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技术实验心得体会,要详细点!写的好一百分送上,每个实验写一篇啊实验一 局域网环境的构建实验目的1、熟悉组建局域网的主要设备并了解局域网的组网方式;2、了解常用的几种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5/01/03 18:05:24
计算机网络技术实验心得体会,要详细点!写的好一百分送上,每个实验写一篇啊实验一局域网环境的构建实验目的1、熟悉组建局域网的主要设备并了解局域网的组网方式;2、了解常用的几种计算机网络技术实验心得体会,

计算机网络技术实验心得体会,要详细点!写的好一百分送上,每个实验写一篇啊实验一 局域网环境的构建实验目的1、熟悉组建局域网的主要设备并了解局域网的组网方式;2、了解常用的几种
计算机网络技术实验心得体会,要详细点!写的好一百分送上,每个实验写一篇啊
实验一 局域网环境的构建
实验目的
1、熟悉组建局域网的主要设备并了解局域网的组网方式;
2、了解常用的几种网络工具;
3、认识双绞线的两种制作规范并熟练掌握双绞线的制作方法和制作技巧.
实验二 网络操作系统的安装与系统配置
实验目的
1、掌握网络操作系统Windows 2000/2003 Server的安装方法并完成其安装;
2、熟悉安装、检测、配置网卡等硬件设备;
3、掌握网络操作系统所安装、配置网络通信协议等内容.
实验三 基于Windows 2000的局域网建立
实验目的
1、掌握Win2k与 ProfessionalWin2k Server的连接操作;
2、掌握WinXP与Win 2k Server的连接操作;
3、掌握WinXP和Win2k Professional之间的连接操作;
4、熟悉WinXP、Workstation以域登录方式访问Win2k Server;
5、学会Win2k Server应用服务器的配置.
实验四 局域网的互连
实验目的
1、了解网络互连的常用设备;
2、了解路由器的启动过程;
3、熟悉Cisco系列路由器的基本组成和功能;
4、了解通过Console口或用Telnet的方式登录到路由器和交换机的过程;
5、认识Cisco系列路由器的初始化配置;
6、初步了解使用路由器互连局域网的操作过程.

计算机网络技术实验心得体会,要详细点!写的好一百分送上,每个实验写一篇啊实验一 局域网环境的构建实验目的1、熟悉组建局域网的主要设备并了解局域网的组网方式;2、了解常用的几种
【导言】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自身也在不断改进.尤其实施新课程以来,无论是教育目标、教育内容,还是教育观念、教育方式和行为,以及教育评价,都发生着巨大的变革,对教师也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我们认为,加强教师教育教学理论修养,夯实文化底蕴,提高教育教学技能,是全面实施新课程的基本保证.近年来,我们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优化校本培训结构,实行“研训一体化”为核心的教师继续教育校本培训,实现优质资源最大限度共享,优化教师学习研究的条件和环境,增加教师有效学习容量,提高教师研究质量,使教师不断“超越自我”,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和研究水平的提升,不断改善自身的教育教学行为,从而达到实现教师教育现代化、深化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目的.
一、课题的提出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科学技术加速发展,教育改革彼伏此起,一浪高于一浪.为了适应这种发展趋势,世界各国加强教师教育,推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在美国,中小学教师绝大多数是本科学历,师资培训主要有两种观点和趋势:一是让本科毕业生进入研究生院,接受专门的教师职业培训,目的在于使这些学生具有宽广的知识背景.小学教师要学习本科段文科课程;中学教师要学习所教专业的学术性课程,接受培训的师范生将获得文科硕士学位;另一种趋势是:只对本科毕业生进行几个星期的短期培训,之后,直接让他们在实际教学中获得相关知识和经验.但不管哪种方式进入教师行业的教师,每隔五年都要进行一次脱产学习,接受新的知识和技能,经过考核合格以后,才能再进入新的岗位.
作为职业教师,必须意识到自己是教育者,对人类发展要有深刻的理解,对儿童的教育有深远影响,为此,必须有厚实的专业知识,广博的文化知识,以及基于这些素质的实践中的领导组织能力,有能力培养儿童热情地生活、学习和自我思考,并有丰富的人文精神.在学校,教师应象有着不同品质和丰富个性的人力资源小组一样,互相合作和协调,从而使作为一个组织的学校教育活动能得到持续发展.每位教师的技能和品质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会随着他们的经验的增长而变化、丰富,教师有必要依据职业、专业、能力、素质和兴趣,终身不断地提高,促进教师素质提高的主要途径有两条:一是教师自己每天的教育实践以及认真的自我研修;二是任命机构组织进行的教师培训.在当今的环境下,要求教师有统一的理想是不可能的,以终身的品质提高为基础,确保所有教师普遍掌握基本的技能,拥有基本素质以及促进个人发展和其专业能力的发展非常重要,只有这样,学校才会有活力,其教育才会有能力.
我国教师教育在九五期间取得很大发展.教师数量迅速增加,教师结构得到了有效调整.1995年到2000年,小学专任教师从560万增加到590万,教师学历合格率不断提高,1995年到2000年,小学教师学历不达标的由11.15%下降到3.14%;现在正加快实现小学教师由中等师范学历向大专学历过渡,这个过渡将在2010年完成.近年来各级政府和学校都采取有力措施,提高教师队伍的学历达标率.但是我国教师教育培训工作中还存在不少问题,不能适应时代要求和教育发展的需要,加强和改进教师教育工作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重点.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是教育改革发展中一个永恒的主题.实现这个任务要靠教师教育.“校本培训”是教师继续教育的最主要、最经济,也是最有效的一种形式.
近几年来,国内对校本培训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与探索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同时全国已经有相当数量的地区具备了比较好的教育城域网络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但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如何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优化的校本培训还是一个崭新的领域,另外,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向纵深发展,广大教师是实施新课程的主力军,搞好教师新课程培训至关重要,因而,在目前的情况下,我们进行这方面的实验研究,探索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校本培训的路子,对于教师教育的信息化和现代化,构建科学的、具有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师教育评价与管理体系,使课程改革落到实处,促进教师发展、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研究的意义
信息化时代的教师教育和科研工作必须登上信息化平台,才能获得跨越式发展.以教师的发展为本,教师教育应该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现代信息技术开展教师继续教育校本培训作为突破口,只有这样,才能开创教师教育的新局面,全面提高我校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水平,才能带来教师教育的高效益,才能大面积地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通过本课题研究和实验,必然促使实现优质教育资源最大限度的共享,有利于实现教师教育现代化,从而促使教师“超越自我”,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不断提高科学研究的质量和水平,必然有利于推进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促进教师尽快适应新一轮课改的需要,不断改善教师自身的教学行为,为即将全面铺开使用课程标准和实验教材提供成功的实践经验和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有利于构建教师继续教育和教育科研的评价与管理体系,从而加快基础教育发展步伐,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供高质量的师资队伍.
三、实验研究的内容
本课题研究的是一项综合性的实践研究.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教师继续教育,充分使用现代远程教育手段,实现优质资源最大限度共享,优化教师学习研究的条件和环境,增加教师有效学习容量,提高教师研究质量,使教师不断“超越自我”,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和研究水平的提升,不断改善自身的教育教学行为,从而达到实现教师教育现代化、深化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目的.
研究的基本内容:如何创建有利于学校组织、教师个人继续教育校本培训的信息技术环境;如何构建信息环境下校本培训模式;构建一支素质的教师队伍.
研究重点:本课题研究的重点是如何在教师教育活动中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以及建立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校本培训的新模式.
研究难点:如何在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建立教师继续教育和科学研究有效结合的新模式,以及对这种模式有效运转的管理机制和评价办法.
四、研究假设及界定
1、研究假设:通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教师继续教育,丰富教育教学内容,改变教育教学方式,有利于教师确立正确的教育观、教学观、人才观和学生观.通过组织在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校本培训,把教师从繁重的复杂性的劳动中解放出来,潜心于教育科研,使教师获得并掌握全新的学习方法,提高教师知识的占有量,为教师提供创造性的教学方法,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促进教师学习现代码教学理论,提高业务素质以及教学能力,研究能力、信息能力.
2、假设界定:全校教师均为该项课题的研究对象.
五、实验周期
本课题实验研究为期3年(2002年1月——2005年12月)
1、准备阶段:(2002年1月-2002年7月)
主要工作:
(1)成立学校实验课题级和实验领导机构,分析课题研究所具备的条件,包括硬、软件:实验硬件、科研经费来源、实验的手段、方法等.
(2)制订落实课题研究方案.
(3)落实实验人员、经费的筹划以及实验教师的培训.
(4)诊断教师教学现状、现代教育技术水平及文化底蕴.
2、实施阶段(2002年8月-2004年12月)
主要工作:
(1)按实验计划开展研究,研究解决实验过程中的有关问题,按实验目标要求检查验收实验阶段性成果,做到每学期一小结,每学年一总结,并把实验情况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
(2)建立健全实验研究档案,指定专人负责收集整理编写实验研究有关资料,做好实验配套资料的建设工作,确保实验顺利进行.
(3)组织实验教师到区内外先进实验点参观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4)探索网络技术优化教师继续教育的基本途径及方法.
3、总结阶段(2005年1月——2005年12月)
主要工作:
(1)继续完善深化网络技术在优化教师继续教育的模式.
(2)做好两个阶段及实验周期全程的实验研究总结、撰写实验研究报告等工作.
(3)收集资料及数据,迎接上级主管部门的评估验收.
六、研究方法
1、文献法.本课题研究属于应用研究.积极吸收并充分利用国内外有关教师教育、培训、学习的有关理论经验,以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的研究成果是本课题的重要研究方法.
2、综合分析法.对信息技术环境与学校组织、教师个人、校本培训以及教学科研与教师培训之间的关系进行理论分析、弄清楚现代信息技术对提高校本培训、促进学校组织发展、教师个人发展、推进教育改革的影响和作用.
3、行动研究法.本课题研究的方法主要是在学校现有的网络环境基础上,不断开发,不断完善,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分步实施,实现优质资源共享,发挥最大的教育效益.
七、研究过程的基本做法
(一)建立校本培训的组织结构和运作管理
为了使校本培训工作顺利落实,让教师们真正学有成效,学校建立了教师学习情况考核评估制度,主要是:
1、成立机构明确职责
成立培训领导小组,由校长负总责,一名副校长负责组织实施.调动教导处、学科教研组等部门的力量,不断完善有创新性、有活力的制度体系,包括课程制度、教学制度、教研制度、学习制度、财务制度、评价制度和奖励制度等学校常规管理制度,从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给教师提供学习和研究的保障.明确领导的职责:
①制定培训计划及撰写培训总结;
②组织教师自学指定的教材内容,参加校本培训学习以及校本教研;
③聘请校外教育教学专家及校内外辅导教师;
④落实培训场地、时间、内容、主讲教师和培训设施;
⑤负责筹措培训经费,培训经费纳入学校年度经费预算;
⑥负责教师自学和校内集中培训的检查、考核,登记学分;
⑦建立校本培训教师电子档案库.
2、实行月考核制度
为了增强学习效果,实行“每月考核,达标有奖,落后受罚”的制度,进行同事互评、教研组评、学校领导小组评,教师之间互相帮助、互相监督、共同提高.学校领导小组每月对教师的学习情况进行考核的内容包括“名言锦句”、“教法集锦”、“教学后记”、“课例评议”等,考核的形式分为网页制作、书面撰写或背诵、现场评议三种.校本培训考核合格者,学校给予适当的奖励,下月兑现;按有关规定折算继续教育学分,记入继续教育证书;实行教师培训与职称评审、年度考核、评优评模“三挂钩”制度.
3、定期交流总结
实施“2+1”工程.“2”就是教师每月自荐两篇教学随笔(后记).教科室每月检查评比并从中精选优秀者或展示,或宣读,使资源共享,疑义相析.“1”指的是教师每学期至少阅读一本理论书籍,并在学期结束时写一篇读书心得体会并进行交流.
加强课堂研究.成立以校长室为龙头,教科室、教导处、教研组长、骨干教师为主的随堂听课小组,采用“推门课、预约课、邀请课”等多种听课形式进行互动式的听课评课研讨活动.每月每人听课不少于4节.
举办“教研组风采展示”.教研组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精心准备“5个1”(一堂课、一份说课、评课、教案和一份教研组风采介绍),最后抽签决定,由教研组的老师分别从上课、说课、评课和教研组风采介绍四个方面来展示所在教研组.对管理层面来说,针对“5个1”评出5个单项奖和1个综合奖项.因为上课、说课、评课的人选都是临时抽签决定的,每个人都有可能代表教研组展示整体教研水平,为了集体的荣誉也为了个人的发展,教师们都会全身心参与整个活动,这极有利于实现个体发展和集体发展的有机统一.
召开总结交流会.每学期组织一次评估验收活动,对每一位教师的发展情况作出评价.同时,要求教师交流自己在本学期的发展情况和体会.对成绩优秀者给予表彰,对绩效少的给予督促指导.
(二)开展形式多样的培训学习活动
在进行现代教育技术装备的同时,我们加强对教师进行现代教育技术培训,我校主要立足于校本培训.在培训中要求做到两个结合:学习与应用相结合,应用与科研相结合,边学边用,在应用中巩固提高.着重抓好三个覆盖率:教师覆盖率、学科覆盖率、课时覆盖率,要求人人都会使用计算机等现代教育技术装备进行教学,会制作多媒体课件,各科的大部分课时都要使用计算机等多媒体上课.几年来,学校举办计算机和网络操作技术培训班9期,每期受训人数都达到100%.还请专家到校培训8次,外派教师参加各级培训800多人次.现在全部任课教师都会制作多媒体课件,一半教师会制作网页,20%教师具有网络开发能力.在城西小学,如果哪个教师还不会使用计算机,说明他是个“科盲”,那是羞耻的事,所以大家学计算机都很勤奋用功.
先进的教学装备为学校实施现代化管理和教育教学提供了优越的条件,也为教师继续教育和专业发展提供了广阔便捷的平台.现在,教师们上课已不是单纯使用课本、黑板、粉笔这些传统的教学工具,而普遍使用了计算机、液晶投影机、实物展示仪等现代化装备,根据教学内容需要给出文字、画面、声音等信息,学生们学得饶有兴趣,课堂气氛很活跃.教师们备课也用计算机备课.校建立了校园网站,的校园新闻、学校通知、教育科研、教师教案、继续教育、家校连线等各方面内容,琳琅满目,丰富多彩.计算机网络等装备成为教师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利器、了望外界的窗口、学习探索的宝库、提高专来技能和学校办学水平的平台.
为了提高校本培训的质量,学校针对不同层次的教师情况,开展了“四个一”系列活动:“成长期”教师参与一项课题研究、读一本与课题研究或素质教育相关的理论专著、执教一节研究课、撰写一篇研究论文;“高原期”教师读一本教育理论专著、执教一节示范课、进行一次说评课、举行一次专题讲座,并进行了常规月、教学开放月、新课程沙龙等校本培训活动.
在活动中,注重引导教师向未来延伸,适时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注重知识结构不同层次教师整体素质的逐步提高.评价制度的改革也在运行之中,对教师的评价定位于教师有无创新的意识、创新的能力,是否善于把自己的创新意识和能力体现在课堂教学上.通过营造竞争进取氛围,注重活动的创新性、实效性,为不同层次的教师提供扬长舞台和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活动的开展提升着教师素质,一个科研型、创新型的教师群体已日渐形成.
八、实验研究的成效
(一)构建了网络技术优化教师继续教育模式.
经过一系列尝试探索,取得了较好的阶段性成果,形成了一个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模式.这个模式的内涵是:以信息技术为平台,通过校本培训、校本教研,达到提高教师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夯实教师的文化底蕴,强化教师的课堂教学技能的教师专业化发展目标.模式是:构建一个网络学习平台——这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前提;整合三种学习方式:个人自学研修、小组合作交流、专家引领辅导——这是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从四个方面检验教师的学习效果:名言锦句、教法集锦、教学后记、课例评析——这是评价教师专业发展的指标.以上我们称为教师专业化发展校本研训一体化“一三四模式”.流程图如下:
1、构建一个网络学习平台
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跨时空、大信息量、交互性和个性化,是网络环境下的现代化教育模式的优势;丰富的信息资源和方便的获取方式,是网络环境下的现代化教育模式的特征;培养出一批能够适应网络环境下的现代化教育模式,并能参与网络教育建设的优秀教师队伍,是网络环境下的现代化教育发展的关键.基于这种理性的思考,从1996年开始,我校着于进行现代教育技术装备建设,在我市是比较早的学校.经过几年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共投入资金300多万元,现在已具备较完善的规模.学校构建了计算机校园网,并与因特网连接,安装了双向可控
多媒体教学系统,拥有计算机197台,60个工作站的计算机教室2间,多媒体语言实验室1间,专用多媒体教室 4间,各个教师办公室全部配备了计算机,30多个教室都配备了计算机、液晶投影机、实物展示仪、29寸彩色电视机,建立了教育信息资源库,有教学素材300多G,教师自制和网上下载的课件素材1500多件,以及各科教学光盘、软盘、录像带一大批.学校的现代化教学装备达到了普及实验教学县(市)双一类标准,是全市乃至全区教学装备最好的中小学之一,被自治区教育厅定为全区“校校通”网络工程首批试点学校、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并成为国家教育部“朝阳行动计划”项目学校、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学校.
计算机校园网、腾图卫星资源系统为实施校本培训铺设了一条宽广通畅的平台.校园新闻、通知、公告、喜讯、电子教材、教案、教学资源等等一应俱全,每天浏览学校的网站已经成为了每个教师的必修课,学校的网站也已经成为学校实现现代化管理的必备平台,给我们学校的管理工作带来很大的便捷,也实实在在的为教育教学提供了服务.
2、整合三种学习方式
(1)个人自学研修
学校结合当时的教育教学中心工作,向教师推荐有关学习书目,并购买学习用书给教师自学.如2004年,把学习、实践、验证新课程理念作为校本培训重点内容,要求教师阅读名教授、名专家的名著名篇尤其是最新著作,例如朱慕菊的《走进新课程》、肖川的《教育的理想与信念》、邢永富的《现代教育思想》、黄亢美的《小学语文创新教育探引》和《小学语文新理念教例评析》等书.同时要求教师上网查找阅读有关这方面内容的文章.要求教师在领会作者精辟见解的基础上,摘抄一些精彩深刻的句子(名言警句)加以反复熟读背诵.每个月至少背熟10段,一年就有100段,四五年就有四五百段.长此以往,日积月累,教师们就能将先进的教育理论内化为自己的教育思想,将自己的教育理论基础夯实,并用来支撑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国古代文人历来提倡读书要反复熟读背诵经典名篇名句,城西小学这样做,无疑是继承这个优良传统.
(2)小组合作交流
有个专家说得好:学习是共同合作的探险,而非一趟孤独之旅.在教师个人自学研修的基础上,学校要求教师互相研讨交流,以达到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目的.对于教师的合作学习,我们的做法是:
①科组教研活动.以年级教研组为单位,围绕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技能和教学能力的目标,开展基本功训练、说课、听课、评课、分析研讨、写教学反思等活动,促进全体教师思想上和业务上的交流,从理论上和实践上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②学科培训活动.分学科组织教师集中辅导学习,坚持每周一集中,做到“四定”:定时间、定地点、定人员、定内容,每次培训都要收到一定成效.
③开辟论坛交流.学校网站为教师开辟了培训学习论坛,举行“我的成长故事”、“学习新课标,心得体会大家谈”、“与新课标同行,在新课改中成长”等主题言谈.教职工及学生都可以登陆到网站上互相交流.论坛成了信息反馈的集散地.
通过灵活多样的合作学习,教师们不但能“教”会“评”,还会“写”,养成“学习理论——探索实践——提高理论”的良好科研习惯.
(3)专家引领辅导
为了有效地提高教师的教育理论水平,城西小学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让教师们聆听教授、专家的新思维新观点.近几年,派出教师参加全国性专家学术讲座8次、省级讲座15次、地区及县市讲座20多次.广西电教馆原馆长卢光华、广西电教馆教研部原主任潘志诚、广西教育学院黎君教授、广西小学教育研究中心黄亢美、李红、汤建芬等老师先后到校讲学,作了现代教育技术教学应用模式、教师教育心理、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等专题讲座.教师们从教授、专家面对面的辅导引领中获得了大量新信息新知识,解决了教育教学中的许多问题和困惑,拓宽了视野,提高了理论水平.
3、四个方面检验学习效果.
如何检验教师理论学习的效果?如何评价教师的专业发展情况?我们创建了一套评价指标,这就是:
(1)收集背诵“名言警句”:就是前面所说的,要求教师阅读名教授、名专家的名著名篇后,将自己认为值得欣赏的名言警句摘录下来,每个月至少10段,反复熟读背诵.
(2)积累优秀“教法集锦”:要求教师在听优质课或阅读教学书刊时,将别人教学的精彩片断,或者自己上课的精彩环节记录下来,每个片断都加上自己的评点,每个月5例以上,其中要熟记2例.虽然是别人的东西,积累多了也会借鉴转化为自己的东西.
(3)加强教学反思,坚持写“教学后记”:包括教学后记、批改后记、测验后记、教育后记、管理后记等.要求每上完一课书,每次教育学生,都要及时进行反思,用教育理论来观自己的教学得失,撰写教学心得.每个月要完成5篇,文字长短不拘.通过一系列反思,使教师反思后知困,知困后思进取.
(4)坚持进行“课例评析”,强化巩固学习效果:要求教师每月评析5个课例,可以评一课书或一堂课,要以教育理论和新课程标准为依据,提出自己的见解,剖析有一定深度.课例评析是前三种学习、反思得来的东西的综合运用.现在,学校每次举行研究课、优质课、说课,参加听课的教师都能评析得头头是道,并且能引用某某教授、专家的观点,说出自己评析的依据.
学校要求教师将这四项学习研修的内容和心得放到自己的继续教育网页上,供大家互相交流切磋,同时作为检验教师理论学习和评价其专业发展情况的依据.对每一项学习内容都提出具体任务指标,各人完成任务的情况都记入继续教育学分登记册.经过这样长期不断的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就能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步夯实自己的理论基础,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实现专业发展的目标.
(二)提高了教师的教学和科研能力.
我校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优化教师继续教育,虽然短短几年,却收到了明显的效果,取得了可喜成绩.
教师们熟练地运用计算机等现代教学装备进行教学,发挥这些先进装备功能的优势,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教师们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以现代教育技术为手段,以教育科研为突破口,构建了新的教学模式,使课堂教学效果得到了很大提高.现在,城西小学已经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基本上实现了由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变,由普通型向特长型转变.
近几年,学校承担国家、省、地市级教育科研课题20项,已有2项国家级、5项省级、1项地级课题成果通过专家评审验收.教师撰写的教育教学科研论文有700多篇获奖,其中20多篇在省级以上报刊书籍发表,制作的CAI课件(或网页)有30多件获省级以上奖励.反映学校教师科研水平的《素质教育的探索与实践》一书已于2002年在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教师编写的《广西社会科学•贵港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教材经自治区教材审查委员会审定后,已由广西漓江出版社出版.
(三)培养了一批骨干教师.
经过几年校本培训,教师们的教育教学能力和素质有了很大提高,一批教学尖子脱颖而出.目前,学校有全国千名中小学骨干校长培养对象1人,省级普通话测试员2人,自治区优秀教师2人,地级骨干教师4人,市级骨干教师16人,县市教师继续教育讲师团成员5人,20多人次被评为自治区教育科研先进个人.2002年至今,有30多名教师在全国、自治区、地市、县市优质课比赛中获奖.
(四)提升了学校的办学水平.
教师素质的提高也提升了学校的办学水平.几年来,学校被评为全国“电化教育特色学校”、“信息技术人才幼苗培养基地”、“社会公认特色育人成功学校”、“中国少年科学院科普基地”,自治区“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创新教育研究与实验先进学校”,贵港市“教育质量百佳学校”、“素质教育示范学校”、“教师继续教育先进学校”.
九、实验研究的启迪
学校利用计算机网络优化校本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做法(“一三四模式”)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当教育改革进行到一定时候,实施素质教育就成为深入推进教育改革的关键.近年开始的中小学课程改革,又成为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的核心.课程改革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成长发展,培养大批能够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课程改革能否取得成功取决于教师.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具有良好的师德,而且要具备较强的能够适应现代教育发展需要的专业技能.目前全国各地都在摸索探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模式,可谓百花齐放,异彩纷呈.我校立足于本校较好的办学条件,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利用计算机网络所具有的信息量大、及时快捷、交互性强、资源共享等特点,组织教师认真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学习、借鉴、探索先进的教学方法,使教师的专业技能得以在较高水平上发展,从而提升了学校的办学水平,在基础教育中起到了引领作用.学校在探索教师专来发展道路的时间还不长,但成效是明显的,模式还须进一步完善,并须要上级专家给予论证和指导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