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有陶渊明《桃花源诗》的注解和赏析?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1/26 03:48:30
谁有陶渊明《桃花源诗》的注解和赏析?
谁有陶渊明《桃花源诗》的注解和赏析?
谁有陶渊明《桃花源诗》的注解和赏析?
《桃花源诗》
嬴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⑴.黄绮⑵之商山,伊人亦云逝⑶.往迹浸复湮⑷,来径⑸遂芜废.相命肆农耕⑹,日入从所憩⑺.桑竹垂余阴,菽稷随时艺.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⑻.荒路交通,鸡犬互鸣吠.俎豆犹古法⑼,衣裳无新制.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⑽.草荣识节和,木衰知风厉.虽无纪历志⑾,四时自成岁.怡然有余乐,于何劳智慧.奇踪隐五百,一朝敞神界⑿.淳薄既异源⒀,旋复还幽蔽⒁.借问游方士⒂,焉测尘嚣外⒃?愿言⒄蹑轻风,高举寻吾契⒅.
[注释]⑴全句意思是秦王朝暴虐无道,造成战乱,贤人们都逃离世间.嬴氏,指秦王朝.天纪,指合理的社会秩序.⑵黄,夏黄公.绮,绮里季.秦末汉初时高士“商山四皓”中的两人.⑶全句意思是桃源中的人就在此时也离开了世间.伊人,指桃源中人.云,语助词,无义.⑷全句意思是桃源中人初进山的路渐渐湮没.迹,足迹,代“路”.⑸来径,来时的路,与“往迹”同指,但角度不同.⑹全句意思是,桃源中人互相勉励致力于耕田.肆,尽力.⑺憩,休息.⑻这两句的意思是,春天养蚕,丝尽归己;秋天庄稼熟了,也不用缴纳租税.靡,无.⑼全句意思是按古制进行祭祀.俎豆,古代祭祀时所用的礼器.⑽游诣,游玩.⑾纪历志,岁时的记载.⑿这两句的意思是,桃源中人的奇异踪迹从秦末到晋已隐没了五百年,却被渔人在这一天发现了.五百年,约数.敞,开放.神界,仙境.⒀这句意思是桃源中的淳厚风俗跟浇薄的世风,二者本源不同.⒁这句意思是,渔人离开不久,它又隐没了,指记中的“遂迷,不复得路”.⒂游方士,游于方内的人,指世俗中人.⒃这句的意思是,世俗中人不能测知尘世以外的事.尘嚣,指尘世.⒄言,语助词,无义.⒅契,契合,指志趣相合的人.
参考资料:http://www.ywtd.com.cn/mypage/page1.asp?pid=46275&pgid=108424
《桃花源诗并记》是陶源明归隐田园十六年后的作品.年轻时的陶源明也曾有过“大济于苍生”之志,可是他生活的时代,正值社会动乱,战祸不息,民不聊生.加之家境早已败落,寒门之士,也只能是“壮志难酬”了.正因为此,陶渊明才选择了“击壤以自欢”的道路.退居田园,躬耕自资,感受到的是农民的淳朴可亲和田园生活的可乐.而现实生活的政治黑暗又无不激起他思想上的波澜,他无法改变这种现状,只好借助于笔墨抒写情怀,以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和美好情趣.于是便有了他的《桃花源诗并记》.
《桃花源诗并记》,都是通过对一个借想的“桃花源”的叙述,赞叹,表达了作者对黑暗社会现实的批判,它是在丑的面前高举起的一面美的镜子.“记”中所描述的“桃花源”是这样一幅图画:“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飞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这是一种和平宁静,安居乐业的生活.“往来种作”突出人人辛勤劳作,“怡然自乐”可以看出“丰衣足食”的愉快,对土地,房屋,鸡犬的描绘则曲婉地表现出社会安定.而桃源人“设酒杀鸡作食”,“各复延至其家”则又表明桃花源民风的淳朴.“诗”中的“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桑竹垂余荫,菽稷随时艺.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荒路暖交通,鸡犬互鸣吠.俎豆犹古法,衣裳无新制.童叟纵行歌,班白欢游诣.”同样给我们描绘了一个和平安康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人人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相命而耕,春收秋割,鸡犬互鸣,童叟欢愉.这样与“记”中所述的民风之纯朴又互为表里,互相补充,形成一个令人神往的桃源仙境.可以说,“记”和“诗”在主题中心和立意构思角度是一致的.
但比较二者,我们又不难发现二者在体裁上,内容的选择安排上,具体的表现手法上,又各具特色.
从体裁上看,“记”是以散文的形式来记叙渔人发现,探访桃花源的经过.桃花源的发现是在渔人的“忘”路之远近的情况下,“忽逢”而见的,而且是置于长长的绿水,夹岸的桃林,缤纷的花片中,这样就给人一种神秘变幻之感.桃花源的消失也显得扑朔迷离,有如梦幻.但同时作者笔下的桃花源又自然逼真,亲切可感,因为文中有具体的时间,地点,人物,写的又是渔人的亲闻亲见.这正是散文这一体裁的特性,使得文章具有了曲折新奇的故事情节.“诗”则是侧重叙述桃花源的社会制度和诗人的一种向往之情,它不同于“记”的入微摹神和绘色刻画.诗中表明的社会观,是以道家的“淳”对抗现实的“薄”,由此衬托出黑暗社会激发的一种矛盾.这样,这种超脱的精神所形成的独特的胸怀,又使诗中蕴含了一种超然的意境,因此这种看似平缓的叙述也就带上一种清雅脱俗的意韵.这些正是由“记”和“诗”的不同的体裁所决定的.
从内容的选择上看,其一,“记”是以渔人的所见所闻为线索组织全文,这样在内容的选择上,必然局限于一时一地之见闻.而“诗”则是作者以第三者的身份来叙述,这样就可以多侧面多角度的辐射壮的铺陈.“记”的内容选择从细微出着眼,可摹状绘神.而“诗”的内容选择则从大处落笔,以拓其面.这样两者相互补充,相得益彰,极好地反映了主题.其二,“记”中受文体的限制,故而选择了富有情节性的太守“寻向”不得的细节来表明心愿--高士刘子冀欲往,作者又何尝不是如此.这样显得含蓄,意味深长.而“诗”则发挥诗体表情的优势,直接议论:“淳薄既异源,旋复还幽蔽.”来点明桃花源不可及的原因,显得自然真挚.
从具体的写作手法看,由于“记”,“诗”体裁不同,两者在具体的表现手法上也就迥然不同,实为“异曲”.首先从笔发上看,“记”多用描绘,如“乃大惊”的神色,“皆叹惋”的情态等,写得细腻生动;而“诗”则多用叙述,议论,显得平缓蕴韵.其次,“记”的语言简洁生动,如“土地平旷”诸句,言不多而尽出桃源风貌.李公焕说,《桃花源记》言“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造语之极简妙.而“诗”的语言则显得质朴自然,近似口语,全无雕饰做作之痕.再其次,结构上“记”以渔人串文,从美丽宁静的环境,写到男女衣着,劳动和欢愉的精神风貌;从这些人的生活,写到他们的来历,层层深入,次序井然,条理清晰.而“诗”由叙“先贤避乱”自然而巧妙地引出议论,叙议结合,浑然一体.叙是议的基础,议是叙的升华.最后,从个别局部看,“记”中言避世由来,运用插叙的手法,巧妙而不突兀;而“诗”中则运用顺叙的手法娓娓道来,自然而顺畅.
总之,《桃花源诗并记》两者主题构思角度相同,而体裁手法各异.二者珠联璧合,相得益彰,构成一个完美的整体,极好地表明作者的爱憎情感和志趣,愿望.实为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经典之作.
三、《桃花源诗》
嬴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⑴。黄绮⑵之商山,伊人亦云逝⑶。往迹浸复湮⑷,来径⑸遂芜废。相命肆农耕⑹,日入从所憩⑺。桑竹垂余阴,菽稷随时艺。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⑻。荒路交通,鸡犬互鸣吠。俎豆犹古法⑼,衣裳无新制。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⑽。草荣识节和,木衰知风厉。虽无纪历志⑾,四时自成岁。怡然有余乐,于何劳智慧。奇踪隐五百,一朝敞神界⑿。淳薄既异源⒀,旋复还幽蔽⒁。借问游方士...
全部展开
三、《桃花源诗》
嬴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⑴。黄绮⑵之商山,伊人亦云逝⑶。往迹浸复湮⑷,来径⑸遂芜废。相命肆农耕⑹,日入从所憩⑺。桑竹垂余阴,菽稷随时艺。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⑻。荒路交通,鸡犬互鸣吠。俎豆犹古法⑼,衣裳无新制。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⑽。草荣识节和,木衰知风厉。虽无纪历志⑾,四时自成岁。怡然有余乐,于何劳智慧。奇踪隐五百,一朝敞神界⑿。淳薄既异源⒀,旋复还幽蔽⒁。借问游方士⒂,焉测尘嚣外⒃?愿言⒄蹑轻风,高举寻吾契⒅。
〔注释〕⑴ 全句意思是秦王朝暴虐无道,造成战乱,贤人们都逃离世间。嬴氏,指秦王朝。天纪,指合理的社会秩序。⑵ 黄,夏黄公。绮,绮里季。秦末汉初时高士“商山四皓”中的两人。⑶全句意思是桃源中的人就在此时也离开了世间。伊人,指桃源中人。云,语助词,无义。⑷全句意思是桃源中人初进山的路渐渐湮没。迹,足迹,代“路”。⑸来径,来时的路,与“往迹”同指,但角度不同。⑹全句意思是,桃源中人互相勉励致力于耕田。肆,尽力。⑺ 憩,休息。⑻这两句的意思是,春天养蚕,丝尽归己;秋天庄稼熟了,也不用缴纳租税。靡,无。⑼全句意思是按古制进行祭祀。俎豆,古代祭祀时所用的礼器。⑽游诣,游玩。⑾纪历志,岁时的记载。⑿这两句的意思是,桃源中人的奇异踪迹从秦末到晋已隐没了五百年,却被渔人在这一天发现了。五百年,约数。敞,开放。神界,仙境。⒀这句意思是桃源中的淳厚风俗跟浇薄的世风,二者本源不同。⒁这句意思是,渔人离开不久,它又隐没了,指记中的“遂迷,不复得路”。⒂游方士,游于方内的人,指世俗中人。⒃这句的意思是,世俗中人不能测知尘世以外的事。尘嚣,指尘世。⒄言,语助词,无义。⒅契,契合,指志趣相合的人。
一、整体把握
本文原是陶渊明《桃花源》诗前的序文,大约作于南朝宋武帝永初二年(421),其时作者57岁,隐居农村已十余年。文中所说的桃花源似乎有实际根据,在今湖南桃源县西南沅江之滨的桃源山腰上,有一个长约一百米的山洞,有人认为就是桃花源。但课文所叙述的故事纯属虚构。
按作者的构想,桃花源跟桃花林仅一洞之隔,洞极狭,仅容一人进出;洞口在山上,其下正是溪的发源地,长达数百步的桃林恰好至此而尽。弄清这个背景再看故事,就会觉得头绪很清楚。
故事颇有传奇色彩,曾被列入志怪小说一类。首先是渔人入桃源的经过甚奇。渔人沿溪行而“忘路之远近”,何以不返棹而一直走下去?究竟是什么事物吸引了他?千百株桃树夹岸,其中竟无一棵杂树,这是自然生成还是人工所为?洞口仅容一人通过,且深不可测,不知其中有何怪异,而渔人竟敢孤身而入,亦奇人也。其次是桃源中人。若为仙,何以饮食起居、待人接物皆与常人无异;若为隐,何以凭一洞之隔便与尘世相去万里?最后,这个“世外桃源”消失得尤奇。渔人出洞后既已“处处志之”,何以再去找时竟茫然无所见?这样看来,此村似乎又不在人世间了!至于后来南阳刘子骥“规往”而“未果”,这是作者有意添加的一个尾声——有这位真实的历史人物出来作证,故事就更显得亦真亦幻,传奇色彩也就变得更浓了。
作者虚构这个故事是有寄托的。他生活在东晋末期战乱纷乘的环境里,中年以后他长期隐居农村,对农村的现实有更深的了解,对人民的愿望更有了切身体会,于是构想出他心目中的理想社会——世外桃源。在这个社会里,没有压迫,没有剥削,没有纷扰;人人各尽所能地参加劳动,老人和孩子都生活得幸福、愉快,人与人之间都极其融洽而友好。但作者又十分清楚地看到,在当时的条件下这样的理想社会是无法实现的。因此在这篇文章里,他既通过渔人的眼睛把这个理想的社会标本展示出来,又以渔人的复寻而迷失否定了它的存在——至少是不在这个现实世界之中。要寻找它就只能飘然高举,《桃花源诗》最后说的“愿言蹑轻风,高举寻吾契”,就是这个意思。不过这也仅仅是意愿而已,谁办得到呢?由此看来,刘子骥之后而无人“问津”,似乎也表达了作者无可奈何的叹惋之情。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