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科学素质:科学家该做什么?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23 21:02:59
提升科学素质:科学家该做什么?
提升科学素质:科学家该做什么?
提升科学素质:科学家该做什么?
而作为重点人群的未成年人的科学素质的提升,是决定到本世纪中叶我国公民科学素质能否接近世界主要发达国家水平的关键. 那么,作为科学家群体应该如何培养青少年科学素质? ———传播者———科学家向青少年传播什么? 调查: 针对这一问题,对作为传播者的科学家群体的调查问卷从不同角度进行了设问,在所列与科学素质相关的6个选项中,4项认同率相同:传播科学知识,占21.7%;传播科学方法,占21.7%;传播科学思想,占21.7%;传播科学精神,占21.7%;第5项传播科学家的人格魅力,占4.4%;第6项其他(综合传播),占8.8%. 虽然科学家群体认为科学传播时,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同等重要,但从客观效果上看,却已有了明确答案.这反映在对“通过参与向青少年进行科学传播的活动,您认为在与科学素质相关的下述哪些方面使青少年受益最大”的选择上,认同率最高的为“应用和掌握科学方法及相关技能”,占60.9%.其次分别为“学习和理解科学知识”,占56.5%;“逐步树立科学思想”,占39.1%;“养成科学行为习惯”,占30.4%;“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占26.1%;“学会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占17.4%. 分析: 研究表明,科学家向青少年进行科学传播时,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的传播缺一不可,而且相互交融,但置于首位的应是科学方法的传播,这是因为,科学知识是在不断变化发展的,而能够应对这“万变”的只有是“不变”的科学方法.而科学精神的树立和科学思想的升华,绝非一朝一夕就可以解决,要依赖于应用科学方法的长期实践.青少年只有在应用科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科学知识才能真正在自己头脑中得以建构,科学思想才能逐步树立,科学精神才能弘扬.正因为如此,科学家在向青少年进行科学传播时,首要的也是最重要的,就是作为“基石”的科学方法的传播. 科学家倾向以何种方式传播? 调查: 对作为传播者的科学家群体的调查表明,高达91.3%的被调查者仍倾向“和青少年见面,并与他们对话或作科普报告”.51.2%的被调查者选择了“撰写科普文章,通过报刊、图书、网络等媒体向青少年进行传播”这种传统方式.对于发达国家科学家群体较为普遍应用的一些传播方式,认同率均未过半数.如对于“科学家开放所在实验室或利用科技馆设展台,向青少年介绍自己研究的新进展”,认同率为43.5%;“通过少年科学院或青少年科技俱乐部等形式,科学家指导青少年开展力所能及的科学探究和技术创新项目”,认同率只有34.8%;仅有13.0%的被调查者认同“通过电话热线或网络等交流形式,科学家为青少年遇到的科学问题答疑解惑”;而选择“科学家直接参与电视、广播中科普节目的设计,并以此向青少年进行传播”的低至8.7%. 分析: 研究表明,造成我国科学家群体对青少年进行传播形式较为传统且单一的原因,是一些科学家对新的传播方式缺乏认识和了解.另一方面,是一些科学家还没有掌握特定的传播技巧,尽管科学家在把握传播内容的科学性上应是无须质疑的,但在运用传播技巧,使受众能获得最好的传播效果上并不是所有科学家都能驾御自如,这需要一个逐步学习和掌握的过程. ———受众———青少年期望科学家传播什么? 调查: 在问卷调查中,当问及“您认为科学家向青少年进行科学传播,首要的是传播什么”时,就所列与科学素质相关的6个选项来看,认同率从高到低依次是:传播科学思想(35.7%),传播科学方法(24.5%),传播科学精神(21.4%),传播科学知识(15.3%),传播科学家的人格魅力(2.0%),其他(1.0%). 尽管青少年认为“科学思想的传播”最重要,但从客观效果上看,他们却认为“科学方法的传播”使自己受益最大. 这反映在对“通过参与科学家向青少年进行科学传播的活动,您认为在与科学素质相关的下述哪些方面使自己受益最大”的选择上,认同率最高的为“应用和掌握科学方法及相关技能”,占69.4%.其次分别为“学会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占57.1%;“学习和理解科学知识”,占52.0%;“弘扬科学精神”,占29.6%;“养成科学行为习惯”,占28.6%;“逐步树立科学思想”,占27.6%;“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占17.3%;“了解科学的正效应和负效应”,占10.2%. 分析: 从青少年群体来看,由于他们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的“萌芽期”,因此,青少年渴求科学家能够通过“科学思想的传播”,使自身受到启迪,正是这一需求使他们将“科学思想的传播”置于首位.另一方面,青少年通过学习和自身的实践,亦已认识到科学方法是正确解决个人问题、参与科技实践和其他社会决策的有效手段.因此,科学家在向青少年进行科学传播时,最重要的仍是青少年感觉受益最大的科学方法的传播. 青少年希望何种传播方式? 调查: 对青少年群体的调查表明,63.3%的被调查者认同“科学家开放所在实验室或利用科技馆设展台,向青少年介绍自己研究的新进展”这种传播形式;60.2%的被调查者喜欢“通过少年科学院或青少年科技俱乐部等形式,科学家指导青少年开展力所能及的科学探究和技术创新项目”;而同时亦有60.2%的被调查者仍倾向“科学家和青少年见面,并与他们对话或作科普报告”,这三种面对面的互动传播模式均各自赢得了6成以上被调查者的青睐. 分析: 尽管青少年欢迎科学家与自己面对面的互动传播模式,但却很少有人参与过这种传播.在问及“您了解或知晓科学家工作的主要途径”时,仅有9.2%的被调查者表示是依赖“参加与科学家交流的活动”.多达77.5%的被调查者是通过“媒体(广播、电视、报纸、杂志、互联网)传播”了解或知晓科学家工作的;还有13.3%的被调查者是采取“图书阅览”这种方式来认识科学家工作的.这反映出,科学家与广大青少年之间还存在距离,要实现面对面的互动传播模式,还需要科学家群体和社会各界做出更多的努力.(翟立原) ■相关链接 为更好地提升青少年科学素质,中国科普研究所做了为期一年的调查研究.研究表明,科学家向青少年进行科学传播时,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的传播缺一不可,而且相互交融,但置于首位的应是科学方法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