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城过年有哪些习俗啊?急,写作文啊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5/01/23 02:21:49
应城过年有哪些习俗啊?急,写作文啊应城过年有哪些习俗啊?急,写作文啊应城过年有哪些习俗啊?急,写作文啊应城和全国一样,过年充满着喜庆的气氛,并有着自己的习俗.这可以从应城关于过年的几首民谣中体会到. 

应城过年有哪些习俗啊?急,写作文啊
应城过年有哪些习俗啊?急,写作文啊

应城过年有哪些习俗啊?急,写作文啊
应城和全国一样,过年充满着喜庆的气氛,并有着自己的习俗.这可以从应城关于过年的几首民谣中体会到.
  腊月的民谣云:
  二十一,打扬尘;二十二,炒炒米;
  二十三,做水酒(米酒);二十四,过小年;
  二十五,打豆腐;二十六,办酒肉;
  二十七,年饭毕;二十八,插红蜡;
  二十九,样样有;三十夜,桃花谢;
  初一早,年拜了,腰一躬,手一妥,
  麻糕炒米都归我!
  正月的民谣有:
  正月正,麦草青,请七姐,问年成;
  去也棱,来也棱,棱得七姐笑呵呵!
  来也耍,去也耍,耍得七姐骑白马;
  乌龙马,上天井,扫帚马,下地跨;
  有年有月多和谐,正月十五闹灯台!
  元宵夜,放花灯,门前花灯通夜明!
  过小年,过大年,打开后门耕坂田;
  父子兄弟莫偷闲,人人攒劲奔前程,
  再争一个好年成!
  人们一年辛苦劳作,平时难得相聚一叙,正月便成了亲朋沟通感情的最好时机,免不了为熟人、后辈说亲做媒,于是又有了民谣:
  里头锅里炒炒米,外头锅里炒芝麻;
  芝麻芝麻你莫炸,给你找个好人家;
  不要你的金,不要你的银,
  只要你的花轿抬上门!
  这些民谣,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应城人过年的习俗.我不揣浅陋,试图借几件事说说应城人过年,不对和疏漏之处,请知情者不吝指正.
  开年猪
  冬至过后腊月二十三以前,是开(为求吉利,不叫杀叫开)年猪的时节.年猪一般是自家喂养的,大户人家可以很早买回家寄养.旧时的应城,开年猪是件马虎不得的大事,往往要认真斟酌一番,挑个良辰吉日.这一天,主人要邀来亲戚朋友、左邻右舍、当地的头面人物,名曰帮忙,实则共同庆贺丰收,分享果实,因此场面很热闹.
  开年猪一般安排在下午.主人相中的屠户,多是本地壮汉或小伙,人缘好,会说话,最重要的是手艺精.屠户这一天在活路完成前,不会喝酒,怕误事,犯忌讳.猪在被开以前往往要饿一餐.猪从圈里出来,一年轻力壮的小伙子迅速抓住猪尾巴用力往上一提,使猪的两只后腿悬空,另外几个小伙上前揪耳捉脚,将猪腿上下交错地把猪牢牢按倒在宽大的凳子上,屠夫左手用力扳住猪的下巴,胳膊肘狠劲压住猪头,朝右手心吐一口唾沫,然后来回在裤腿上搓一搓,顺手拿起一把尺多长、磨得锃亮的刀.待猪一声叫完,正换气的一刹那,一刀直插猪的心脏,猪呜咽一声,血如泉水般地顺着刀锋飞喷出来,猪挣扎得更厉害了,叫喊声从鼻孔里直冒出来,带些沉闷.随着血有节奏地流出,猪肚子的起伏渐渐变小,声音也逐渐变轻,直至只有从鼻孔与嘴巴里冒出的热气,屠户与小伙子们的手才放心地慢慢松开.开年猪时,只有一刀见红,血流如注,才算吉利.紧接着,屠户将猪后腿根部割开一道口子,再用一根细长的钢条从切口处顺着猪皮在猪体内捅动,抽出钢条,将嘴对准切口,猛劲往里吹气,边吹边用条子在猪身上抽,不一会儿,猪浑身便鼓涨得像个大气包.等气散匀了,赶紧把猪放入装有开水的腰盆里滚一下,屠户开始挦毛,要刀刀见白,把肉刮红了或刮破了都被认为不吉利.不多久,一头“白胖胖”的肥猪就展现在人们的面前.
  猪头和猪尾巴要完整地下下来,在猪头皮上穿一小孔,把猪尾巴插在猪头上,做成“神府”.“神府”用来敬神祭祖,也可送到庙里求子、祀福,“神府”可腌制,可晒,但不能破坏,一直要供奉结束后才能吃.
  开完年猪,主人会把鲜嫩可口的猪肝、腰花、以及剜下来的大块大块的座蔸送到厨房,做出丰盛的酒席,请大家尽情的享用,屠户这时就可放开量来喝酒了.猪下水、杂骨要熬好,先送父母、长辈,然后是侄儿侄女,再送乡邻、亲戚和朋友,也可直接送生的.要是那家不收,主人就一脸的“怨”气,硬要经过一番推来推去的谦让,直到收下才会乐呵呵地离开.最后主人得到净肉和神府.
  开年猪是家境殷实的表现,但也不是所有的人家都自开自吃,手头松的,或者离集市远,平时赶集困难,就将整头猪全部留下自用, 想抽钱办年货的可卖出一部分净肉,也有几户人家合起来开一口猪的.净肉及用净肉灌制的香肠要腌制风干,以备随用随取.
  开年猪这天,从烧开水到屠户把活做完,所有在场的人都不能说不吉利的话.
  办年货
  进入腊月,家家户户都开始办年货.旧时应城办年货一般是自己在家里加工或者到外面去买.
  做年菜 做年菜一方面供正月自己食用,另一方面招待亲朋.应城习惯在正月初五以前每日三餐都吃现成的饭,以示来年不受厨事之苦.至于年菜做什么?做多少?那就要看家境、习惯和口味了.一般都要腌肉、腌鱼、腌鸡、灌香肠;打豆腐、压干子、千张,做圆子;腊月二十几还要开卤:卤顺风、拱嘴、腮帮、头皮、“赚头”、猪肚、心、肺、肝、肠、鸡、藕、千张等,这些都是过年时筵席上的美食.
  做茶点 家家户户打糍巴,做汤圆、水酒(米酒);炒炒米、瓜子、蚕豆;做炒米麻糕、麻叶、云片糕、荷叶、酥糖、鸟花;炸翻油饺;备荸荠等地产.年糕因寓意“年年高升”, 所以是过年必备茶点.
  做新衣 年货中很重要的一项就是添新衣.只要过得去的人家,大人小孩都要做新衣服,一是享受一年来的劳动成果,二是新年有一个新气象,为来年带来好兆头.大家人口往往把裁缝请到家里来做,人少的就把布料拿到裁缝铺里去做.小孩喜欢过年,一是“一年一件花袄子”,二是“天天吃肉吃糖果”,三是有烟花炮竹玩.
  要在外面买的,一是敬神用的香蜡纸草、鞭炮,二是烟、酒、油盐酱醋以及过年要用的杂七杂八的东西.
  腊八
  腊八,远古称“蜡(扎)祭”,是庆祝农业丰收的盛大典礼.汉代以冬至后第三个戊日为“腊日”,到了南北朝才改十二月初八为腊八节,古代的春节从这一天起就算开始了.
  多数人家这一天要熬腊八粥.腊八粥的来历其说不一,人们普遍接受的传说一是纪念佛祖释伽牟尼.传说释伽牟尼痛感人间生死病老之苦,又不满当时婆罗门的神权统治及其梵天创世学说,为了寻求解脱之道,毅然舍弃王位,遍游名山大川,寻访名师.就在十二月初八这一天,他因累、饿而晕倒在比哈邦的尼连河畔,恰巧被一位美若天仙的牧羊姑娘看见了,她用仅有的一点杂粮加上一些野菜煮了一锅粥,一口一口地喂他.多日粒米未进的释伽牟尼获救,在河里沐浴之后,*****在菩提树下诵经.突然灵窍大开,彻底觉悟,成了佛陀.所以腊月初八就成了佛的“成道节”,每逢此日寺院就用米、豆、香果煮粥供佛.笃信佛教的帝王也用腊八粥赏赐百官,慢慢地民间也以此相互馈送,形成习俗.
  另一为人们接受的传说是一大户人家养一好逸恶劳之子,父母死后坐吃山空,不几年家里就一贫如洗.这年腊月初八,饥饿难忍,从仓里扫到一点杂粮,在院里捡了几颗枣熬粥充饥,端着能照见人影的稀粥,此子翻然悔悟,痛改前非,起早贪黑,辛勤劳动,日子慢慢地好了起来.为了记住过去,教育后代,每年腊月初八熬一锅杂粮稀粥,久而成俗.
  还有一种传说是明太祖朱元璋少时为地主家放牧,过着吃不饱、穿不暖的生活.一年腊月初八这一天,他在野外放了一天羊后找东西充饥时,在田边发现一只长得肥肥的大老鼠慌慌忙忙地逃进一个洞里,朱元璋走近洞口,用树枝掏了掏,掏出了各种各样的粮食,有小米、玉米、花生、红豆等.他将这些杂粮洗净,煮成粥,吃起来美味可口.朱元璋做了皇帝后,钦定厨房做这种杂粮粥,并赐名“腊八粥”.御厨在粥中加入芡实、莲子、桂花、桃仁、小枣等,使这种粥格外香甜可口.后来,这种粥传到民间,一直相延至今.
  腊八粥用豌豆、绿豆、红豆、豇豆、大米、小米、菱角米、莲子、栗子、红枣等熬制而成,吃时可加些糖,送礼时表面撒些青丝、红丝作装饰.初七要做好洗枣、淘米、泡豆、煮栗等准备工作,后半夜开始熬,天亮前熬好,初八清晨在佛前、祖先牌位前供上,然后相互赠送.有些人家在腊八这天吃素;有些人家还泡腊八醋,把剥好的蒜瓣洗净,放入坛中加入米醋封口,放在温暖处.临近除夕,蒜瓣仿佛翡翠一般,略带酸味,米醋也变得酸中有辣,别具一番风味.
  小 年
  应城的小年是“官三民四亡人二十五”,就是说凡是家有秀才以上功名的在腊月二十三过小年,黎民百姓是二十四,长者过世是二十五.小年的来源有一个传说:从前一大户人家的千金出嫁后,于腊月满脸憔悴忧愁地回了娘家.她与丈夫感情不合,每天得干很重的活,还经常遭丈夫拳打脚踢,婆婆姑姑也虐待她,待她比家里的狗都不如.这次回娘家,女儿想在娘的身边多呆几天,等过了年再回去.可这在旧社会是绝不许的,过了门的女儿一定要到婆家过年.左右为难的娘想出了一个主意:给女儿过一小年,也放鞭炮,也谢年,一切做法都与过大年一样,就是规模小点,日子就定在廿四.让她过了小年,再送她回婆家. 后来这个习惯便传开了,女儿都到娘家过罢小年再去婆家过大年.现在的小年已没有这个意义了.
  小年这天的主要活动有祭灶和打扬尘.
  打扬尘 也称“扫年”、“扫尘”,源于“驱除病疫”的一种宗教仪式,以求送穷、除病、祈吉祥,天长日久演变为年终大扫除.这大扫除也是有故事的:传说人身上都有三尸神,他常在玉帝面前说民间的坏话,每年还在家家户户的屋檐墙角用蜘蛛网做上记号,企图让玉帝在过年时杀了大家.灶王爷知道后很着急,就说接灶前每户人家必须把房屋打扫得干干净净,否则就拒不进门.大家遵照嘱咐,清扫尘土,掸去蜘蛛网.除夕夜,天神奉旨下界查看,发现人间美好无比,根本不像三尸神说的那样,人间免去了一场灾难.从此就有了“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的风俗.据《吕氏春秋》记载,在尧舜时代就有这一风俗了.应城“尘”与“陈”谐音,扫尘就是把陈旧的东西一扫而光,是辞旧迎新的意思,这既指庭院内的陈年积垢,也指旧岁中遇到的不快.
  小年这天,家家户户都要打扬尘,讲究的人家打扬尘时把家具、陈设通通搬到室外,擦拭干净,长期沉积在屋内角落的灰尘、蜘蛛网彻底扫净,旧年画、门神、对联都要撕掉.有佛堂和财神楼、祖先堂的也要打扫干净.
  祭灶 祭灶源于“纪灶”,是纪念教人用火熟食的先灶者,在夏季举行.据说汉代有个叫阴子方的人,在腊月某日做早饭时,忽见“灶神”现形,急忙拜祷,并杀黄羊祭祀,此后他人财两旺,世代昌盛,人们争相效仿,沿袭成俗.
  旧时,差不多家家都设有“灶王爷”的神位.灶王爷又被称作“司命菩萨”或“灶君司命”,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灶王的神龛大都设在灶房的北面或东面,中间供上灶王爷的神像,也有的人家直接将神像贴在墙上.神像有单座和双座之分,如果奉祀人无配偶,则只供单座像.神像上大都印有这一年的日历,两旁贴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对联,横额是“一家之主”.灶王爷自上一年的除夕以来就一直留在家里,到了腊月二十四,要上天汇报这一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送灶神的仪式称为“送灶”或“辞灶”,多在黄昏入夜时举行.一家人先到灶房,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敬香,燃蜡,供放糖果、煮熟的荸荠、毛芋,清水、料豆、秣草,后三样是为灶王坐骑备的.祭灶时,把糖融化,涂封在灶王爷的嘴上.这样,他就不能在玉帝那里讲坏话了.应城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习俗,因此祭灶王爷由男主人主祭,按尊卑长幼依次三叩首.待香、蜡将尽时,再次叩拜,把灶王神像从神龛上请下来,和着纸钱、填好的司命照及草料一并焚烧,边烧边念“好话传上天,坏话丢一边”,再把凉水泼在地上,有的人家还放鞭炮.祭灶仪式至此结束.灶王爷除夕夜再回来.
  此日忌宰杀、忌借火、忌做针线活.
  除 夕
  农历腊月三十夜晚为除夕,源于先秦时期的“逐除”,古人在新年前一天击鼓驱逐“疫疠之鬼”,谓之“逐除”.它还有除傩、除夜、岁除、大除、大尽等雅称,民间俗称大年三十、年关,是一年之中除旧布新、祈福禳灾的最后一个夜晚,这一天的主要活动有三项:吃年饭、敬神祭祖,贴春联、贴门神、贴年画,守岁.
  吃年饭 也叫团圆饭.一家大小围坐一桌吃饭,俗称围炉.古人席地而坐,围着炉子吃.有桌子后,将炉子放在桌子下,在炉的四周摊铺制钱,象征财旺.
  应城人吃年饭多选择双日,一般是在腊月三十.如家里当年有人过世,就在腊月二十五吃年饭,第二年在二十六,第三年在二十七,第四年就没有约束了.吃年饭有两个时段,一是半夜起来吃年饭,一直吃到天亮,叫越吃越亮,多是生意人家;普通人家下午开始吃年饭,一直吃到点灯,也叫越吃越亮.
  吃年饭前要敬神,把猪神府供在神龛上,摆上果品,几碟小菜,几杯酒,几小碗饭,敬香,燃蜡,长者在神龛前作揖磕头,接着全家人依次作揖磕头,烧纸,把神龛上的酒徐徐洒在地上.一般在马棚、猪圈、鸡舍等处也要上供、烧香.敬神完毕,开始祭祖.桌上上几个小菜,摆上碗筷,不能摆椅凳,据说祖先是不坐的,把自家大门打开一条缝,长者站在门边恭请祖先到家里来过年,并做出背人的姿势,把祖先一一背上座位,开始斟酒,劝酒,然后依次把酒洒在地上,上饭请祖先吃.饭毕,将桌子抬起,转一周,安排下一席,而后客气地送祖先走,并请祖先明年再来过年.送走祖先就放鞭炮,上大菜,自己吃年饭.席间,下辈给长辈敬酒,长辈对下辈说些鼓励的话,并要给压岁钱,同辈相互祝贺.以前做好的鸡鸭鱼肉,美味佳肴,这一餐可以尽情的享用.年夜饭一般都煮得很多,因人们从初一到初五都不做饭.吃年饭的菜也多有吉祥之意,如菜头取意好彩头,长年菜取意长寿,圆子取意团圆,鱼不吃完取意年年有余,青菜取意清清吉吉(来年清静平安),年饭吃得越慢越好,取意长久.年饭吃完,就可以贴对联、关财(大)门了.
  贴春联 也叫贴对联、贴对子,源于“桃符”.据《山海经》记载:很早以前在东海度朔山上,有一棵巨大桃树的枝条弯曲成拱门,是魔鬼下山必经之路,玉帝命神荼、郁垒二神在此把守,如有魔鬼为害百姓,就用苇索捆绑喂虎.战国时期,百姓为了镇邪,就在桃木板上绘神荼、郁垒像,或写 “神荼、郁垒”四字,悬于大门两侧,名为“桃符”,每年春节更换一次,所谓“总把新桃换旧符”.到了秦汉时期,悬挂桃符贺新年已成民间习俗.五代十国的后蜀国君孟昶在桃符上书写联语:“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被称为“桃符对句”,这是最早的春联.
  用红纸书写春联始于明朝,据《簪云楼杂记》载,朱元璋除夕传旨:“公卿士庶人家,门上须加春联一副.”他还把写好的春联赏赐给大臣.由于朱元璋的偏爱与提倡,春节贴春联风靡全国,一直流传下来,并逐渐发展,内容极大地丰富,规格也不断地变化.
  贴门神 源于桃符.古人把大自然的许多现象都归咎于鬼魅作祟,盼望得到“神”的保护,就在桃木上或画或刻神荼、郁垒之像,挂在门侧.到南北朝时神荼、郁垒演化为威武的将军形象,以后又出现历史上著名的文臣武将和神话人物,如秦琼、尉迟恭.相传唐太宗身体不爽,昏沉沉觉得寝宫外有鬼魅呼号,杂有抛砖扔瓦之声.次日,太宗把此事告知群臣,秦琼、尉迟恭自告奋勇在宫外戎装警卫,果然一夜平安无事.太宗大喜,但又觉得二人长期守夜,过于辛苦,于是命画工画二人手执兵器、腰悬弓箭的图像贴在宫门两侧,邪祟遂息,世代相传,演为门神.钟馗成为门神则是由于唐玄宗病中梦见一大鬼捉住一小鬼,挖其双眼而食,并自称钟馗,生前武举不第,死后决心消除天下妖孽,玄宗的病因此痊愈,于是命吴道子画钟馗像悬于宫门,日久也就成了门神.随着历史的发展,门神的队伍不断扩大,不仅出现了“五子门神”、 “天官赐福”、“福禄寿”等驱邪恶、卫家宅、保平安、降吉祥的多功能门神,就连历史小说中的著名将领、爱国英雄和智能人物,像关羽和关平、岳飞和岳云、杨继业和杨延昭等横刀立马、威风凛凛的形象都成了门神,他们生前是保家卫国的勇将,死后成守护家园的门神.
  门神长约45厘米,宽约35厘米,在每扇门偏上三分之一的部位各贴一张,如是单门,可贴文武比干、麒麟送子等门神.
  贴年画 也叫门画,源于桃符.年画的出现不晚于汉代,唐代有了年画作坊,但宋以前的年画几乎都是手绘的,宋熙宁五年(1072年),宋神宗赵顼命把皇宫收藏吴道子手绘的钟馗像摩拓制版印刷,赐给大臣,这是木版印刷年画最早的记载.年画的内容大致可分为吉祥喜庆类,历史故事类,戏曲类,人物类,花鸟鱼虫类等.年画的画幅有大有小,格式有单张、四扇屏、连环画等.临近春节,屋里贴几张年画可以烘托节日的喜庆气氛.
  守岁 三十夜围炉守岁,整夜不睡,“三十夜晚醒一宿,来年精神一整年”.旧时没有收音机、电视机,吃过年饭,大人就坐在火炉边,剥着平时难得一见的花生、瓜子,吃着糖果,打麻将、推牌九、玩纸牌、摇骰子;小孩子放鞭炮、点灯笼,尽情欢乐.大年三十的晚上,灶王要与诸神来人间过年,到晚上10点多钟,一家之主手举点燃的香,分别朝诸神的方向磕头,表示迎请,然后来到厨房灶边,象征性地放一小挂鞭炮,算是接了灶神.
  除夕必须把水缸内盛满水,意为财源横溢.
  进入腊月,人们就要忌口,只说吉利话,不说破口话,所谓“腊时腊月,不能瞎说”.小孩如说溜了嘴,旁边的大人马上会“呸”“呸”几声,并说“童言无忌”.如果摔碎了碗碟等物,大人会说“碎碎平安”(岁岁平安)、“越挞越发”.
  春 节
  春节源于远古社会的“腊祭”,即神农氏时代的“索鬼神而祭祀”,“合聚万物而索享之”的“岁终出祭”.春节是现在的叫法,古时有元旦、元日、元辰、元朔、元正、元春、元朝、端日、朔旦、岁朝、新正和正日等诸多名称.辛亥革命后改公历1月1日为元旦.1949年,规定夏历正月初一为春节.应城常把春节称作“过年”或“年关”.
  关于“年”还有一个传说.在遥远的古代,有一种叫“年”的怪兽,性情凶残,力大无穷.“年”每逢新春前后缺少食物时,就窜到村庄伤害人畜,所以每到这时就人心惶惶,担忧“年”的袭扰.慢慢地人们发现它有三个弱点:一怕红色,二怕火光,三怕声响.于是在“年”将来的时候,家家户户门边挂一块红色桃木板,门前燃起火堆,在村里敲敲打打,彻夜不停,“年”终于吓得不敢出来.人们欢欣鼓舞,准备丰盛的食物庆祝胜利.从此每到这个时节就举行这样一次活动,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这个欢快的节日,叫“过年”.以前的红桃木板演变成了红纸,并在上面写上吉祥的话语,火堆演变成了灯笼,敲敲打打演变成了放鞭炮.
  出天方 又叫“出天行”.旧时鸡叫头遍,打开财(大)门,户主高喊:“财门大打开,金银滚进来”,并带着全家老小在门外摆上祭品,燃香、烧纸、敬酒,向着“财神”方向磕头,鸣鞭迎神,祈求新年财源茂盛,老小平安.出天方后,全家回屋关门,用扫帚从门口向内扫三下,以把财宝扫进屋内.旧时城关一些商户、市民在出天方后不进家门,根据各自的愿望,去百子庵、广福寺、城隍庙、财神庙、寿宁禅寺等地烧香,祈祷许愿.有些老家在农村的城关居民,出天方后就回到乡下上坟,在祖坟前祭拜,燃香、烧纸、放鞭炮.
  拜年 出天方后,晚辈依次给长辈磕头,叫“辞岁”,也叫拜年,长辈要给孩子压岁钱.这压岁钱有来历,传说很久以前有一种叫“祟”的怪物,专在除夕深夜到各家摸睡熟孩子的头,轻者次日发烧头痛,重者变得呆傻,闹得有孩子的人家每到除夕就提心吊胆.有一夫妻50多岁得一宝贝儿子,这年三十,八仙路过此地,算出这孩子将要被“祟”所害,于是变成八杖铜钱,让老夫妻用红纸包好,放在孩子枕边,半夜“祟”果真来到孩子身边,刚要伸出魔爪摸孩子的头,枕边就发出一道刺眼的金光,“祟”吓得落慌而逃,孩子躲过一场灾难.从此家家仿效,因“岁”与“祟”谐音,逐渐演变成“压岁钱”.
  拜年一般初一拜父母、宗族、邻里,初二拜舅家,初三拜岳父母,随后再拜其它亲戚朋友.各家大人小孩在拜邻里时,一般不携带礼品,但每家都喜欢他人到家中拜年,并以各种瓜果、点心、烟茶热情款待.拜邻里时在每家停留时间不长,谓之“拜跑年”.拜跑年有“宁漏一村,不漏一户”之说.去亲戚家拜年要携带烟酒、点心、水果之类的礼物,旧时到了亲戚家先拜佛堂,再拜祖先,最高礼仪是在神龛前行三跪礼,然后按辈分拜年,道“您过年好”、“恭喜发财”之类的吉祥话,同辈受拜要躬身作揖还礼,口称“不敢当”,同时也接受亲戚的晚辈拜年,主人要给小孩压岁钱.拜年不超过正月十五.大年初一这一天,有些信佛人家,戒杀吃素,说是正月初一吃素,可代替全年.
  新香 又称“烧新香”或“烧新灵”.邻里或亲朋家若上一年有人去世,初一、初二邻里或亲朋好友首先要去给死者拜年(谓之“亡人为大”),即到墓前为死者烧纸、鸣鞭、磕头.然后再到死者家中给其家庭拜年,主人要设宴款待.
  迎送财神、挑财水 正月初二黎明前起床,一是出门迎着财神方位磕头,叫迎财神.也有人往各大商铺、富户送财神像,高喊“送财神来了!”送财神的总要说些吉利话:“金银财宝滚进来”、“左厢堆满金银库,右边财宝堆满屋”等,以此赚点小钱.二是挑“财水”,城里的富户人家由卖水人送“财水”以取吉利,主人要多给财水钱.晚上,人们把财神像取下烧掉,同时还烧三支香、三叠纸钱,并作三个揖,以祈求财神保佑家人在新的一年财源滚滚、幸福美满.
  旧时人们常年劳作,难得相聚,春节便成了人们相聚叙情的最好时节,慢慢地话题便扯到了儿女或亲朋后代的身上,许多年轻人的姻缘就此敲定.
  禁忌 春节不能说“死”、“杀”之类的不吉利的话,不能骂人;忌摔坏器具;初一至初三不能做针线活,不扫地倒垃圾,一般不把门开着;不能洗衣服;初五不能下米做饭,不许动刀,相传这天是米的生日;初一至初五不能卧床说话,否则一年多病.
  正月十五元宵节
  元宵节也叫上元节、月半、灯节.其来历众说纷纭,较有代表性的一种是:元宵节起源于汉朝.汉惠帝刘盈死后,吕后篡权,吕氏宗族把持朝政.周勃、陈平等人在吕后死后,平除吕后势力,拥立刘恒为汉文帝.因为平息诸吕的日子是正月十五,此后每年正月十五之夜,汉文帝都微服出宫,与民同乐以示纪念.正月为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故把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人们在这个夜晚观灯、猜灯谜、吃元宵,合家团聚、其乐融融.
  吃元宵 元宵也称“汤圆”,由糯米制成,或实心或带馅,馅有豆沙、白糖、山楂等,煮、煎、蒸、炸皆可.元宵起源于春秋时期的楚昭王.某年正月十五,楚昭王经过长江,见江面漂浮一种外白内红的甜美食物.楚昭王请教孔子,孔子说 “此浮萍果也,得之主复兴之兆”,楚昭王命人仿制,逐渐演变成“汤圆”.因“汤圆”与“团圆”字音相近,象征全家团团圆圆.应城人还有元宵节吃春卷和月半粑的习俗,有“吃了月半粑,准备种庄稼”之说.
  燃灯 源于一个神话传说:很早以前,天上有一只神鹅落到人间,被猎人射伤.玉帝非常生气,下旨在正月十五派天兵天将到人间放火.天宫中一位善良的仙女冒险下凡,把这个不幸的消息告诉人们.于是人们想出一个办法,家家户户挂起红灯,燃放烟火.天兵打开天门,看到人间火光一片,以为火已经烧起来了,就去禀告玉皇大帝,不必再下凡放火了.这样,人们的生命和财产都保住了.从此,每逢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都张灯结彩放鞭炮,一直延续到现在.
  猜灯谜 又叫“打灯谜”,出现在宋朝.南宋时,有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所以流传下来.
  玩龙灯 玩龙灯早在汉代就已十分流行.元宵节这天,人们把扎制的巨龙高擎手中,尽情挥舞玩耍,其中既有对龙的顶礼膜拜之敬,又有祈求神龙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之意.玩龙灯有“单龙戏珠”和“双龙戏珠”两种,并有鞭炮、锣鼓和唢呐伴奏助威.
  舞狮子 舞狮子也流行于汉代.舞狮子常伴随锣鼓声进行,锣鼓的节奏为“天——下——太平”三个音节,以示人们欢庆节日、渴望天下太平、安居乐业的心愿.在自家门前舞狮子时,人们要放鞭炮,驱赶邪恶.
  随着时间的推移,元宵节的活动越来越多,上述各类活动,在应城也多为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