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这个概念自产生到当今的历史是怎样的?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5/01/10 06:59:04
“中华民族”这个概念自产生到当今的历史是怎样的?
“中华民族”这个概念自产生到当今的历史是怎样的?
“中华民族”这个概念自产生到当今的历史是怎样的?
中华民族是一个政治概念及国族概念,最早由梁启超提出,成为中国近代民族主义及建立国族的重要概念.
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梁启超、孙中山等先贤的话语中,渐渐出现了“中华民族”的概念,经由最初的强调满汉之辨和排满,到梁启超的主张“变法必自平满汉之界始”,再到孙中山的“五族共和———将汉族改为中华民族”,终于使“中华民族”的概念成为我国56个民族所组成的共同体的代称.
但是,这一概念真正深入人心还要到抗日战争胜利的时候才最后完成(有学者指出这是因为三点原因导致:
1、大规模抗战使大多数中国人有了共同的历史命运与集体记忆;
2、国共联合与全民族的统一战线使中华民族主义深入人心;
3、战争造成的人员迁徙打破了原来的地域隔绝).抗战的胜利和台湾的光复祖国,标志着中华民族经历了半个世纪的艰苦奋斗,终于完成了由衰到兴的历史性转折.
中华民族的概念从提出到不断的引申和发展,在现在文辞用语中已不再是单一的中国各民族的代称,而是一个与中国的国家、民族、地域、历史紧密相连的整体的代称.比如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中提到的“中华民族”就是这个概念,而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的“中华民族”也是这样一个概念.从爱国主义的角度来看,“中华民族”一辞已成为民族精神、民族情感的凝聚和象征.从感性意义上来讲,应该是“中华儿女”“炎黄子孙”等词语的引申和发展,具有广泛的涵盖意义.同时,现代概念上的中华民族,也是广义上的中国的一个代称.
根据中华民国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官方文件,中华民族的历史可追源到汉族的神话炎黄起源,而在现代则包含在中国境内非汉族的少数族群(然而这些少数族群未必是炎黄子孙),有时还延伸包括中国境外的汉人或海外华人(未必有中国国籍).中华民族因此并不是单纯的民族、种族、公民的人群分类概念,而是政治词汇.可能因历史、政治及国族立场不同,中华民族在族群内涵及地理范围上或有差异.
2 辞源介绍
“中华”一词出现甚早,源自于中国古代华夏民族起源于黄河流域一带,居四方之中,文化、科技发达;历史悠久,因此称该地为中华,此区后来被称为中原或中国. 在《资治通鉴》记载的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中国百姓,实天下之根本,四夷之人,乃同枝叶,扰其根本以厚枝叶,而求久安,未之有也.初不纳魏徵言,遂觉劳费日甚,几失久安之道.”又明太祖朱元璋起兵反元时也曾提倡:“驱逐鞑虏,恢复中华”.
“中华民族”一词,乃由近代的梁启超首先提出,之后同时期后续提出有杨度和章太炎等诸多学者阐释与政府认可.梁启超提出指华夏族、汉民族、炎黄遗族等.1902年,梁启超在《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指出:“上古时代,我中华民族之有海思想者厥惟齐.故于其间产出两种观念焉:一曰国家观,二曰世界观.”1905年梁启超在〈历史上中国民族之观察〉一文中,使用了“中华民族”七次(简称为“华族”),并明确表示:“今之中华民族,即普遍俗称所谓汉族者”,它是“我中国主族,即所谓炎黄遗族.”,由此可知,梁启超认为中华民族就等于汉族,他将中华民族认定为汉族与其前身华夏族,而不是认定中华民族为中国各民族的统称.
3 词汇提出
“中华民族”是我们常用的词,充满了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沧桑感,实际上,这个词,或者说这一概念的提出,只有区区一百余年的时间.
“中华”一词,是公元300年魏晋时期钟信“天人合一”观念的哲人从“中国”和“华夏”两个名称中各取一字复合而成的.“中”侧重自然(天),寓意天下之中;“华”侧重民族(人),一般代指中国.上古所谓“中国”,即指后世“中原”.但地域不及后世中原广,只相当于今陕西大部、山西西南部、河南西北部一带.目前中国可信文献中,最早出现华夏二字并称的,是《左传·定公十年》“裔不谋夏,夷不乱华”,孔颖达疏曰:“夏,大也.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华、夏一也.”意即因中国是礼仪之邦,故称“夏”,“夏”有高雅的意思;华夏族的服饰很美,故作“华”.历史学家认为华是源于上古的华胥国(位于陕西西安附近),也有人说“华”是因华山而得名,“夏”是因夏水(汉水)得名.久而久之“中华”便成了中国,华夏的代名词. “中华民族”一词是由历史悠久的“中华”一词和近代以来由西方传入之“民族”一词相互结合而成的.梁启超,杨度和章太炎等人,是较早使用“中华民族”一词的先驱.梁启超最早使用“中华民族”.但是梁启超也创造了东方民族一词,他于1899年所撰之《东籍月旦》,中有“日本人十年前,大率翻译西籍,袭用其体例名义,天野为之所著万国历史,其自序乃至谓东方民族”.
4 民族内涵
中华民族并非社会学和人类学意义上,具有相同血系、语言、住所、习惯、宗教、精神体系的真正民族,而仅仅是一个政治概念.中华民族并不符合马克思主义对民族的定义,并没有“共同语言、共同文化和共同心理素质”,仅仅指国家共同体(nation).世界民族之林有一个璀璨的明珠,那就是中华民族.中华民族----中国各民族的总称.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和中部.经过民族识别,现今的中华民族共包括:
汉族、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侗族、瑶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哈萨克族、傣族、黎族、僳僳族、佤族、畲族、高山族、拉祜族、水族、东乡族、纳西族、景颇族、柯尔克孜族、土族、达斡尔族、仫佬族、羌族、布朗族、撒拉族、毛南族、仡佬族、锡伯族、阿昌族、普米族、塔吉克族、怒族、乌孜别克族、俄罗斯族、鄂温克族、德昂族、保安族、裕固族、京族、塔塔尔族、独龙族、鄂伦春族、赫哲族、门巴族、珞巴族、基诺族共56个民族.
此外,尚有少量未经识别的人口.据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中国大陆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有1133682501 人.其中汉族占91.96%,少数民族占8.04%.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各民族逐渐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大杂居、小聚居的局面.“中华”,原意与中国相通,又与华夏相系.《唐律疏议》云:“中华者,中国也.亲被王教,自属中国,衣冠威仪,习俗孝悌,居身礼义,故谓之中华.”中国近代著名学者章炳麟认为:“中国云者,以中外别地域之远近也;中华云者,以华夷别文化之高下也”(《章太炎文录初编·别录卷一·中华民国解》).这里强调中华一词乃区别文化高下之族的含义.“中华”在历史上曾专指汉族,这是由于中华与华夏一词有关.华夏文化发达,遂以中华自称.
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而中华帝国和其它古文明帝国一样,从小小的原始部落和小小的地区,不断的和其它的部落联合,融化和扩张,形成一个规模庞大的帝国.当研究其它的古文明时,现代人一直不能解读他们祖先的文字,以致难以了解自己的文明之始末,而现代的中国人却能读通几千年前的文字,了解中华祖先的文化.因为我们中华文明是世上唯一的统一和连续的文明,中华文明的发展当然有受到外族的侵入,中国也曾经被外族统治过,但是,不是我们要被迫接受入侵者的语言,文明,相反的,中华文明是一种不具侵略性,而博大精深的文明,所以,入侵者自己总是迅速的完全的被我们所同化,融合,使我中华文明更趋先进,更具活力.以下,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我们的祖先吧.
中华民族在2010年圆了百年多的梦想——世界博览会.于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在上海市举行,创造了世界博览会史上最大规模记录.世界艺术家协会主席吴国化说:中国上海世界博览会是历届世界博览会最大的盛会,是中国人民的自豪!是中华民族的自豪!让我们的朋友遍天下!让我们的事业共辉煌!
5 别称
中华民族还有两个"别称",一是"中华儿女",二是"炎黄子孙"(炎帝与黄帝的子孙,或者只说"黄帝子孙").这两种称呼有时候可以通用,都是指的中华民族.但是大同之中又有小异,"中华儿女"之称是近代才出现的,其含义偏重于文化(是共同接受中华文化的群体);"炎黄子孙"(或黄帝子孙)之称古已有之,其含义偏重于血缘(有共同的祖先).因此,有些少数民族可以接受"中华儿女"之说,不愿接受"炎黄子孙"(或"黄帝子孙")之说.
一个民族的形成,首先是由于血缘.其次才是由于文化.在原始社会中,一群人能够长期生活在一起,大概总是一家人、一族人.以后这个部落发展壮大了,才会接纳血缘不同的人群参加.在世界上数以千计大大小小的各民族之间,有些民族特别重视血缘,认为血浓于水,在血缘上有排他性,很不容易接受外来的人群参加;有些民族重视文化,只要外来者接受了我们的文化,我们就欢迎他们参加,不加排斥.中华民族在形成之初就是一个由许多部落组成的复合体,以后在发展中也就表现出首重文化不太计较血缘关系的特点.正因为中华民族长期以来具有重文化轻血缘的传统,所以文化色彩较浓的"中华儿女"之称比起血缘色彩较浓的"炎黄子孙"之称更容易为大家所接受.对"炎黄子孙"之称反对最力的是我国著名历史地理学家谭其骧教授.1991年5月,我们在上海会晤探讨这个问题的时候,他直指"炎黄子孙"之说违背史实,因为中华民族是多源的,既是多源,即无共祖(共同的祖先)."炎黄子孙"之说,既不科学,又不利于国内各民族的团结.因此,他认为在学术研究工作中,在正式的场合里,不要使用"炎黄子孙"一语.
6 历史演变
在古代,“中华”本为汉族自称.1902年,在《中国学术思想之变迁之大势》一文中,梁启超写道:“上古时代,我中华民族之有四海思想者厥惟齐,故于其间产生两种观念焉,一曰国家观,二曰世界观.”这是“中华民族”一词的最早使用,从上下文来说,梁所说的“中华民族”当指汉族,确切地说,指的是古华夏族和从华夏族发展至今,不断壮大的汉民族.他在该文中,在“黄帝子孙”一词特别注文指出:“下文省称黄族,向用汉种二字,今以汉乃后起之朝代,不足冒吾族之名,故改用此.”
1905年,梁启超在《历史上中国民族之观察》一文中,7次以上使用了“中华民族”一词,并明确地指出其含义,“今之中华民族,即普遍俗称所谓汉族者”,它是“我中国主族,即所谓炎黄遗族 .”
到了近代,中华民族乃中国做为国家共同体的一个国族概念,由于现代中国自晚清迄今的历史及政体更变,此概念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意涵及争论,如孙中山革命时,关于满洲人是否为要驱逐的外族,还是五族共和之一的民族.“中华民族”一词的演进也因此反映了近百年来国族与民族主义的相关争议.“中华民族”其内涵是否为汉族还是指指国族,成为对汉本位、大汉族中心的主要疑虑.
因此,此词不同于“华夏”、“汉人”、“唐人”、“炎黄子孙”等于有外显的种族及文化的象征,而是有外显政治象征,如中华民国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号,也反映了做为国家共同体的国族概念.
在清朝之前,虽然有华夷之分的观念,虽然没有“中华民族”的词语的存在,但此时的华即后来的中华民族,夷即中国清皇朝的藩属国等.有待解决的问题:可是,“中华民族”在少数民族的语言里是不能翻译的,只能依靠汉语使之存在.比如,藏语里的中国人是rgya mi,指的是汉族.藏语是没有中华一词的.同时维吾尔语的“中华民族”是jungxua milletliri,只是汉语的音译.蒙古语的中华民族是doomd in wended ten(族民华中)也仅仅是音译,没有本民族语言的意义.
“中华民族”一词,乃由近代的梁启超首先提出.其意原只包括汉族,之后包括汉、满、蒙、回、藏等大小族.
1912年,孙中山提倡“五族共和说”:“今日中华民国成立,汉满蒙回藏,五族合为一体”.孙中山在中华革命党正式改组为中国国民党以后,主张重提民族主义并扬弃五族的说法:“有人说,清室推翻以后,民族主义可以不要.这话实在错了.……现在说五族共和,我们国内何止五族呢?我的意思,应该把我们中国所有各民族融化成一个中华民族.……并且要把中华民族造成很文明的民族,然后民族主义乃为完了.”
7 史学考证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是近代以来才有的民族学名称,泛指定居于中国领土上的所有民族.但是,这个族体已存在数千年之久,其族称的形成与发展也经历了数千年的演变.
大约在5000年前,当中华民族开始形成时,其族称为“华”.汉朝以后,开始出现“中华”的族称.至19世纪末,作为近代民族学术语的“民族”概念传入中国后,“中华民族”这个民族学词汇也应运而生.虽然“华”、“中华”、“中华民族”这些族称之间小有差异,但其内涵却是一致的,即指定居于中国领土上的所有民族.
“中华民族”的“华”肇始于中国历史上五帝时代之最后一帝舜的名字“华”.“五帝”时代是中国原始社会晚期部落联盟时代.五帝时代的“帝”即部落联盟首领.“舜”是谥号,即死后所进的尊号.《谥法》曰:“仁圣盛明曰舜.”“有虞氏”最初是舜所在部落的名称.“虞”本是帝尧时掌山之官,即部落联盟中负责管理山林及山林中鸟兽的部落世袭公职名称.中国上古有“以官为氏”的习俗,即以其在部落联盟中所担任的公职名称为部落名称,故称其部落为“虞”或“有虞氏”.在虞帝舜时,部落联盟向民族和国家发展.“虞”或“有虞氏”因此演变为朝代名称,如同夏后氏之称为夏朝.按先秦文献记载,有虞氏是中国历史上先于夏朝的第一个朝代,虽然这个朝代还带有若干部落联盟的痕迹.中国现存最古的一部史书《尚书》,即以《虞书》为开篇.
舜名“重华”,唐代学者张守节撰《史记正义》,释“重华”为“目重瞳子”,说是舜的眼睛有两个瞳孔,这种解释不合情理,难以置信.如果细究其源,“重华”的“重”,是远古少昊氏部落中的一个氏族名称.这个氏族在帝颛顼高阳氏时代担任过部落联盟世袭公职“句芒”(木正,相当于今之林业部长.见《左传·昭二十九年》).重亦即舜所在氏族名称.“华”才是舜的名字.
按照氏族部落传统,氏族首领的名称即全体氏族成员及其后裔共有的名称.在舜建立国家政权后,人们沿袭古老的习俗,以舜的名字称呼有虞氏朝族裔及有虞氏朝治理下的人民为“华”.“华”作为族称见之于《尚书·周书·武成》,意思是指先圣王的后代,即远古社会的贵族.这是初始的、狭义的内涵.而后来的“华”作为族称见于《北史·西域传》,意思是指所有的中国人.这是广义的内涵.以后,“华”作为族称从此流传下来,直到现在,成为约定俗成的对全体中国人的称呼.即使迁徙到海外,也叫海外华人.如果拥有其他国籍,也叫外籍华裔.
在“华”的族称形成之后,历史上一些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的朝代名称,也曾经作为华人的别称流传,如秦人,见于《史记·大宛列传》;唐人,见于《明史·外国真腊传》;甚至于契丹在北方声名远播后,也成了华人的别称.
“中华”一词,见于裴松之注《三国志·诸葛亮传》.其源可溯自“中国诸华”.“中国诸华”一语见于汉朝高诱注《吕氏春秋·简选》.意思是“中国诸圣人的后代”.在公元3—6世纪,即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匈奴、鲜卑、羯、氐、羌等族纷纷向中原汇聚,建立政权.当时,中原的中心地位备受尊重.内迁各族都表现出对中原传统的强烈认同意识.“中华”一词作为一个超越当时汉族、兼容当时内迁边疆各族的概念被响亮提出.能否居中华正统,在当时成为一个政权是否能在社会舆论面前取得合法存在资格的潜在标准.因此,内迁各族所建政权均从血统、地缘及文化制度方面找到自己是圣人后代、理当居中华正统的根据.例如,鲜卑拓跋氏自述为黄帝之裔,见载于《魏书·纪序》;鲜卑宇文氏自述为炎帝之裔,见载于《周书·帝纪》;铁弗匈奴刘(赫连)勃勃根据《史记·匈奴列传》记载,强调自己的夏王室血统而称所建政权为夏等.甚至于远在漠北的柔然,当其强盛之时,也曾自号“皇芮”,宣称以“光复中华”为己任,见载于《南齐书·芮芮传》.同时,“舜为东夷之人”、“大禹出于西羌,文王生于西夷”等语,亦常出于诸君王之口,以明中华圣人本身也多有出自边疆族的先例.此外,也有的政权强调中华的地理内涵.居中华之地,居先王之国,理所当然为中华正统.
唐代在法律中正式出现“中华”一词.见于唐朝永徽四年(公元653年)颁行、由长孙无忌领衔撰文的《律疏》(后称《唐律疏议》).其中,对其卷三〈名例〉的“中华”一词释文如下:“中华者,中国也.亲被王教,自属中国.衣冠威仪,习俗孝悌,居身礼仪,故谓之中华.”意思是说,凡行政区划及文化制度自属于中国的,都称为中华.
当代学者普遍认为,“民族”一词,作为近代以来民族学的一个术语,是一个外来词汇,是在19世纪末叶从日本传入中国的.此前,在中国古代汉文献中,指称人们共同体的词汇,有“人”、“民”、“族”、“家”等.这些词都单独使用.偶然也有把民族两个字连起来使用的,但那是指称中国古代社会的各种社会组织和群体的复数概念,如唐代李筌著《太白阴经》序中有“愚人得之(心术)以倾宗社灭民族”之言.“宗社民族”则指古代社会的各种社会组织.宗是指祭祀共同祖先的社会组织,社是指祭祀土地的社会组织,在宗社聚会祭祀时,特别注意等级秩序.民是指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群体,如古代称士农工商为“四民”(见《谷梁传·成元年》),今尚存“农民”称呼.族是指有共同地缘的社会群体,如“四闾为族”(见《周礼·地官》),闾是相邻的二十五家,则相邻百家为族;族也指有共同血缘的社会群体,如父子孙为三族(见《周礼·春官》),自高祖至玄孙为九族.在《太白阴经》序言中,“民族”二字虽然连用,但与近代以来的“民族”一词有明显差别.
在“民族”一词传入中国后,产生了“中华民族”这个民族学词汇.“中华民族”是一个在近代出现的、相对于外国民族而言的概念.如近代学者梁启超所言:“凡遇一他族而立刻有‘我中国人也’之一观念浮现于脑际者,此人即中华民族一员也.”但如前所述,中华民族实体则是远在“中华民族”这个族称出现以前数千年就形成了.
从中华民族内部结构来看,数千年来,内部各族族称在不断变化,大约数百年一易.族称的演变显示出其中历史内涵的变化;一些族兴起了,一些族衰亡了,一些族迁徙了,一些族与别的族融合后改换族称了.尽管中华民族的内部结构在不断变化,特别是中原政权的更迭,常常导致一些族群向边疆乃至海外迁徙;而另一些边疆族则向中原汇聚,并建立政权.但不管其内部怎样变化,中华民族本身始终是一个数千年以来包容中国各族共同发展的恒久的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