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生物下册复习提纲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1/22 11:33:31
初二生物下册复习提纲初二生物下册复习提纲初二生物下册复习提纲1一、植物的生殖1.无性生殖的意义:由两性生殖细胞(精子和卵子)结合成受精卵,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2.选材⑴扦插:剪取某些植物的

初二生物下册复习提纲
初二生物下册复习提纲

初二生物下册复习提纲
1一、植物的生殖 1.无性生殖的意义:由两性生殖细胞(精子和卵子)结合成受精卵,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2.选材 ⑴扦插:剪取某些植物的茎、叶、根、芽(插穗),或插入土、沙中,或浸泡在水中,等到生根后就可栽种,使之成为独立的新植株.甘薯、葡萄、菊、月季的栽培,常用扦插的方法. ⑵嫁接: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穗),接在另一个植物体(砧木)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嫁接时应当使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以确保接穗成活.苹果、梨、桃等很多果树都是利用嫁接来繁育优良品种的. ⑶植物组织培养:植物组织→形成愈伤组织→长出丛芽→生根→移栽成活.既能在短期内获得大批同种植物,又能防治植物病毒侵害. 3.会判断有性和无性生殖的区别: 生殖,也称繁殖,生物孳生后代的现象,生命的基本特征之一.生殖方式可分为两类,即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无性生殖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有性生殖由两性生殖细胞(精子和卵子)结合成受精卵,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二、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1.过程 变态发育: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幼虫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 2.特点:有性生殖,体内受精,卵生. 3.完全变态:受精卵→幼虫→蛹→成虫 (如:家蚕、蜜蜂、菜粉蝶、蝇、蚊) 4.不完全变态:受精卵→若虫→成虫 (如:蝗虫、蟋蟀、蝼蛄、螳螂) 由受精卵孵出的幼虫,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与成虫相似,只是身体较小,生殖器官没有发育成熟,仅有翅芽,能够跳跃,这样的幼虫叫做若虫.若虫经5次蜕皮,不经过蛹期,发育成有翅能飞的成虫. 5.防治害虫的最佳时间:幼虫时期. 三、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1.两栖动物的概念: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生活在陆地上,也可以生活在水中,只要用肺呼吸,兼用皮肤辅助呼吸的一类动物 2.行为表现:雄蛙鸣叫→雌雄蛙抱对→……→成蛙 3.生殖特点: 有性生殖,体外受精,卵生. 生殖和幼体发育必须在水中进行,幼体要经过变态发育才能上陆生活.(这是导致两栖动物分布范围小、种类较少的重要原因之一.) 4.种类: 青蛙、蟾蜍、大鲵、蝾螈等. 四、鸟的生殖和发育 1.鸟卵的结构:卵黄是卵细胞的主要营养部分;胚盘内含有细胞核;卵黄外的卵白含有营养物质和水分,供胚胎发育的需要;卵壳和卵壳膜起保护作用. 2.鸟的生殖过程的行为表现:求偶→交配→筑巢→产卵→孵卵→育雏 五、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1.基因:DNA分子上有遗传效应的片断.是决定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 2.性状:形态结构特征、生理特性(如人的ABO血型)、行为方式(如各种先天性行为)等. 3.显性形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杂交一代表现出来的那个亲本性状. 4.隐性形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杂交一代没有表现出来的那个亲本性状. 5.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如:豌豆的圆粒与皱粒,西红柿的红果与黄果,兔的白毛与黑毛,鸡的玫瑰冠与单冠,人的直发与卷发,A型血与B型血. 6.性染色体:与性别决定有关的染色体.男性为XY,女性为XX. 7.性别决定:生男生女的机会均等. 8.变异的特点:不同种类之间,不同个体之间的差异,首先决定于遗传物质基础的不同,其次与环境也有关系.但单纯由环境引起的变异,如果没有影响到遗传物质基因,就不会遗传给后代. 六、生物的进化 1.生命的起源: 无机小分子物质 生↓成 场所:原始大气 有机小分子物质 形↓成 场所:原始海洋 有机大分子物质 组↓成 场所:原始海洋 多分子物质 演↓变 场所:原始海洋 特点:原始界膜和原始的物质交换 原始生命 2.米勒试验:一种模拟在原始地球还原性大气中进行雷鸣闪电能产生有机物,以论证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的实验.(详见《生物学》八年级下册 P48) 3.生物进化的历程: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 过度繁殖(现象)→生存斗争(过程)→遗传和变异(基础)→适者生存(结果) 4.进化的证据:化石. 5.进化的原因: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生物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不断进化. 6.自然选择: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既有新的生物种类产生,也有一些生物种类灭绝.各种生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各自适应环境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这一过程,叫自然选择. 七、健康生活 1.传染病的概念: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常见的有呼吸道传染病、消化道传染病、血液传染病、接触传染病. 2.传染病特点:要经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三个环节. 3.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保护易感人群、切断传播途径、控制传染源. 4.传染源: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 5.病原体: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 6.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如:空气传播、饮食传播、生物媒介传播. 7.易感人群: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 8.免疫: 9.人体免疫的三大防线: 一、皮肤和粘膜 阻挡、杀菌,清扫 人的免疫 二、体液中的 杀菌物质 溶解 非特异性免疫/先天性免疫 (人的三道防线) 吞噬细 吞噬 三、免疫细胞(淋巴细胞) 产生抗体 特异性免疫/后天性免疫 免疫器官(胸腺、淋巴结和脾脏) 10.免疫的功能:清除体内衰老、死亡和损伤的细胞;抵抗抗原的侵入,防治疾病的产生;监视、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 11.计划免疫:预防传染病的一种简便易行的手段,对于保护儿童的健康和生命,提高人口素质,造福子算后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八、用药和急救,了解自己增进健康 1.安全用药 ⑴安全用药:根据病情需要,在选择药物的品种、剂量和服用时间等方面都恰到好处,充分发挥药物的最佳效果,尽量避免药物对人体所产生的不良反应或危害. ⑵处方药: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的处方才可以购买,并按医嘱服用的药物. ⑶非处方药:不需要凭借医师处方即可购买,按所附说明服用的药物. ⑷无论是处方药还是非处方药,在使用之前都应该仔细阅读使用说明,了解药物的主要成分,适应症、用法与用量、药品规格、注意事项、生产日期和有效期等. 2.急救措施 ⑴拨打120或999急救电话.注意要通报姓名、急救地点、联系方式、病人目前的病情机应急措施. ⑵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包扎止血等.(详见《生物学》八年级下册 P82-86)

1一、植物的生殖 1.无性生殖的意义:由两性生殖细胞(精子和卵子)结合成受精卵,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2.选材 ⑴扦插:剪取某些植物的茎、叶、根、芽(插穗),或插入土、沙中,或浸泡在水中,等到生根后就可栽种,使之成为独立的新植株。甘薯、葡萄、菊、月季的栽培,常用扦插的方法。 ⑵嫁接: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穗),接在另一个植物体(砧木)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嫁接...

全部展开

1一、植物的生殖 1.无性生殖的意义:由两性生殖细胞(精子和卵子)结合成受精卵,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2.选材 ⑴扦插:剪取某些植物的茎、叶、根、芽(插穗),或插入土、沙中,或浸泡在水中,等到生根后就可栽种,使之成为独立的新植株。甘薯、葡萄、菊、月季的栽培,常用扦插的方法。 ⑵嫁接: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穗),接在另一个植物体(砧木)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嫁接时应当使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以确保接穗成活。苹果、梨、桃等很多果树都是利用嫁接来繁育优良品种的。 ⑶植物组织培养:植物组织→形成愈伤组织→长出丛芽→生根→移栽成活。既能在短期内获得大批同种植物,又能防治植物病毒侵害。 3.会判断有性和无性生殖的区别: 生殖,也称繁殖,生物孳生后代的现象,生命的基本特征之一。生殖方式可分为两类,即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无性生殖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有性生殖由两性生殖细胞(精子和卵子)结合成受精卵,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二、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1.过程 变态发育: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幼虫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 2.特点:有性生殖,体内受精,卵生。 3.完全变态:受精卵→幼虫→蛹→成虫 (如:家蚕、蜜蜂、菜粉蝶、蝇、蚊) 4.不完全变态:受精卵→若虫→成虫 (如:蝗虫、蟋蟀、蝼蛄、螳螂) 由受精卵孵出的幼虫,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与成虫相似,只是身体较小,生殖器官没有发育成熟,仅有翅芽,能够跳跃,这样的幼虫叫做若虫。若虫经5次蜕皮,不经过蛹期,发育成有翅能飞的成虫。 5.防治害虫的最佳时间:幼虫时期。 三、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1.两栖动物的概念: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生活在陆地上,也可以生活在水中,只要用肺呼吸,兼用皮肤辅助呼吸的一类动物 2.行为表现:雄蛙鸣叫→雌雄蛙抱对→……→成蛙 3.生殖特点: 有性生殖,体外受精,卵生。 生殖和幼体发育必须在水中进行,幼体要经过变态发育才能上陆生活。(这是导致两栖动物分布范围小、种类较少的重要原因之一。) 4.种类: 青蛙、蟾蜍、大鲵、蝾螈等。 四、鸟的生殖和发育 1.鸟卵的结构:卵黄是卵细胞的主要营养部分;胚盘内含有细胞核;卵黄外的卵白含有营养物质和水分,供胚胎发育的需要;卵壳和卵壳膜起保护作用。 2.鸟的生殖过程的行为表现:求偶→交配→筑巢→产卵→孵卵→育雏 五、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1.基因:DNA分子上有遗传效应的片断。是决定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 2.性状:形态结构特征、生理特性(如人的ABO血型)、行为方式(如各种先天性行为)等。 3.显性形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杂交一代表现出来的那个亲本性状。 4.隐性形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杂交一代没有表现出来的那个亲本性状。 5.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如:豌豆的圆粒与皱粒,西红柿的红果与黄果,兔的白毛与黑毛,鸡的玫瑰冠与单冠,人的直发与卷发,A型血与B型血。 6.性染色体:与性别决定有关的染色体。男性为XY,女性为XX。 7.性别决定:生男生女的机会均等。 8.变异的特点:不同种类之间,不同个体之间的差异,首先决定于遗传物质基础的不同,其次与环境也有关系。但单纯由环境引起的变异,如果没有影响到遗传物质基因,就不会遗传给后代。 六、生物的进化 1.生命的起源: 无机小分子物质 生↓成 场所:原始大气 有机小分子物质 形↓成 场所:原始海洋 有机大分子物质 组↓成 场所:原始海洋 多分子物质 演↓变 场所:原始海洋 特点:原始界膜和原始的物质交换 原始生命 2.米勒试验:一种模拟在原始地球还原性大气中进行雷鸣闪电能产生有机物,以论证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的实验。(详见《生物学》八年级下册 P48) 3.生物进化的历程: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 过度繁殖(现象)→生存斗争(过程)→遗传和变异(基础)→适者生存(结果) 4.进化的证据:化石。 5.进化的原因: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生物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不断进化。 6.自然选择: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既有新的生物种类产生,也有一些生物种类灭绝。各种生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各自适应环境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这一过程,叫自然选择。 七、健康生活 1.传染病的概念: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常见的有呼吸道传染病、消化道传染病、血液传染病、接触传染病。 2.传染病特点:要经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三个环节。 3.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保护易感人群、切断传播途径、控制传染源。 4.传染源: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 5.病原体: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 6.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如:空气传播、饮食传播、生物媒介传播。 7.易感人群: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 8.免疫: 9.人体免疫的三大防线: 一、皮肤和粘膜 阻挡、杀菌,清扫 人的免疫 二、体液中的 杀菌物质 溶解 非特异性免疫/先天性免疫 (人的三道防线) 吞噬细 吞噬 三、免疫细胞(淋巴细胞) 产生抗体 特异性免疫/后天性免疫 免疫器官(胸腺、淋巴结和脾脏) 10.免疫的功能:清除体内衰老、死亡和损伤的细胞;抵抗抗原的侵入,防治疾病的产生;监视、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 11.计划免疫:预防传染病的一种简便易行的手段,对于保护儿童的健康和生命,提高人口素质,造福子算后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八、用药和急救,了解自己增进健康 1.安全用药 ⑴安全用药:根据病情需要,在选择药物的品种、剂量和服用时间等方面都恰到好处,充分发挥药物的最佳效果,尽量避免药物对人体所产生的不良反应或危害。 ⑵处方药: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的处方才可以购买,并按医嘱服用的药物。 ⑶非处方药:不需要凭借医师处方即可购买,按所附说明服用的药物。 ⑷无论是处方药还是非处方药,在使用之前都应该仔细阅读使用说明,了解药物的主要成分,适应症、用法与用量、药品规格、注意事项、生产日期和有效期等。 2.急救措施 ⑴拨打120或999急救电话。注意要通报姓名、急救地点、联系方式、病人目前的病情机应急措施。 ⑵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包扎止血等。(详见《生物学》八年级下册 P82-86)

收起

植物的生殖:
有性生殖:它们通过开花、受粉并结出果实,由果实的种子来繁殖后代。种子中的胚,是由两性生殖细胞结合成受精卵而发育出来的。
无性生殖: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
嫁接:就是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
变态发育: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家蚕的幼虫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

全部展开

植物的生殖:
有性生殖:它们通过开花、受粉并结出果实,由果实的种子来繁殖后代。种子中的胚,是由两性生殖细胞结合成受精卵而发育出来的。
无性生殖: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
嫁接:就是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
变态发育: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家蚕的幼虫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这种发育过程称为变态发育。
完全变态: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这样的发育过程为完全变态。
不完全变态: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这样的发育过程为不完全变态。
鸟类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包括求偶、交配、筑巢、产卵、孵卵和育雏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之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通过生殖和发育而实现的。
相对性状: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
基因和染色体:细胞核内有染色体,染色体内有蛋白质和DNA。每一种生物细胞内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都是一定的。
在生物的体细胞(除生殖细胞外)人的体细胞中染色体为23对
1883年比利时胚胎学家比耐登发现马蛔虫的精子和染色体都只有2对染色体中的其中2条。
基因经精子或卵细胞的传递8下P30
1858~1865奥地利的孟德尔发现了基因的显性和隐性
1902年美国细胞学家麦克郎在男性细胞中发现一对染色体与其它染色体不一样,他把这对染色体称为性染色体。
1905年美国细胞学家威尔逊把男性性染色体称为X染色体和Y染色体,女性细胞中同一对染色体是一样的,都是X染色体。
1953年美国青年学者米勒模拟原始的地球条件和大气成分,合成了多种氨基酸。
生物进化的趋势: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
达尔文的自然学说:在自然界中,生物个体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只有那些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在生存斗争中才容易生存下来,并将这些变异传给下一代,而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被淘汰。像这样,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生物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不断进化。
病原体: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
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
传染源: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
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如空气传播、饮食传播、生物媒介传播等。
易感人群: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
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可以分为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三个方面。
人体的三道防线:1.皮肤和黏膜2.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3.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产生的抗体。
第三道防线是人体在出生以后逐渐建立起来的后天防御功能,其特点是出生以后才产生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因而叫做特异性免疫(又称后天性免疫)
免疫的三个功能:1.清除体内衰老、死亡和损伤的细胞2.抵抗抗原的侵入,防止疾病产生3.监视、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
1一、植物的生殖 1.无性生殖的意义:由两性生殖细胞(精子和卵子)结合成受精卵,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2.选材 ⑴扦插:剪取某些植物的茎、叶、根、芽(插穗),或插入土、沙中,或浸泡在水中,等到生根后就可栽种,使之成为独立的新植株。甘薯、葡萄、菊、月季的栽培,常用扦插的方法。 ⑵嫁接: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穗),接在另一个植物体(砧木)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嫁接时应当使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以确保接穗成活。苹果、梨、桃等很多果树都是利用嫁接来繁育优良品种的。 ⑶植物组织培养:植物组织→形成愈伤组织→长出丛芽→生根→移栽成活。既能在短期内获得大批同种植物,又能防治植物病毒侵害。 3.会判断有性和无性生殖的区别: 生殖,也称繁殖,生物孳生后代的现象,生命的基本特征之一。生殖方式可分为两类,即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无性生殖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有性生殖由两性生殖细胞(精子和卵子)结合成受精卵,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二、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1.过程 变态发育: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幼虫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 2.特点:有性生殖,体内受精,卵生。 3.完全变态:受精卵→幼虫→蛹→成虫 (如:家蚕、蜜蜂、菜粉蝶、蝇、蚊) 4.不完全变态:受精卵→若虫→成虫 (如:蝗虫、蟋蟀、蝼蛄、螳螂) 由受精卵孵出的幼虫,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与成虫相似,只是身体较小,生殖器官没有发育成熟,仅有翅芽,能够跳跃,这样的幼虫叫做若虫。若虫经5次蜕皮,不经过蛹期,发育成有翅能飞的成虫。 5.防治害虫的最佳时间:幼虫时期。 三、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1.两栖动物的概念: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生活在陆地上,也可以生活在水中,只要用肺呼吸,兼用皮肤辅助呼吸的一类动物 2.行为表现:雄蛙鸣叫→雌雄蛙抱对→……→成蛙 3.生殖特点: 有性生殖,体外受精,卵生。 生殖和幼体发育必须在水中进行,幼体要经过变态发育才能上陆生活。(这是导致两栖动物分布范围小、种类较少的重要原因之一。) 4.种类: 青蛙、蟾蜍、大鲵、蝾螈等。 四、鸟的生殖和发育 1.鸟卵的结构:卵黄是卵细胞的主要营养部分;胚盘内含有细胞核;卵黄外的卵白含有营养物质和水分,供胚胎发育的需要;卵壳和卵壳膜起保护作用。 2.鸟的生殖过程的行为表现:求偶→交配→筑巢→产卵→孵卵→育雏 五、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1.基因:DNA分子上有遗传效应的片断。是决定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 2.性状:形态结构特征、生理特性(如人的ABO血型)、行为方式(如各种先天性行为)等。 3.显性形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杂交一代表现出来的那个亲本性状。 4.隐性形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杂交一代没有表现出来的那个亲本性状。 5.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如:豌豆的圆粒与皱粒,西红柿的红果与黄果,兔的白毛与黑毛,鸡的玫瑰冠与单冠,人的直发与卷发,A型血与B型血。 6.性染色体:与性别决定有关的染色体。男性为XY,女性为XX。 7.性别决定:生男生女的机会均等。 8.变异的特点:不同种类之间,不同个体之间的差异,首先决定于遗传物质基础的不同,其次与环境也有关系。但单纯由环境引起的变异,如果没有影响到遗传物质基因,就不会遗传给后代。 六、生物的进化 1.生命的起源: 无机小分子物质 生↓成 场所:原始大气 有机小分子物质 形↓成 场所:原始海洋 有机大分子物质 组↓成 场所:原始海洋 多分子物质 演↓变 场所:原始海洋 特点:原始界膜和原始的物质交换 原始生命 2.米勒试验:一种模拟在原始地球还原性大气中进行雷鸣闪电能产生有机物,以论证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的实验。(详见《生物学》八年级下册 P48) 3.生物进化的历程: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 过度繁殖(现象)→生存斗争(过程)→遗传和变异(基础)→适者生存(结果) 4.进化的证据:化石。 5.进化的原因: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生物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不断进化。 6.自然选择: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既有新的生物种类产生,也有一些生物种类灭绝。各种生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各自适应环境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这一过程,叫自然选择。 七、健康生活 1.传染病的概念: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常见的有呼吸道传染病、消化道传染病、血液传染病、接触传染病。 2.传染病特点:要经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三个环节。 3.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保护易感人群、切断传播途径、控制传染源。 4.传染源: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 5.病原体: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 6.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如:空气传播、饮食传播、生物媒介传播。 7.易感人群: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 8.免疫: 9.人体免疫的三大防线: 一、皮肤和粘膜 阻挡、杀菌,清扫 人的免疫 二、体液中的 杀菌物质 溶解 非特异性免疫/先天性免疫 (人的三道防线) 吞噬细 吞噬 三、免疫细胞(淋巴细胞) 产生抗体 特异性免疫/后天性免疫 免疫器官(胸腺、淋巴结和脾脏) 10.免疫的功能:清除体内衰老、死亡和损伤的细胞;抵抗抗原的侵入,防治疾病的产生;监视、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 11.计划免疫:预防传染病的一种简便易行的手段,对于保护儿童的健康和生命,提高人口素质,造福子算后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八、用药和急救,了解自己增进健康 1.安全用药 ⑴安全用药:根据病情需要,在选择药物的品种、剂量和服用时间等方面都恰到好处,充分发挥药物的最佳效果,尽量避免药物对人体所产生的不良反应或危害。 ⑵处方药: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的处方才可以购买,并按医嘱服用的药物。 ⑶非处方药:不需要凭借医师处方即可购买,按所附说明服用的药物。 ⑷无论是处方药还是非处方药,在使用之前都应该仔细阅读使用说明,了解药物的主要成分,适应症、用法与用量、药品规格、注意事项、生产日期和有效期等。 2.急救措施 ⑴拨打120或999急救电话。注意要通报姓名、急救地点、联系方式、病人目前的病情机应急措施。 ⑵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包扎止血等。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