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历史与名人”为话题写一篇800字的作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5/01/23 08:01:36
以“历史与名人”为话题写一篇800字的作文.
以“历史与名人”为话题写一篇800字的作文.
以“历史与名人”为话题写一篇800字的作文.
寒食节 晋文公自立的贞节牌坊
每当人们提到寒食节,就自然而然地记起介子推剜肉侍君的故事.相传在春秋时代,晋国的君主晋献公,被年轻漂亮的妃子骊姬所迷.骊姬为了能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承皇位,就用毒计逼迫太子申生自杀.申生的弟弟重耳为避免重蹈他哥哥的悲惨命运,就带上一些追随者踏上了流亡之路.
当时的重耳在政治上,惶惶如丧家之犬,在经济上,几乎是一无所有.在流亡之始,随从中有一位叫头须的人,他吃不了途中的奔波之苦,并看到重耳大势已去,就将钱款卷而逃之.只有介子推等小部分忠心不二的随从,与他一起在外流亡.
有一天,重耳饿的晕过去了,介子推他看在眼里,记在了心里.到了晚上他剜下了自己大腿上的一块肉,煮成一碗肉香扑鼻的鲜肉汤,端到了重耳的面前.重耳端起肉汤三下五除二就喝了个精光,当他咂着嘴巴,正意犹未尽时,才突然想起他们根本没钱,哪能买到这样的好肉.于是他就问介子推,这肉是哪来的?介子推只好实话实说:“这是小臣剜了大腿上的肉做的汤.”重耳一听,当时就感动得流下了眼泪.
在重耳61岁的时候,他终于走了桃花运,秦穆公把女儿怀嬴公主嫁给了他.在秦穆公的大力帮助下,第二年,他就回国登上了皇帝的宝座.登基后,他对跟随他一起流亡的人大加赏赐与提拔.就连那个对他落井下石卷款而逃的头须,也给予了赏赐和重用.可他惟独忘记了,那个给他剜肉做汤喝的介子推.
知恩图报是做人的准则,一个在危难中救过自己性命的人,是不会被遗忘的.重耳并非是真忘了赏封介子推,而是根本不愿赏封他,这样做自有他的道理.其一,他坐上了龙椅,贵为九五之尊.如果天天见到曾吃过他身上肉的人,在面前晃来晃去,心里能舒服?其二 ,他害怕介子推居功自傲,到时动不动就用那块肉来压他.想到这些,重耳干脆不给他封赏,落了个眼不见为净.
介子推是忠臣但不是傻子,看到重耳对头须这样的人都给予赏赐,而自己则两手空空,就有了怨气.本想上朝理论,害怕得罪了重耳,落个羊肉未吃到惹得一身酸.他绝望了,思前想后才痛下决心,去归隐山林,做个与世无争的平头百姓.
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过介子推归隐前,与其母的一段对话:介子推说:“晋献公九子,只有重耳在位当政,这是天意.个别小人自以为是他们把重耳扶上了王位,真是不自量力.偷窃他人东西即是盗贼.他们这是贪天之功呢?”
母亲问:“你为什么不和他们对质论理呢?”
介子推答道:“我如果与他们争辩,恐落个罪孽更重,招来更多麻烦,再说,我本来就不愿享受厚禄”.
母亲又问他:“那你为什么不把你的意思告诉他们呢?”
介子推答:“语言,是心志的外衣.既然我一心想归隐,何必用语言来表述呢?”
母亲知儿子不求名利,非常赞赏,说:“你能有如此境界,我与你一起去隐居吧.” 于是他们母子俩就这样隐入了绵山.就再也不露面了.
介子推有个邻居叫解张,他看到那些鼠辈们都“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了,而唯有介子推两手空空背起老母亲隐入山林.气愤地给重耳写了一封题为《龙蛇怨》的信:“龙欲上天,五蛇为辅.龙已升云,四蛇各入其宇;一蛇独怒,终不所见处所!”
重耳看了解张的信就坐不住了,因为天下人都知道重耳吃了介子推身上的一块肉,别人都论功行赏了,唯有临危救主的介子推无人问津.身为君王不知恩图报,那就是忘义小人. 重耳不找出介子推,并给他封个一官半职,他就无法向国人交待,那样就会直接危及到他的皇权统治.于是他就发起了规模盛大的搜山“寻介”活动.在那么大的一座绵山中,要找到两个活人,只要你是诚心,应该不难.
此时,还是那个头须理解重耳心思,献计说:“找不到介子推,不如来个火烧绵山,用烟熏火烤将他母子俩逼出来.”重耳一听,觉得头须这个人真能善解人意,心想,此计真是太妙了.他立即下令快快放火烧山.于是,侍卫们三面点火,留一面让介子推自己跑出来.
稍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人如果吸入了大量的浓烟,还能跑的出来吧?放火烧山,表面上是逼介子推出来做官受赏,实质就是采用对付野兽的方法,将介子推给收拾了,这样就一劳永逸了.
大火是烧了三天三夜,也不见介子推背着他的老母亲跑出来.火灭后人们上山才发现,介子推与他的老母亲紧紧地抱着一颗老柳树,已经活活被大火烧死了.
有趣的是,熊熊大火将介子推母子化为灰烬,却留下了介子推从衣服上撕下来的布片上,写的一首血诗:“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柳下做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烈火中竟能留下一块衣片而烧不了,真是人间奇迹.只要看看那诗的意思,就会明白重耳的良苦用心.诗里是说介子推自己甘愿去死,只要君王心中有我,做个勤政爱民的好皇帝,我也死而无憾了,这是重耳欲盖弥彰的伎俩.他向国人表示:介子推是自己以死殉君王,不是我重耳烧死的.
寻找介子推重耳做了,放火烧山搜查介子推也做了,又有介子推的亲笔血诗为证.介子推是他自己想死,怪不了别人.重耳将介子推作为大大的忠臣,一个忠君 “明星”的形象就这样形成了,从此大臣们就有了学习的榜样.
介子推死了,重耳的心事也一了百了了.剩下的就由他去大做特做文章了.为向国民证明他是一位深明大义的明君,他做了五件事: 一.下令将绵山改名为介山; 二.将绵山县改为介山县; 三.在介子推烧死的柳树下建墓立祠,供介子推的像,让世人顶礼膜拜; 四. 召令天下,将介子推被烧死的这一天,全国不许生火,所有的人都只能吃冷食,于是就有了寒食节; 五. 用烧剩的柳树做了双木屐,常在宫廷穿着,让嗒.嗒.嗒的木屐声,时时提醒他不要忘了介子推这样的忠臣.
重耳这五招,实在高明,他明曰树介子推,实则是为自己树碑立传.民间有句俗话,说一些小人干了见不得人的事,当了婊子,还要立牌坊.重耳就是这样的小人,流传千古的寒食节,就是他为自已立的一座贞节牌坊.
难怪唐代诗人写了一首<寒食>诗,为介子推鸣不平,诗曰:
.“之推言避世,山火遂焚身.四海同寒食,千古为一人.深冤何用道,峻迹古无邻.魂魄山河气,风雷御宇神.光烟榆柳火,怨曲龙蛇新.可叹文公霸,平生负此臣.”
帮你写作业,有啥好处啊
都说时势造英雄,名人也是历史的造物而已
名人也是历史的造物
历史是名人创造的吗?不是。是广大的人民群众创造的。
主持人: 亲爱的观众朋友们,大家好。这里是“千年一辩”栏目。东周末年,群雄争霸,硝烟四起,礼崩乐废。乱世之中,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悄然诞生,他就是孔子。孔子的儒学思想在两千多年间历经推崇和毁誉,对中国的政治和生活产生了很大影响,可谓瑕瑜互见。我们今天辩论的题目就是《千古风流论孔子》。为此,我们通过时光隧道请来几位历史名人,来个群舌论孔。推崇孔子功大于过的正方代表有荀子、孟子、董仲舒,共三位;批驳孔子...
全部展开
主持人: 亲爱的观众朋友们,大家好。这里是“千年一辩”栏目。东周末年,群雄争霸,硝烟四起,礼崩乐废。乱世之中,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悄然诞生,他就是孔子。孔子的儒学思想在两千多年间历经推崇和毁誉,对中国的政治和生活产生了很大影响,可谓瑕瑜互见。我们今天辩论的题目就是《千古风流论孔子》。为此,我们通过时光隧道请来几位历史名人,来个群舌论孔。推崇孔子功大于过的正方代表有荀子、孟子、董仲舒,共三位;批驳孔子过大于功的反方代表有商鞅、韩非、墨子,也是三位。现在我宣布,辩论开始,先请正方论述。 荀子(慷慨激昂地): 孔子广扬礼节,遍传孝道,讲求为政者要仁爱,为民者要守节,这一切都是为了安居乐业,并且孔子毕其一生致力于此,他个人的美德和他对中国人民的贡献永远不可泯灭。 “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商鞅一字一顿地开了口。他继续道: 这可是孔先生在他自己的《论语》里说的。他只讲礼节和孝道,而不谈改变和创造,国家如果天天在那里复古搞尊卑排序和点头哈腰的礼节,而不去改变、不去创造、不向前发展,那必定使国家陷于贫困和弱小,最终的结果是无业可乐无居可安啊! 孟子(慢条斯语地): 孔圣人说的复古是针对当时把礼节孝道破坏的了时代,目的是恢复礼孝,并不是主张社会后退。孔圣人主张“仁者爱人”,主张“克己复礼”,主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反对的是没有礼仪孝道和没有诚信忠义,他的观点讲究的是人与人的和谐相处,这是任何一个国家和社会都需要的,就这一点来说,他作为圣人当之无愧。 韩非子(微笑着环顾左右): 我个人认为孔老的观点是贵族式的和精神享受的,不能解决实际的民生的问题,所以虽然没错,但却不合时宜。 董仲舒(激动异常): 怎么不合时宜?试想,如果一个君主不施仁政,各级官僚都各自为政、儿孙们都不讲孝道,那么国家和我们的每一个家庭又怎么能安宁呢?不安宁又怎么能乐业呢?我看他的思想在任何情况下都很合时宜。 墨子(拍案而起): 问题就在于孔大人他只谈礼孝,不谈作为,只谈仁爱,不讲平等,对这些观点我实在不能苟同。爱就要无差别的博爱,我坚决反对有等级差别的爱。 孟子: 我看还是让事实来说话吧。我母三迁造就了我的今天,这就是爱的力量;我母在则不远游,使她老人家安度晚年,这也是爱的力量。这足以说明,一个人只要有了爱,既能事业有成,也能家庭和睦。 刚才墨子谈到孔先生的爱不是博爱,其实不然。比如孔先生主张“有教无类”,说的就是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力嘛。至于等级差别,是指在国家管理和家庭生活当中要分清上级和下级、分清长辈和晚辈,在学校要分清老师和学生,这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含糊的…… 主持人: 好,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今天的辩论到此结束。纵观正、反两方引经据典的论证,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很难分出胜负。但我相信大家一定从中感悟到,孔子的思想有其积极和谐的一面,但由于特定的历史条件所决定,它也有消极和局限的一面,我们既不要全盘否定,也不该简单全收,而是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就是我们制作本期节目的真正目的。好,今天的节目到些结束,感谢六位嘉宾的参与和广大观众的收看,下周同一时间我们再见。
收起
《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周恩来小时候的故事周恩来从小志高,12岁就发出了立志读书,报效祖国的誓言。1911年年底,周恩来在沈阳东关模范学校上学。一天,魏校长亲自为学生上修身课,题目是初中名人名言“立命”.正当魏校长讲到精彩处突然停顿下来,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请问为什么读书?名人传人物形象”教室里鸦雀无声,没有一个学生回答。“如果没有人回答,我就一个个问了!”魏校长走下讲台,指着前排一同学说:“你...
全部展开
《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周恩来小时候的故事周恩来从小志高,12岁就发出了立志读书,报效祖国的誓言。1911年年底,周恩来在沈阳东关模范学校上学。一天,魏校长亲自为学生上修身课,题目是初中名人名言“立命”.正当魏校长讲到精彩处突然停顿下来,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请问为什么读书?名人传人物形象”教室里鸦雀无声,没有一个学生回答。“如果没有人回答,我就一个个问了!”魏校长走下讲台,指着前排一同学说:“你为什么而读书?”这个学生站起来挺着胸脯说:“为光耀门楣而读书!”.魏校长点点头,又问第二个学生,回答是:为了明礼而读书。第三个被问的学生是一个靴铺掌柜的儿子,他很认真地回答说:“我是为我爸而读书的。”同学们听了哄堂大笑。校长对这些回答都不满意,摇了摇头又到周恩来面前,问道:“你是为什么而读书?”周恩来在学生中威信挺高,在以前不久,辛亥革命刚刚成功,他在同学们中第一个剪掉了长长的辫子,这是很不简单的一件事,因为满清政府规定,所有汉人男子都必须像满族人一样留长辫子,以表示忠于清朝朝廷,不留辫子就要杀头。因此,同学们都非常敬名人轶事阅读佩他.周恩来站起身来,教室里静悄悄的,大家都在等待他的回答。周恩来非常郑重地回答道:“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中华之名人伟人介绍崛起而读书!”回答的多好啊!一句话,表达了周恩来从小立志振兴中华的伟大志向。魏校长没有想到,竟然有这样出众的学生,非常高兴。他示意让周恩来坐下,然后对大家说:“有志者,当效周生啊!”意思是说,有志气的青年,都要向周恩来学习!是呀,我们应该向周恩来学习,“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从小就立下远大的人生目标,然后为实现这个目标而坚持不懈,勤奋学习,为人民,为国家做出贡献,这样才有真正的人生意义!理想是心中最深处永远惦记的一件事,也许是出生于和平年代,成长于和平年代,我们这一代人,没有经历过民族生死存亡的考验,没有经历过腥风血雨的洗礼,没有经历过动荡不安的岁月,比起我们的祖辈父辈,我们似乎少了一些远大的理想,少了一些指点江山的雄心壮志,少了一些大干一场的豪情气概。有的人对待读书带着浓重的功利色彩,他们认为读书就是为了获取高学历,数学名人获取高学历就是为了谋求好工作,谋求好工作就是为了拿到令人羡慕的薪金。至于个人的理想抱负,那似乎是不合时宜的问题。可是,生命的价值和生活的意义难道就仅仅在于获取物质上的满足吗?人活着总该有点精神,有点追求,有个理想,有个目标。这个理想不是非得建丰功,立伟业,但应该让自身价值得到体现和认可。一个人不能延长生命的长度,但他可以拓展生命的宽度。一个人的理想和追求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他生命的质量和生活的高度。有了理想和追求才能让人在黑暗中找到方向,在困顿时拥有动力,在迷茫无措时看清脚下的路。人作为生命个体,总不可避免有走向消亡的时候,只有精神可以留存。作为即将走向社会的新世纪的大学生,我们更应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把远大理想看作自己前进的旗帜,清醒地规划自己的未来,活出生命的精彩!
收起
孔子
子姓,以孔为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昌平乡(今曲阜市南辛镇)人。家中排行第二。我国古代伟大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古文献整理家,儒家学派创始人。相传曾修《诗》《书》,订《礼》《乐》,序《周易》,作《春秋》。他一生从事传道,授业,解惑,被中国人尊称“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后人把孔子的言行语录记录下来,作成《论语》。在天道观上,孔子不否认天命鬼神的存在,...
全部展开
孔子
子姓,以孔为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昌平乡(今曲阜市南辛镇)人。家中排行第二。我国古代伟大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古文献整理家,儒家学派创始人。相传曾修《诗》《书》,订《礼》《乐》,序《周易》,作《春秋》。他一生从事传道,授业,解惑,被中国人尊称“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后人把孔子的言行语录记录下来,作成《论语》。在天道观上,孔子不否认天命鬼神的存在,但又对其持怀疑态度,主张“敬鬼神而远之”。 孔子与孟子并称“孔孟”,孔子被尊为“至圣”“素王”,曾子则为宗圣。孟子为“亚圣”。他的言行被他的学生写成创世巨作《论语》。他还是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是儒家学派的创始者。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孔子63岁时,曾这样形容自己:“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当时孔子已带领弟子周游列国9个年头,历尽艰辛,不仅未得到诸侯的任用,还险些丧命,但孔子并不灰心,仍然乐观向上,坚持自己的理想,甚至是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安贫乐道
孔子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在孔子心目中,行义是人生的最高价值,在贫富与道义发生矛盾时,他宁可受穷也不会放弃道义。但他的安贫乐道并不能看作是不求富贵,只求维护道,这并不符合历史事实。孔子也曾说:“富与贵,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 从吾所好。”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孔子以好学著称,对于各种知识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因此他多才多艺,知识渊博,在当时是出了名的,几乎被当成无所不知的圣人,但孔子自己不这样认为,孔子曰:“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 孔子学无常师,谁有知识,谁那里有他所不知道的东西,他就拜谁为师,因此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直道而行
孔子生性正直,又主张直道而行,他曾说:“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矣。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史记》载孔子三十多岁时曾问礼于老子,临别时老子赠言曰:“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为人子者毋以有己,为人臣者毋以有己。”这是老子对孔子善意的提醒,也指出了孔子的一些毛病,就是看问题太深刻,讲话太尖锐,伤害了一些有地位的人,会给自己带来很大的危险。
与人为善
孔子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道德学说,他自己也是一个很善良的人,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待人真诚、宽厚。“己所不欲,毋施于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等第,都是他的做人准则
登堂入室:表示已达到一定的程度或是已得到老师专授指点.
孔子的弟子子路,为人刚勇,一日在孔家弹瑟,瑟声中带有杀气,犯了孔子的大忌--仁.孔子自然不喜欢,又不便发作,就不满道:"子路弹瑟的本领已经登上厅堂,但尚未能进入内室.他为何要在我家弹瑟啊? 无聊!" 孔子的众弟子一听老夫子对子路不满,马上就改变对子路的看法和态度,越来越鄙视他.
两个启示:在别人家里最好安份些;
对于头儿,要懂得投其所好才是啊!
道不拾遗:形容社会风气道德良好.
孔子在鲁国当了几任官,他在任之时,鲁国政治有了极大改良:卖东西不讨价还价;掉了东西不必惊慌,老百姓都有自已的人格,不肯拾起收为已有.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