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阅读题有答案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19 09:56:09
记叙文阅读题有答案
记叙文阅读题有答案
记叙文阅读题有答案
灾难突然降临的时候
①这是一个繁华的大都市,每天忙碌的人熙熙攘攘.八点三十分.装满乘客的地铁缓缓起动,向下一个站点驶去.
②当列车行驶到两个站点中间地段时,突然一片漆黑,车也慢慢停下来.车厢里的人一下像炸了锅似的,乱哄哄的如同马蜂窝从树上落到地下.有人大声骂司机:“真是个笨蛋!”也有人说:“养你们这些人有什么用,简直是一群废物,”
③司机解释道:“突然停电,这是一次意外事故,我马上与调度中心联系,”司机在黑暗中摸出手机,拔完号码后没有任何信号.
④这是一次意外停电,波及全市.始料不及的人们被这突如其来的停电搞蒙了,通讯中断,交通阻塞,整座城市近乎瘫痪.地铁里的人如同无头苍蝇,纷纷掏出手机与外界联系,却都没有信号.有人用打火机照亮,得到片刻的安慰.女人哄着不断哇哇哭叫的孩子.有人说:“我好不容易找到这份工作,迟到会被炒鱿鱼的.”有人说:“我与客商约好,签一份额为三百万元的合同,失约可能会使合同泡汤的.”也有人说:“等出去了,一定要起诉地铁公司.”黑暗像一只无情的大手,捏得人喘不过气来.哭声、骂声、叹息声不绝于耳.有人说,“等一等吧,地上的人不会不管我们的.”
⑤突然,黑暗中传出一个女孩稚嫩的声音:“妈妈,太阳落山了!”妈妈说:“宝贝,乖,天黑了,宝宝睡觉觉……”妈妈轻轻地哼起了摇篮曲.大家静静地听着,情绪渐渐地稳定下来,各自想着心事.(写话位置见第14题).
⑥不知过了多长时间,一个恐怖的声音打破了可贵的安静:“我心脏病犯了,没带药,谁有急救药……”旁边的人就问:“谁有药?”人们开始纷纷问着,一个接一个往下传.终于有人说:“我有.”接下来就听到急忙忙的翻找声.
⑦“找到了!找到了!”那人边说边把小药瓶递给挨着他的人,这人接过药瓶又传.递给下一个人.没有人组织,药瓶却像接力棒那样被有序地传递着.
⑧“唉呀!”一声惊叫,药瓶不知传到谁的手里时不慎掉到地上,那人急忙俯下身在地上摸,整个车厢的人都俯下身在地上摸,仿佛药瓶会在黑暗中流窜到车厢的任何一个角落.终于有人说找到了,把药瓶又传下去.有过落地的教训,接药瓶的手就格外认真.药瓶很快就传到病人手里.黑暗中,不知是谁递过一瓶水,病人吃完药安静了下来.
⑨不知又过去了多长时间,与外界还是没有一丝联络,有人提议往下一出站口走,立即有人响应,有人用打火机把自己的衣服点着了照明.立即有人大声喊:“快灭掉,烟能使人窒息!万一引起火灾一个人也别想跑掉!”几个人手忙脚乱地把火扑灭了.刹那间,光明消失了,重新又回到黑暗的深渊.人们从来没像今天这样憎恨黑暗,也没有过像今天这样渴望光明.
⑩这时,有一个人大声喊道:“大家手牵手跟我走!”
⑾话音刚落,人们就主动地手拉着手排成了长队,那人又问:“有没有没牵乎的?”当确认都牵好手后,那人就带头向下一出站口走去.黑暗中,那带头的人不时被绊倒,但他爬起来再走,不知摔了多少跤.后边的人有条不紊地跟着,没人说话,只有脚步声.
⑿人们终于从黑暗的地铁中走出来了,领头的人衣服刮破了,脸和手都碰出了血.更让人意外的是,人们发现,领头的这个人竟然是个盲人.
1、梳理故事情节,用简洁的文字填写下面的方框.
—→
—→ —→ —→
2、阅读下面两个句子,想一想加点词用得是否恰当?如果用得恰当,请说说它的好处;如果不够恰当,请找出一个更好的词语替换它,并说说事由.
①不知过了多长时间,一个恐怖的声音打破了可贵的安静.
②有过落地的教训,接药瓶的手就格外认真.
3、文章第②段画线的句子生动形象地描写了突然停电时人们躁动不安的状况.仔细阅读第⑤段,感受一下母女对话后地铁车厢里的氛围,并在下列横线上,写一句话,描写出当时特有的宁静.
此时,车厢里 .
4、文中哪个片段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为什么?
5、当灾难来临时,该如何应对?本文给你哪些启示?
答案
1、一位乘客突发心脏病,众人传递药瓶救治;由一位盲人引领,大家手拉手走出地铁.
2、①“可贵”用得好.它写出了人们从慌乱躁动中开始冷静下来的状态,也表明了作者对这一状态的肯定.②“认真”用得不够准确,可用“谨慎”替换.“谨慎”除了有“认真”之外,还含有“小心”的意思,此处用“谨慎”更符合语境.
3、示例:此时,车厢里仿佛掉下一根针都听得见,静悄悄的.
4、要求回答具体,有简要的分析,如:对第五个片段印象深刻,将大家引领出黑暗
的人竟然是一位盲人,这说明在危难时刻,只要冷静、坚定,就可以发挥个人潜能,化解危难.
5、本文给人的启示是:灾难来临,一要冷静、镇定,二要团结协作,兰要科学应对.
界 河
命令很明确:禁止下河洗澡!同时规定沿岸200公尺内任何人不得擅入。
河两岸的纵深处尽是茂密的丛林,林子里驻扎着敌对双方的部队。
记得他们初抵此地时,还是春寒料峭。然而几天前却突然放晴,现在竟是明媚和煦的春天了!
一位中士和两个士兵下河游泳,却再没有见到他们,只听到几阵机枪的扫射,然后,便是一片沉寂。
此后,司...
全部展开
界 河
命令很明确:禁止下河洗澡!同时规定沿岸200公尺内任何人不得擅入。
河两岸的纵深处尽是茂密的丛林,林子里驻扎着敌对双方的部队。
记得他们初抵此地时,还是春寒料峭。然而几天前却突然放晴,现在竟是明媚和煦的春天了!
一位中士和两个士兵下河游泳,却再没有见到他们,只听到几阵机枪的扫射,然后,便是一片沉寂。
此后,司令部就下了那道禁令。
然而,那条河依然具有不可抗拒的诱惑力。
“这该死的命令!”那天夜里他忿忿地诅咒道。
这一夜,他辗转反侧,难以入眠。远处,滔滔河水依稀可闻,令他难以安适。
对,明天要去,他一定要去——让那禁令见鬼去吧!
士兵们都在酣睡,最后,他也渐入梦乡。梦中,他似乎看到了它——一界河。那河就在他的面前,期待着他。他站在岸边,脱光了衣服,正欲跃入水中。就在此刻,那条河竟然变成了他的恋人——一个胴体黝黑、年轻健美的姑娘。他裸露在她面前,她正待他奔来——突然,一只无形的手却紧紧攫住了他的后颈!
这是一场噩梦。醒来时已精疲力竭,幸好天还未放亮……
他终于站到河边。天气多好啊!他把衣服和枪靠放在树干旁,纵身跳入水中,承受了两年半的折磨,他那迄今还留有两道弹痕的躯体,顿时化作了另一个人。无形中,仿佛有一只拿着海绵的手抚过他的全身,为他抹去这两年半中留下的一切印迹。
他时而仰泳,时而匐泳。他顺流漂浮,又长时间地潜入水中……当兵的他一下子变成了一个孩子——他毕竟只有23岁。
左右两岸,鸟群在自由飞翔,有时它们盘旋在他的头顶,和他亲昵地打招呼。突然,他发现约在30公尺开外的前方有一个脑袋。
他停下来,想看得清楚些。那另一个游泳者也停了下来。他们彼此默默注视着。
他立刻回过神来,恢复到原来的自己——一个经历过两年半炮火洗礼、荣获过十字勋章的士兵。
几分钟的时间两人在水中一动不动。一个响亮的喷嚏打破了死一样的寂静,是他打的,而且像往常一样大声咒骂了一句。那个人掉转身去很快游向对岸。他亦飞速向岸边游回。他先行出水,狂奔到那棵树下,一把抓起枪。还好,那边的人刚刚爬出水面。
他举起枪,瞄准。要击中对面那人的脑袋实在太简单了。20米开外奔跑着的一丝不挂的人体,是一个很容易击中的靶子。
突然,他觉得自己无法扣动扳机。对方那人在彼岸,赤条条的像刚从娘胎里出来时一般。而自己端枪在岸的这边,同样也赤条条的。
他无论如何开不了枪。两个人都赤裸着!两个赤裸的人,脱掉了国籍,脱掉了姓名,脱掉了卡其布的军装。
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他实在无法扣动扳机,他觉得此刻这条恋人般的河未能把他们隔开;相反,却把他们联合在一起了……
随着彼岸的一声枪响,他只是瞥见鸟群被惊起。他应声倒下,先是膝盖跪下,随后平扑在地。
1. “突然,一只无形的手却紧紧攫住了他的后颈!”从全文来看,文中画线的这句话有何作用?(3分)
2. (4分)文中画线句“他觉得此刻这条恋人般的河未能把他们隔开;相反,却把他们联合在一起了……”请说出这句话蕴含的意思。(4分)
3. 请找出文中对自然景物的描写,简要分析它们的作用。(4分)
4. 下列对这篇小说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4分)
A. 这篇作品写战场交锋,没有枪林弹雨和弥漫的硝烟,代之以双方的对峙与两个人的交手,读来却有撼人心魄的力量,在同类题材的作品中可谓别出心裁。
B. 年仅23岁的“他”,将“河”想象成恋人,对其神往之情就不再是洗去污秽这般简单,同时寓有对爱的渴望、对家的思念,作品流露出士兵在特定环境中真实的心理。
C. 界河曾夺去了三个人的生命,以“他”为代表的士兵们,甚至怀疑这条河是否真的存在,作品通过大兵们的想象与普遍的幻觉,表现出界河带给将士们的痛苦与折磨。
D. 作品善于将人物置于复杂的矛盾中去塑造,以“他”为代表的士兵,徘徊在军纪与人愿之间,既有普通人的情感,又须履行军人的职责,人物形象丰满,富于感染力。
E. 这篇作品最大的悲剧性在于,一个战士的心中若是人性占了上风,给了对手以喘息之机,必会为自身酿成灾难。在对敌斗争中,这是一个我们应当记取的教训。
《界河》参考答案:
1.(3分)答:①与前文照应,强调禁令对士兵的钳制使其失去自由;②为后文引线,预示着在战争这场噩梦中,士兵将失去生命。
2. (4分)答:“对爱的渴望、对家的思念,对和平自由的向往”这人性中最真挚的感情可以超越战争,超越国别,把纯粹的人联结在一起。
3.(4分)①天气由春寒料峭突然放晴,眼前是一派明媚和煦的春色!②那条界河水流滔滔、水声潺潺,表露出不可抗拒的诱惑力。③界河两岸的鸟群在自由飞翔,与人类友好相处,与自然和谐共存。这些自然景物的描写无不表现了对生的渴望,对美的讴歌,对爱的珍视,对和平的向往,既衬托出一个23岁充满生命力的士兵形象,又侧面烘托了战争摧残人性、毁灭生命的主题。
4. ( C )( E )(4分)
收起
v
记叙文阅读:http://education.163.com/edu2004/more/more07/9_0703_more.html
参考答案:
http://education.163.com/edu2004/more/more07/11_0703_mor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