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孟子,墨子主张的学说?]最好具体些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1/27 14:07:40
孔子,孟子,墨子主张的学说?]最好具体些
孔子,孟子,墨子主张的学说?
]
最好具体些
孔子,孟子,墨子主张的学说?]最好具体些
孔子
孔子哲学思想 孔子是中国古代最有影响的哲学家.虽然他自称"述而不作",而实际上他在诸子百家争鸣之前夕,开创性地建立了一个包括天道观、人道观、认识论、方法论等方面的哲学思想体系.按他所提出的主要哲学范畴的逻辑展开,其哲学思想体系可概括为:"命--礼--仁--知--中庸"."仁"是其核心.但体系中每一部分,都是相互贯通的.它们各自都可以看作为"一"贯通于其他部分.孔子哲学思想体系中也包含着矛盾.后世的儒者或其他学派的学者,或发展其中积极一面,或夸大其中消极成分,使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产生了变化.
孔子认为刑罚并不是统治民众的主要手段,当政者对人民应实行"德治",以便感化他们,服从于自己的统治.但是在民众起来公然进行反抗的时候,他又主张实行暴力镇压,做到"宽猛相济".孔子还认为,要治理好一个国家,既要保证百姓能过上温饱的生活,又要拥有完备的武装力量,以便镇压民众的反抗和抵御外部的入侵.尤其重要的是,国家的政令不能朝立夕改,要能够取信于民.孔子还主张治理国家必须能够“举贤才”.孔子还把"天下为公"的"大同"之世,作为自己最高的政治理想.
孟子
“仁政”学说是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是对孔子“仁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孟子从孔子的“仁学”思想出发,把它扩充发展成包括思想、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施政纲领,就是“仁政”.“仁政”的基本精神也就是对人民有深切的同情和爱心.
A、主张尊王贱霸,实行王道.
王道和霸道:王道——以德服人“以德行仁者王”.霸道——以力服人
B、认为实行仁政,必须重民.
孟子的“仁政”在政治上提倡“以民为本”.孟子认为,对一个国家来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他还说:国君有过错,臣民可以规劝,规劝多次不听,就可以推翻他.孟子反对兼并战争,他认为战争太残酷,主张以“仁政”统一天下.在经济上,孟子主张“民有恒产”,让农民有一定的土地使用权,要减轻赋税.
孟子“仁政”学说的理论基础是“性善论”.
孟子认为人性有“四端”: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
孟子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他认为善性是人类所独有的一种本性,也是区别人和动物的一个根本标志.他还强调要重视对人的教育,强调客观环境对人的影响.
孟子提出了“养浩然之气”的命题,这一命题成为儒家修身思想的基本内容.这个浩然之气,指的是一种道德的精神状态.它是孟子所阐述的人格标准,即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一种人格精神.
孟子学说是对孔子学说的继承和发展.唐代以后,《孟子》一书被当做经典.南宋朱熹将其列为“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之一,孟子被尊为“亚圣”,地位仅次于孔子,对传统文化产生了很大影响.
墨子
墨子对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有深切的体会,激烈反对“富侮贫,贵傲贱”,主张“兼相爱,交相利”(《墨子·兼爱》),有力的要以力助人,有财的要将财分人,有道的要用道教人,这样可使“饥者得食,寒者得衣,劳者得息,乱者得治”.但是这种“兼爱思想”抹煞了阶级对立的事实,在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阶级社会里是无法实现的.从兼爱的观点出发,墨子又提出“节用”“节葬”“非乐”“非攻”等主张,反对统治者穷奢极欲、挥霍无度的生活,也反对以大欺小、以强凌弱的非正义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