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21 22:00:02
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这是人教版: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2分)  A.匿(nì)名牟(móu)取朔(sú)方颔

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
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

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
这是人教版: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 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 (2分)
  A. 匿(nì)名 牟(móu)取 朔(sú)方 颔(hàn)首低眉
  B. 禁锢(gù) 招徕(lái) 诘(jié)责 众目睽睽(kuí)
  C. 稽(jǐ)首 眷(juàn)念 门楣(méi) 即物起兴(xīng)
  D. 哂(xī)笑 彷(páng)徨 惟(jiāo)悴 广袤(mào)无垠
  2. 下列各组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 (2分)
  A. 落弟 奥秘 相形见绌 翻来覆去
  C. 狼藉 咫尺 粗制滥造 沧海桑田
  C. 挑畔 和煦 莫衷一是 冥思瑕想
  D. 侏儒 踌躇 慷概大方 不容值疑
  3. 默写下列诗句(6分)
  (1)沉舟侧畔千帆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3)人生自古谁无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天祥《过零丁洋》)
  (4)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安石《登飞来峰》)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
  (6)忽如一夜春风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4. 请将下面陆游《岳池农家》里的两句诗写在后面的空格内. (2分)
  小姑画得城中眉,一双素手无人识.
  5. 请你写出一句有日月山水或花鸟虫鱼的古诗词名句,填在下面的空格内.(2分)
  6. 下面画横线的句子都是病句, 请任选2个修改. (4分)
  从2003年5月21日开始,①省人大在全省范围内召开了声势浩大的义务教育执法检查,②历时大约整整6个月.依据有关义务教育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此次检查的主要内容有七个方面,③即政府执行义务教育法律法规及履行义务教育职责,落实基础教育管理体制的情况,义务教育经费投入情况,义务教育普及情况,④中小学布局调整,增加办学条件情况,教育违规收费情况,⑤教师队伍建设与教师利益保障情况等.
  第_____,应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_____,应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以“爱心”为陈述对象,仿照下面的句式造句,使之与前后句子构成一组排比句.(2分)
  爱心是一片照射在冬天的阳光,使贫病交加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爱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爱心是沙漠中的一泓清泉,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
  三、阅读题(4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段, 分别回答问题. (10分)
  有一天,本级的学生会干事到我寓里来了,要借我的讲义看.我检出来交给他们,却只翻检了一通,并没有带走.但他们一走,邮差就送到一封很厚的信,拆开看时,第一句是:
  “你改悔罢!”
  ……其次的话,大略是说上年解剖学试验的题目,是藤野先生在讲义上做了记号,我预先知道的,所以能有这样的成绩.末尾是匿名.
  我这才回忆到前几天的一件事.因为要开同级会,干事便在黑板上写广告,末一句是“请全数到会勿漏为要”,而且在“漏”宇旁边加了一个圈.我当时虽然觉到圈得可笑,但是毫不介意,这回才悟出那宇也在讥刺我了,犹言我得了教员漏泄出来的题目.
  ……
  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60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
  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到第二学年的终结,我便去寻藤野先生,告诉他我将不学医学,并且离开这仙台.
  8.简要概括上文所写的主要的两件事.(4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怎样理解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答:
  10.文中“呜呼,无法可想”的感慨,表现了“我”怎样的思想认识?(2分)
  答:
  11.文中“我”经历的事情和“弃医从文”的选择,对你有哪些启示? (写对两点可得4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文段, 完成12—17题. (14分)
  诗中有科学 (节选)
  叶永烈
  ①俗话说:三句话不离本行,这话不假.
  ②记得一位电影导演读唐诗,对杜牧的《山行》一诗进行分镜头:“远上寒山石径斜”是 (1) ,“白云生处有人家”是 (2) ,“停车坐爱枫林晚”是 (3) ,而“霜叶红于二月花”则是 (4) .他还认为李白的名作《静夜思》后两句属“主观镜头”——“举头望明月”是仰视镜头,“低头思故乡”是俯视镜头.
  ③一位画家读古诗,则喜欢分析诗中的色彩,她以为“万绿丛中一点红”、“一枝红杏出墙来”,是强调了暖色调,而用冷色调为衬托.“白毛浮绿水,红掌拨青波”,把鹅在水中那鲜明的色彩写得多么逼真,而苏轼的“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则是一幅水墨国画.
  ④我很喜欢李贺那首充满幻想色彩的《梦天》.诗人做起南柯之梦,翩翩然在太空中遨游,他“回头下望尘寰处”,看到什么景色呢?呵,“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原来,他看到中国九州就像九个烟点子似的,而大海仿佛杯中的一汪清水.此景此情,犹如宇航员在太空中所见到的那样真切.然而,李贺生活在唐朝,终生未离开过地球,也从未听说过什么“宇宙航行”,况且他只活了二十七岁.我反复吟诵《梦天》,深深佩服这位青年诗人那丰富的科学想象力!
  ⑤我以为王之焕的名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是严格符合几何定律的.确实,“望远必须登高,登高方能望远”.观察点越高,可见范围越大、越广,即所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望岳》).古时候,人们修造高高的烽火台,后来人们打仗首先抢占制高点,直到如今人们利用飞机、人造卫星那“高度优势”进行侦察、勘查、摄影,其中的科学原理,岂不与王之焕的诗句属于“同理”!
  ⑥辛弃疾在农村闲居了二十多年,他的词中富有农业知识,《西江月》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揭示了“蛙声”与“丰年”之间的有机联系.青蛙俗称“护谷虫”,是一员捕虫大将.蛙声不息,除虫去害,便使稻花飘香,五谷丰登.在《鹧鸪天》中,辛弃疾写下了“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这样清新的句子,表明宋朝已经深知养蚕技艺,很善于掌握孵蚕、养蚕的季节.他在《菩萨蛮》中的名句“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则是符合现代热力学定律,说明任何物体都有自动降低自身能量的趋势,即使是“青山”也无法遮住!
  ⑦杜甫在《赠卫八处士》一诗中,有一句并不引人注目的诗——“夜雨剪春韭”.我觉得,从这五个字中,可以考证出许多关于唐朝种植韭菜的知识:一、韭菜俗称“懒人菜”.种一次,割多次.唐朝种韭菜,已懂得韭菜是多年生草本,可以剪了长,长了剪,而不是连根拔掉收下来;二、唐朝时已知春天的韭菜鲜嫩好吃,而且懂得在春雨绵绵的夜间去剪,那时剪下的韭菜水灵灵的,可作佳肴.
  ⑧有趣的是,我还常发现,有的诗句从文学上讲是难得的佳句,从科学上考证则不尽然.如李白《将进酒》一诗开头两句,曾为多少人所传诵——“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其实,“奔流到海”变为水蒸气后,还是“复回”了,依旧从“天上来”,落进黄河,再“奔流到海”,如此循环不已.
  ⑨中国是诗的国度.多少年来,多少诗人“各领风骚数百年”,写下多少长诗短句.然而,人们习惯地只从文学的角度审诗、选诗、注诗、评诗.其实,诗中也有科学,我们不妨换个角度,用科学的眼光来审诗、选诗、注诗、评诗.
  12. 请根据你对杜牧《山行》一诗的理解,将“特写”、“全景”、“中景、“远景”这几个分镜头名词分别正确填入第②段中的(1)、(2)、(3)、(4)处.(4分)
  13. 作者遣词用句非常准确.比较第②、③段首句中加点的词语,你认为这两个词语能互换位置吗?为什么?(2分)
  答:
  14. 请在第⑤段横线处填入杜甫诗中的两句名句.(2分)
  15. 请在第⑥段横线处填入辛弃疾词中的两句名句.(2分)
  16. “我也读古诗词,不过,我常常从科学的角度品诗、评诗,分析诗中的科学.”一句是从原文中抽出来的,你认为应该放在哪两个段落之间,才能使文章通畅?(2分)
  答:
  17. 不仅诗中有科学,成语中也有科学.如“回光返照”,指太阳落下地平线时,由于光的反射,又有短时光亮,用来比喻事物灭亡前的短暂兴旺,十分形象.请你也试举一个这样的成语,并作简略说明.(2分)
  答:
  (三)文学名著名阅读(3分)
  18. 请你写出一部中外文名著的篇名及作者. (1分)
  答: 篇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
  19. 你对上述作品中哪一个方面感受最深刻? 为什么? (2分)
  答:
  (四)阅读下面文言文, 然后完成2024题. (13分)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观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了,不敢销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緼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苦此.
  20. 下列句子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 ) (2分)
  A.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B.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C. 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D.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
  21. 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2分)
  (1)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日再食 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2分)
  无从致书以观 益慕圣贤之道
  当余之从师也 孤常读书, 自以为大有所益
  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 故余虽愚, 卒获有所闻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卒之为众人, 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23. 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
  (1)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译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译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 请用简短的话归纳出这段文字的中心意思. (60字以内) (3分)
  答:
  三、作文(40分)
  25.2004年年初,云南大学的学生马加爵在一次与同学玩牌的过程中,因与同学发生了纠纷,受到了同学的侮辱,便怀恨在心.在经过准备后,他残忍地将4位同学杀害了.马加爵残忍的行为,应该受到法律的严惩,但反思这起悲剧事件,如果当初那几位同学不对他进行侮辱,伤害他的自尊,又怎么会发生这样的悲剧呢?
  所以,我们应该学会尊重.尊重他人,就会在阴霾的天气里给别人投洒一缕阳光,在干渴的日子里给别人带来一丝雨露,在寒冷的季节里给别人送来一片温暖,学会尊重真的太重要了!请以“学会尊重”这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试题引用的材料,在文章中可用可不用.(2)题目自拟.(3)除诗歌外,文体不限.(4)不少于600字.(5)要有自己的体验和感悟,不得抄袭;文中也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
  参考资料:http://hi.baidu.com/%B4%F3%D1%A9%B7%C7/blog
  这是苏教版:
  常州市2004~200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
  初二语文试题 2005年1月
  命题人:陆文跃 审稿人:潘克勤 姚芙梅 曹介梁 张立成
  题 号 一 二 三 总 分
  (一) (二) (三) (一) (二) (三) (四)
  得 分
  一、积累运用(共25分)
  得分 评卷人 (一)积累(共12分)
  1.根据下面语段中的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2分)
  “人与环境”单元中的课文,为你打开了一扇新的视窗,你将倾听大自然的呼声,qiǎn 责愚氓的恶行,kǎi 叹智者的无nài ,从而作出明智的jué 择——善待自然,优化生存环境.
  2.根据要求默写.(8分)
  ①“ , .”是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一文中写月光的高度传神之笔,句中没写一个“月”字,却无处不见皎洁的月光.
  ②写出杜甫《望岳》中你最喜欢的两句诗: , .
  ③几处早莺争暖树, . ,浅草才能没马蹄.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④ ,甲光向日金鳞开. (李贺《雁门太守行》)
  ⑤如好逸而恶劳,计利而忘义, ,则事不举而水利不兴矣.
  (钱泳《治水必躬亲》)
  3.名著阅读.(2分)
  19世纪后期,美国著名现实主义作家 撰写的长篇小说《汤姆•索亚历险记》是一部童趣盎然的作品.作品中 (故事概述)是你最喜欢的一次历险过程.
  得分 评卷人 (二)运用(共7分)
  4.仿照下面例句的句式,在后面的横线上再补写一个句子.(3分)
  例句:你有权憧憬未来,但不应忘记眼前的责任;
  你有权争取成功,但不应以牺牲他人为代价;
  仿句: , .
  5.请用规定的符号修改下面的表扬信(至少修改4处,不得超过6处).(4分)
  (1)换用号: (2)增补号: (3)删除号:
  (4)复原号: (5)调位号: (6)留空号:
  表 扬 信
  金常中学,
  贵校初二(3)班学生利用双休日走进社区,宣传回收费电池,并每家每户上门回收旧电池.他们这种“宣传环保,清洁家园”的精神和热情十分可贵,要求贵校一定要在升旗仪式上对初二(3)班学生进行大力的夸奖.
  2004年12月5日
  金常街道工委
  (三)综合性学习(共6分)
  6.通过对“汉字”专题的探究学习,你一定感受到了汉字的魅力,加深了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请你从“汉字的历史”、“汉字的特点”、“汉字的功能”、“汉字的文化价值”和“汉字的艺术价值”等几个方面中,选择其中一个方面谈谈你对汉字的认识.(2分)
  7.阅读下面两则材料,从中你有什么发现?请把你的探究结果写在下面横线上.(4分)
  材料一:一个人活了72岁,他的一生是这样度过的:睡觉20年,吃饭6年,生病3年,工作14年,读书3年,体育锻炼看戏看电视看电影8年,饶舌4年,打电话1年,等人3年,旅行5年,打扮5年.(这是平均数) ——摘自《人生宝鉴》
  材料二:每个生命都是普通的,有些基本需求是不能不维持的.不要指望时间是公正的.时间对珍惜它的人和不珍惜它的人都是不公正的,时间对自由人和监狱的犯人也无公正可言.时间的含金量,取决于生命的质量. ——摘自《读者》蒋子龙《时间》
  二、阅读理解(共45分)
  得分 评卷人 (一)阅读《幽径悲剧》一文中的选段,完成8——13题.(共18分)
  ①茫茫燕园中,只剩下了幽径的这一棵藤萝了.它成了燕园中藤萝界的鲁殿灵光.每到春天,我在悲愤、惆怅之余,惟一的一点安慰就是幽径中这一棵古藤.每次走在它下面,嗅到淡淡的幽香,听到嗡嗡的蜂声,顿觉这个世界还是值得留恋的,人生还不全是荆棘丛.其中情味,只有我一个人知道,不足为外人道也.
  ②然而,我快乐得太早了,人生毕竟还是一个荆棘丛,决不是到处都盛开着玫瑰花.今年春天,我走过长着这棵古藤的地方,我的眼前一闪,吓了一大跳:古藤那一段原来凌空的虬干,忽然成了吊死鬼,下面被人砍断,只留上段悬在空中,在风中摇曳.再抬头向上看,藤萝初绽出来的一些淡紫的成串的花朵,还在绿叶丛中微笑.它们还没来得及知道,自己赖以生存的根干已经被砍断,脱离了地面,再没有水分供它们生存了.它们仿佛成了失掉了母亲的孤儿,不久就会微笑不下去,连痛哭也没有地方了.
  ③我是一个没有出息的人.我的感情太多,总是供过于求,经常为一些小动物、小花草惹起万斛闲愁.真正的伟人们是决不会这样的.反过来说,如果他们像我这样的话,也决不能成为伟人.我还有点自知之明,我注定是一个渺小的人,也甘于如此,我甘于为一些小猫小狗小花小草流泪叹气.这一棵古藤的灭亡在我心灵中引起的痛苦,别人是无法理解的.
  ④从此以后,我最爱的这一条幽径,我真有点怕走了.我不敢再看那一段悬在空中的古藤枯干,它真像吊死鬼一般,让我毛骨悚然.非走不行的时候,我就紧闭双眼,疾趋而过.心里数着数:一,二,三,四,一直数到十,我估摸已经走到了小桥头上,吊死鬼不会看到了,才睁开眼走向前去.此时,我简直是悲哀至极,哪里还有什么闲情逸致来欣赏幽径的情趣呢?
  ⑤但是,这也不行.眼睛虽闭,但耳朵是关不住的.我隐隐约约听到古藤的哭泣声,细如蚊蝇,却依稀可辨.它在控诉无端被人杀害.它在这里已经呆了二三百年,同它所依附的大树一向和睦相处.它虽阅尽人间沧桑,却从无害人之意.每年春天,就以自己的花朵为人间增添美丽,焉知一旦毁于愚氓之手.它感到万分委屈,又投诉无门.它的灵魂死守在这里.每到月白风清之夜,它会走出来显圣的.在大白天,只能偷偷地哭泣.山头群树,池中的荷花是对它深表同情的,然而又受到自然的约束,寸步难行,只能无言相对.在茫茫人世中,人们争名于朝,争利于市,哪里有闲心来关怀一棵古藤的生死呢?于是,它只有哭泣,哭泣,哭泣……
  8.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选段的主要内容.(3分)
  9.选文第③段中写道“真正的伟人们是决不会这样的.反过来说,如果他们像我这样的话,也决不能成为伟人”,句中的“这样”指的是什么?说说你对这句话是怎样理解的.(3分)
  10.在作者的心目中,幽径的这棵古藤是真、善、美的代表,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3分)
  11.“幽径悲剧”仅仅是指幽径中的一棵古藤萝被砍断吗?你是如何理解的?(3分)
  12.作为一种植物,古藤萝本是不会哭泣的,然而第⑤段中却说“听到古藤的哭泣声”,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3分)
  13.目睹曾经生机勃发的藤萝,面对现在在空中摇曳的藤萝枝,面对人类的现在,畅想人类的未来……你认为应该怎样面对大自然、面对生命呢?(3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14—18题(共15分)
  月亮——地球的妻子、姐妹,还是女儿?
  中秋赏月,忽有友人相问:“月亮生于何年?来自何方?”
  在天文学上,这个问题称为“月球的起源”.其答案虽然至今不明,但是太空悬案的侦察员——天文学家们——却根据众多的天文观察事实,对月球的身份作了合乎逻辑的推测.总的说来,大致有三种可能:月亮若不是地球的妻子,那便是地球的姐妹,或者是地球的女儿.
  你看,月球的平均密度是每立方厘米3.34克,只相当于地球密度的3/5,而且两者的化学成分又大不相同;因此,情况很可能是这样:40亿年前,月球和地球所处的位置相去甚远,各由不同的物质形成.月球的平均密度又与小行星十分相近.所以,它原先很可能是一颗小行星,在它围绕太阳运行的过程中一度接近地球,并为后者的引力俘获,而成为地球的卫星.这种学说称为“俘获说”.倘若情况果真如此,那么,将地球与月球比作邂逅相遇遂成天作之合的夫妻,岂不是再妙不过了吗?
  但是,地球的直径只是月球的3.7倍,相去并不悬殊,况且,迄今为止人们所知的小行星无一例外都比月球小得多;所以像地球这么一颗并不很大的行星,偏偏要俘获一个月球这么大的小行星亦实非易事.于是有一部分天文学家认为:在太阳系形成之际,地球和月球由同一块尘埃云凝聚而成.它们的平均密度和化学成分之所以不同,乃是由于原始星云中的金属成分在行星形成之前已先行凝聚成团.这种学说称为“同源说”.如此看来,月亮岂不就是地球的姐妹?
  最后一种推测更具有戏剧性:在40多亿年前,地球月球原为一体.当时地球处于高温熔融状态,自转很快,天长日久,便从赤道区飞出一大块物质,形成了月球.你看,月亮岂不又成了地球的女儿?不过,这种理论却面临着许多难题,比方说,它有一个必然的推论,即月球的位置应该处在地球的赤道面上,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现在,赞成这种“分裂说”的人已经比较少了.
  可爱的月亮啊,你究竟是谁?你尽可以讳莫如深,人类却总有一天会掀起你的神秘面纱,把你的真相查个水落石出!
  14.用简洁的语言准确而完整地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2分)
  15.文章对“月亮的起源”提出了三种推测性学说.请根据文中提供的天文学信息,分别做出解释.(3分)
  (1)“俘获说”(地球的子):
  (2)“同源说”(地球的妹):
  (3)“分裂说”(地球的儿):
  16.文中关于“月亮起源”的推测性学说,都未能成为科学诊断,因为它们虽有合乎逻辑的推测依据,却也存在不合逻辑之处.请以“俘获说”为例作概括说明.(4分)
  合乎逻辑的依据:
  不合逻辑之处:
  17.对文章中说明的“俘获说”、“同源说”、“分裂说”三种学说,你最认可的是哪种学说?请简要说说理由.(2分)
  18.语言风趣又不失准确,是本篇说明文的突出特点.请你分别举例说明.(4分)
  (三)阅读《小石潭记》选段,完成19—22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1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
  ①下见小潭.( )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 )
  ③怡然不动.( ) ④皆若空游无所依.( )
  20.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2分)
  21.第二段中写的是游鱼,实际上也是在写潭水.请用两个四字短语分别概括潭水和游鱼的特点.(2分)
  22.请把这两段文字中表明作者心情愉快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2分)
  (四)阅读柳宗元《钴姆潭西小丘记》选段,完成23—24题.(共4分)
  得西山后八日,寻(沿着)山口西北道二百步,又得钴姆潭.潭西二十五步,当湍而浚者,为鱼梁.梁之上有丘焉,生竹树.其石之突怒偃蹇(高耸仰卧),负土而出,争为奇状者,殆不可数.其嵚(qīn 高耸) 然相累而下者,若牛马之饮于溪;其冲然角列而上者,若熊罴之登于山.
  23.用自己的话概括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2分)
  24.这段文字在描绘景物方面很有特色,请你结合文章内容就这方面作一些点评.(2分)
  三、作文(共30分)
  25.生活——一本哲理性大书,它告诉我们,人不可以有傲气;它告诉我们,实践出真理.它有许许多多的知识和人生哲理等待着我们去体会、去探索……
  请以“生活告诉了我”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①记叙中结合抒情和议论;②不少于500字.
  题目:生活告诉了我
  望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