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普》《黔之驴》《爱莲说》的译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5/01/24 13:45:57
《赵普》《黔之驴》《爱莲说》的译文
《赵普》《黔之驴》《爱莲说》的译文
《赵普》《黔之驴》《爱莲说》的译文
《赵普》的译文
【同步教育信息】
一. 本周教学内容:
《赵普》课文分析
(一)学习目标: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同学们应该能够做到:
1、能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课文内容.
2、掌握课文中关键的文言词义.
3、把握人物性格特点,感受人物形象的魅力,从中获得有益的人生启示.
4、体会课文利用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个性的特点.
(二)课文分析:
话说宋朝开国皇帝宋太祖赵匡胤,经过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登上了皇位.可是自从登上皇位之日起,宋太祖就不由得思考一个重要的问题:我是各位将领拥立为皇帝的,可是如果有一天,又有一位被拥立的皇帝把我给顶替了,那可怎么办呢?如何保住我大宋社稷长久,江山万古一统呢?于是他就向手下的最主要的谋士请教.这位谋士就向他建议:“陛下,以往社会混乱,主要在于许多将领手中兵权太重.只要剥夺了他们的兵权,我大宋江山就可以稳固万年.”宋太祖听后,连连称是.于是宋太祖在这位高级谋士的策划下,利用历史上有名的“杯酒释兵权”的手段,使石守信、王审琦、高怀德等高级将领自动向中央交出兵权;接着,这位高级谋士又向宋太祖提出了“先南后北”的战略方针,逐步削除周边小国,使宋朝基本上统一了中国;然后,这位高级谋士又建议宋太祖把地方的财税权收归中央.到此为止,宋朝结束了五代以来小国林立,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的局面,人民开始过上了比较安定的日子.推动这段历史发展的这位高级谋士也就是宋朝初年的著名宰相.这位宰相虽然能谋善断,但早年读书太少,晚年常读《论语》,他曾经对宋太祖的弟弟宋太宗说:“我用半部《论语》替太祖打天下,我再用半部《论语》替陛下治天下.”所以,后人赞誉他为“半部论语治天下”.
讲到这儿,同学们都应该知道了这位“半部论语治天下”的宰相是谁了.他就是本课上对应的主人公赵普.今天,我们要一起去探访这位历史名人,大政治家—赵普.
原文: 普少 习吏事,寡 学术,及 为相,太祖常劝 以读书.
字词:年少 熟悉 少 学问 等到 做 劝勉 用
译文: 赵普年轻时,熟悉官吏事物,他学问不多,等到做了宰相,宋太祖常劝勉他读书.
原文: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 第, 阖户 启 箧取书,
字词: 放下 自己 大住宅 关门 打开 (qiè)箱子
译文:(他)晚年读书很勤奋,每次回到自己的住宅,关上门,打开箱子取出书,
原文:读之竟日.及 次日临政,处决如流. 既薨
字词: 整 等到 第二 古称诸侯或大官的死
译文:整天读书.等到第二天办理政务,处理决断非常快.(他)死后
原文:家人发 箧 视 之,《论语》二十篇也.
字词: 打开 箱子 它,箱中东西
译文:家里人打开书箱一看,原来是一部《论语》啊.
原文:普性深沉有岸谷, 虽多 忌 克, 而能以天下事为
字词: 沉着 严肃、刚正 尽管 嫉妒 刻薄 但 “把……作为”
译文:赵普性情沉着严肃刚正,尽管对人常嫉妒刻薄,但能把天下事作为
原文:己任.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 循默
字词: 形容过分拘谨照章办事 言语不多
译文:自己的责任.宋朝初年,在宰相职位的人大多拘谨且遇事沉默不语.
原文:普刚毅果断, 未 有其比.
字词: 他,代赵普
译文:赵普却刚毅果断,没有人能与他相比.
原文:尝 奏荐某人为某官,太祖不用.普明日 复奏其人
字词:曾经 担任 第二天 又
译文:曾经推荐某人担任某官,宋太祖没有用.赵普第二天又上奏请求启用此人.
原文:亦不用.明日,普 又 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
字词:还 第三天 再一次 将、把 撕碎
译文:太祖还是没用.第三天,赵普还是上奏这个人,太祖生气了,撕碎
原文:案牍 掷地,普颜 色不变,跪而 拾之 以 归.
字词: 奏章 扔 面容 颜色 连词 回家
译文:他的奏章扔在地上,赵普面 色不改,跪在地上把碎纸片拾起来带回了家.
原文:他日 补缀 旧纸,复 奏如初.
字词: 缝补 再次
译文:过些日子,他将旧纸片缝补好,再次像当初一样上奏.
原文:太祖乃 悟, 卒用其人.
字词: 才 醒悟 终于
译文:宋太祖才醒悟,终于任用了这个人.
(三)全文翻译:
赵普年轻时熟悉官吏(应处理)的事务,学问不多,等到做了宰相,太祖常劝说他要读书.赵普晚年读书勤奋,每次(退朝后)回到自己的住宅,关上门打开书箱拿出书,整天读书.等到第二天处理政务,处理决断很快.他死后,家里的人打开书箱看到里面的书籍,原来是一部《论语》.
赵普性情沉着且为人严肃刚正,虽然对人忌妒刻薄,但是他能够以天下大事作为自己的责任.宋朝初年,在宰相职位上的人,大多过分谨慎拘于小节,按常规办事,不多言语,赵普却刚毅果断,没有谁能和他比的.他曾经上奏推荐某人担任某个官职,太祖不用这个人.赵普第二天又上奏请这个人(担任某官),太祖还是不用.第三天,赵普又把这个人(担任某官的事)上奏太祖,太祖发怒了,把奏章撕碎了扔在地上,赵普脸色不变,跪在地上把撕碎的奏章拾起来回到家.过了些日子赵普把撕碎的旧纸片修补连接起来,又像当初一样上奏.太祖这才清醒过来,终于任用了那个人.
(四)人物分析:
1. 课文写了赵普的哪两件事?用简洁的语言说出来.
读书勤奋,奏荐人才
2. 你认为赵普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的根据是什么?
以天下事为己任,读书刻苦,学以致用,刚毅坚定,坚持真理,等等.
3. 从课文中所写赵普的事迹中,你得到了哪些启示?
参考思路:
(1)正面:读书要刻苦;珍惜时间,刻苦攻读;读书要精;学以致用;要一心为公,不计个人得失;敢于坚持真理,等等.
(2)反面:少时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说话办事要讲策略,等等.
(3)评价人物的方法:一分为二,客观全面地评价一个人物.
(五)重点字词:
以:
太祖常劝以读书 (连词,不译)
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 (把)
普又以其人奏 (将)
跪而拾之以归 (连词,然后)
为:
及为相 (担任)
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 (作为)
尝奏荐某人为某官 (担任)
(
六)古今异义:
1. 龌龊:
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 (形容人过分谨慎)
这乞丐衣衫褴褛,很龌龊. (形容不干净、肮脏)
2. 颜色:
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 (面容颜色)
这幅画的颜色很鲜. (色彩)
3. 处决:
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 (处理决断)
这个罪大恶极的杀人犯今天被处决了. (枪毙)
4. 明日:
明日,普又以其人奏 (第三天)
我明日去. (明天)
《黔之驴》的译文
黔这个地方没有驴子,有个喜好多事的人用船运载了一头驴进入黔地.运到后却没有什么用处,便把它放置在山下.老虎见到它,一看原来是个巨大的动物,就把它当作了神奇的东西.于是隐藏在树林中偷偷地窥探它.老虎渐渐地走出来接近它,很小心谨慎,不了解它究竟有多大本领.
一天,驴子一声长鸣,老虎大为惊骇,顿时远远地逃跑;认为驴子将要吞噬自己,非常恐惧.然而老虎来来往往地观察它,觉得驴子好象没有什么特殊的本领似的;渐渐地习惯了它的叫声,又靠近它前前后后地走动;但老虎始终不敢和驴子搏击.慢慢地,老虎又靠近了驴子,态度更为随便,碰擦闯荡、冲撞冒犯它.
驴禁不住发怒,用蹄子踢老虎.
老虎因此而欣喜,盘算此事.心想到:“驴子的本领只不过如此罢了!”于是跳跃起来,大声吼叫,咬断驴的喉咙,吃完了它的肉,才离去.
爱 莲 说(译文)
水中、陆地上的各种花草树木,可爱的很多.晋朝的陶渊明惟独喜爱菊花.自从唐代以来,世上的人们都很喜爱牡丹.我惟独喜爱莲花,它从淤泥中成长出来,却不受污染,经过清水的洗涤却并不显得妖艳.莲花的叶柄中间是空的,外面是直的,不牵牵连连,不枝枝节节的,香气传播得越远就越显的幽香;笔直的挺立在那里,只可以在远处看,而不可以在近处玩弄.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人;莲花,是花中君子.啊!对于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之后就很少有听闻了;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喜爱,当然很多了.
赵)普独相凡十年,刚毅果断,以天下事为己任。尝欲除某人为某官,帝不用;明日,复奏之,又不用;明日,更奏之。帝怒,裂其奏投诸地,普颜色自若,徐拾奏归,补缀,复奏如初。帝悟,卒可其奏,后果以称职闻。又有立功当迁官者,帝素嫌其人,不与。普力请与之,帝怒曰:"朕不与迁官,将奈何?"普曰:"刑以惩恶,赏以酬功。刑赏者天下之刑赏,非陛下之刑赏也,岂得以喜怒专之!"帝弗听,起,普随之。帝入宫,普立于宫门,良久不...
全部展开
赵)普独相凡十年,刚毅果断,以天下事为己任。尝欲除某人为某官,帝不用;明日,复奏之,又不用;明日,更奏之。帝怒,裂其奏投诸地,普颜色自若,徐拾奏归,补缀,复奏如初。帝悟,卒可其奏,后果以称职闻。又有立功当迁官者,帝素嫌其人,不与。普力请与之,帝怒曰:"朕不与迁官,将奈何?"普曰:"刑以惩恶,赏以酬功。刑赏者天下之刑赏,非陛下之刑赏也,岂得以喜怒专之!"帝弗听,起,普随之。帝入宫,普立于宫门,良久不去,帝竟从其请。一日,大宴,雨骤至,良久不止。帝怒形于色,左右皆震恐,普因言:"外间百姓正望雨,于大宴何损!不过沾湿供帐乐衣耳。百姓得雨,各欢喜作乐。适当其时乞令乐官就雨中奏技。"帝大悦,终宴。普临机制变,能回帝意类此。常设大瓦壶于视事阁中,中外表疏,普意不欲行者,必投之壶中,束焚之。其多得谤咎,殆由此也。
普既出镇,上书自诉云:"外人谓臣轻议皇弟开封尹,皇弟忠孝全德,岂有间然?矧①昭宪皇太后大渐②之际,臣实预闻顾命,知臣者君,愿赐昭鉴!"帝手封其书,藏之金匮。九月,吏部侍郎参知政事吕余庆以疾求解职;丁卯,罢为尚书左丞。余庆为帝霸府(藩王府邸)元僚,赵普、李处耘皆先进用,余庆恬然不以介意。处耘获罪时,余庆知江陵,还朝,帝委曲问处耘事,余庆以理解释。及普忤旨,左右争倾之,余庆独为明辨,帝意稍解。时称长者。
(《续资治通鉴·宋纪七》)
附:文言文译文
赵普独自担任宰相共十年,刚毅果断,把天下事作为自己应尽的职责。(赵普)曾经想要封授某人官职,皇帝没答应;第二天,(赵普)又上奏皇帝,(皇帝)又没答应;又过了一天,(赵普)再次上奏皇帝。皇帝大怒,撕裂他的奏章将其丢在地上,赵普神情不变,慢慢拾起奏章归家,将其修补,又如当初一样上奏。皇帝省悟,终于同意了他的奏请。后来(被赵普推荐的人)果然凭借称职而闻名。又有一位建立了功业应当升官的人,因皇帝向来厌恶他,不授予他应得的官职。赵普极力请求授予,皇帝大怒道:"朕就是不给他升官,你怎么办?"赵普说:"刑法是用来惩罚有罪之人的,赏赐是用来酬报有功之臣的。惩处赏赐是国家的惩处和赏赐,不是陛下一人的惩处和赏赐,难道能够因个人的喜怒而独断吗?"皇帝听不进去,起身离开,赵普紧跟着。皇帝入宫后,赵普站在宫门外,很久没有离去,皇帝最终听从了他的请求。一天,(皇帝)举行盛宴,一场大雨突然袭来,很久未停。皇帝的怒气表露在脸上,左右大臣都十分震惊害怕,赵普乘机对皇帝说:"皇宫外面的老百姓正渴盼雨水,这场大雨对您的盛宴有什么妨害呢!不过沾湿一下幕帐和乐工的衣饰罢了。百姓盼到了雨水,个个喜笑颜开,奏乐庆祝。正处在这个欢乐的时刻,我等请求乐官(就)在雨中献技。"皇帝非常高兴,宴会圆满结束。赵普就是像这样随机应变,能使皇帝回心转意的。(赵普)一直将一个大瓦壶放在议事厅内,朝迁内外的奏疏,赵普心里不想施行(办理)的,一定将它们放入壶中,捆些乱麻点火将其烧毁。赵普(他)遭到世人许多毁谤和责怪,大概就是因为这个缘故。
赵普调出京师镇守地方后,上书皇帝道:"朝廷外面的人说我轻易地谈论皇叔 开封尹,皇叔是个忠孝两全的人,怎么能够离间他和圣上的关系呢?况且(正值)昭宪皇太后重病之际,我实在是想事先得知天子遗诏。了解我的人是圣上,请圣上明鉴!"皇帝新手封存了他的信,把它藏在金柜里。九月,吏部侍郎兼参知政事吕余庆因病请求辞职:丁卯日,(皇帝)免除吕余庆吏部侍郎兼参兼政事的官职,让其任尚书左丞。吕余庆是帝霸府的幕僚,赵普、李处耘都在先前被皇帝起用,吕余庆坦然面对,不把此事放在心里。李处耘遭罪时,吕余庆正在江陵任知州,他回到朝廷时,皇帝详细向他询问处置李处耘一事,吕余庆用(恰当的)道理加以解释。......等到赵普抵触圣意,左右大臣争相倾轧他,唯独吕余庆为他说明辨白,皇帝(想惩处赵普)的心思(才)稍微缓解。时人称吕余庆为谨厚者。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