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鸡毛》简介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5/01/12 08:11:22
《一地鸡毛》简介《一地鸡毛》简介《一地鸡毛》简介小说《一地鸡毛》没有曲折离奇的故事情节,有的只是一对小夫妻日常生活的描述.作者刘震云没有运用华丽的词藻,没有对人物进行太多的心理描写,而是以非常传统、朴

《一地鸡毛》简介
《一地鸡毛》简介

《一地鸡毛》简介
小说《一地鸡毛》没有曲折离奇的故事情节,有的只是一对小夫妻日常生活的描述.作者刘震云没有运用华丽的词藻,没有对人物进行太多的心理描写,而是以非常传统、朴实的语言叙述了普通老百姓的生存状态.通过充满浓厚生活气息的小事,真实地反映了现实生活中小人物生活的艰辛与无奈,写活了人们在日常生活琐事下观念的转变.
  小说的第一句话是"小林家的一斤豆腐馊了",这个"豆腐"代表日常生活中最平常化的东西,作者从一个如此渺小的东西切入生活,展开故事:
  自视有些清高的主人公小林和他妻子都是外地人,大学毕业后留京,慢慢有了孩子有了房子.随着生活烦恼的不断增加,使曾有过宏伟理想,对局长处长都不放在眼里的小林思想开始转变.为了调动工作,清高的小林和妻子也开始四处找关系,买贵的礼物不值得,买便宜的送不出手,最后买了一箱可乐,被拒绝后感到窝心也为花了钱感到心疼;对门为了使自己孩子有个伴,帮忙把小林的孩子送进好的幼儿园,感觉孩子成了"陪读","心里像吃了马粪一样感到龌龊",也只能自我安慰一番;买大白菜可以报销,为了不吃亏,小林一下子买了五百斤;帮同学卖鸭子,被单位发现,小林本着"在单位就要真真假假,真亦假来假亦真,说假话者升官发财,说真话倒霉受罚?quot;的想法,说谎逃过了领导的责备;从前帮人办事,小林"只要能帮忙,他会立即满口答应.",后来发现"那是幼稚,能帮忙先说不能帮忙,好办先说不好办,这才是成熟."所以在帮查水表的老头办一件举手之劳的小事,说成不好办,得到一台微波炉作为报酬;过元旦要给幼儿园阿姨送礼,小林怕别人说自己抠门、寒酸,跑遍全城买到高价炭火送给阿姨.当天晚上小林梦见一地的鸡毛和蚂蚁般的人群.
  《一地鸡毛》耐人寻味,平常的人物,一些生活当中很常见的小事,小事后面虽没有什么大道理,但是却给人留下很大想象空间.生活不总是一帆风顺的,总有那么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普通老百姓的生活确实像"一地鸡毛"这样卑微,也像"豆腐"这样琐碎,而且是一块"馊豆腐",这意象给我强烈的冲击:无奈、烦琐的现实生活就像小说里描写一样,生活越物质化,越现实化,就越显得空虚.人的斗志和锐气在一点点的被腐蚀掉,人们变得越来越麻木、卑怯.随着权力网络向家庭的延伸,随着对权力、金钱的渴求,人们开始在晦暗不明之中主动地攫取一些权力和利益,我不明白,难道这种攫取就是对晦暗不明的嘲弄和反抗吗?对于那些在现实的种种压力面前自觉地放弃自我、屈就环境与命运的人,我感到悲痛、义愤、困惑……
  我总觉得人应该有些美好的向往和追求,人的精神世界里不应该最后空荡荡的只剩下两种东西--金钱和权力.作者刘震云也许也是这样想的,因此,在琐碎的生活面前,主人公小林依然有种种感受:"有宏图大志怎么了?有事业理想怎么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这样的感叹正是理想主义还没有完全丧失的表现.我看到了普通老百姓对于美好生活的希冀,在淡淡的感伤与无奈中突出了生存的执著与坚定.
  《一地鸡毛》写得不是凡人小事.写得是凡人大事.这些小事放在个人身上,就变成了大事.你可以问问走在街上的人,对他个人来说,是分房子,长工资这件事大?还是苏联解体的事大?我想答案一定是前者.凡人无小事.泛泛地说,苏联解体、美国和伊拉克的战争、埃塞俄比亚的大饥慌、柏林墙的推倒,这些都是被公认的发生在这个世界上的大事.而孩子的入托问题、长工资评职称的问题、分房子的问题,包括发生在“八部七局六处”里的琐琐碎碎的事情,则被公认是发生在这个世界上的小事.但这些小事放到个人身上,就变成了大事.所以大和小的关系是相对的,角度不同而已..上至国家主席,下至平民百姓,看起来需要面对很多人,但其实不然.每个人真正需要应付的不过也就是七八个人.把身边的这七八个人应付好了,日子就太平了.这七八个人摆不平,日子就不好过.这就需要拿出你的全部人生智慧来应付.态度当然得是积极的,不能掉以轻心.从这个角度说,《一地鸡毛》是一部积极上进的作品.是生活的主旋律.有人说它很消极,我不同意.如果把它拍成了一部消极的作品,那我也认为可以不拍.《一地鸡毛》里的人物全是正面人物,没有反面人物.如果他们之中的某些人做出了伤害别人的事情,那也是出于自我保护不得已而采取的自卫行动.他们的本质都是善良的,对生活对人群都是充满善意的.看似风平浪静,实则刀光剑影;看似不咸不淡,实则波澜壮阔.一切都不露声色,于形中势不可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