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下面的两首古诗 完成1-2题十五夜望月 中秋月 王建 苏轼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5/01/19 18:19:34
根据下面的两首古诗 完成1-2题十五夜望月 中秋月 王建 苏轼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
根据下面的两首古诗 完成1-2题
十五夜望月 中秋月
王建 苏轼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1.下列对词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冷露无声湿桂花”一句的“冷露”即秋夜的露水.
B. “暮云收尽溢清寒”一句的“清寒”指秋夜的清冷.
C. 王诗着重就中秋月的清澈明亮进行描绘.
D. 苏诗则着重就中秋月月形之美进行描绘.
2.写景抒情是古代诗歌的一大特色. 以上两首诗,都是借中秋月来抒发作者自己的情感,只不过情因景生,情因人异.试简析两首诗所写的情感的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下面的两首古诗 完成1-2题十五夜望月 中秋月 王建 苏轼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
1,选D(并非为看中中秋月形之美而描绘的)
2第一首
诗人运用形象的语言,丰美的想象,渲染了中秋望月的特定的环境气氛,把读者带进一个月明人远、思深情长的意境,加上一个唱叹有神、悠然不尽的结尾,将别离思聚的情意,表现得委婉动人
第二首
作者与其胞弟苏辙久别重逢,共赏中秋月的赏心乐事,同时也抒发了聚后不久又得分手的哀伤与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