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如何正确地进行激励性评价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5/01/23 11:26:50
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如何正确地进行激励性评价
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如何正确地进行激励性评价
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如何正确地进行激励性评价
分宜二小 钟梅芳 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励.”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在全国的推行,为切实落实课改要求,促进学生全面真正的发展,在小学课堂教学中怎样进行小学语文课堂激励性评价成为重要课题. 所谓激励性评价是指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的旨在激励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肯定评价.它着眼于学生学习兴趣的调动与培养,有利于肯定学生主动积极的学习状态和富有成果的学习成效,有利于产生进一步学习的动机,使他们的学习活动处于“积极学习—激励评价—进一步积极学习”的良好循环中. 小学语文学科具有不同于其它学科的特点.它具有文学性、情感性、模糊性等特点.学生在学习理解时,往往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他们总是自觉不自觉地运用原有的知识储备、经验积累进行知觉感受和创造性体验,常回答出一些幼稚可笑、稀奇古怪等系列问题,得不到老师所要的答案,有时以致于弄得教师焦头烂尾、一无是处,不经意间一堂课给搅和了.有的教师也常常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为了有一个较为统一的课堂,直接给出结果或否定:“不对”、“错了”、“更正”、“重做”等.在不经意间阻止学生的回答,扼杀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积极性.一次次给学生心理造成严重的创伤,把学生回答问题的满腔热情之火扑灭了. 而面对学生回答正确的问题,有的老师一堂课下来,全是“很好、很好”、“真棒、真棒”.如此的单调、没有变化,不能把所要激励评价的内容落到实处,让学生感到迷糊,不知“好”在哪里、“棒”在哪里,这一切都似乎流于形式,让学生感到乏味,缺乏艺术. “每个学校,都要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由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上进探索精神、创新思维,为学生的禀赋和潜能的充分发挥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要真正落实课改要求,进行良好的激励性评价刻不容缓,我们要想尽一切方法,寻求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案. 一、教师要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观念 长期以来,教师在教学中普遍采用的是求同,不存异.而今天则是以学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充分自由的发展,对问题的答案没有唯一.语文学科答案往往多样化、师生平等,教师并非绝对权威,并不什么都以老师说了算.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师的评价要以学生的发展为依据.适合学生发展的评价,方算好的评价;真正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激励性评价,方算真正的激励性评价.对此,教师应该加强理论修养学习,从学生发展的角度出发,了解学生,适时激励. (一)要将“以教师的教为本”的教学观转向“以学生的学为本”的学习观. 即须教师明确现代课堂教学设计首先是为学生的有效学习服务的,应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来确定适应于学生学习的教学起点,进而设计有助于学生学习潜能开发的学习目标和实施有利于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发展的评价方案. (二)要将“以书本知识的传授为本”的价值取向转为“以学生身心发展为本”的价值取向. 让传授书本知识服从、服务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即在现代课堂教学设计中要把“语文教材的知识”转化为“教师的导教知识”,在课堂教学中再把“教师的导教知识”转化为“学生的知识”. (三)要将以“静态的备课”观转向“用动态的设计评价”观.即要改变以往把学生的一切“教师全知”的备课观转变为以课前一定的“静态预设”为基础,再根据课堂上学生学习的具体反馈情况再作出实时、灵活的调整的观念. 二、坚持正面引导原则,以激励评价为主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对学生的日常表现,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价,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曾有一句名言,“积极的鼓励比消极的刺激来得好”,它说明激励性评价的作用是巨大的.清代教育家吴昊先生说:“教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花费很长的时间和精力去批评学生,不如用一点心去发现其优点,并且鼓励他,让学生体验成功的滋味. (一)鼓励学生主动尝试,教师及时圆场 新课程下的教学是以学生为主的教学.在课堂上,要将教师的“讲”转变为学生的“说”,让学生自由发言.学生发言不对,说不到要害,说不清楚,教师应及时引导补充,不让学生难堪,让学生保持愉快的心情,尝到成功的喜悦.一教师在课堂上常用“相信自己,你们一定能读好.”“老师再给你一次机会,再试试”,“我看到了一双渴求知识的眼睛”,像这样教师及时圆场,给他一种激励,一种驱动力. 如又一位教师在朗读教学中,对添字、漏字现象这样激励道:“第一遍错了是正常的.”第二遍还错,“这遍没读好,还有第三遍、第四遍”,“别紧张,慢点儿,大家都在耐心地听呢.”一直到学生读对,给予鼓励“了不起,你成功了!”如此鼓励,学生得到了信心. (二)鼓励学生张扬个性,教师不唯书 教育本质上应该是民主的,只有民主的教育,学生的个性才能得到张扬.只有让每个学生在民主的氛围中都得到尊重,有发言权,积极进取,学生的聪明才智才能得到发挥,自身才能得到真正发展.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让学生得到真正发展就要给学生创造思维的空间,不唯书,要鼓励学生张扬个性.比如课堂中分析润土悲剧的根源,有一位学生说悲剧的主要根源不是当时的社会,而是他自己迟钝的性格,“种出来的东西只能烂掉,为什么不想方设法地去卖掉,哪怕送人也比烂掉强几倍”足见多有个性. 刘心武写过一篇文章,批评他的老师,说老师有一种扼杀学生个性的倾向.刘心武从小爱写作,老师在班上读他的一篇夹叙夹议的文章,文章中写了一句:“这是作家掷向浩渺宇宙一声强劲的呐喊.”同学们哄堂大笑,老师也带着不置可否的态度.好在刘心武不服,继续向杂志社投稿,不久,他的文章在杂志上发表了. (三)努力挖掘学生的闪光点,形成一种激励策略 学生是存在个体差异的,对于评价,我们不能“五个手指一样长”,忽视他们的优点和存在.而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及时肯定学生的点滴进步,努力挖掘出学生的每一个闪光点,形成一种激励策略. 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实验证明,罗森塔尔的谎言(其实这个“谎言”就是“赏识”),对老师产生了暗示,左右了老师对名单上的学生的能力评价,而老师又将自己的这一心理活动通过自己的情感、语言和行动传染给学生,努力挖掘学生的闪光点,使学生变得更加自尊、自爱、自强,从而使各方面得到异乎超常的提高.可见,学生的发展潜力是巨大的,只要挖掘和激励得当,那将得到不可限量的发展. 三、对学生的不同回答采取不同的激励性评价 (一)对正确性回答的激励性评价 1.对相同水平者,评价用语要多样化 面对正确的回答,教师在评价时显得得心应手,然而有的教师在评价用语上往往很单一,学生要么是“很好”要么就是“真好”,不能评到学生回答的要害.一位教师在一节课下来,激励性评价全是“很好”应对,学生听了不新鲜,听课老师见了乏味.虽然教师有“渊博”的知识,但缺乏激励的技巧,结果学生不耐烦,回答问题没有积极性. 而一位小学教师在一堂阅读课时,针对采用了多种激励评价语:“读得真不错”、“大家听了都在佩服你读得好!”“这个句子读得多好啊!请你再读一遍,大家仔细听听.”“老师被你感动了.”“你读得比老师还要棒.”“到目前为止,你是读得最出色的一个!”“老师觉得,你长大肯定能当一个播音员!”结果,这堂课,气氛异常活跃. 2.对水平不同者,激励要个性化 一个班学生的智力、品德、个性等方面往往存在很大差异,在教学中给予他们的评价也是不同的.赞扬鞭策优秀生;肯定、鼓励中等生;宽容激励后进生. 而当前的不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都变成了打拍子,喊口号.哪个学生说的好,不论是素质较好的学生,还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不讲问题的难易程度,全体学生在老师的指挥下一起喊:“棒!棒!你真棒!”教育家陶行知说:“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独从心理发出来的,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所以,教学中对学生激励性评价,要具有真情实感,让学生真正体验到成功之乐,特别是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更应如此.当他们在课堂演练时,即使是错了,只要字写得好,老师也应该边点头边说:“老师真喜欢你写的字.”当他们对简单的问题勇敢的站起来,并回答正确时,老师更应该边侧头倾听边点头边说:“今天你真了不起,能有这么大的进步,老师感到非常高兴,也同意你的想法.”…….这样评价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他们内心的激动是可想而知的,从中体验到成功的乐趣.这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产生自主探索的内驱力,强化主动学习的意识. (二)对非“准确”性回答的激励性评价 如今的学生已不是以往大家所认为的“一张白纸”,而他们是带着各种各样的感受来到课堂的.面对教师的提问,他们不时回答出一些教师认为完全不正确的答案.面对此种情形,教师不是否定就是冷落学生,给学生一次次打击,新课程评价得不到真正实施. 一位女教师教学《白杨》.新课伊始,身旁大屏幕上,多媒体课件演示出一排高大挺秀的白杨树正挺立在大戈壁上,狂风呼啸,飞沙走石.白杨遮挡风雨,傲视万物. 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画面,说说你眼中的白杨有什么特点. 生:白杨的树形优美,像一把绿色的大伞,长得很茂盛.(教师微微点点头) 生:白杨树壮壮的、高高的,像勇敢的士兵搏击风沙、守卫戈壁.(教师投去赞许的目光) 突然,又有一个学生站起来“白杨一定在埋怨老天爷不公,把它安排在这样一个鬼地方.它哭得脸色(树干)发白,愁愁脸上布满了深深浅浅的皱纹. 学生哄堂大笑.显然在最后,这位老师也没有想到会出现这种局面,在对白杨的一片歌功颂德声中竟出现了这样一个不和谐的音符,尤其在这么多老师听课的场合,女教师有几分尴尬,有几分愠怒,她像白杨一样苍白着脸,淡淡地说了一声“坐下”. 这个教学片段,最后一位学生实在没有得到教师所要的答案,面对这样不太准确的回答,教师没能做好恰当的评价,也就给学生学习动机轻轻一次抹杀. 又记得一位语文老师在课堂提问学生:“同学们,冬天的雪慢慢融化了,形成了什么呢?”有的同学说:“雪融化了,变成了河水,流进了小河.”有的说:“雪融化了,长成绿色的小草.”老师点头赞许.这时,又一位同学回答说:“雪融化了,变成了春天.”这位老师没有赞许,还要批评他,因为他的回答有些离题.许多教育者提到了这个故事,不无惋惜.这位同学的回答,应该说具备诗人的想象和情感,可惜那位老师没有欣赏他.美国的威尔逊曾说:“冷漠就是最大的残忍.”对儿童创造性的表达与富有激情性思考的冷漠,无异于冷水泼面. 我们应知道孩子是无邪的,他们眼中的世界充满了童真,他见到什么就说什么,想到什么就答什么,全然不顾场合的庄重以及教者的心情.然而因为这种童贞,才使得这个世界纯洁而充满真理. 四、激励性评价中注意“三尊重” (一)尊重学生的怪异 求异、偏激都是与众不同,都是突破常规,这可能是创新的基础、创新的表现,创新的兆头.教师在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怪异,让学生创新潜能得到充分的开发. “你的思维都是自由的,喜欢怎么想就怎么说,只要说得有道理.”如果这样让学生自由畅谈,那么一堂课学生再没有什么顾忌,他将说出自身最真实的想法,创造出无法比拟的人文课堂气息也是一种成果,即使是怪异得毫无用处也要比唯心的讨好强十倍. (二)尊重学生的选择 学生的思维一旦被激活,就有多维的延伸性,他可以顺应教师的意志,按老师的思维前行,也可以逆教师的思路,另辟经纬,允许学生挑战权威,允许学生出错. 对有争议的不太明确的,有多种说法,孰是谁非,碰到此情况,教师应尊重学生思维方式的自主选择,可对学生说:“大家说得都很有道理,两种说法老师都同意.” (三)尊重学生的创新成果 温伯格(美国诺贝尔奖获得者)曾说:“成功很重要的原因是‘进攻性’,不是人与人,而是对自然.不要书本上给你的答案,而是尝试不同,尝试发现书本上什么不同的东西,这种素质可能比智力更重要,往往是区别最好和次好学生的标准.”学生对权威挑战,允许与别人有不同的观点,鼓励其“有自己的见解、很好.” 对学生独到的思维成果要及时捕捉,抓住不放,热情鼓励“小火花做大文章”.“助燃”创新火花,注意学生的点滴进步,及时表扬肯定,让学生获得满足感. 小学语文教学是一门复杂的教学,在新课程背景下,怎样恰当有效地进行课堂激励性评价是一门艺术.这门艺术的高低将直接关系到小学生学习兴趣、人生目标和创新能力等方面的发展,也将关系到国家、民族的发展.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我们要一起不断研究、做好小学语文课堂激励性评价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