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刚和程力两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他们在桌面上竖一块玻璃板,把一只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再拿一只没点燃的同样的蜡烛,竖立在玻璃板的后面.根据实验现象回答问题:(1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5/02/05 03:26:13
杨刚和程力两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他们在桌面上竖一块玻璃板,把一只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再拿一只没点燃的同样的蜡烛,竖立在玻璃板的后面.根据实验现象回答问题:(1
杨刚和程力两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他们在桌面上竖一块玻璃板,把一只点燃的蜡烛放
在玻璃板的前面,再拿一只没点燃的同样的蜡烛,竖立在玻璃板的后面.根据实验现象回答问题:(1)实验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看到玻璃板里面一支点燃的蜡烛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看到没点燃的蜡烛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 (2)选择两只相同的蜡烛,目的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杨刚在玻璃板后面移动没点燃的蜡烛,目的是___________,直到____________________停止移动. (3)找到蜡烛的像后,你认为还应该探究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
杨刚和程力两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他们在桌面上竖一块玻璃板,把一只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再拿一只没点燃的同样的蜡烛,竖立在玻璃板的后面.根据实验现象回答问题:(1
杨刚和程力两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他们在桌面上竖一块玻璃板,把一只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再拿一只没点燃的同样的蜡烛,竖立在玻璃板的后面.根据实验现象回答问题:(1)实验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主要作用是【为了观察点燃了的蜡烛的成像】,看到玻璃板里面一支点燃的蜡烛是因为【玻璃前面点燃了的蜡烛的火焰在玻璃上产生平面镜成像】,看到没点燃的蜡烛是因为【光线能够沿直线传播】. (2)选择两只相同的蜡烛,目的是为了【控制蜡烛的相同高度,有利于实验的控制变量】;杨刚在玻璃板后面移动没点燃的蜡烛,目的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物距和像距的关系】,直到【没点燃的蜡烛和玻璃上的成像重叠】停止移动. (3)找到蜡烛的像后,你认为还应该探究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