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 伯夷列传》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父欲立叔齐,及父卒,叔齐让伯夷.伯夷曰:“父命也.”遂逃去.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国人立其中子.於是伯夷、叔齐闻西伯昌善养老,盍往归焉及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1/22 09:21:31
《史记伯夷列传》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父欲立叔齐,及父卒,叔齐让伯夷.伯夷曰:“父命也.”遂逃去.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国人立其中子.於是伯夷、叔齐闻西伯昌善养老,盍往归焉及《史记伯夷列传》伯夷、

《史记 伯夷列传》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父欲立叔齐,及父卒,叔齐让伯夷.伯夷曰:“父命也.”遂逃去.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国人立其中子.於是伯夷、叔齐闻西伯昌善养老,盍往归焉及
《史记 伯夷列传》
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父欲立叔齐,及父卒,叔齐让伯夷.伯夷曰:“父命也.”遂逃去.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国人立其中子.於是伯夷、叔齐闻西伯昌善养老,盍往归焉及至,西伯卒,武王载木主,号为文王,东伐纣.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左右欲兵之.太公曰:“此义人也.”扶而去之.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於首阳山,采薇而食之及饿且死,作歌.其辞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遂饿死於首阳山.
1.翻译“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
2.解释“”中的字
及父“卒”
国人立其“中”子
“盍”往归焉
“爰”及干戈
以臣“弑”君
左右欲“兵”之
而伯夷、叔齐“耻之”
及饿“且”死
以暴“易”暴兮
当是时,越兵横行於江、淮东,诸侯毕贺,号称霸王.范蠡遂去,自齐遗大夫种书曰:“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子何不去?”种见书,称病不朝.人或谗种且作乱,越王乃赐种剑曰:“子教寡人伐吴七术,寡人用其三而败吴,其四在子,子为我从先王试之.”种遂自杀.

《史记 伯夷列传》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父欲立叔齐,及父卒,叔齐让伯夷.伯夷曰:“父命也.”遂逃去.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国人立其中子.於是伯夷、叔齐闻西伯昌善养老,盍往归焉及
《伯夷列传》段译文:伯夷、叔齐是孤竹君的两个儿子.父亲想要立叔齐为国君,等到父亲死了,叔齐要把君位让给伯夷.伯夷说:“这是父亲的遗命啊!”于是逃走了.叔齐也不肯继承君位逃走了.国人只好拥立孤竹君的次子.这时,伯夷、叔齐听说西伯昌能够很好地赡养老人,就想何不去投奔他呢!可是到了那里,西伯昌已经死了,他的儿子武王追尊西伯昌为文王,并把他的木制灵牌载在兵车上,向东方进兵去讨伐殷纣.伯夷、叔齐勒住武王的马缰谏诤说:“父亲死了不葬,就发动战争,能说是孝顺吗?作为臣子去杀害君主,能说是仁义吗?”武王身边的随从人员要杀掉他们.太公吕尚说:“这是有节义的人啊.”于是搀扶着他们离去.等到武王平定了商纣的暴乱,天下都归顺了周朝,可是伯夷、叔齐却认为这是耻辱的事情,他们坚持仁义,不吃周朝的粮食,隐居在首阳山上,靠采摘野菜充饥.到了快要饿死的时候,作了一首歌,那歌辞是:“登上那西山啊,采摘那里的薇菜.以暴臣换暴君啊,竟认识不到那是错误.神农、虞、夏的太平盛世转眼消失了,哪里才是我们的归宿?唉呀,只有死啊,命运是这样的不济!”于是饿死在首阳山.
1.见译文.
2.卒:死;中:同“仲”,第二个(伯夷为长子,叔齐为三子);盍:何不;爰:于是,就;弑:杀(专用于下级杀死上级);兵:名词活用为动词,杀死;耻之:意动,以之为耻;且:将要;易:换.
《越王勾践世家》段译文:
当时,越军在长江、淮河以东畅行无阻,诸侯们都来庆贺,越王号称霸王.
范蠡于是离开了越王,从齐国给大夫种发来一封信.信中说:“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是长颈鸟嘴,只可以与之共患难,不可以与之共享乐,你为何不离去?”种看过信后,声称有病不再上朝.有人中伤种将要作乱,越王就赏赐给种一把剑说:“你教给我攻伐吴国的七条计策,我只采用三条就打败了吴国,那四条还在你那里,你替我去到先王面前尝试一下那四条吧!”种于是自杀身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