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改病句的例子/?还有另外的,比如比喻句、缩句、扩句、设问句……每一种10句,有+分的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5/01/11 08:24:28
有没有改病句的例子/?还有另外的,比如比喻句、缩句、扩句、设问句……每一种10句,有+分的
有没有改病句的例子/?还有另外的,比如比喻句、缩句、扩句、设问句……
每一种10句,
有+分的
有没有改病句的例子/?还有另外的,比如比喻句、缩句、扩句、设问句……每一种10句,有+分的
一、语序不当
1、定语位置不当.如:
(1)我国棉花的生产,长期不能自给.
(定语与中心语位置颠倒,应该为:我国生产的棉花,长期不能自给.)
(2)广大的农村青年表现出无比的走社会主义的热情.
(定语“无比”错放在状语的位置上而造成病句,应该将“无比”放至“热情”之前.)
2、状语位置不当.如:
(3)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应该发挥广大知识充分的作用.
(状语“充分”错放在定语的位置,应该将之放在“发挥”之前.)
3、虚词位置不当
<1>副词“不”的位置不对.例如:
(4)我们如果把自己国内的事情不努力搞好,那么在国际上就很难有发言权了.(“把”句字否定副词应该在“把”字之前).
(5)如果趁现在不赶快检查一下代耕工作,眼前地就锄不好.(“不”应移至“趁”字前)
<2>关联词语位置不当
复句中两个分句用同一主语时,关联词语应在主语后边;主语不同时,关联词语应在主语前边.如果颠倒,就属位置不当.例如:
(6)不但他好好学习,而且带帮助其他同学.(“他”应移至“不但”前)
二、搭配不当
1、主谓搭配不当,如:
(7)清晨,参加长跑的同学们在公路上飞快地驰骋着.(“同学们”不能用“驰骋”,可改为“跑”.)
(8)感情的洪流在翻滚,浑身的热血在呼啸.(“热血”只能“沸腾”,不能“呼啸”)
(9)他那崇高的革命品质,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品质”不能“浮现”,可改为“他那伟大的革命形象”.)
2、动宾搭配不当.如:
(10)这些文章到处闪烁着马克思主义的观点.(“闪烁”的应该是“光芒”.)
(11)解放前,爸爸和哥哥两人挣来的钱还不够养活一家人的生活.(“养活”的只能是人,不能是“生活”.)
(12)上海科技开发中心聚集了一批热心于科技开发服务、善于经营管理的专业化队伍.(“聚集”的应该是“专业化人才”.)
3、主宾搭配不当.如:
(13)这最后一天的劳动是同学们最紧张、最愉快、最有意义的一天.(“劳动”是“一天”不当,删去“劳动”即可.)
(14)政治稳定、团结的局面,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健全的先决条件.(“局面”是“条件”不妥,可删去“的局面”.)
4、修饰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如:
(15)他在培育良种方面花了很大的心血.(“很大”应改为“很多”.)
(16)自己有双聪明能干的手,什么都造出来.(“聪明能干”应改为“灵巧”.)
(17)这次大会上,对工资问题交换了广泛的意见.(应改为“广泛地交换了”.)
5、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如:
(18)学习成绩的提高,取决于学生自身是否努力.(“提高成绩”是一面性的,“是否努力”是两面性的.可改为:学习成绩的提高,取决于学生自身的努力.或者改成:学习成绩能否提高,取决于学生自身是否努力.)
(19)艺人们过去一贯遭白眼,如今却受到人们热切的青睐,就在这白眼与青睐之间,他们体味着人间的温暖.(“白眼”和“青睐”指两面,但“温暖”只对应一面.)
6、否定与肯定搭配不当.如:
(20)究竟要不要重视语文学习?是不是只学数理化就可以了呢?我们的回答是否定的.(前面的问题既有肯定回答,又有否定的,后面回答只照顾否定回答.)
(21)我想这应该是不必叙述的,没有谁不会想象不出.(“没有谁不会想象不出”意即“谁都想象不出”,与原句意思刚好相反.)
在检查搭配是否得当时,特别要注意检查并列短语,防止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例如:
(22)采取各种办法培养和提高师资水平,尤其是中年教师的水平.(“培养”与“水平”搭配不当)
三、成绩残缺或赘余
1、成分残缺
<1>缺主语.如:
(23)从这一件平凡的小事中,却说明了一个大问题.(“说明”的主语是什么?介宾短语不能作主语,可删去“从……中”.)
(24)关于电视片《北京人在纽约》的评论已很多了.(删掉“关于”,使句子主语出现.)
<2>缺谓语.如:
(25)这些角色不同类型,距离相当大,如果没有善于塑造人物性格的技巧,那是演不好的.(“这些角色不同类型”缺谓语,应该补上“属于”就通顺了.)
(26)最近又发动了全面的质量大检查运动,要在这个运动中建立与加强技术管理制度等一系列的工作.“一系列的工作”是哪个动词的宾语呢?在原句找不出合适的,应该在“建立”前补充上谓语“完成”才通顺.)
<3>缺宾语.如:
(27)近两年来,他们在全县推广了马河大队坚持科学种田.(“推广”什么?缺宾语“……的经验”.)
(28)我们要尽一切力量使我们农业走上机械化、集体化.(“走上……的道路”才合适.)
2、赘余
成分赘余有主语、谓语、定语等,这里只各举一例略作说明.
(29)我们二年级的同学,在上课的时候,一般地说,我们都能认真听讲,遵守课堂纪律.(主语多余.)
(30)上次从你院借来的讲义,正在进行打印,上课前可以发到学生手中.(谓语多余)
(31)纪念“三•八”节的到来.(宾语后有多余成分.)
(32)这句话的后面,包容了多么丰富的“无声”的潜台词啊.(定语多余)
(33)他同老农一起多次反复地进行小麦高产试验.(状语堆砌,任删一个.)
(34)小王做任何工作都是非常认真得很.(补语多余.)
四、结构混乱
1、句式杂糅.这是指有两套或两套以上的句子结构杂糅在一起,使语意不明确.例如:
(35)这办法又卫生,又方便,深受群众所喜爱.(或说“深受群众喜爱”,或说“深为群众所喜爱”)
(36)多年来曾被计划经济束缚下的人们也觉悟起来.(“曾被……束缚”与“在……束缚下”混用,任选一种即可.)
2、句中暗换主语.有时在复句中暗换分句的主语,使原有的主语不能和谓语搭配,也会造成结构的混乱.例如:
(37)老工人的一席话深深地触动了小邱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下来.(前一分句的主语是“话”,后一分句的主语是“小邱的心”,属暗中转换,造成混乱.可改为“……触动了小邱,使他的心久久……)
3、层次不清.例如:
(38)新华社发现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人工合成在上海胜利完成的消息后,广大读者非常重视,科学界人士也非常重视,强起了强烈的反应.(“引起强烈的反应”是一句抽象的话,应先说,然后再说具体的;对于科学成就,应先说“科学界人士”的反应,再说“广大读者”的反应)
4、标点不当造成混乱.例如:
(39)这部影片所以能够成功都归功于集体的力量,电影局艺术的领导,舞台剧原作者的协助,全体演员全心全意地投入工作,都是我从未经历过的新经验.(“集体的力量”后边用逗号,读者自然把后连接“领导”“协助”等等都当作“归功于”的宾语,但作者的本意是把后边的用作“都是”的主语,“力量”之后必须用句号)
五、表意不明
表意不明包括两种情况:一是“费解”,一是“歧义”.“费解”就是一句话表达出来,但不能让人读明白其中讲了什么;“歧义”即一句话有两种理解.不管“费解”还是“歧义”都是表达不明白、不清楚的表现.下面举例说明:
1、费解.例如:
(40)到带岭参观火锯厂和森林轻便铁路是我这次旅行的归途.(“参观”怎么会是“归途”?作者意思是说“……是我预定在旅行归途中要做的一件事.”)
2、歧义.例如:
(41)厂长采纳了两个工人的合理化建议,这大大激发了全厂职工出谋献策的积极性.(“两个工人”还是“两个建议”?理解产生歧义.)
(42)县里通知说,让赵乡长本月15日前去汇报.(可以理解为“15日/前去汇报”)也可理解为“15日前/去汇报”)
(43)买苹果的时候,小个儿的孩子都不要.(可以理解为“小个人的苹果”和“小个儿的孩子”两种意思.)
3、指代不明.例如:
(44)她想了半天,拿不定主意,最后决定到离她家不远的王二婶家去,让她陪她一同回家.(谁陪谁?大概是“二婶陪她”.)
(45)宋老大跟齐三久别重逢,谈得投机,他给他点上一支烟……(谁给谁点烟?无法猜出.)
六、不合逻辑
这里的“不合逻辑”指的是句子的意思在事理上讲不过去.常见的类型有:
1、自相矛盾.例如:
(46)他是众多死难中的幸免的一个.(“死难者”与“幸免”矛盾.)
(47)凡是在科学和学问研究上有成就的人,不少是在客观物质条件十分艰难的情况下,经过顽强刻苦的努力下获得成功的.(“凡是”与“不少”矛盾)
2、概念并列不当.互相并列的概念,应该是按同一标准划分的.如果标准混乱,就会造成大小概念并列不同类别的概念并列的错误.例如:
(48)农场决心提高粮食、棉花和经济作物的产量.(“棉花”属“经济作物”,二者不能并列.)
(49)游泳券分管普通券、参观券、月票、季票几种.“参观券”不属“游戏券”,不能与“普通票”等并列.)
3、强拉因果.例如:
(50)因为他对学科有所偏重,所以对数理化他不感兴趣.(后者是前者的具体表现,而不是结果.)
(51)因为他来自北方,思想根本上还是旧的一套.(前后没有因果关系)
1他们走路不小心踏坏了农民的生产。
生产是动词,不能用踏坏,改为破坏。
2.虽即使爸爸工作十分繁忙,但他仍然挤时间指导我复习功课
(搭配不当 用词错误)
然爸爸工作十分沉重,但他仍然挤时间指挥我复习功课(有两处)
这篇文章的作者是巴金写的。病句
姐姐的红毛衣真漂亮。毛衣漂亮。缩句
有人说,不还有其它星球吗?是的,但是据科学家考察,除了地球,不会再有第二个能这样的星球了。设问句
1、小红看见了轰隆隆的炮声(病句)
2、世界的科学家发现了带有羽毛印痕的恐龙化石(缩句)
3、小明笑(扩句)
4、树叶落下来(比喻句)
5、只是我们的家园(反问句)
6、小鸟在叫(拟人句)
7、溪水流下去(拟人句)
8、我们不能去随坏、破坏植物(病句)
9、爸爸大约12点左右去上班(病句)
10、广场上飘着五颜六色、五彩缤纷、...
全部展开
1、小红看见了轰隆隆的炮声(病句)
2、世界的科学家发现了带有羽毛印痕的恐龙化石(缩句)
3、小明笑(扩句)
4、树叶落下来(比喻句)
5、只是我们的家园(反问句)
6、小鸟在叫(拟人句)
7、溪水流下去(拟人句)
8、我们不能去随坏、破坏植物(病句)
9、爸爸大约12点左右去上班(病句)
10、广场上飘着五颜六色、五彩缤纷、五彩斑斓的红旗(病句,注意:有很多处)
11、我们全家都去姑姑家,只有妈妈没有去(病句)
12、我们全班的人数质量和数量到提高了(病句)
收起
1、小红看见了轰隆隆的炮声(病句)
2、世界的科学家发现了带有羽毛印痕的恐龙化石(缩句)
3、小明笑(扩句)
4、树叶落下来(比喻句)
5、只是我们的家园(反问句)
6、小鸟在叫(拟人句)
7、溪水流下去(拟人句)
8、我们不能去随坏、破坏植物(病句)
9、爸爸大约12点左右去上班(病句)
10、广场上飘着五...
全部展开
1、小红看见了轰隆隆的炮声(病句)
2、世界的科学家发现了带有羽毛印痕的恐龙化石(缩句)
3、小明笑(扩句)
4、树叶落下来(比喻句)
5、只是我们的家园(反问句)
6、小鸟在叫(拟人句)
7、溪水流下去(拟人句)
8、我们不能去随坏、破坏植物(病句)
9、爸爸大约12点左右去上班(病句)
10、广场上飘着五颜六色、五彩缤纷、五彩斑斓的红旗(病句,注意:有很多处)
11、我们全家都去姑姑家,只有妈妈没有去(病句)
12、我们全班的人数质量和数量到提高了(病句)
1他们走路不小心踏坏了农民的生产。
生产是动词,不能用踏坏,改为破坏。
2.虽即使爸爸工作十分繁忙,但他仍然挤时间指导我复习功课
(搭配不当 用词错误)
然爸爸工作十分沉重,但他仍然挤时间指挥我复习功课(有两处)
、语序不当
1、定语位置不当。如:
(1)我国棉花的生产,长期不能自给。
(定语与中心语位置颠倒,应该为:我国生产的棉花,长期不能自给。)
(2)广大的农村青年表现出无比的走社会主义的热情。
(定语“无比”错放在状语的位置上而造成病句,应该将“无比”放至“热情”之前。)
2、状语位置不当。如:
(3)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应该发挥广大知识充分的作用。
(状语“充分”错放在定语的位置,应该将之放在“发挥”之前。)
3、虚词位置不当
<1>副词“不”的位置不对。例如:
(4)我们如果把自己国内的事情不努力搞好,那么在国际上就很难有发言权了。(“把”句字否定副词应该在“把”字之前)。
(5)如果趁现在不赶快检查一下代耕工作,眼前地就锄不好。(“不”应移至“趁”字前)
<2>关联词语位置不当
复句中两个分句用同一主语时,关联词语应在主语后边;主语不同时,关联词语应在主语前边。如果颠倒,就属位置不当。例如:
(6)不但他好好学习,而且带帮助其他同学。(“他”应移至“不但”前)
二、搭配不当
1、主谓搭配不当,如:
(7)清晨,参加长跑的同学们在公路上飞快地驰骋着。(“同学们”不能用“驰骋”,可改为“跑”。)
(8)感情的洪流在翻滚,浑身的热血在呼啸。(“热血”只能“沸腾”,不能“呼啸”)
(9)他那崇高的革命品质,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品质”不能“浮现”,可改为“他那伟大的革命形象”。)
2、动宾搭配不当。如:
(10)这些文章到处闪烁着马克思主义的观点。(“闪烁”的应该是“光芒”。)
(11)解放前,爸爸和哥哥两人挣来的钱还不够养活一家人的生活。(“养活”的只能是人,不能是“生活”。)
(12)上海科技开发中心聚集了一批热心于科技开发服务、善于经营管理的专业化队伍。(“聚集”的应该是“专业化人才”。)
3、主宾搭配不当。如:
(13)这最后一天的劳动是同学们最紧张、最愉快、最有意义的一天。(“劳动”是“一天”不当,删去“劳动”即可。)
(14)政治稳定、团结的局面,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健全的先决条件。(“局面”是“条件”不妥,可删去“的局面”。)
4、修饰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如:
(15)他在培育良种方面花了很大的心血。(“很大”应改为“很多”。)
(16)自己有双聪明能干的手,什么都造出来。(“聪明能干”应改为“灵巧”。)
(17)这次大会上,对工资问题交换了广泛的意见。(应改为“广泛地交换了”。)
5、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如:
(18)学习成绩的提高,取决于学生自身是否努力。(“提高成绩”是一面性的,“是否努力”是两面性的。可改为:学习成绩的提高,取决于学生自身的努力。或者改成:学习成绩能否提高,取决于学生自身是否努力。)
(19)艺人们过去一贯遭白眼,如今却受到人们热切的青睐,就在这白眼与青睐之间,他们体味着人间的温暖。(“白眼”和“青睐”指两面,但“温暖”只对应一面。)
6、否定与肯定搭配不当。如:
(20)究竟要不要重视语文学习?是不是只学数理化就可以了呢?我们的回答是否定的。(前面的问题既有肯定回答,又有否定的,后面回答只照顾否定回答。)
(21)我想这应该是不必叙述的,没有谁不会想象不出。(“没有谁不会想象不出”意即“谁都想象不出”,与原句意思刚好相反。)
在检查搭配是否得当时,特别要注意检查并列短语,防止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例如:
(22)采取各种办法培养和提高师资水平,尤其是中年教师的水平。(“培养”与“水平”搭配不当)
三、成绩残缺或赘余
1、成分残缺
<1>缺主语。如:
(23)从这一件平凡的小事中,却说明了一个大问题。(“说明”的主语是什么?介宾短语不能作主语,可删去“从……中”。)
(24)关于电视片《北京人在纽约》的评论已很多了。(删掉“关于”,使句子主语出现。)
<2>缺谓语。如:
(25)这些角色不同类型,距离相当大,如果没有善于塑造人物性格的技巧,那是演不好的。(“这些角色不同类型”缺谓语,应该补上“属于”就通顺了。)
(26)最近又发动了全面的质量大检查运动,要在这个运动中建立与加强技术管理制度等一系列的工作。“一系列的工作”是哪个动词的宾语呢?在原句找不出合适的,应该在“建立”前补充上谓语“完成”才通顺。)
<3>缺宾语。如:
(27)近两年来,他们在全县推广了马河大队坚持科学种田。(“推广”什么?缺宾语“……的经验”。)
(28)我们要尽一切力量使我们农业走上机械化、集体化。(“走上……的道路”才合适。)
2、赘余
成分赘余有主语、谓语、定语等,这里只各举一例略作说明。
(29)我们二年级的同学,在上课的时候,一般地说,我们都能认真听讲,遵守课堂纪律。(主语多余。)
(30)上次从你院借来的讲义,正在进行打印,上课前可以发到学生手中。(谓语多余)
(31)纪念“三•八”节的到来。(宾语后有多余成分。)
(32)这句话的后面,包容了多么丰富的“无声”的潜台词啊。(定语多余)
(33)他同老农一起多次反复地进行小麦高产试验。(状语堆砌,任删一个。)
(34)小王做任何工作都是非常认真得很。(补语多余。)
四、结构混乱
1、句式杂糅。这是指有两套或两套以上的句子结构杂糅在一起,使语意不明确。例如:
(35)这办法又卫生,又方便,深受群众所喜爱。(或说“深受群众喜爱”,或说“深为群众所喜爱”)
(36)多年来曾被计划经济束缚下的人们也觉悟起来。(“曾被……束缚”与“在……束缚下”混用,任选一种即可。)
2、句中暗换主语。有时在复句中暗换分句的主语,使原有的主语不能和谓语搭配,也会造成结构的混乱。例如:
(37)老工人的一席话深深地触动了小邱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下来。(前一分句的主语是“话”,后一分句的主语是“小邱的心”,属暗中转换,造成混乱。可改为“……触动了小邱,使他的心久久……)
3、层次不清。例如:
(38)新华社发现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人工合成在上海胜利完成的消息后,广大读者非常重视,科学界人士也非常重视,强起了强烈的反应。(“引起强烈的反应”是一句抽象的话,应先说,然后再说具体的;对于科学成就,应先说“科学界人士”的反应,再说“广大读者”的反应)
4、标点不当造成混乱。例如:
(39)这部影片所以能够成功都归功于集体的力量,电影局艺术的领导,舞台剧原作者的协助,全体演员全心全意地投入工作,都是我从未经历过的新经验。(“集体的力量”后边用逗号,读者自然把后连接“领导”“协助”等等都当作“归功于”的宾语,但作者的本意是把后边的用作“都是”的主语,“力量”之后必须用句号)
五、表意不明
表意不明包括两种情况:一是“费解”,一是“歧义”。“费解”就是一句话表达出来,但不能让人读明白其中讲了什么;“歧义”即一句话有两种理解。不管“费解”还是“歧义”都是表达不明白、不清楚的表现。下面举例说明:
1、费解。例如:
(40)到带岭参观火锯厂和森林轻便铁路是我这次旅行的归途。(“参观”怎么会是“归途”?作者意思是说“……是我预定在旅行归途中要做的一件事。”)
2、歧义。例如:
(41)厂长采纳了两个工人的合理化建议,这大大激发了全厂职工出谋献策的积极性。(“两个工人”还是“两个建议”?理解产生歧义。)
(42)县里通知说,让赵乡长本月15日前去汇报。(可以理解为“15日/前去汇报”)也可理解为“15日前/去汇报”)
(43)买苹果的时候,小个儿的孩子都不要。(可以理解为“小个人的苹果”和“小个儿的孩子”两种意思。)
3、指代不明。例如:
(44)她想了半天,拿不定主意,最后决定到离她家不远的王二婶家去,让她陪她一同回家。(谁陪谁?大概是“二婶陪她”。)
(45)宋老大跟齐三久别重逢,谈得投机,他给他点上一支烟……(谁给谁点烟?无法猜出。)
六、不合逻辑
这里的“不合逻辑”指的是句子的意思在事理上讲不过去。常见的类型有:
1、自相矛盾。例如:
(46)他是众多死难中的幸免的一个。(“死难者”与“幸免”矛盾。)
(47)凡是在科学和学问研究上有成就的人,不少是在客观物质条件十分艰难的情况下,经过顽强刻苦的努力下获得成功的。(“凡是”与“不少”矛盾)
2、概念并列不当。互相并列的概念,应该是按同一标准划分的。如果标准混乱,就会造成大小概念并列不同类别的概念并列的错误。例如:
(48)农场决心提高粮食、棉花和经济作物的产量。(“棉花”属“经济作物”,二者不能并列。)
(49)游泳券分管普通券、参观券、月票、季票几种。“参观券”不属“游戏券”,不能与“普通票”等并列。)
3、强拉因果。例如:
(50)因为他对学科有所偏重,所以对数理化他不感兴趣。(后者是前者的具体表现,而不是结果。)
(51)因为他来自北方,思想根本上还是旧的一套。(前后没有因果关系)
选我OK?谢了哟
收起
我敢肯定,明天大概要下雨。病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