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的诗词:菩萨蛮《大柏地》的意思是什么?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23 00:28:56
毛泽东的诗词:菩萨蛮《大柏地》的意思是什么?毛泽东的诗词:菩萨蛮《大柏地》的意思是什么?毛泽东的诗词:菩萨蛮《大柏地》的意思是什么?菩萨蛮·大柏地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

毛泽东的诗词:菩萨蛮《大柏地》的意思是什么?
毛泽东的诗词:菩萨蛮《大柏地》的意思是什么?

毛泽东的诗词:菩萨蛮《大柏地》的意思是什么?
菩萨蛮·大柏地
赤橙黄绿青蓝紫,
谁持彩练当空舞?
雨后复斜阳,
关山阵阵苍.
当年鏖战急,
弹洞前村壁.
装点此关山,
今朝更好看.
这首词最早发表在《诗刊》一九五七年一月号.
[题解]
1929年2月10日,红军在大柏地大败尾随的国民党赣军独立第七师刘士毅部;1933年,粉碎“第四次围剿”后行军途经大柏地时写下此词.
注释
〔大柏地〕在江西省瑞金县城北六十里.一九二九年一月,毛泽东和朱德率领红军由井冈山向赣南进军.二月十日(正值春节)至十一日,在大柏地击败尾追的国民党赣军刘士毅部,歼敌近两个团,俘敌团长以下八百余人,并缴获了大批武器.这是毛泽东和朱德率领的红军部队离开井冈山后打的第一个大胜仗.这首词是作者一九三三年重过大柏地时所作,当时他已被调离军事领导职务,专任政府工作.
〔彩练〕彩色的丝绸,比喻虹.
〔雨后复斜阳〕唐温庭筠词《菩萨蛮》:“雨后却斜阳”.
〔洞〕射穿.
全文意思是:美丽的彩虹出现在天边,好像有谁手持彩带在空中挥舞.雨后初睛,夕阳之下,群山苍翠.看到残留在村前墙壁上的弹痕,不由得想起当年激战歼敌的情景.正是经过战火洗礼的河山,今天看来才更加美丽可爱.

菩萨蛮·大柏地
毛泽东
1933年夏
赤橙黄绿青蓝紫,
谁持彩练当空舞?
雨后复斜阳,
关山阵阵苍。
当年鏖战急,
弹洞前村壁。
装点此关山,
今朝更好看。
【时代背景】
这首词作于1933年夏。大柏地在江西省瑞金县城北30公里。1929年1月,毛泽东同志和朱德同志率领红军从井冈...

全部展开

菩萨蛮·大柏地
毛泽东
1933年夏
赤橙黄绿青蓝紫,
谁持彩练当空舞?
雨后复斜阳,
关山阵阵苍。
当年鏖战急,
弹洞前村壁。
装点此关山,
今朝更好看。
【时代背景】
这首词作于1933年夏。大柏地在江西省瑞金县城北30公里。1929年1月,毛泽东同志和朱德同志率领红军从井冈山出发,2月10日,同追来的国民党反动派在大柏地打了一仗,大获全胜。1933年夏天,毛泽东同志重新经过大柏地,触景生情,写了这首词。
【译诗】
空中有赤橙黄绿青蓝紫,
而谁又在手持这彩虹临空舞蹈?
黄昏雨之后又见夕阳,
延绵的群山正渐次变得葱茏。
想当年在此激战,
昔日的弹洞仍留在村庄的壁头。
就让它来点缀面前的江山吧,
如今看上去却更加妖妍。
【赏析】
这是一首追忆战争的诗篇,但却没有激烈愤慨或血腥的战争场面,只有江山之美跃然于目前。回忆是美好的,只要成为过去就会变成亲切的回忆,尤其是诗人要在这里凭吊昔日得胜战场,而身边的夏日黄昏的美景宁静而清翠。仿佛感恩的大自然此刻也懂得了诗人愉悦的心情。
诗人毛泽东在这里没有像写《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或那两首《渔家傲》反第一、二次大“围剿”那样以“天兵怒气冲霄汉”的壮怀激烈之情,直抒胸臆,即景写诗斥敌;而是轻松地慢慢地驻足细看,留恋光景,回首当年。
他在回忆1929年,他同他的亲密战友朱德、陈毅等率红军主力三千六百余人在那一年的早春离开了井冈山,向赣南进击。由于敌军重兵围追,又由于来到外地,人生地不熟,红四军沿途五战皆告失利。就在这一年的阴历的除夕之夜,红四军刚到瑞金,江西敌军便尾随而至。毛主席见敌单薄,即决定再次迎敌。战机已经抵达,好运即将降临。毛主席沉着调兵,在瑞金以北约30公里处的大柏地麻子坳布下口袋阵。自第二日下午3时一直激战到次日正午,终于击溃敌军,取得这次转战以来首次重大胜利。而胜利之地就是大柏地——一个吉祥的必胜之好地名。
世事变幻,雪泥鸿爪,时间又到了1933年夏,多少年过去了,毛主席又置身于大柏地,这一次他的心情也不太好,因1932年10月中共苏区中央局宁都会议后,毛泽东受王明“左”倾冒险主义路线排斥,被免去红一方面军总政治委员的职务,改去地方上主持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工作,这年夏天(即1933年)他因从事调研工作,领导中央苏区的查田运动才重返大柏地,面对昔日金戈铁马的战场,他感慨万千地抚今追昔,一口气写下了这首诗。
此诗一开始就描绘了当日夏天傍晚雨后晴空的山水风景,先从目前夕阳西下的晚空入笔,一来就是七个颜色字,而且每字每顿,突兀奇瑰,有破空到来之感,同时又十分形象传神地给了我们一幅斑斓的夏日黄昏图。接着第二句更加大胆灵妙。究竟是谁手持彩虹临空而舞?仿佛诗人将自己溶入其间;这如画的风景谁来描绘,谁来掌握?令人读起来就是诗人自己,他就是这样美景的绘图人,这美景的变幻者,这“红雨随心翻作浪”的真正主人。
然后从空中到眼前的夕辉与青山,黄昏雨后的群山格外苍翠欲滴,在夕阳的映衬下闪烁着绮丽的暮色。这三、四句中,虽然第三句化用花间词人温庭筠的“雨后却斜阳”但并非落入花间派的婉约纤柔之中,其中一个“复”字就显得比“却”字有重量,更肯定,“却”字却更婉转、更轻一些。而且第四句的风物也呈浩然大气,尤其是“阵阵”二字,有浩荡铺展之势,“关山”二字也是从大象入手,最后一个“苍”字显得气韵悠荡,无边无涯之感回荡于心头。
下半阕起首二句才点出此诗追忆的主题,上半阕整个是写今日风景(即1933年夏天大柏地的风景)。当年的激战如今已成为烟云,只有雨后墙壁上还残留着一些弹洞。这些追忆并非随意道来,它将立即为我们创造出一个新意境:“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这的确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对美的新发现,因为在一般人的眼中,弹洞点是不好看的东西,但在诗人眼里,一切都是物随心喜。就用这些弹洞来点缀祖国河山吧,它在夏日黄昏雨后的晴空里显得分外美丽。因为它展示了一种新风景,诗人在此也预感到一个新世界。

收起

这首词的大意是:美丽的彩虹出现在天边,好像有谁手持彩带在空中挥舞。雨后初睛,夕阳之下,群山苍翠。看到残留在村前墙壁上的弹痕,不由得想起当年激战歼敌的情景。正是经过战火洗礼的河山,今天看来才更加美丽可爱。
菩萨蛮·大柏地
赤橙黄绿青蓝紫,
谁持彩练当空舞?
雨后复斜阳,
关山阵阵苍。
当年鏖战急,
弹洞前村壁。
装点此关...

全部展开

这首词的大意是:美丽的彩虹出现在天边,好像有谁手持彩带在空中挥舞。雨后初睛,夕阳之下,群山苍翠。看到残留在村前墙壁上的弹痕,不由得想起当年激战歼敌的情景。正是经过战火洗礼的河山,今天看来才更加美丽可爱。
菩萨蛮·大柏地
赤橙黄绿青蓝紫,
谁持彩练当空舞?
雨后复斜阳,
关山阵阵苍。
当年鏖战急,
弹洞前村壁。
装点此关山,
今朝更好看。
这首词最早发表在《诗刊》一九五七年一月号。
[题解]
1929年2月10日,红军在大柏地大败尾随的国民党赣军独立第七师刘士毅部;1933年,粉碎“第四次围剿”后行军途经大柏地时写下此词。
注释
〔大柏地〕在江西省瑞金县城北六十里。一九二九年一月,毛泽东和朱德率领红军由井冈山向赣南进军。二月十日(正值春节)至十一日,在大柏地击败尾追的国民党赣军刘士毅部,歼敌近两个团,俘敌团长以下八百余人,并缴获了大批武器。这是毛泽东和朱德率领的红军部队离开井冈山后打的第一个大胜仗。这首词是作者一九三三年重过大柏地时所作,当时他已被调离军事领导职务,专任政府工作。
〔彩练〕彩色的丝绸,比喻虹。
〔雨后复斜阳〕唐温庭筠词《菩萨蛮》:“雨后却斜阳”。

收起

这首词的大意是:美丽的彩虹出现在天边,好像有谁手持彩带在空中挥舞。雨后初睛,夕阳之下,群山苍翠。看到残留在村前墙壁上的弹痕,不由得想起当年激战歼敌的情景。正是经过战火洗礼的河山,今天看来才更加美丽可爱。

这首词最早发表在《诗刊》一九五七年一月号。
[题解]
1929年2月10日,红军在大柏地大败尾随的国民党赣军独立第七师刘士毅部;1933年,粉碎“第四次围剿”后行军途经大柏地时写下此词。
注释
〔大柏地〕在江西省瑞金县城北六十里。一九二九年一月,毛泽东和朱德率领红军由井冈山向赣南进军。二月十日(正值春节)至十一日,在大柏地击败尾追的国民党赣军刘士毅部,歼敌近...

全部展开

这首词最早发表在《诗刊》一九五七年一月号。
[题解]
1929年2月10日,红军在大柏地大败尾随的国民党赣军独立第七师刘士毅部;1933年,粉碎“第四次围剿”后行军途经大柏地时写下此词。
注释
〔大柏地〕在江西省瑞金县城北六十里。一九二九年一月,毛泽东和朱德率领红军由井冈山向赣南进军。二月十日(正值春节)至十一日,在大柏地击败尾追的国民党赣军刘士毅部,歼敌近两个团,俘敌团长以下八百余人,并缴获了大批武器。这是毛泽东和朱德率领的红军部队离开井冈山后打的第一个大胜仗。这首词是作者一九三三年重过大柏地时所作,当时他已被调离军事领导职务,专任政府工作。
〔彩练〕彩色的丝绸,比喻虹。
〔雨后复斜阳〕唐温庭筠词《菩萨蛮》:“雨后却斜阳”。
〔洞〕射穿。
全文意思是:美丽的彩虹出现在天边,好像有谁手持彩带在空中挥舞。雨后初睛,夕阳之下,群山苍翠。看到残留在村前墙壁上的弹痕,不由得想起当年激战歼敌的情景。正是经过战火洗礼的河山,今天看来才更加美丽可爱。

收起

由于文体的不同,诗词的语法和散文的语法不是完全一样的。律诗为字数及平仄规则所制约,要求在语法上比较自由;词既以律句为主,它的语法也和律诗差不多。这种语法上的自由,不但不妨碍读者的了解,而且有时候还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艺术效果。
关于诗词的语法特点,这里也不必详细讨论,只拣重要的几点谈一谈。
(一)不完全句
本来,散文中也有一些不完全的句子,但那是个别情况。在诗词中,不完全...

全部展开

由于文体的不同,诗词的语法和散文的语法不是完全一样的。律诗为字数及平仄规则所制约,要求在语法上比较自由;词既以律句为主,它的语法也和律诗差不多。这种语法上的自由,不但不妨碍读者的了解,而且有时候还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艺术效果。
关于诗词的语法特点,这里也不必详细讨论,只拣重要的几点谈一谈。
(一)不完全句
本来,散文中也有一些不完全的句子,但那是个别情况。在诗词中,不完全句则是经常出现的。诗词是最精炼的语言,要在短短的几十个字中,表现出尺幅千里的画面,所以有许多句子的结构就非压缩不可。所谓不完全句,一般指没有谓语,或谓语不全的句子。最明显的不完全句是所谓名词句。一个名词性的词组,就算一句话。例如杜甫的《春日忆李白》中两联: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若依散文的语法看,这四句话是不完整的,但是诗人的意思已经完全表达出来了。李白的诗,清新得像庾信的诗一样,俊逸得像鲍照的诗一样。当时杜甫在渭北(长安),李白在江东,杜甫看见了暮云春树,触景生情,就引起了甜蜜的友谊的回忆来,这个意思不是很清楚吗?假如增加一些字,反而令人感到是多余的了。
崔颢《黄鹤楼》:“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这里有四层意思:“晴川历历”是一个句子,“芳草萋萋”是一个句子,“汉阳树”与“鹦鹉洲”则不成为句子。但是,汉阳树和晴川的关系,芳草和鹦鹉洲的关系,却是表达出来了。因为晴川历历,所以汉阳树更看得清楚了;因为芳草萋萋,所以鹦鹉洲更加美丽了。
杜甫《月夜》:“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这里也有四层意思:“云鬟湿”是一个句子形式,“玉臂寒”是一个句子形式,“香雾”和“清辉”则不成为句子形式。但是,香雾和云鬟的关系,清辉和玉臂的关系,却是很清楚了。杜甫怀念妻子,想象她在鄜州独自一个人观看中秋的明月,在乱离中怀念丈夫,深夜还不睡觉,云鬟为露水所侵,已经湿了,有似香雾;玉臂为明月的清辉所照,越来越感到寒冷了。
有时候,表面上好像有主语,有动词,有宾语,其实仍是不完全句。如苏轼《新城道中》:“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这不是两个意思,而是四个意思。“云”并不是“披”的主语,“日”也不是“挂”的主语。岭上积聚了晴云,好像披上了絮帽;树头初升起了太阳,好像挂上了铜钲。毛主席所写的《忆秦娥·娄山关》:“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月”并不是“叫”的宾语。西风、雁、霜晨月,这是三层意思,这三件事形成了浓重的气氛。长空雁叫,是在霜晨月的景况下叫的。
有时候,副词不一定要像在散文中那样修饰动词。例如毛主席《沁园春·长沙》里说:“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恰”字是副词,后面没有紧跟着动词。又如《菩萨蛮》(大柏地)里说:“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复”字是副词,也没有修饰动词。
应当指出,所谓不完全句,只是从语法上去分析的。我们不能认为诗人们有意识地造成不完全句。诗的语言本来就像一幅幅的画面,很难机械地从语法结构上去理解它。这里只想强调一点,就是诗的语言要比散文的语言精炼得多。
(二)语序的变换
在诗词中,为了适应声律的要求,在不损害原意的原则下,诗人们可以对语序作适当的变换。现在举出毛主席诗词中的几个例子来讨论。
七律《送瘟神》第二首:“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第二句的意思是中国(神州)六亿人民都是尧舜。依平仄规则是“仄仄平平仄仄平”,所以“六亿”放在第一二两字,“神州”放在第三四两字,“尧舜”说成“舜尧”。“尧”字放在句末,还有押韵的原因。
《浣溪沙·1950年国庆观剧》后阕第一句“一唱雄鸡天下白”,是“雄鸡一唱天下白”的意思。依平仄规则是“仄仄平平平仄仄”,所以“一唱”放在第一二两字,“雄鸡”放在第三四两字。
《西江月·井冈山》后阕第一二两句:“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壁垒森严”和“众志成城”都是成语,但是,由于第一句应该是“仄仄平平仄仄”,所以“森严”放在第三四两字,“壁垒”放在第五六两字。
《浪淘沙·北戴河》最后两句:“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曹操《观沧海》原诗的句子是:“秋风萧瑟,洪波涌起。”依《浪淘沙》的规则,这两句的平仄应该是“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所以“萧瑟”放在第一二两字,“秋风”放在第三四两字。
语序的变换,有时也不能单纯了解为适应声律的要求。它还有积极的意义,那就是增加诗味,使句子成为诗的语言。杜甫《秋兴》(第八首)“香稻啄馀鹦鹉粒,碧梧栖老凤皇枝”,有人认为就是“鹦鹉啄馀香稻粒,凤皇栖老碧梧枝”。那是不对的。“香稻”、“碧梧”放在前面,表示诗人所咏的是香稻和碧梧,如果把“鹦鹉”“凤皇”挪到前面去,诗人所咏的对象就变为鹦鹉与凤皇,不合秋兴的题目了。又如杜甫《曲江》(第一首)“且看欲尽花经眼,莫厌伤多酒入唇”,上句“经眼”二字好像是多余的,下句“伤多”(感伤很多)似应放在“莫厌”的前面,如果真按这样去修改,即使平仄不失调,也是诗味索然的。这些地方,如果按照散文的语法来要求,那就是不懂诗词的艺术了。
(三)对仗上的语法问题
诗词的对仗,出句和对句常常的同一句型的。例如:
王维《使至塞上》:“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主语是名词前面加上动词定语,动词是单音词,宾语是名词前面加上专名定语。
毛主席《送瘟神》:“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主语是颜色修饰的名词,“随心”、“着意”这两个动宾结构用作状语,用它们来修饰动词“翻”和“化”,动词后面有补语“作浪”和“为桥”。
语法结构相同的句子(即同句型的句子)相为对仗,这是正格。但是我们同时应该注意到:诗词的对仗还有另一种情况,就是只要求字面相对,而不要求句型相同。例如:
杜甫《八阵图》:“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三分国”是“盖”的直接宾语,“八阵图”却不是“成”的直接宾语。
韩愈《精卫填海》:“口衔山石细,心望海波平。”“细”字是修饰语后置,“山石细”等于“细山石”;对句则是一个递系句:“心里希望海波变为平静。”我们可以倒过来说“口衔细的山石”,但不能说“心望平的海波”。
毛主席的七律《赠柳亚子先生》:“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太盛”是连上读的,它是“牢骚”的谓语;“长宜”是连下读的,它是“放眼量”的状语。“肠断”连念,是“防”的宾语;“放眼”连念,是“量”的状语,二者的语法结构也不相同。
由上面一些例子看来,可见对仗是不能太拘泥于句型相同的。一切形式要服从于思想内容,对仗的句型也不能例外。
(四)炼句
炼句是修辞问题,同时也常常是语法问题。诗人们最讲究炼句;把一个句子炼好了,全诗为之生色不少。
炼句,常常也就是炼字。就一般说,诗句中最重要的一个字就是谓语的中心词(称为“谓词”)。把这个中心词炼好了,这是所谓一字千金,诗句就变为生动的、形象的了。著名的“推敲”的故事正是说明这个道理的。相传贾岛在驴背上得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他想用“推”字,又想用“敲”字,犹豫不决,用手作推敲的样子,不知不觉地冲撞了京兆尹韩愈的前导,韩愈问明白了,就替他决定了用“敲”字。这个“敲”字,也正是谓语的中心词。
谓语中心词,一般是用动词充当的。因此,炼字往往也就是炼动词。现在试举一些例子来证明。
李白《塞下曲》第一首:“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随”和“抱”这两个字都炼得很好。鼓是进军的信号,所以只有“随”字最合适。“宵眠抱玉鞍”要比“伴玉鞍”、“傍玉鞍”等等说法好得多,因为只有“抱”字才能显示出枕戈待旦的紧张情况。
杜甫《春望》第三四两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溅”和“惊”都是炼字。它们都是使动词:花使泪溅,鸟使心惊。春来了,鸟语花香,本来应该欢笑愉快;现在由于国家遭逢丧乱,一家流离分散,花香鸟语只能使诗人溅泪惊心罢了。
毛主席《菩萨蛮·黄鹤楼》第三四两句:“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锁”字是炼字。一个“锁”字,把龟蛇二山在形势上的重要地位充分地显示出来了,而且非常形象。假使换成“夹大江”之类,那就味同嚼蜡了。
毛主席《清平乐·六盘山》后阕第一二两句:“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卷”字是炼字。用“卷”字来形容红旗迎风飘扬,就显示了红旗是革命战斗力量的象征。
毛主席《沁园春·雪》第八九两句:“山舞银蛇,原驰蜡象。”“舞”和“驰”是炼字。本来是以银蛇形容雪后的山,蜡象形容雪后的高原,现在说成“山舞银蛇,原驰蜡象”,静态变为动态,就变成了诗的语言。“舞”和“驰”放到蛇和象的前面去,就使生动的形象更加突出。
毛主席的七律《长征》第三四两句:“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腾”和“走”是炼字。从语法上说,这两句也是倒装句,本来说的是细浪翻腾、泥丸滚动,说成“腾细浪”、“走泥丸”就更加苍劲有力。红军不怕远征难的革命气概被毛主席用恰当的比喻描画得十分传神。
形容词和名词,当它们被用作动词的时候,也往往是炼字。
杜甫《恨别》第三四两句:“草木变衰行剑外,干戈阻绝老江边。”“老”字是形容词当动词用。诗人从爱国主义的情感出发,慨叹国乱未平,家人分散,自己垂老滞留锦江边上。这里只用一个“老”字就充分表达了这种浓厚的情感。
毛主席《沁园春·长沙》后阕第七、八、九句:“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粪土”二字是名词当动词用。毛主席把当年的万户侯看成粪土不如,这是蔑视阶级敌人的革命气概。“粪土”二字不但用得恰当,而且用得简炼。
形容词即使不用作动词,有时也有炼字的作用。王维《观猎》第三四两句:“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这两句话共有四个句子形式,“枯”、“疾”、“尽”、“轻”,都是谓语。但是,“枯”与“尽”是平常的谓语,而“疾”与“轻”是炼字。草枯以后,鹰的眼睛看得更清楚了,诗人不说看得清楚,而说“快”(疾),“快”比“清楚”更形象。雪尽以后,马蹄走得更快了,诗人不说快,而说“轻”,“轻”比“快”又更形象。
以上所述,凡涉及省略(不完全句),涉及语序(包括倒装句),涉及词性的变化,涉及句型的比较等等,也都关系到语法问题。古代虽没有明确地规定语法这个学科,但是诗人们在创作实践中经常接触到许多语法问题,而且实际上处理得很好。我们今天也应该从语法角度去了解旧体诗词,然后我们的了解才是全面的。

收起

菩萨蛮·大柏地
毛泽东
1933年夏
赤橙黄绿青蓝紫,
谁持彩练当空舞?
雨后复斜阳,
关山阵阵苍。
当年鏖战急,
弹洞前村壁。
装点此关山,
今朝更好看。
【时代背景】
这首词作于1933年夏。大柏地在江西省瑞金县城北30公里。1929年1月,毛泽东同志和朱德同志率领红军从井冈...

全部展开

菩萨蛮·大柏地
毛泽东
1933年夏
赤橙黄绿青蓝紫,
谁持彩练当空舞?
雨后复斜阳,
关山阵阵苍。
当年鏖战急,
弹洞前村壁。
装点此关山,
今朝更好看。
【时代背景】
这首词作于1933年夏。大柏地在江西省瑞金县城北30公里。1929年1月,毛泽东同志和朱德同志率领红军从井冈山出发,2月10日,同追来的国民党反动派在大柏地打了一仗,大获全胜。1933年夏天,毛泽东同志重新经过大柏地,触景生情,写了这首词。
【注释】
1、大柏地: 圩镇名,在江西瑞金以北约30公里处。1929年1月初,湖南、江西两省国民党军按照蒋介石的指令,调集约三万人,准备对我井冈山根据地发动第三次“会剿”。为了打破敌人的“会剿”并解决给养、冬服等问题,红四军主力三干六百余人在毛泽东、朱德、陈毅等同志率领下,于1月14日离开井冈山向赣南出击。由于致以重兵围追,红四军沿路五战皆失利。2月10日(农历正月初一),红四军在大柏地麻子勒布下口袋阵,伏击尾追不舍的敌赣军刘士毅部,自是日下午三时激战至次日正午,终将敌军击溃,俘敌八百余人,缴枪八百余支。陈毅同志在当年9月1日向党中央所作《关于朱毛军的历史及其状况的报告》中称:“是役我军以屡败之余作最后一掷击破强敌,官兵在弹尽援绝之暗用树枝石块空枪与敌在血泊中挣扎始获最后胜利,为红军成立以来最有荣誉之战争。”1933年夏,毛泽东同志重到大柏地,抚今追昔,因有此作。本篇首次公开发表于《诗刊》1957年1月号。
2、赤橙黄绿青蓝紫:彩虹的七色。
3、彩练:彩色绢带。喻虹。当空:在正前方的天空中央。
4、雨后复斜阳:唐温庭筠《菩萨蛮·南园满地堆轻絮》:“雨后却斜阳。”
5、关山泛指附近群山。阵阵:每一列战斗队形。宋赵什《和韵前人初出锁头》诗:“淮木林林脱,霜鸿阵阵飞。”是说大雁列队而飞;本词则谓群山如层层军阵。北周皮信凋柱国大将军长孙俭神道碑):“风云积惨,山阵连阴。”苍:青黑色。
6、鏖战:苦战。急:激烈。
7、弹洞:枪眼。洞,若视为动词、作“洞穿”解,亦通。前村:前面的村庄。指战场附近的一个小村枣杏坑。
8、装点:装饰点缀。宋华岳《登楼晚望》诗:“装点江山归画图。”
9、今朝:如今。看:此处读平声。本篇守谱押用四部韵,句句皆叶两句一换,两庆两平相问。具体地说,“紫”、“舞”相叶;“阳”、“苍”相叶;“急”、“壁”相叶;“山”、“看”相叶。其中“紫”、“舞”本不同部,盖用方音取叶。
【译诗】
空中有赤橙黄绿青蓝紫,
而谁又在手持这彩虹临空舞蹈?
黄昏雨之后又见夕阳,
延绵的群山正渐次变得葱茏。
想当年在此激战,
昔日的弹洞仍留在村庄的壁头。
就让它来点缀面前的江山吧,
如今看上去却更加妖妍。
【赏析】
这是一首追忆战争的诗篇,但却没有激烈愤慨或血腥的战争场面,只有江山之美跃然于目前。回忆是美好的,只要成为过去就会变成亲切的回忆,尤其是诗人要在这里凭吊昔日得胜战场,而身边的夏日黄昏的美景宁静而清翠。仿佛感恩的大自然此刻也懂得了诗人愉悦的心情。
诗人毛泽东在这里没有像写《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或那两首《渔家傲》反第一、二次大“围剿”那样以“天兵怒气冲霄汉”的壮怀激烈之情,直抒胸臆,即景写诗斥敌;而是轻松地慢慢地驻足细看,留恋光景,回首当年。
他在回忆1929年,他同他的亲密战友朱德、陈毅等率红军主力三千六百余人在那一年的早春离开了井冈山,向赣南进击。由于敌军重兵围追,又由于来到外地,人生地不熟,红四军沿途五战皆告失利。就在这一年的阴历的除夕之夜,红四军刚到瑞金,江西敌军便尾随而至。毛主席见敌单薄,即决定再次迎敌。战机已经抵达,好运即将降临。毛主席沉着调兵,在瑞金以北约30公里处的大柏地麻子坳布下口袋阵。自第二日下午3时一直激战到次日正午,终于击溃敌军,取得这次转战以来首次重大胜利。而胜利之地就是大柏地——一个吉祥的必胜之好地名。
世事变幻,雪泥鸿爪,时间又到了1933年夏,多少年过去了,毛主席又置身于大柏地,这一次他的心情也不太好,因1932年10月中共苏区中央局宁都会议后,毛泽东受王明“左”倾冒险主义路线排斥,被免去红一方面军总政治委员的职务,改去地方上主持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工作,这年夏天(即1933年)他因从事调研工作,领导中央苏区的查田运动才重返大柏地,面对昔日金戈铁马的战场,他感慨万千地抚今追昔,一口气写下了这首诗。
此诗一开始就描绘了当日夏天傍晚雨后晴空的山水风景,先从目前夕阳西下的晚空入笔,一来就是七个颜色字,而且每字每顿,突兀奇瑰,有破空到来之感,同时又十分形象传神地给了我们一幅斑斓的夏日黄昏图。接着第二句更加大胆灵妙。究竟是谁手持彩虹临空而舞?仿佛诗人将自己溶入其间;这如画的风景谁来描绘,谁来掌握?令人读起来就是诗人自己,他就是这样美景的绘图人,这美景的变幻者,这“红雨随心翻作浪”的真正主人。
然后从空中到眼前的夕辉与青山,黄昏雨后的群山格外苍翠欲滴,在夕阳的映衬下闪烁着绮丽的暮色。这三、四句中,虽然第三句化用花间词人温庭筠的“雨后却斜阳”但并非落入花间派的婉约纤柔之中,其中一个“复”字就显得比“却”字有重量,更肯定,“却”字却更婉转、更轻一些。而且第四句的风物也呈浩然大气,尤其是“阵阵”二字,有浩荡铺展之势,“关山”二字也是从大象入手,最后一个“苍”字显得气韵悠荡,无边无涯之感回荡于心头。
下半阕起首二句才点出此诗追忆的主题,上半阕整个是写今日风景(即1933年夏天大柏地的风景)。当年的激战如今已成为烟云,只有雨后墙壁上还残留着一些弹洞。这些追忆并非随意道来,它将立即为我们创造出一个新意境:“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这的确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对美的新发现,因为在一般人的眼中,弹洞点是不好看的东西,但在诗人眼里,一切都是物随心喜。就用这些弹洞来点缀祖国河山吧,它在夏日黄昏雨后的晴空里显得分外美丽。因为它展示了一种新风景,诗人在此也预感到一个新世界。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