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习俗的作文快 十万火急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1/17 03:00:27
安徽习俗的作文快十万火急安徽习俗的作文快十万火急安徽习俗的作文快十万火急春节是我国传统节日最为盛大的节日,因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所以各地形成了不同的春节习俗.我们安徽地区的春节习俗大致如下:从腊月

安徽习俗的作文快 十万火急
安徽习俗的作文
快 十万火急

安徽习俗的作文快 十万火急
春节是我国传统节日最为盛大的节日,因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所以各地形成了不同的春节习俗.我们安徽地区的春节习俗大致如下:
从腊月初八开始准备到正月十五结束,“春节”延续达一月之久.
腊八早晨要喝“腊八粥”.这种粥一般用糯米、大米煮成,里面还要放上红枣、栗子、绿豆、花生仁等.有的人家全天吃粥,早餐甜粥,午餐咸粥,晚餐淡粥.寺庙的僧人都讲究吃“腊八粥”.
常言道“吃了腊八饭,就把年来办”.一般人家从这天开始就着手办年了.磨年面,杀猪宰羊,做新衣服,采购各种年货.
腊月二十三,是“祭灶”和扫除的日子.相传“老灶爷”是一家之主,他每年上天述职,“二十三日去,初一五更回”,“官祭三,民祭四”,一般人家常在腊月二十四日祭祀,以求灶神“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
在这一天还要“去尘秽,净庭户”.把大小家具抬到院子里刷洗干净,室内要扫屋顶,擦门窗,打扫得窗明几净,迎接春节的到来.
祭灶后,家家都大忙起来.蒸馍,炸丸子,炸麻叶,炸馓子,做菜等,准备各种过年的东西,各家都根据自己的经济条件尽力操办.
腊月三十日(小月是二十九日,如今年)是“除夕”.这一天全家团聚,除旧迎新,还要到坟地里祭祖.春联也在这一天贴.旧社会欠债的人家多,他们认为贴上春联,有了门神把门,讨债的人就不敢来.中午合家要吃团圆饭,晚上要“安神”,在神主和祖先牌位前面摆供,烧香、点蜡,表示敬意.晚辈要给长辈“辞岁”,长辈给孩子们压岁钱,天伦之乐融融.主妇此时都忙着包饺子,把包好的饺子放在锅拍上,人再少也要包上三拍子,意思是“连中三元”,也有包四拍子、五拍子的,意思是“四季如意”“五子登科”.
除夕之夜,鞭炮齐鸣,此起彼伏,通宵达旦.人们睡得很晚,有的彻夜不眠,这叫“守岁”.
正月初一最为隆重.人们天不亮就起床了,身着新衣,向神主、祖先牌位、长辈拜年.五更时分下扁食(饺子),也有深更半夜下的,同村人家有的争着早起,说是抢财.有些人家在某一个饺子中包上铜钱(或硬币),谁吃着这个带钱的饺子,谁就最“有福”.
春节时,拜年最热闹.吃过扁食,“近门”的成年男子要集结一起去祖先坟地上坟.天亮后,晚辈要到长辈家拜年,有近亲关系的要下跪磕头,长辈拿花生、麻叶、糖等给晚辈吃.
从初二起,就要去亲戚家拜年了.这种拜年十分讲究.要先到最亲的亲戚家去,如姥姥家、岳父家,然后再按亲疏情况一家一家地拜.拜者要带礼物,受拜者要设宴款待.拜年都要在上午,下午不兴拜年,对居丧人家也不拜年.有时受拜者还要根据情况进行象征性的“回拜年”,拜年一般在正月十五以前结束.
正月初五叫“破五”,俗称“小年”.早餐也吃扁食,但这次吃的扁食必须当天包,这叫“捏破”,意思是破除不利之事.
正月十五日是元宵节,也是灯节.在乡村,各家孩子都要打灯笼,说是“十五不亮灯,扬场没有风”.大人也要打灯笼照照自家的各处墙根,说是以后能防止蝎子、蜈蚣等蜇咬.这天晚上,各家都要放烟花,说是能“刺”去晦气.
在春节期间,亳州地区还有一些“忌讳”,年前蒸馍、炸丸子时小孩不能在厨房里,以免乱说话;不过初五不能使剪刀等等.这些“忌讳”如今有的还存在,有的已无影无踪了
新春伊始,第一件事便是贴门神、对联.
门神,传说是能捉鬼的神荼、郁垒.东汉应劭的《风俗通》中引《黄帝书》说:上古的时候,有神荼、郁垒俩兄弟,他们住在度朔山上.山上有一棵桃树,树荫如盖.每天早上,他们便在这树下检阅百鬼.如果有恶鬼为害人间,便将其绑了喂老虎.后来,人们便用两块桃木板画上神荼、郁垒的画像,挂在门的两边用来驱鬼避邪.南朝《荆楚岁时记》中记载:正月一日,“造桃板着户,谓之仙木,绘二神贴户左右,左神荼,右郁垒,俗谓门神”.然而,真正史书记载的门神,却不是神荼、郁垒,而是古代的一个叫做成庆的勇士.在班固的《汉书·广川王传》中记载:广川王(去疾)的殿门上曾画有古代勇士成庆的画像,短衣大裤长剑.到了唐代,门神的位置则被秦叔宝和尉迟敬德所取代.
门联同样也是从桃符发展而来的.原来人们用桃木板画神荼、郁垒画像,挂在两扇门上.后来,画像又改成只写字的“门目”.但门目上两边各写两字,表达内容有限,人们觉得不过瘾,便又在大门两侧再挂上两块桃木板(后改用纸),写上了字数较多、能充分反映心愿的对子.据《宋史·蜀世家》载,蜀后主孟旭命学士为题桃符,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据说这便是我国最早的一对春联.明代朱元璋建都南京后,曾令各家贴对联,并将门联改名为春联,一律用红纸书写.传说有一次,朱元璋亲自到民间察看,只一户人家没贴春联.一问,原来这人家是阉猪的,不识字,于是亲自动笔为他写了一联:“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由于历代大力提倡,春联成为我国一种特殊的民间文艺形式,长盛不衰.
中国人的春联,一般都喜欢用吉庆的字眼,表达人们希望来年兴旺,生活幸福,消灾免难的愿望.春联最醒目的地方,是在自家的大门上,这是一家人的脸面,一定要选用吉祥的内容,符合本家实际情况的语言来表达对未来生活追求的良好愿望.一般农家人贴对联,都表达出希望来年风调雨顺、粮食丰收、全家安康.而经商人家,则希望财源茂盛,发财致富.那些农村中的教书人,则希望合家平安,子女能在学业上长进,并能才学并茂,在仕途上有前程.官宦人家,当然表现出不同凡俗,力求光宗耀祖、显赫于人和官运亨通的意愿.院子里,有些人家干脆用个“福”、“寿”、“禄”字贴在一进大门的照壁上,有时还专门把“福”字倒贴,读为福倒,音谐福到,以求吉祥.在猪、羊、鸡、鸭的窝、圈内,则要写上“猪羊满圈”,在牛圈、马圈,则贴“六畜兴旺”的春联.每到春节,家家户户换上新春联.红色的春联,本来就烘托了春节的喜庆气氛,再加上表达良好祝愿的内容,深含的寓意,更从深一层次挖掘了、表达了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追求和憧憬.
贴年画、窗花
年画是我国民间绘画艺术,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形式.它是伴随着我国农历春节送旧迎新的活动而产生的.
年画,起源于古时的门神画.北宋时期,随着木版雕刻技术的发展、出现了木板印刷的年画,称“纸面”.现存最早的木刻年画是宋版的《隋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画着王昭君、赵飞燕、班姬、绿珠,习称《四美图》,都是宋代民间流传的年画题材,此外,秦叔宝和尉迟敬德的形象也常出现在年画上.到了明末清初,年画的题材越来越广泛,.出现了许多反映一般民众理想、心愿和生活情趣的年画,如“年年有余”、“迎春接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风调雨顺”、“荣华富贵”,以及戏曲、故事、传说、风景、花卉的年画.当时出现了三大民间木刻年画:天津的“杨柳青”、苏州的“桃花坞”和山东淮坊的“杨家埠”.传统的年画多为木刻水印,线条单纯,色彩鲜明,画面热烈.有着色、套色两种.
我国各地年画形式多样,题材广泛,风格不一.其形式有中条、屏条、窗顶、灶画、直幡数十种.题材有民间传说、戏曲人物、山水花鸟等.在艺术风格上,天津的“杨柳青”年画以细巧、典雅而着称,山东淮坊的“杨家埠”和苏州的“桃花坞”年画以粗壮、朴实见长;北京西北一带的年画以粗犷,苍劲闻名;漳州、佛山、上海的年画以色彩缤纷、鲜明而别具风韵;四川绵竹、广西柳州等地的年画各有特点,独具风采.
此外,许多地区的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而且也为人们带来了美的享受,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剪纸是一种非常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人们一般称其为“窗花”.窗花的内容丰富、题材广泛.因购买者多为农民,相当的内容表现了农民生活,如耕种、纺织、打鱼、牧羊、喂猪、养鸡等.除此,窗花还有神话传说、戏曲故事等题材.另外,花鸟鱼虫及十二生肖等形象亦十分常见.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喜气洋洋.
吃年饭
团年饭,顾名思义,是过年时一家人欢聚在一起吃饭,连故去的老祖宗也不能忘记.因此,家家户户做好团年饭之后,首先必须祭祖宗.祭祖时,应该将代表祖宗的香炉从神龛上请下来安放在供桌上,然后焚香祷祝,请祖宗用餐.然后长幼依序跪拜,表现慎终追远、百善孝为先的传统美德.祭毕,将祭祖用的饭菜重新热过,设大桌于大厅,一家人团团围坐,这是每个家庭大团圆的美好时刻.一家人不论平时天各一方,或者平时有多少疙瘩,这个时候也应欢声笑语,不能说伤心事或吵闹.
守岁
除夕之夜,我国民间有守岁的习惯.人们通宵不寐,叙旧话新,以待天明.
据晋周处《风土记》载: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曰‘馈岁’,酒食相邀,称曰‘别岁’,长幼豪饮,税颂完备.称曰‘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宋代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中说:“(除夕)士庶之家,围炉而坐,达旦不寐,谓之‘守岁’.”
守岁,既是对即将逝去的旧岁表示留恋,也是对即将来临的新年怀着希冀.人们在除夕晚上合家吃了团圆饭后,就点放爆竹,在喜庆的气氛中度过新旧交替的一天.人们相信,除夕晚上如果彻夜不眠,毫无倦意,就是预兆来年人的精力充沛.
压岁钱
春节拜年时,长辈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压岁钱有两种,一种是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脚,此记载见于《燕京岁时记》;另一种是最常见的,即由家长用红纸包裹分给孩子的钱.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由家长愉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
民间认为分压岁钱给孩子,当恶鬼妖魔或“年”去伤害孩子时,孩子可以用这些钱贿赂它们而化凶为吉.清人吴曼云《压岁钱》的诗中云:“百十钱穿彩线长,分来再枕自收藏.商量爆竹谈箫价,添得娇儿一夜忙.”由此看来,压岁钱牵系着一颗颗童心,而孩子的压岁钱主要用来买鞭炮、玩具和糖果等节日所需的东西.
现在长辈为晚辈分送压岁钱的习俗仍然盛行,压岁饯的数额从几十到几百不等,这些压岁钱多被孩子们用来购买图书和学习用品,新的时尚为压岁钱赋予了新的内容.
放爆竹
我国民间放爆竹庆春节的习俗古已有之,其历史可谓源远流长.古人焚竹发声,名曰“爆竹”.《通俗编排优》说:“古时爆竹,皆以其竹着火爆之,故唐代诗亦称爆等.后人卷纸为之,称曰爆竹.”爆竹的原意为惊吓和驱逐恶鬼.《荆楚岁时记》中记述:“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辟山魈恶鬼.”到了宋代,随着火药的发明,开始出现了火药制作的爆竹.那时人们用纸造的筒子代替了竹子,并用麻茎把爆竹编成串,称为“编炮”,因声音清脆如鞭响,也叫“鞭炮”.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中记载开封府除夕,“是夜禁中爆竹山呼,声闻于外”.此时的爆竹,不只是驱逐鬼魅了,已掺进了新的意义,即除旧迎新之意.北宋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在《元旦》诗中写道:“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人屠苏”,生动地描绘了当时人们迎新去旧的喜悦轻松心情.
拜年
据明朝陆容《菽园杂记》记载,拜年习俗最早行于明朝京都.朝官往来,不管认识与否都要互拜,百姓则各拜亲友.清代时兴在春节时送“拜盒”,即将贺年帖放在精致美观的饰盒里送给亲友,以示庄重.如今“拜年”已成为一种传统习俗,至亲爱友同事,走家串户,登门拜年,互致问候.
古时文人雅士则流行互送拜年钻.拜年钻就是如今的贺年片,是由古代的名片演变而成.据清代赵翼考证,西汉时没有纸,削竹木为刺,上书名姓,叫“名刺”.后来还用大红绒线在织锦上绣字为“名片”.东汉后用纸代木,叫做“名纸”.六朝时简称为“名”,唐代叫“门状”.宋代还别称“手刺”、“门刺”.明清时曾叫做“寸褚”、“红单”.
舞龙 舞狮
舞龙又名“耍龙灯”、“龙灯舞”,是流行于我国的一种民间舞蹈.
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它在中华文化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古人将龙、凤、麒麟、龟称为四灵,作为吉祥物而加以崇敬.早在汉代时便有了龙舞.山东沂南出土的汉代画像石就有戏龙舞龙的人物图象.在唐、宋时期的“社火”、“舞队”表演中,“耍龙灯”已是常见的表演形式.
“耍龙灯”的习俗,相沿流传,到现在已发展为一种形式完美、具有表演技巧和带有浪漫主义色彩的民间舞蹈艺术.耍龙灯分为“单龙戏珠”与“双龙戏珠”两种表演形式.在耍法上,各地风格不一,各具特色.耍九节龙身的侧重于花样技巧,较常见的动作有:蛟龙漫游、龙头钻档,龙摆尾和蛇退皮等.耍十一、十三节龙的,主要表演蛟龙的动作,飞腾跳跃,气势夺人.
舞狮也叫“耍狮子”、“狮子舞”,它与舞龙一样,是我国一项传统的民间体育活动,大约起源于南北朝(佛教兴起的时代).随着佛教的流行,异域的狮子形象从塞外传入中原.唐代民间已有舞狮的游戏.舞狮有南北地域之分.北方舞狮的外形与真狮很相像,全身狮披覆盖,舞狮者(一般两人合舞一只大狮子)只露双脚,不见其人.北方舞狮除有雌、雄之分外,还有文狮、武狮、成狮、崽狮之分.南方舞狮主要流行在广东,狮子的造型、式样、颜色多与北方狮不同.舞狮者穿各种灯笼裤,上穿密纽扣的唐装灯笼袖衫或背心,可见舞狮者全身.舞狮要使出浑身解数.
迎神接福
正月初四是“迎神”的日子.原来,年前腊月二十四日是“送神”日,下界诸神都在这一天升天向玉皇大帝朝贺述职,报告一年来下界人间行为的善恶.正月初四这天,诸神再回到下界来继续监督人们,于是家家户户便在初四日迎接神的光临.迎神时,富裕人家要供上三牲——鸡、鱼、猪头,如果经济不允许,也可免去,但是一盘米、一盘红糖却少不了.因为奉上白米一盘,意谓新年五谷丰登;红糖一盘,暗含生活甜蜜.焚香上礼毕,便燃放爆竹,这时神灵便全部各就各位了.
庙会
庙会,俗称庙市,是中国民间特有的一种民俗活动.庙会的地点一般都选在宗教寺庙内外,每逢寺庙开放的日子,善男信女们前去烧香礼拜,商贩们就在寺外搭摊设点,叫卖小吃和针头线脑一类的小商品,民间艺人也来庙会占地表演.人们进香祈福之余,顺便买上些日常家用的消费品,久而久之,这种庙会就形成了特殊的城乡集市.
中国各地方都有庙会,像上海的城隍庙庙会、南京的夫子庙庙会、成都的青羊宫庙会、北京的隆福寺庙会等,都是著名的大庙会.广东省的花市历来名声显赫,这种被广州人称为花街的花市,也是从庙会发展而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