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17课麋鹿的5至7自然段的感受350字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5/01/23 03:02:05
六年级17课麋鹿的5至7自然段的感受350字
六年级17课麋鹿的5至7自然段的感受350字
六年级17课麋鹿的5至7自然段的感受350字
一、目标点击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词语.
3、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了解麋鹿的传奇经历,体会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性,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保护野生动物的思想感情.
二、文本解析
1、课文解读:《麋鹿》是一篇说明性文章,介绍了我国珍贵动物麋鹿外形特点、生活习性和传奇经历,体现了国家对保护野生动物的高度重视.
2、麋鹿介绍及图片展示:麋鹿属偶蹄目、鹿科、麋鹿属,俗称“四不象”.角似鹿非鹿,脸似马非马,蹄似牛非牛,尾似驴非驴.中国有鹿科动物16种,麋鹿是鹿科动物中最奇特的一种.
犄角奇特麋鹿犄角的分枝朝后和朝外伸展,这与它的栖息环境和性情有关,朝后伸展的枝杈有利于缠绕长草.
尾巴长麋鹿的尾巴像驴的尾巴,长到脚踝.沼泽环境中蚊蝇、虻虫多,长尾巴有利于驱赶它们,防止被叮咬.
蹄子宽大 麋鹿的蹄子像牛蹄子,宽而大,最奇特之处是两个着地蹄之间还有像鸭子蹼一样的瓣膜,只不过较小罢了.这样的蹄子有利于麋鹿在泥沼中行走,不易陷下去.
头脸长宽 麋鹿的脸像马的脸,从正面看麋鹿的头像倒梯形;鼻子和唇部较宽,长有长而硬的刚毛,所有这些特点都与麋鹿喜欢采食水生植物的习性有关.麋鹿能将整个头部伸到水中去取食水草,唇部的触毛起到感觉作用.
栖息环境麋鹿生活在平原沼泽环境中,即使在人工环境中也不愿到林地中活动.
分布广古代麋鹿的分布很广,辽宁以南到长江以北、山西以东到我国东部沿海滩涂的平原沼泽地区都有麋鹿的分布.从商周开始麋鹿的分布区由于人类的活动开始逐渐减少,到了元朝麋鹿的主要分布区就在华北和江苏的个别地区了,清朝时期只有北京南海子地区的一群了.现代的麋鹿大多为人工种群,已分布到全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个饲养地点.
食性窄 麋鹿的食物是禾本科和豆科的草本植物,尤其喜食水生植物,不食或很少采食树叶.在人工圈养条件下,由于食物不能选择,也表现出对所有植物都食的现象.
性情温顺 麋鹿是鹿科动物中比较温顺而又胆小的一种.观察现代圈养的麋鹿行为,即使在它的繁殖期也很少出现像其它鹿科动物那样的攻击人的现象.脱角长茸早麋鹿在冬季最寒冷的1月份脱角长茸,为了不冻伤新角(也叫茸),就在新角的外表长有比其它鹿都厚密的绒毛来保护它.
孕期长 麋鹿的怀孕期为9个多月280天左右,从夏季的8月到第二年的4月,是鹿科动物怀孕期最长的.
产仔早 麋鹿的产仔期比其它鹿都早.3月份开始产仔,有的年份,仔麋鹿在雨雪交加的时候降生.现在,麋鹿也在适应气候的变化,产仔期正逐渐推迟.
俗称“四不像”的麋鹿
占地8.7万公顷的大丰国家级麋鹿自然保护区
江苏大丰湿地保护区麋鹿园里的麋鹿
麋鹿回家
2、麋鹿的百年沧桑
麋鹿,俗称“四不象”,是中国特有的一种鹿科动物.它不仅是先人狩猎的对象,是宗教仪式中的重要祭物,还作为生命力旺盛的标志和升官发财的象征.
1865年秋季,法国博物学家兼传教士阿芒大卫在北京南郊进行动植物考察,经过南苑皇家猎苑,发现了一群陌生的鹿.次年初,大卫以20两纹银买到了一对鹿骨鹿皮.不久,法国驻大清代办亨利•狄白龙聂又设法弄到了一对活鹿,其中雄性死后送给了大卫.大卫于1866年4月将这3只麋鹿标本寄到巴黎自然历史博物馆,经过动物学家米勒•艾德华馆长的鉴定,这不仅是从未发现的新种,而且是鹿科动物中的独立的一个属.
1894年,京南永定河泛滥,洪水冲垮了南苑的围墙,许多麋鹿逃散出去成了饥民的果腹之物.1900年秋,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北烧圆明园,南掠皇家猎苑,麋鹿从此在中国本土灭绝.流落于异国他乡的麋鹿,由于生态环境的恶化越来越少.这时出现了一位使麋鹿绝处逢生的人:英国十一世贝福特公爵,一位酷爱动物,特别喜爱鹿科动物的人士.1898年起,他出重金将原饲养在巴黎、柏林、科隆、安特卫普等动物园的麋鹿,共计18头悉数买下,这成为地球上奄奄一息、香火仅存的惟一一群.到1983年底,全世界的麋鹿已达1320头,均为当初18头麋鹿的后代.遍及亚、欧、非、美、澳各洲,但唯独没有回到它们世代生息的故里中国.
中国是麋鹿的老家,随着祖国的强大、稳定,许多中国动物学家呼吁让海外游子麋鹿还家.1984年3月,乌邦寺主人塔维斯托克侯爵委托英国牛津大学动物学家玛娅•博依德女士来华调查情况,选择好回放地点.最后决定赠送20头麋鹿给中国,重新放回南海子.
1985年8月24日,一架满载着中英两国人民友谊的飞机,将22头麋鹿(其中两头给了上海)从英国乌邦寺运抵北京,当晚运至南海子麋鹿苑,终于实现麋鹿百年回归的夙愿.
麋鹿失而复得的命运和不幸中万幸告诫我们:爱护动物吧,它们是我们的朋友!
3、课文主要内容
外形特点 角似鹿,面似马,蹄似牛,尾似驴
生活习性 常伫立水中,潜游,觅食;繁殖力低
传奇经历 3000年前-1865年-1900年-国外-1986年
4、总结课文:热爱麋鹿,保护麋鹿,保护一切野生动物.
5、写作特色:这是一篇说明文.文中运用了大量的说明方法.列数字:体重250千克,120头,已经超过2000头.作比较:麋鹿角的各枝尖都指向后方,而其他的鹿角尖都指向前方.尾巴是动物中最长的.麋鹿的期比其它鹿类药长,超过九个月,每胎仅产一仔.学习使用过渡句.
化工集团依法予以
自己看着办
般的朗读指导,我们通常会让学生自已读课文,然后指名读,交流为什么这样做,读出了什么感情,应该怎样读,然后练习巩固。有没有更好的办法能够收到“提领而顿、百毛皆顺”的效果呢?这节课我采用了逆向思维的方式,领略了朗读指导的异彩纷呈。
我先在黑板上板书如下词语:同情、愤恨、惋惜、高兴、欣慰、悲伤……迎着同学们好奇的目光,我说:“不同的人在同一篇文章同一段文字中可以读出相同的情感,也可能读出...
全部展开
般的朗读指导,我们通常会让学生自已读课文,然后指名读,交流为什么这样做,读出了什么感情,应该怎样读,然后练习巩固。有没有更好的办法能够收到“提领而顿、百毛皆顺”的效果呢?这节课我采用了逆向思维的方式,领略了朗读指导的异彩纷呈。
我先在黑板上板书如下词语:同情、愤恨、惋惜、高兴、欣慰、悲伤……迎着同学们好奇的目光,我说:“不同的人在同一篇文章同一段文字中可以读出相同的情感,也可能读出不同的感受。下面请大家自已练读课文5—7段,看看在每一段文字中你读出了怎样的感受。”结果发现学生很会读书。我给他们的那些词语,无异于给感情朗读提供了抓手,使他们可以顺利地 借助它们体会到文字背后的情感。在交流中,有的说:“我在读‘1986年8月,麋鹿返回故乡’这一段时,感受到高兴和欣慰的心情。”“好,请你读出这种高兴、欣慰的心情。”于是学生努力地表现出高兴之情,那些轻重音、停顿、延长不言自明。有的说:“我在读‘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这一段时先是感到愤恨,后来又感到悲伤,因为‘从此,麋鹿在国内几乎绝迹了。”“你体会得十分准确,请你读出这样的感情变化。”学生果然读前半段语调激昂,充满愤恨之情,而读到最后一句“从此,麋鹿在国内几乎绝迹了。”时,则声音低沉、缓慢,悲惋之情溢于言表。
就这样,边交流边朗读,蕴含在麋鹿传奇经历背后的生态意识和民族精神渐渐显露出来,文章主旨昭然若揭,水到渠成。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