想型精神病患者,一个变态心理的难得的标本.这两位大人物的封禅,可以说是他们的人格的夸大.看起来这两位伟大人物的封禅实际上都不怎么样.秦始皇上山,上了一半,遇到暴风雨,吓得退下来了.按照秦始皇的性格,暴风雨算什么呢?他横下心来,是可以不顾一切地上到山顶的.然而他害怕了,退下来了.于此可以看出,伟大人物也有虚弱的一面.汉武帝要封禅,召集群臣讨论封禅的制度.因无旧典可循,大家七嘴八舌瞎说一气.汉武帝恼了,自己规定了照祭东皇太乙的仪式,上山了.却谁也不让同去,只带了霍去病的儿子一个人.霍去病的儿子不久即得暴病而死.他的死因很可疑,汉武帝究竟在山顶上鼓捣了什么名堂,谁也不知道.封禅是大典,为什么要这样保密?看来汉武帝心里也有鬼,很怕他的那一套名堂并不灵验,为人所讥.
但是,又一次登了泰山,看了秦刻石和无字碑(无字碑是一个了不起的杰作),在乱云密雾中坐下来,冷静地想想,我的心态比较透亮了.我承认泰山很雄伟,尽管我和它整个不能水乳交融,打成一片.承认伟大的人物确实是伟大的,尽管他们所做的许多事不近人情.他们是人里头的强者,这是毫无办法的事.在山上呆了七天,我对名山大川、伟大人物的偏激情绪有所平息.
同时我也更清楚地认识到我们微小,我们平常,更进一步安于微小,安于平常.
这是我在泰山受到的一次教育.
从某个意义上说,泰山是一面镜子,照出每个人的价值.
(节选自《汪曾祺散文•泰山片石》,有改动)
[注]洒狗血:(戏曲演员)脱离情节而卖弄滑稽、武艺或做过火的表演.
14.从全文看,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写“泰山很大”的?请加以归纳.(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写风景,是和个人气质有关的”,这句话在全文结构上起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结合原文,分析作者为什么说“泰山是一面镜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下列对文章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4分)
A.作者的气质本不适合写泰山,但本文却写出了泰山之大,其巧妙之处在于作者独辟蹊径,回避了对泰山风光的描写而从文化角度去揭示其博大的内涵.
B.文章中作者情绪由开篇的偏激转为愤懑,最后归于平和,这种情绪变化的过程实质是作者坎坷人生经历的艺术象征.
C.作者以惯写小桥流水之笔,采用以小见大的手法,选取了泰山上的秦刻石和无字碑两处小景进行描写,成功地表现了泰山的雄伟恢弘.
D.本文多处引用古诗、典故,提及不少名人轶事,不仅丰富了文章内涵,而且提升了文章品位,是一篇优秀的文化散文.
E.文章感情真挚自然,有分析,有感悟,语言幽默活泼,笔力遒劲老到,与他的《胡同文化》一样,于嬉笑怒骂之中展示出作者对传统文化和现实人生的深刻反思.
【参考答案】
14.【答案】从不同文化人对泰山的描述,写泰山境界宏大;从不同帝王的封禅,写泰山政治文化内涵博大;从作者的认识变化,写泰山对人的心灵震撼.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能力层级C级.文章共有8个自然段,分3部分.第一部分包括1-3自然段,写不同的人对泰山发出不同的描述,表现泰山宏伟阔大,实在难以描写.其中第1段选取《诗经》、汉武帝、杜甫、李白、张岱;第2段选取徐志摩、周作人;第3段选取作者自己.第二部分是第4自然段.通过唐玄宗、汉武帝、秦始皇等伟人们对泰山的封禅的神秘,突出泰山的政治色彩,彰显其博大的政治内涵.第三部分是包括5-8自然段.通过作者自己二次登山的感悟,写泰山使“我”受到教育,从偏激走向平和,显出泰山的人文魅力.
15.【答案】这句话在文章结构上承上启下:一方面,它承接上文,是对上文不同文人所写泰山的归结;另一方面它开启下文,交代了作者自认为写不了泰山的主要原因,进而转入对泰山封禅的叙写.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能力层级C级.“写风景,是和个人气质有关的”在文章的第二段段首,那么它在全文结构上的作用,毫无疑问应该是承上启下(过渡).题目要求作简要分析,就应该把上文(尤其是上一段)的大意,和下文(尤其是下一段)的大意概述出来,也就是说明它是怎样承上启下的.
16.【答案】无论是文人、帝王还是游客,泰山都照出了他们各自的不同.从杜甫、李白等人描写泰山的诗文中,照出了他们不同的思想、才情、风格和气质;从秦皇、汉武的封禅行为,照出了他们人格夸大的一面和虚弱的一面;从作者再次登临泰山,照出了他的偏激和最终安于微常.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筛选并整合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C级.首先结合语境,“泰山是一面镜子,照出每个人的价值”,这是一种比喻说法,把泰山比喻成镜子,不同的人在泰山面前,都现出不同的形状.筛选出文中的主要信息,会发现作者主要写了文人、帝王和我三类人,文人详写杜甫与李白,帝王详写汉武帝与秦始皇.在泰山面前,杜甫是一个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伟大的现实主义者,李白底气不足;秦始皇中途退回,显出伟人虚弱一面,汉武帝心理变态,把封禅搞得神秘莫测;我则在泰山的反观中,从偏激趋于平和,认识自己微小平常,且更加安于微小平常.
17.【答案】A、D
【解析】本题综合考查考生现代文阅读的能力.B项盲目拔高.“这种情绪变化的过程实质是作者坎坷人生经历的艺术象征”脱离文本,盲目拔高了文章主旨.C项曲解文意.首先,作者并没有对“秦刻石和无字碑”进行描写;其次,作者选取这两处小景,也只是自己思想情感的一个转折点,并没有“成功地表现了泰山的雄伟恢弘”.E项无中生有.本文没有“展示出作者对传统文化和现实人生的深刻反思”.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孤独的普希金 肖复兴
(1)来上海许多次,没有去过岳阳路看过一次普希金的铜像.忙或懒,都是托词,只能说对普希金缺乏虔诚.似乎对比南京路、淮海路,这里可去可不去.
(2)这次来上海,住在复兴中路,与岳阳路只一步之遥.推窗望去,普希金的铜像尽收眼底.大概是缘分,非让我在这个美好而难忘的季节与普希金相逢,心中便涌出许多普希金明丽的诗句,春水一般荡漾.
(3)其实,大多上海人对他冷漠得很,匆匆忙忙地从他身旁川流不息地上班、下班,看都不看他一眼,好像他不过是没有生命的塑像,身旁的水泥电杆一样.提起他来,绝不会有决斗的刺激,甚至说不出他哪怕一句短短的诗.
(4)普希金离人们太遥远了.于是,人们绕过他,到前面不远的静安寺买时髦的衣装,到旁边的教育会堂舞厅跳舞,到身后的水果摊、酒吧间捧几只时令水果或高脚酒杯……
(5)当晚,和朋友去拜谒普希金.天气很好,4月底上海不冷不燥,夜风吹送着温馨.铜像四周竟然了无一人,散步的、谈情说爱的,都不愿到这里来.月光如水,清冷地洒在普希金的头顶.由于石砌的底座过高,普希金的头像显得有些小而看不大清楚.我想更不会有痴情而又有耐心的人抬酸了脖颈,如我们一样仰视普希金那一双忧郁的眼神了.
(6)此时,教育会堂舞厅中正音乐四起,爵士鼓、打击乐响得惊心动魄.红男绿女出出进进,缠绵得像糖稀软成一团,偏偏没有人向普希金瞥一眼.
(7)我很替普希金难过.我想起曾经去过的莫斯科阿尔巴特街的普希金故居.在普希金广场的普希金铜像旁,即便是飘飞着雪花或细雨的日子里,那里也会有人凭吊.那一年我去时正淅淅沥沥下着霏霏雨丝,故居前,铜像下,依然摆满鲜花,花朵上沾满雨珠宛若凄清的泪水.甚至有人在悄悄背诵着普希金的诗句,那诗句便也如同沾上雨珠无比温馨湿润,让人沉浸在一种远比现实美好的诗的意境之中.
(8)而这一夜晚,没有雨丝、没有鲜花,普希金铜像下,只有我和朋友两人.普希金只属于我们.
(9)第二天白天,我特意注意这里,除了几位老人打拳,几个小孩玩耍,没有人注意普希金.铜像孤零零地立在格外灿烂的阳光下.
(10)朋友告诉我:这尊塑像已是第三次塑造了.第一尊毁于日本侵略者的战火中,第二尊毁于我们自己的手中.莫斯科的普希金青铜塑像屹立在那里半个多世纪安然无恙,我们的普希金铜像却在短短时间之内连遭两次劫难.
(11)在普希金铜像附近住着一位现今仍在世的老翻译家,一辈子专事翻译普希金、莱蒙托夫的诗作,在文化大革命中亲眼目睹普希金的铜像是如何被红卫兵用绳子拉倒,内心的震动不亚于一场地震.曾有人劝他搬家,避免触目伤怀,老人却一直坚持住在普希金的身旁,相看两不厌,度过他的残烛晚年.
(12)老翻译家或许能给这尊孤独的普希金些许安慰?许多人淡忘了许多往事,忘记当初是如何用自己的手将美好的事物毁坏掉,当然便不会珍惜美好的失而复得.年轻人早把那些悲惨的历史当成金庸或琼瑶的故事书,怎么会涌动老翻译家那般刻骨的思绪?据说残酷的沙皇读了普希金的诗还曾讲过这样的话:“谢谢普希金,为了他的诗感发善良的感情!”而我们却不容忍普希金,不是把他推倒,便是把他孤零零地抛在寂寞的街头.
(13)我忽然想起普希金曾经对于春天的诅咒——
啊,春天,春天,
你的出现对我是多么沉重,
……
还是给我飞旋的风雪吧,
我要漫长的冬天的幽暗.
(14)有几人能如老翻译家那样理解普希金呢?过去只成了一页轻轻揭去的日历,眼前难以抵挡春日的诱惑,谁还愿意去在凛冽风雪中洗涤自己的灵魂呢?
(15)离开上海的那天下午,我邀上朋友再一次来到普希金的铜像旁.阳光很好,碎金子一般缀满普希金的脸庞.真好,这一次普希金不再孤独,身旁的石凳上正坐着一个外乡人.我为遇到知音而兴奋,跑过去一看,失望透顶.他的手中拿着一架微型计算机正在算帐,很投入.他的额头渗了细细的汗珠.
(16)我们又来到普希金像的正面,心一下子更被猫咬一般难受.石座底部刻有的“普希金(1799—1837)”字样中,偏偏“金”字被黄粉笔涂满.莫非只识得普希金中的“金”字吗?
(17)我们静静地坐在普希金的石凳上,什么话也说不出来.阳光和微风在无声流泻.我们望着普希金,普希金也望着我们.
14.阅读第7段,作者写到“我想起曾经去过的莫斯科阿尔巴特街的普希金故居……让人沉浸在一种美好的诗意中”,为什么写这个场景?(4分)
答:
15.解说文中画线语句所表达的含义.(6分)
(1) 普希金离人们太遥远了.(3分)
答:
(2)过去了只成了一页轻轻揭去的日历,眼前难以抵挡春日的诱惑,谁还愿意去在凛冽风雪中洗涤自己的灵魂呢?(3分)
答:
16.题目“孤独的普希金”有多层含义,请根据全文内容,加以解释.(6分)
答:
17.根据文章内容,概括文章的主旨(6分)
答:
【参考答案】
14.表现了俄罗斯人民对普希金的爱戴、崇敬之情(2分),对比衬托(或反衬)出大多数上海人对普希金的冷漠.(2分)
15.(1)无论在时间上(1分),还是在空间上(1分),普希金距离当代大多数人十分遥远.普希金在心灵上(或精神上)距离人们遥远.(或“人们对普希金所代表的文化或及精神(思想)十分陌生)(1分)
(2)对于过去那段践踏、毁灭文化的沉重历史,人们轻易地忘掉.人们沉浸在物质的享受和对金钱的追求中,没有人愿意在痛苦的磨砺中净化自己的灵魂.(3分)
(4分,“过去的日历、春日的诱惑、凛列风雪”.三点必须解释出来,各1分,意思对即可)
16.①上海街头的普希金塑像无人拜谒.②普希金的诗作无人阅读.③普希金所象征的高雅文化,美好、崇高的精神备受冷落.④作者含蓄地表达了对冷落普希金这种现象的否定态度.(6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答对3点可给满分)
17.主题:通过三次瞻仰普希金铜像的所见所思所感(2分)揭示出当代很多人只重视追求物质享受(如视觉的、听觉的、娱乐的、金钱的追求)而忽视了对高雅境界的追求,缺少了与崇高精神与思想的往来,(2分)表达了作者既无奈又痛苦,既遗憾又忧虑的复杂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