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荀子*性恶》翻译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1/21 21:31:21
求《荀子*性恶》翻译
求《荀子*性恶》翻译
求《荀子*性恶》翻译
《荀子》性恶
一
公元前260年春天的一个早晨,阳光照耀着露水晶莹的青草,碧绿,透明,似琼玉闪着五彩的亮光.一望无垠的旷野,充满了勃勃生机.翠绿翠绿的世界,掩盖了多年战乱的凄凉,似乎这人世上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过,处处给人以清新,给人以希望.
高高的木轮车缓缓地行走在驰道上.这条驰道,西起函谷关,沿黄河东至成皋,人们称它“成皋之路”.在这条大路上,秦国的军队多次进兵攻伐韩、魏、赵等关东诸国.而关东诸国合纵,也多次由此西向攻秦.这是一条战争之路,也是一条繁华之路.往来络绎不绝的车马行人和路边新生长的茂盛的青草,掩盖了多年战乱的血污,似乎这里从来就是如此繁荣和安宁.
高轮车装饰豪华,鸾鸟立衡,羽盖华蚤,八个銮铃随着马蹄声有节奏地叮咚作响.一看车的装饰,就知道车上的主人定然身份非同一般.他五十岁左右年纪,面容清癯,身着儒装,颔下一绺儿长须飘然前胸,温文尔雅.其实,他并不是什么豪门贵族,也不是大权在握的显赫卿相,而是一位游学列国的学士.
他姓荀,名况,字卿.人们尊称他荀子.两年前应秦昭王之邀,从齐国稷下学宫出发,由这条成皋之路西行,到秦国去游学,遍访了渭水秦川.如今又应齐王建的邀请,从这条成皋之路东行,重返齐国.
在荀子轩车后面的辎车上,坐着荀子的夫人和爱女幽兰.荀子的许多弟子及齐国派来迎接的卫士,步行跟随在两辆马车的后边.队伍不算很大,车马的豪华引人注目,也甚为壮观.
荀子一行,离咸阳,出函谷关,经洛阳,到成皋,又到荥阳,一路平安顺畅.以后的路就要由荥阳向东北,沿济水奔往临淄去了.车马刚出了荥阳不久,忽听后边人声呐喊,两匹快马紧追上来.荀子在车上为之一惊,莫非遇上了强盗?齐国派来的卫士也刀剑出鞘,惊觉戒备.因多年战乱,在这条古道之上,常常有兵痞、强盗拦截行人,抢夺财货,因财杀人之事甚为不少.
两匹快马追得越来越近,且远远喊叫:“停一停!停一停!”
没有等两匹快马靠近荀子和荀夫人的车辆,齐国的卫士就迎上前去,手执刀剑,喝令他们立即下马.
从马上下来的不是强盗,乃是一老一少.
年少的二十来岁,文质彬彬,英俊潇洒.高高的个子,头戴冠,身穿锦,一看就知道是贵族公子.老者五十余岁,头扎巾,身穿麻布褐衣,定是一个仆人了.老仆向武士拱手道:“这是我们公子,他要见荀老先生.”
荀子看见了一老一少,知道定然有什么事情,下车走了过来.
荀子的女儿幽兰,十四五岁年纪,出于好奇,也下了车,跟随在父亲身后.
那青年看见荀子,急忙双膝跪地说道:“韩……非,拜……拜见荀老夫子.”
“这个人口吃.”幽兰在荀子的身后听了心中好笑.
荀子用手搀韩非起身:“韩公子,请站起来讲话.”
韩非并不起身,为了寻找荀子他已经盼等许久许久了.两年前就想去齐国稷下学宫寻找,听人说荀子去了秦国,他很不以为然,如今的儒士皆不事秦,荀子为何到那个虎狼之邦去呢?如今荀子果然也不事秦王,仍然回到齐国稷下学宫去,他一定要见到荀子.原以为荀子会由成皋路经韩国的都城新郑,他就在都城的府邸等候.不想,荀子由成皋奔荥阳,直往临淄去了.于是,韩非闻讯即骑了快马追赶上来.如今总算追上了.心中甚为激动,越是激动,就越讲不出话来:“荀……荀老夫子,我……我……”
幽兰看韩非结结巴巴的样子,忍俊不住,笑出声来.怕父亲责备,用手捂上嘴,憋得满面通红.荀夫人在身后见幽兰有失礼仪,用手轻轻拍了女儿一掌.幽兰扭转身来,扑在母亲身上,更笑个不止.
荀子嗔怪地望了幽兰一眼.幽兰见父亲生气,勉强抑制住自己.荀子鼓励韩非:“不要着急,你慢慢说.”
韩非见女孩儿笑他,心中又增添了一层难堪,更加口吃得厉害,费尽力气,说不出一句话来.
老仆人见少主人说话艰难,上前代他答话:“荀老先生,我家公子盼等你多日了,今日追来,是想拜您为师!”
幽兰感觉奇怪,这样一个口吃的人,像个傻公子,还想拜我爹为师?若是收下这样的弟子,还不叫人耻笑?荀夫人闻言也觉不妥,即如满腹文章,有口难辩,总是一个大缺撼.
荀子望着韩非一时未语.韩非此时心情稍有平静,向荀子说:“老……老师,请……请收下我这个弟子吧!”他恭恭敬敬地向荀子磕了一个头.荀子说:“韩非,求学,乃是一件苦事.你身为贵公子,可以承继先祖之业,为何要求师呢?”韩非诚挚地说:“韩国屡遭秦、赵、魏诸邻国侵凌,我要寻求救国之道.恳请老师收下我这个弟子吧!”说完再次恭敬地向荀子磕了一个头.
荀子从韩非简短的话语和他快马追赶的迫切心情,知其心迹.此人真诚,有寻求救国之道的志气.虽有口吃,不妨做学问.孙膑不是一个受了膑刑,没有膝盖骨的人吗?不过,荀子尚没有立即答复韩非的请求,再次询问道:“韩非,我要到齐国去,尚有千里之行,一路甚为辛劳.你若随我去,将远离你的故土,失去你平日衣食的安逸,你要细想想啊!”韩非坚定地说:“老师,韩非为求学问,愿抛别富贵,忍受筋骨疲劳.老师走到哪里,我跟随到哪里!”“好,今日在途中收下你这个弟子了!”荀子爽快地应允了
荀子搀韩非起来,韩非向荀子再次叩头站起.幽兰不解荀子为何果真收下了这么一个口吃的傻公子.荀子回身将夫人和幽兰介绍给韩非相识.韩非给荀夫人叩头,又拱手向幽兰施礼:“见过幽兰小妹!”幽兰羞涩地低头微微一笑,算作回礼.
韩非坚持不再骑马,让老仆人把马匹带回府中,像荀子的其他弟子一样,跟随在荀子的轩车后面步行.
车轮滚滚,日出日落,越过山包,走出森林.前面闪出一条长长的大河.荀子坐在车中远远望见那洋洋的河水,手捋长须问驭者:“前面要过济水吗?”
“是的,前面就该过济水了.”
“啊!”荀子示意让车子停下来.
紧跟在车子后面的韩非赶忙来到荀子的面前.荀子手扒着车上的红漆栏杆说:“韩非,前面就要过济水了.”
韩非随荀子千里之行,车前马后关照荀子,全不像一个贯被人侍奉的贵公子.他聪慧知礼,又勤快,很受荀子的青睐.此时韩非上前扶荀子下了车:“老师,身体还好吗?”
“还好!”荀子轻松地举步,横跨驰道,踏着草地向济水的岸边走过去.滔滔河水,清澈见底,盘漩东去,于平稳中有暗流,于激流处有砥柱.触景生情,荀子顿生感慨:水流不止,暗流潜行,砥柱永在.然,终归都要奔入恢宏的大海.
“老师,过了济水离临淄还远吗?”韩非问.
“不远了,再有两日,即可到达稷下学宫了.”
韩非对于齐国的稷下学宫是陌生的.但他对稷下学宫倾慕已久,知那里是一个贤才济济的地方.如今稷下学宫就在眼前了.
荀子十五岁就被他的老师宋钘带到了稷下学宫,对稷下学宫的情感远比韩非深厚.二年阔别,犹如旧友重逢,难捺心中的激动.面对滔滔济水,似自语地说:“稷下学宫,名士如云,从善如流,各抒己见,不治而议论,政见不合也不加罪.那是个探讨学问增长才华的好去处呀!”
此时,在后面辎车上坐着的荀夫人和爱女幽兰也下车走了过来.幽兰长得聪明可爱,一双秀气的大眼睛,使她好像比同龄的女孩儿更为通灵.她望着济水岸边水灵灵的各色野花,禁不住一颗稚气的童心青春跳动.一只硕大的紫红色蝴蝶飞落在雪白雪白的牵牛花上.幽兰惊喜地凝神观望,好奇地要将它扑捉到手.她闭住声息,轻轻地小心迈步,慢慢地向栖息的蝴蝶靠拢.待她张开手臂,要向那蝴蝶抓去时,蝴蝶倏然展翅腾空.幽兰跟随着蝴蝶奔跑,跳跃,那蝴蝶也像要与她玩耍,一忽儿落下停留,一会儿又飞起去.
荀夫人一旁嗔道:“兰儿!”幽兰任性地边跑边答道:“娘,看我抓住它!”
蝴蝶似要躲避幽兰的锋芒,在幽兰的眼前盘旋了一圈,一头钻入了灌木丛中.灌木丛,荆棘密密,难以进入,幽兰生气地跺脚:“哼,真倒霉!”“幽兰,我抓到了!”在灌木丛的另一边,韩非抓到了那只硕大的紫红色的蝴蝶.幽兰高兴地跳起来,急忙绕过灌木丛,跑到韩非身边,叫喊着:“给我,给我!”韩非故意把蝴蝶举得高高的,幽兰跳着去抓,抓不着.她把小嘴一撅:“我不要了!”韩非忙把手放下,将蝴蝶送到幽兰眼前:“生气啦?”幽兰赌气说:“不要!”“那好,我放飞啦!”幽兰急忙拦住:“我要,我要!”她一把抓住韩非的手,小心地用两个纤纤细指把蝴蝶接过来,拔腿跑到荀子面前,炫耀说:“爹,你看,这只蝴蝶有多么大!这是韩非哥哥帮我抓到的!”
荀子并没有为女儿抓到了这只少见的硕大蝴蝶而高兴,反而将脸一沉:“好啊!自己残害生灵,还要让别人帮你.如今这人世上,处处都在拿生灵做儿戏.连年征战,无休无止,无处不是生灵涂炭呀!”幽兰受了父亲的训斥,心中老大不快.荀夫人望着女儿说:“你爹最恨的就是残害生灵,还不放掉它!”幽兰顽皮地向韩非吐了吐舌头,轻声问韩非:“把它放了吧?”幽兰松开手指,蝴蝶腾空而去,飞得那么轻盈,自在,欢喜.
荀夫人告诫女儿:“幽兰,到了稷下学宫,你不能再这样小孩子气了!”“怎么啦?”
“那里是列国各派名师读书授业的地方,不容小孩儿玩耍.”
“到了那里,我就长大了!”
二
荀子一行过了济水,东行一日,远远就望见了巍峨壮观的临淄城.
临淄是齐国的国都,战国时代最大最繁华的都会.它的建筑布局与战国时代的其它都会一样,“面朝后市.”国君和贵族都居住西南角的小城,就如同后来的紫禁城.宫殿也都建筑在高大的夸土台基上.小城的后面为市,一般官吏和平民百姓,还有手工业和商业都在这大城居住与活动.临淄的大城东西四公里,南北四公里还多,小城绕上一周也有五公里.这样一个巨大的都会,四周自然要有许多城门,供人们出入.只是小城南面的稷门是不许平民百姓随便走动的,因为它有大道可以走入内宫.为何叫稷门?原来在临淄城的南面有一座美丽的稷山.山上苍松葱郁,俊鸟云飞,令人神往.面向稷山的这座城门就叫做稷门了.
自齐桓公而始,齐国就在稷门之下,距离王宫不远的这块宝地上修建起一所规模宏大的学宫.学宫中有宽广的大道,道的两旁修下了错落有致的亭台楼阁,栽下了奇花异草,书房,讲坛,卧室,舒适宽敞.凡是来到学宫的学士,不分国度,不分门派,不论年纪老少,都给予优厚的待遇.膳食美味,衣着帛锦,出入车马迎送,授予“客卿”、“上大夫”、“列大夫”或“稷下先生”、“稷下学士”的不同称号和荣誉.齐王鼓励他们著书立说,不赋予具体的行政职权,让他们对国事、对君王,自由发表意见,所谓“不治而议论”、“不任职而论国事”.由于他们“无官守,无言责”,便可海阔天空,各抒己见,不作违心之论,不献阿谀奉承之辞.“合则留,不合则去”,国君和权臣也不干预他们的言论和行动自由.
在“诸侯并争,厚招游学”的列国角逐之中,齐国用这种优厚的手段,花费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招来了众多的学子名流,多达数百千人.精通政治、军事、天文、地理、历数、医学、文艺的博学者应有尽有.战国时代著名的学者淳于髡、孟子、邹衍、宋钘、慎到、田骈、接子、屈原、鲁仲连等,都曾经是稷下学宫的学士.
平日甚为清静的稷门,今日失却了宁静.稷下学士纷纷走出书房讲坛,来到稷门之外.宫中的武士也甲胄齐整,一大早就列队于稷门大道的两侧.宫中的乐工歌伎,也踏着欢乐的曲子舞出稷门.大家都是奉了齐王的谕旨,聚集于稷门之外,欢迎荀子的到来.
齐王建,十八九岁年纪,仪表堂堂,身穿上朝礼服,容光焕发,在宫人的簇拥下,乘着御用八鸾豪华轻车出了禁宫,来到稷门之外下车.
稷下学宫的祭酒梦杞,四十余岁年纪,面颊扁平,心有城府,望见齐王的御车来了,快步迎了过去,向刚从车上下来的齐王建施礼道:“梦杞拜见大王陛下!”
齐王建彬彬有礼地向梦杞说:“梦杞先生,荀老夫子重归稷下学宫,乃是朝中的一件盛事,众位学士都来迎接了吗?”
“荀老先生两次在稷下学宫职任祭酒,许多学士与荀老先生是老相识.梦杞我与荀况虽然未曾见过面,也久闻其名.今日,稷下学士与荀况相识与不相识的都来了.”梦杞回答.
忽有一匹快马踏着烟尘,飞奔而至,马上的骑兵一路喊着:“荀老夫子到了!”
站立在稷门大道两侧等候已久的朝臣和学士,闻声齐向西方望去.只见荀子率领的一队长途跋涉的人马正缓缓行近前来.乐工吹竽鼓瑟,歌伎舞姿翩翩,把个鲜花盛开的暖春季节,喧闹得更为温馨热烈.稷门外人声沸腾,少有的热闹.荀子携荀夫人和爱女走下车来.齐王建首先迎了上去.他恭敬地施上一礼:“荀老夫子,寡人奉母后之命,率领臣下和稷下先生欢迎您重归敝国!”面对这隆重热烈的场面,荀子也为之动容,他向齐王建还礼,又望着前来欢迎的人群施礼,谦逊地大声说道:“荀况乃区区学子,怎敢劳动大王和诸位学士相迎!”梦杞走上前去,他以稷下学宫首领的身份郑重地向荀子拱手说:“稷下学士欢迎荀老夫子重归稷下!”
荀子不认识梦杞,向梦杞还礼之后,回头问齐王建:“这位是……”齐王建向荀子介绍:“他是稷下学宫的祭酒梦杞先生.”荀子再次热情地向梦杞施礼:“久仰,久仰!”
荀子向齐王建和梦杞介绍了自己的夫人、爱女和弟子韩非等人与大家一一相识.齐王建告诉荀子,明日他的母亲君王后要在宫中设宴为荀子接风.
三
为荀子接风的喜筵设在王宫的大殿里,油漆得明亮照人的几案整齐地排在大殿两边,几案上丰盛的果品散发着清香,一盏盏高大明亮的银灯,照得整个大殿金碧辉煌.齐国的重臣和稷下先它比迎接国宾更要高上一层.
荀子受到如此隆重的礼遇,出乎他的意料,也在乎情理之中.稷下学宫曾经云集许多著名的先师,如今相继都去逝了,荀子成了最为年长的一个.齐王建的父亲齐襄王在世的时候,就尊荀子“最为老师”.齐王建自然要遵从先王遗训,这是其一.其二,荀子为齐国的存亡曾提出过中肯的谏言.那是在齐襄王的父亲齐闵王时.荀子看到齐闵王虽以“好士”自居,却不听学士的谏言,热心于对外扩张.南攻楚国,西困秦国,北战燕国,利令智昏,使得民憔悴,士兵疲.荀子向齐国的丞相田文诚恳地提出批评.他指出,齐王不崇尚礼义,不讲求忠诚信用,方圆数百里的国家,还要用欺诈、侵犯去争夺土地,图谋有商汤和周武王的功名,而不知自己处在楚国、赵国、燕国、魏国的威胁之中.如果有一国来进攻我们,其余三国必定乘机兴兵.如果这样,那么齐国就必然四分五裂,被天下人耻笑.荀子的忠告未被齐闵王采纳.荀子离开齐国到楚国去了.不久,齐国的前途不幸被荀子所言中.公元前284年,燕上将军乐毅率燕、赵、韩、魏、秦五国之兵,攻下齐国七十余城.临淄陷落,齐闵王逃亡到莒邑,被其丞相淖齿所杀.公元前283年,齐襄王即位,齐将田单率兵击败乐毅,才使齐国得以复国.
荀子的这段未被采纳的谏言,在齐国王室中被认为是很深刻的教训,他们悔不当初.同时,也从内心对荀子佩服得五体投地,奉之若圣人.齐襄王尊荀子“最为老师”,不仅仅是在稷下学宫中荀子最为年长,也表示齐襄王对荀子最为敬佩.
还有一层,荀子此次是从秦国归来,春秋战国经过数百年的较量,秦国已成为七雄中最为强盛的国家.像荀子这样有名望的贤士,不留在强盛的秦国,还要回到百废待兴的齐国,使齐王建和君王后深深为之感动.齐襄王在位仅仅十九年就死了.四前前,儿子建继承王位.在君王后看来,荀子在齐襄王的丧事过后,就离开齐国赴秦,定然是看不起他的儿子,另攀高枝去了,将会一去不归.没有想到,荀子连去带回,仅在秦国待了两年.除去往来的路途,也就仅仅在秦国居住了一年.荀子接到齐王建的邀请,立即返回齐国,这是把齐国看得比秦国还要重.观其行,知其心,既然在列国享有盛名的大儒,这样看得起齐国,齐国怎能不表现出十倍的热情呢?
荀子是用君王后的镶金玉车,由齐王建亲自到荀子的住所把其接进王宫来的.这辆镶金玉车是当年齐襄王的座车.君王后用这辆车子接荀子,是动用了一番心思的.一来表示,她怀念她的丈夫.二来,为显示她在国中的崇高地位.三来,当年齐襄王就每次用他的这辆座车请荀子入宫,与荀子一同郊游,登稷山.用这辆车来接荀子,更表示出君王后和他的儿子像当年襄王在世时一样尊崇荀子,希望荀子也能像当年对待齐襄一样,多为齐国献计.
君王后已年近五十了,因善于涂泽,脸面上的皮肤,依然是光泽滋润.略施脂粉,即如同年少一般.多年的政治风云,在她的脸上留下了沉稳、强悍、多疑的印记.在微笑中隐图谋,于不动声色中藏心机.
宫中内侍禀报荀子到了.君王后传话有请.齐王建陪同荀子来到了君王后的寝宫.对于齐国的臣子来说,能受到君王后在寝宫的接见,这也是一种很高的荣誉.荀子上前一步,躬身施礼:“荀况拜见太后!”君王后微微一笑,和蔼地说:“荀老夫子请坐.”
荀子与齐王建一同坐在离君王后不远的几案边.内宫的侍女献来茶水.
“荀老夫子,您是我们齐国的老朋友了.您虽然是赵国人,可您在风华之年就跟随宋钘老先生来到齐国.这些年来,您虽曾游学燕国、赵国、楚国、秦国,然总是没有离开齐国.齐国就是您的家呀!”
荀子诚恳地说:“是的.荀况我难忘稷下学宫众位先师的教诲,难忘齐国先君的知遇之恩.”
“您如今已是大儒了.在列国中名望甚高,在稷下学宫很受众家学士的尊敬.两次做学宫的祭酒,先王在世就尊称您是‘最为老师’.”
荀子谦虚地说:“荀况愧不敢当.”
君王后一副十分认真的样子:“哎,您是当之无愧的呀!如今我的建儿年少,继位不久,您更是建儿的最为老师.以后您就永远留在齐国,像周公辅佐成王,夷吾辅佐桓公,助建儿成就一番大业.”荀子也十分认真地回答说:“太后陛下,荀况岂能与圣人并论.然,荀况是一个潜心于学问的人.愿将所学献与圣主明君,结束华夏数百年之战乱,使天下一统,百姓安宁.”“好!”君王后高兴地合掌道,“咱们一言为定.建儿,酒宴备好了吧?”“备好了.”君王后站起身,郑重地嘱咐齐王建:“今晚,你要当众拜荀老夫子最为老师,再推荀老夫子为稷下学宫祭酒,尊荀老夫子为上卿.”齐王建顺从地回答:“是.”
四
稷下学士济济一堂,与君王后和齐王建一同举杯,为荀子接风洗尘.
交杯换盏,热肠暖语.荀子接受熟识与不熟识的稷下学士和齐国臣子的敬酒.齐王建当众宣布,遵照先王遗训和母后的旨意,拜荀子为师,并且请荀子第三次职任稷下学宫的祭酒.学士们异口同声,雀跃赞同.
梦杞,在荀子赴秦期间,接任了稷下学宫祭酒,自今日始,他也就卸任了.对这一点,在听说荀子要重归齐国的消息之日,梦杞就早有准备.他是孟子的门生.孟子在稷下学宫时,位列三卿之中,享受着优于其他学士的待遇.出行时“后车数十乘,从者数百人”,比其他稷下学士威风得多.当孟子要离开齐国时,齐宣王曾答应在临淄城中为他修建一所大宅院,用六万石粟米俸禄供养他的弟子.孟子的门生也随其师甚受齐王的器重.那时的梦杞还年轻,没有什么名气,而心中有一种高居人上的虚荣.经过二十多年的苦心钻研,如今 的梦杞学有所成,也干练了许多.他自知不能与荀子相提并论,因而将祭酒之职重交荀子是顺理成章,无可非议的.然而心中有一股难以平息的火焰,使他脸发烧,心儿跳,不能平静.他感觉自己似乎一下子被人冷落了,似乎是从千丈的高台上摔了下来,显得是那样的渺小、无能、灰色,不被人看重.不,我梦杞不能为先师争光,也不能为先师丢丑.我是孟老夫子的门生,不为自己争气,也要为自己的先师争气.在这种时候,更要显示一个名师弟子的德能和气度.
想到这里,梦杞端起一只最大的铜爵,斟满了酒,来到了荀子面前,恭敬地、矜持地、一字一板地说:“荀老夫子,今日你重回齐国,第三次职任稷下学宫祭酒.梦杞不才,滥竽充数,也做了几天祭酒,自今天起就卸任了.我衷心拥戴荀老夫子,请老夫子饮下我这一爵酒.”
荀子望着硕大的酒爵,心中有些为难.他本来没有什么酒量,今日高兴,齐王与学士们穿梭敬酒,不能不喝.如今感觉酒量已过,头有些晕眩.他不得不对梦杞实话实讲:“梦杞先生,荀况今日酒已过量……”
梦杞看荀子推辞,心中甚是不快.在他看来,荀子喝了别人的酒,独不饮他的酒,这是瞧他不起,甚至是对他的先师孟老夫子瞧不起.他涨红着脸:“荀老夫子,难道看不起我梦么?”
“啊,不不不……”荀子慌忙解释.
“荀老夫子,我梦杞是孟老夫子的学生,你与我的老师同在稷下学宫多年,你若是瞧得起我,瞧得起我的先师,就请老夫子把这爵酒饮下!”
“这……”
年轻的齐王建在这种尴尬的场面下,一时不知如何处理才好.
君王后面对前后两位稷下学宫的祭酒,也不愿说什么.
众学士对梦杞这种不礼貌的行为有人鄙视,也有人赞赏,因为梦杞确实是孟子出类拔萃的学生.此时,一位二十余岁的青年学子淳于越不声不响地站起身,走到前面,向荀子施礼说:“荀老夫子,让学生我来替你喝下.”
荀子如同遇难获救:“啊,谢谢!”
齐王建忙向荀子介绍说:“这位是淳于越,乃稷下先师淳于髡之子,去年到稷下学宫中来.他自幼博闻强记,遍读经史,素有神童之称.”
荀子仔细打量了一番淳于越,夸赞道:“啊,后生可畏呀!”
梦杞甚不满意淳于越来为荀子解围,他将脸一沉:“淳于越,你虽是神童,可能替代了荀老夫子吗?”
淳于越的父亲淳于髡在世时就是一位舌辩之士,他由一个齐国的招赘女婿,一跃而成为齐国的上卿,位在稷下先师之首.曾用“国中有大鸟,止于王庭,不飞不鸣”的隐喻批评齐威王,使齐威王从沉湎不治、一筹莫展中振作起来,决心要“一鸣惊人”.他看到齐宣王好色,好味,好乐,独不好士,一日里引见七位士人与宣王.宣王嫌他引见的太多.淳于髡告诉他,鸟同有翅的飞在一起,兽同有足的行在一起,万物各有其类.我这里的贤士就像到河中去舀水,多得很,以后还要继续引见.使得齐宣王悟出“得士则昌,失士则亡”的道理.淳于越继承了父亲的舌辩才干,梦杞比他年长,他也毫不示弱,反唇相讥:“淳于越年轻少见识,要向荀老夫子求教,决不会着意为难荀老夫子!”一句话说得梦杞面红耳赤.淳于越接过梦杞手中的酒爵,挺直了身子,一饮而尽.“好!”梦杞知在此时,不能再说什么,悻悻地回归到他的座位上去.淳于越没有退下,他向荀子恭敬地说:“荀老夫子,你与我的父亲是同辈人.只是我来到稷下学宫甚晚,还未曾听到过荀老夫子的教诲.老夫子游学列国,遍察诸侯之政,立一家之言,对儒、墨、道、法之书皆有独到之见.不知何时能听到荀老夫子的教诲?”
一位青年学子也站起身来响应,问齐王建:“陛下,淳于越之言,正合我等之意.在今日宫宴之上,可否请荀老夫子订下一个首讲的时日?”齐王建询问荀子.荀子微微活动了一下身驱:“荀况自幼跟随宋钘老师,攻习儒学.进入稷下学宫之后,又研讨百家之书,听到墨、道、法、名、阴阳、纵横、小说等百家学士之言.以荀况来看,有见于此,无见于彼,各有所长,各有其弊.荀况愿融百家之长,避百家之短.只是不敢以一家之言相称.我很愿意将我之所学,求教于诸位学士.齐王建看荀子接受了青年学子的倡议,他也很愿意听一听荀子的讲授,问道:“老夫子,首讲之日在何时为好?”荀子也用商议的口气说:“陛下,你看后日午前如何?”“好,后日寡人与各位先生、学士一同聆听老夫子首讲!”
五
荀子归回稷下学宫,第一个急于想见的是他的老师宋钘.
昨日晚间君王后和齐王建盛宴接风,他在宴席上几次观看,皆不见老师宋钘的身影.他知道,老师已经是八十多岁了,如果身体尚好,知道他的弟子回来了,一定会前来赴宴.如果宋钘老师来了,他荀况也一定会请老师到主宾席上就座.可是老师没有来,这表明宋钘老师的身体不好.老师有了什么病?有没有人照料?请没有请医师?为此他一夜未睡好觉.今日一早,他就告诉荀夫人,快些安排幽兰和韩非吃午饭.他要带领一家人和他的弟子去看望自己的老师.
稷下学宫像花园一样美丽,垂柳挂于湖岸,松柏立于亭台,溪水从身边流过,还有鱼儿自由自在的徜徉.这些宜人的景色,对于幽兰和韩非是甚为喜见的.他们一面走着,一面看着,每每落在荀子和荀夫人二位老人的后面,总要让荀夫人催促.
“不要看了!”荀夫人催促说.
“忙什么,让我再看看么!”幽兰仍然在后面逗留.
“你父挂念宋老夫子,你知道么?”荀夫人有些生气了.
“好,走!”幽兰知道荀子对宋钘的尊重.父亲到了这样的年纪和这样的地位,还如此尊重自己少年时的老师,幽兰甚是钦佩,同时也感觉了宋钘在荀子心中的分量.
荀子的祖上在晋国及三家分晋后的赵国都曾经是显赫的贵族.晋文公时,官至中军.数百年日出日落,分合更迭,荀氏家族四分五裂.荀子这一支早已家道衰落.到了荀况少年时,已一贫如洗,与平民百姓为伍.荀况的父母早逝,十岁他落魄流浪邯郸街头,受尽了凌辱和苦难.十二岁的那年,在邯郸牛首水的岸边,替人放牛,挣钱糊口,遇上了宋国的学士宋钘,将他收为书童.荀况勤奋好学,宋钘十分喜欢他,教他读五经,学六艺.荀况十五岁那年,宋钘游学至齐国稷下学宫,也把他带进了稷下.从此,荀况如鱼得水,游历于名士如林的学宫之中,读百家之书,听百家之言.宽广的知识之海,培育了荀况探求真知的不尽欲望.
老一代先师的智慧,使荀况这条善于吸取营养的小鱼儿,跃上了龙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