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的尽头是家的灯光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1/22 08:41:36
夜的尽头是家的灯光
夜的尽头是家的灯光
夜的尽头是家的灯光
夜的尽头是家的灯光
⑴父亲在河南开封长大.父亲一直在奋斗,考上了武汉,留武汉工作,结婚,生了我.他的奋斗,换来了理想的大学合适的职业和幸福的家庭.这也许就是别人眼中我平凡的父亲——离家游子.他的心也许一半是黄河,一半是长江.
⑵我仍记得,父亲接我放学后带我直奔前往开封的列车,夜色如墨,列车摇晃着我疲倦的神经,懵懂的我从未读懂过父亲那晚的表情,他一直看着窗外,眼里似乎闪烁着什么,但不是眼泪,是一种难于言说的情感……火车哀鸣着停止了摇晃,我从父亲的怀里惺忪醒来,又是一段颠簸的汽车行程后,父亲拽着我,高一脚、低一脚地赶往乡村,黄河的风凉湿了父亲的手心.
⑶沉沉夜色,静默村庄,木门一开,黑漆漆的夜色瞬间被老屋里的灯光穿透,我有些晕眩,模糊的视线里烟雾缭绕,纸钱的火苗摇摆在黑红的棺材前,父亲嚎啕着,跪地不起……
⑷那时的我的确太小,奶奶去世,我竟没有一滴眼泪.长大了一点儿,我才明白,和自己深爱的人离别,心有多么痛.对于父亲也是,造就自己、牵着自己长大的人走了,并且是永远地走了……
⑸我一直单纯地认为这就是父亲全部的痛苦.
⑹现在我知道,其中还夹杂着一丝恐慌:他也许在奶奶身上已经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⑺奶奶是中秋节去世的.几年之后的一个中秋节,刚搬进新房不久,父亲在奶奶的照片前点了一炷香,慢慢的鞠了个躬,缓缓坐下,然后静静地注视着照片.良久,父亲看着我,轻轻地说:“今后别再让你妈生气了.”
⑻也许他在遗憾自己小的时候没有好好报答自己的母亲,现在没机会了.不知道天下有没有人不想出去闯一番事业然后衣锦还乡的?不知道最后的回家在终日等待面前是否显得渺小?不知道天下有多少父母再也等不到儿女回家的那一天?
⑼可是,谁又能改变这一切?也许最深的母子之情只能属于童年,因为那时,孩子一无所有.到现在,我也不知道我们这一代独生子女离家后,天下将会有多少老无所依的父母.
⑽父亲那眼神中,也许还有责任.父亲的母亲已经将全部交给父亲,我懂得有一天,父亲也会将全部交给我,虽然我极不愿那一天的到来.但我知道,这个轮回终会由我接下去!
⑾那晚,窗外的夜色似乎被满月稀释过一般,我和父亲静静地坐在一起,我能感受到,他害怕失去的,不只是他的母亲,还有他的孩子.他知道,有一天他的孩子也会离家的.
⑿父亲一直在弥补,他总是一有时间就带我和母亲回开封看看,摇晃的火车不再让我疲倦,如墨的夜色早已被家的灯光照耀的温暖、明媚!父亲总是把手搭在我的肩膀上,我总是握着母亲还未衰老的手,渐渐意识到:该轮到我了!
(作者:马家越 选自《读者》2012第11期)
13.通读全文,你认为文中“我”所领悟到的父亲表情和眼神中的“难于言说”的情感包括哪些?(3分)
【答案】⑴造就自己、牵着自己长大的母亲永远的走了,父亲深深为深爱的母亲离别而心痛.⑵意识到有一天自己也像母亲一样,没有儿子在身边.⑶遗憾自己没来得及报答母亲.⑷意识到承当起母亲留下来的责任.
14.写出第11段“窗外的夜色似乎被满月稀释过一般”这个句子加点词的词性并解释它在句中的含义.(2分)
【答案】动词,这里是“冲淡”的意思,夜色因为有了满满的圆月亮照射,而不再黢黑,有了薄薄的光亮.
15.第7段划线句子运用何种人物描写方法?有什么表达效果?(3分)
【答案】动作描写,心理描写.表达了父亲对奶奶深深的思念、没有好好报答甚至曾经让奶奶生气的愧疚.
16.请品析第8段划线的句子(3分)
【答案】这一组句子,使用了反复的修辞,疑问的句式,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层层深入对父亲没机会报答奶奶这类现象进行了评价思考.表达了这样深刻的思想:人们都追求的出外闯荡干出大事业再衣锦还乡,但这样的抱负比起父母亲守侯盼望游子的亲情,简直微不足道;而且让人悲哀的是,很多父母是看不到孩子成功的那一天就离开了人间的.作者对我们在成功与亲情之间的选择进行了反思,表达了无奈的质疑.
17.春晚一曲《常回家看看》温暖了万千家庭;也有人说,父母、子女之间,身体与身体的距离不等于心灵与心灵的距离.读完上文,请结合你和父母的关系,谈谈你的看法.(3分)
【答案】儿行千里母担忧,古人云父母在不远游.父母子女之间虽然身体与身体的距离,不等于心灵的距离,甚至空间距离越发增加了心灵的贴近.但是,远离毕竟违背了父母希望儿女绕膝的亲情需要,毕竟牺牲了父母对天伦之乐的享受,毕竟造成了父母对远方游子的牵挂担忧.再说,做儿女的如果心灵没有距离,哪里会舍得让自己的父母思念儿女呢?如果能够身体无距离的生活在一起却拒绝了,那么这是心灵没有距离吗?
希望对你能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