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宏道的《西湖游记两则》第二则中“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化用的是哪句诗句?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28 08:55:38
袁宏道的《西湖游记两则》第二则中“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化用的是哪句诗句?
袁宏道的《西湖游记两则》
第二则中“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化用的是哪句诗句?
袁宏道的《西湖游记两则》第二则中“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化用的是哪句诗句?
晚游六桥待月记
西湖最盛,为春为月.一日之盛,为朝烟,为夕岚.今岁春雪甚盛,梅花为寒所勒,与杏桃相次开发,尤为奇观.石篑数为余言:傅金吾园中梅,张功甫玉照堂故物也,急往观之.余时为桃花所恋,竟不忍去.湖上由断桥至苏堤一带,绿烟红雾,弥漫二十余里.歌吹为风,粉汗为雨,罗纨之盛,多于堤畔之草,艳冶极矣.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未下,始极其浓媚.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
译文(西湖二):西湖最美的季节和时辰是春天和月景.一天中最美的是清晨水气弥漫时的湖光和傍晚暮霭笼罩时的山色.今年春雪很多,梅花被春寒抑制而迟开,和杏花、桃花接上了,斗妍争奇,竞相开放.成为罕见的奇观.
好友石篑多次对我说,傅金吾园中的梅花,高雅非凡,南宋名将张俊之孙张功甫,他的家园林中玉照堂有梅花四百株,想急着去看,大饱眼福.我这时被桃花所恋,竟不忍离开.而春日西湖由断桥至苏堤一带的桃花亦确实蔚为奇观,绿柳红桃,叶茂花盛,颜色浓艳,延伸二十多里.唱歌奏乐似春风回旋,香汗如春雨流滴,富贵人家的盛装,(红男绿女)甚至比堤畔的草还多.美丽妖艳极了.
然而杭州人游西湖,只在午、未、申三时实际上湖光成为绿色的工笔,山气用颜色描画的妙处,都在早晨太阳开始出来,夕阳没有落下(这两个美妙时刻)时才把它的浓媚姿态发挥到极点.(西湖)月景更是难于用言语形容,花的姿态,柳的情调,山的容颜,水的意境是一种特殊的趣味.这些乐趣留给山僧游客享受,怎么能够对那些忙于功名利禄的人述说呢!
一、课文主旨
《西湖游记二则》是明代袁宏道的一篇优美的山水小品,文章主要采用了记叙和抒情的表达方式,抒发了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高雅的志趣.
二、结构内容
《西湖一》全文共5句.
第一层(第1句)写作者出杭州武林门西行游览西湖.
第二层(2—4句)写游西湖所见及内心感受.
第三层(第5句)补充交代此行是作者第一次游西湖及游览时间.
《西湖二》全文共三段.
第一段:写西湖景色最盛美的时候是春天,是月下,一日之内最盛美的则是晨雾,是晚岚.
第二段:写西湖苏堤上绿柳红花,游人如织的繁盛华艳的景象.
第三段:暗讽杭州人不会欣赏西湖美景,表达了作者对世俗庸人的嘲谑.
三、写作特点
1.运用了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寓情于景、寓思想于景物描写之中.
2.多用比喻、拟人、夸张、对偶、排比等修辞,使文章语句艳丽多姿.
3.运用典故,丰富了文章内容.
重点词语理
突兀:高耸的样子.棹zhào:划船.娥:这里指眉上的彩“黛”(青黑色).颊jiá:面颊.这是说桃花艳丽如少女的颜面.
西湖一
分析课文,品味语句.
①中哪句话写出了作者急欲见西湖的渴望心情?为什么?
答:“从武林门而西,望保叔塔突兀层崖中,则已心飞湖上也.”因为作者初至杭州,最为心往神驰的是西湖.作者渴慕已久的是一睹西子芳容以解相思之苦.这种感情蓄积已久,其发必速,故游记开篇不容许多笔墨交待,一落笔就直抒性灵:保叔塔为西湖北侧门户,塔身挺秀,卓立山巅,未近西湖而先人眼帘,本也是一处胜景,但作者仅以“望保叔塔突兀层崖中”一笔带过,是因为他心不在焉,“已心飞湖上也”.整个杭州山水风物此时惟“湖上”才是作者钟情之所在.“心飞”的夸饰把他急欲见西湖的渴望心情表露无遗.
②为何插入一闲笔“午刻人昭庆”?
答:这是欲扬先抑,造成顿挫之致,然后才续“心飞湖上”之意.
③下文“茶毕,即棹小舟太湖”中哪个字写出作者此时急不可待之意.
答:“即”最能表现.
④当作者终于亲眼目睹到朝思暮想的春日西湖时,运用了什么修辞写出了它的妩媚与迷人?
答:作者连用了四个比喻、一组排比句描摹之:“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远处孤山葱绿,宛若美人的黛眉;岸上春花嫣红,恰似少女的面颊;湖上和风,如同酒香一样醉人;湖中波纹,似白统一样起伏.
⑤以上描写西湖风景是实写还是虚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