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课本中写作文的素材越多越好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1/25 05:40:14
高中语文课本中写作文的素材越多越好高中语文课本中写作文的素材越多越好高中语文课本中写作文的素材越多越好2008高考作文课文素材集1、《我与地坛(节选)》(史铁生)◆史铁生,北京市人,“文化大革命”初期

高中语文课本中写作文的素材越多越好
高中语文课本中写作文的素材
越多越好

高中语文课本中写作文的素材越多越好
2008高考作文课文素材集

1、《我与地坛(节选)》(史铁生)
◆史铁生,北京市人,“文化大革命”初期响应号召由北京赴陕西务农,因积劳致残下肢瘫痪,后返回北京潜心于文学创作,现为专业作家.作品有《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插队的故事》《夏日的玫瑰》《合欢树》等等.《我与地坛》(1991)是作者对自我在过去十年写作在内容、思想、形式和写作行为本身进行解剖,为写下去(活下去)寻找理由.“我从双腿残疾的那天,开始想到写作.孰料这残疾死心塌地一辈子都不想离开我,这样,它便每时每刻都向我提出一个问题:你为什么要活着?——这可能就是我的写作动机.就是说,要为活着找到充分的理由.”
◆史铁生曾这样解释自己的名字:“心血倾注过的地方不容丢弃,我常常觉得这是我姓名的昭示,让历史铁一样的生着,以便不断的去看它.不是不断的去看这些文字,而是借助这些蹒跚的脚印不断看那一向都在写作着的心魂,看这心魂的可能与去向.”这段话也是对他作品的最好的诠释.
◆在这个荒芜的园子里,作者化了几年的时间,终于完成了对生命的思考和解读.这一过程是艰苦的,但也是必要的.现在,我们来看看作者经历了哪些肉体上的挣扎和心灵上的洗礼.且看史铁生对生与死的思考,他认为:“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就是说,死是目的,生便是过程,所以,史铁生把孔子的“不知生,焉知死”改成了“不知死,安知生”,所以,他这样告诉别人,“人有时候太看重了我们要回到虚无里去,结果忘了我们本来从虚无里来”.在他的另一首诗歌里,史铁生这样写到: “午后,如果阳光静寂/ 你是否能听/ 往日已归去哪里?/ 在光的前端,或思之极处时间被忽略在存在中 / 生死同一” “生死同一”,即过程就是目的,死是一种回归.史铁生眼里的死,有着回家的温馨.
◆史铁生能够领悟生命的内涵,首先,在于他战胜了自己的残疾.前面说过,史铁生最崇拜的明星是卡尔•刘易斯,但他们见面的时候,史铁生却没有丝毫卑怯的阴影.因为他意识到每个人都是有局限的,9秒99的卡尔•刘易斯也不例外.而此后卡尔•刘易斯输给了约翰逊.在《我的梦想》中,史铁生说,“后来知道,跑进9秒79的约翰逊战胜卡尔•刘易斯是服用了兴奋剂,对此,我们该说什么呢?约翰逊的故乡牙买加的人们这样说,‘约翰逊什么时候愿意回来,我们都会欢迎他,不管他做错了什么事,他都是牙买加的儿子.’这几句话让我感动至深.难道我们不该对灵魂有了残疾的人给予更多的同情和爱吗?”在这里,史铁生深刻的认识到每个人都有局限,而且还有比肉体残疾更严重的灵魂残疾的人,他们更需要同情和抚慰.因此,史铁生终于从残疾的阴影里走出来.记得原野在《人生》一诗中这样写道:人生,从自己的哭声中开始,在别人的泪水中结束.这中间的时光,就叫做幸福;人活着,当哭则哭, 声音不悲不苦,为国为民啼出血路. 人死了,让别人洒下诚实的泪,数一数,那是人生价值的珍珠. 诗人用了朴实的言辞道出了生命的真谛.人这一辈子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或长或短,自有论道.而贯穿其中的生命的意义却是每个人毕生的追求.史铁生在这里也给提出一个重要的论题,人应该怎样战胜自己的苦难,开始对生命意义的探求.
◆2002年,史铁生获得了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成就奖,那段授奖词也许是对他最精当的概括:“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他的写作他的生命,完全同构在了一起,在自己的‘写作之夜’,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他睿智的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内心.”
◆由史铁生的小说《命若琴弦》的电影《边走边唱》,电影中有一句经典的台词贯穿始终:“千弦断,天眼开.”这句话的背景是盲人琴师的师傅说过,弹断的第1000根琴弦能带来光明.盲人对于光明的渴望,残疾了双腿的人对于行走的渴望,从来不会停止,在史铁生的作品里,我们始终能够读到这样的渴望,他从来没有掩饰过.
2、《米洛斯的维纳斯》(清冈卓行)
◆维纳斯是罗马神话中的爱与美神,也是象征丰饶多产的女神.古希腊神话中称为阿佛洛狄忒.传说她在大海的泡沫中诞生,在三位时光女神和三位美惠女神的陪伴下,来到奥林匹斯山,众神被其美丽容貌所吸引,纷纷向她求爱.宙斯在遭其拒绝后,遂把她嫁给了丑陋而瘸腿的火神赫斐斯塔司,但她却爱上了战神阿瑞斯,并生下小爱神厄洛斯.
◆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杨玉环因其肥而更显其雍容典雅之态,赵飞燕因其瘦而更添轻盈迷人之姿,西施因其病而更增娇媚婉转之韵;梅艳芳虽天夭其寿却芳华绝代,给人们留下了永远光辉灿烂的艺术形象;曹雪芹留下未竟之《红楼梦》而辞世,却引出了后世无数痴人说红楼论红楼续红楼,万古流芳;维纳斯虽失双臂却从其出土以来就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一直倾倒了全世界的观赏者,漂向了更远更远的国度,超越了更久更久的时代.以上这些,都说明了这样一个美学命题:缺憾也是一种美.
◆断臂的维纳斯不过美在“她”首先是“维纳斯”.因为“维纳斯”这个名字首先就是美的概念了.其次因为“她”是两千多年前的“维纳斯”.两千多年以前的雕塑工匠,能将女人肌体创造成那么一种艺术的品格,确系不俗了.而最主要的,“她”美在“她”的断臂.美在她是一个亘古之迷都是有魅力的,一个亘古之迷才尤使断臂的维纳斯美名著世.
◆生活本身也像那些雕塑品,对任何一个人来说,也都是残缺的,也都必然是残缺的.断臂的维纳斯似乎告诉我们――爱从不意味着给予什么和接受什么…… 命运三女神似乎告诉我们――对所谓命运而言,头脑是不起作用的…… 胜利之神似乎告诉我们――胜利是要付出代价的,其代价有时有如头颅…… 每每想到这些,我对生活的本质也就理解得更明白了一些.归根结底,因完美之不可求,才便有残缺之美啊……
◆维纳斯痛失了两条美丽的臂膊,似乎是残缺而不完整的;但从虚实相生的辨证角度看,她“却出乎意料地获得了一种不可思议的抽象的艺术效果”.断了胳膊,固然使人们的审美想象受到了现实事物的局限;但“官知止而神欲行”,意外激发的的审美想象,使精神可以摆脱现实事物的羁绊,在广袤无垠的时空中自由驰骋,任心所之,无拘无束,使每个人都获得各自所追求维纳斯雕像的无比神妙的整体美.在这里,残缺因想象而生成完整,这不仅也是一种美,而且是一种超越的美,是一种虚实相生的美,是一种借助艺术空白而表现出的伟大的美,它涵容了有关维纳斯的一切至善至美的理想形态.在西方雕塑中,与“米洛斯的维纳斯”同为法国罗浮宫“三宝”之一的“胜利女神”雕像,罗丹的《沉思》和《巴尔扎克像》,布鲁尔的《绝望的手》等等,也都是“缺憾美”的范例.总之残缺也是一种美,它需要通过审美想象去获得.
◆在清冈卓行的心目中,有思想有灵魂有生命的维纳斯,“为了如此秀丽迷人,必须失去双臂”,这虽为人所求,却非生活所需,如果这也算美的话,最多也只能算含泪的美,血染的美和残忍的美.或许清冈卓行并非这种原意,可他实在不应该用这样的语言来表达,尤如“泪光点点,娇喘微微”的林黛玉流露出迷死人的病态美,于是艺术的人们都祝愿她永远病入膏肓,这无益于人们的生活,不符合人类生活的要求.
◆严格地讲,我们很难断定有臂的维纳斯和断臂的维纳斯哪一个更美,因为审美标准本来就带有主观性和相对性.恩格斯曾说,真实的艺术是真善美的结晶,美的创造是人类对于自身生活的美化,并不是可以凭着人们的主观意愿任意为之,无所依傍的.我想,我们对往昔的依怀是为了更好地珍惜现在,我们对缺陷的珍重是为了不再有缺陷.如果再有人像清冈卓行那样在维纳斯有思想有灵魂有生命的时候,为了寻求所谓能给人无穷遐思的残缺美而造就残缺的话,那么,这只能表明人类伦理的残缺、道德的残缺和美的残缺!
◆“人的残缺证明了神的完美.当你觉得自己是残缺的,而有一个不残缺的比照着的时候,神就存在了.(史铁生)
◆余秋雨在《废墟》中说,‘没有皱纹的祖母是可怕的’,一种事物过于完美,就给人不真实,就脱离了大众的实际,与人们意念中的感觉不切合.而残缺美是一种幻想美,一种弥补美,一种在心灵里重塑的艺术.”
◆让人产生同情的事物是否就是美的事物呢?答案是否定的,山之美,美在其高峻;河之美,美在其秀丽;海之美,美在其壮阔……所有这些事物能够引发人类的情感,有崇敬,有仰慕,有依恋……是下位对上位、低位对高位的须仰视之情感,同情则相反,是上位对下位、高位对低位的恻隐和怜悯之情,说得过分一点,同情意味着施舍.
◆孟子曾说“充实而有光辉”谓之美,维纳斯没有身体各部位惊人的协调,没有丰腴、温暖的肌肤,没有优美的曲线,就不可能成为美的典型;更重要的是,她无意识间丢失的双臂,激起了所有观赏者的无穷的遐想,完成了“一次从特殊转向普遍的毫不矫揉造作的飞跃”,这就是“空灵”.
艺术是“充实”与“空灵”的完美结合.维纳斯之所以成为世界十大雕像,就在于此.
◆美是一种发现,美在心灵,人有悲观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热爱生活,热爱艺术,可怕的不是躯体的残缺,而是灵魂的丑陋.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题都城南庄》(动人之处在于留下的遗憾和悬念)
◆清冈卓行并不是残缺美的首创者.我国古代早就有相关的论述,老子云“大音无声,大象无形”,即是说最大的乐声听来反而无音响,最大的形象反而看不到形迹.
◆环肥燕瘦西子病,可她们都是历史上有名的美人.为什么呢?梁山伯与祝英台之间凄美的爱情故事能够流传至今,成为千古绝唱.为什么呢?英国王妃戴安娜如流星般逝去曾令多少人为之悲痛惋惜,可是也有人说,王妃的早逝也是一种美.自古美人如名将,不许人间见白头.——缺憾也是一种美.
◆美国著名的科幻小说作家曾经创作了一个被称为最短的科幻小说的作品,只有一句话:“地球上最后一个人独自坐在房间里,这时忽然响起了敲门声……”
3、《鸿门宴》(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项羽,身历七十余战,攻无不克;起兵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然垓下一战他却一败涂地,终酿千古遗恨,何也 这是“有取天下之才,而无取天下之虑.”是因为没有夺取天下的深谋远虑.
至垓下被围,乌江亭长劝项王渡江东称王,以期卷土重来,然项羽却道“天之亡我,我何渡为 ”最终“身死东城,尚不觉悟,而不自责”.真是“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史记》作者司马迁说“自衿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 指出项羽缺乏政治家的谋略,只依赖武力.毛泽东则说“不可沽名学霸王”.而项羽呢?他在惨败的局面下还不能正确反思自己一溃千里的原因,还以炫耀武力为荣事,两次把失败的原因归结到上天.如此糊涂岂非败情之悲吗?
◆项羽这个人物的致命弱点是什么?缺乏政治远见,一味沽名钓誉是项羽的致命弱点.项伯说,“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他就立即改变了“击沛公军”的主张,樊哙指责他“欲诛有功之臣,此亡秦之续也”,虽然语言尖锐,他却“未有以应”.可见他虽然武力上是绝对优势,心理上却不堪一击.他欲得天下,又图虚名,既准备推翻怀王之约,又害怕世人指责.他不用范增之计,反映了他的刚愎自用,迷信武力,而根本原因则在于心理上的脆弱.
作为楚国贵族的后裔,项羽却有许多缺点错误,甚至有不可饶恕之处,这是必然的.但他毕竟为推翻暴秦作出过一定的贡献,他性格上也有某些闪光点,如不畏强暴,不用阴谋等等,应当实事求是地给以肯定.
◆刘邦对项羽的评价:夫运筹帷帐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即张良).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杜牧、王安石、李清照对项羽的评价
杜牧《题乌江亭》: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王安石《乌江亭》: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李清照《咏项羽》: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毛泽东对项羽的看法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1949.4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点拨]:杜诗认为真正的男儿应当能屈能伸,卷土重来或许可以东山再起,在雄浑的历史画卷中抒写属于自己的一页.王诗在客观分析项羽兵败事实的基础上,作出大胆地设想,即便江东才俊如今还在,他们是不愿与项羽从头再来的.认为项羽军民离心,败势难回.李诗洋溢着对项羽的赞美与敬仰,褒赞其为“人杰”“鬼雄”,崇敬之情溢于言表.毛诗通过对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的描写,表现了作者“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彻底革命精神.颈联运用项羽这一典故,勉励全党全军要抓住战机从胜利走向胜利,不能学习楚霸王项羽沽名钓誉的做法.
◆垓下歌/项羽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提示:拔山,形容力大无比,甚至能把高山拔起来.盖世,气势高昂,可以压倒世上的一切.“逝”,奔驰.这首楚刺体的诗歌大意是,自命不凡的天子不想承认眼前的现实,他认为这种局面是“时不利兮骓不逝”造成的,并非他的过错.而失败的关键是在历次战斗中一往无前的乌骓今天竞不肯率先冲出重围.他认为乌骓暗示着一切;过去的荣耀、现在的困境和未来的毁灭.最后,他走投无路,只有对勇敢跟随在身边的虞姬哭诉:“我可怎么安排你呀?”
◆大风歌/刘邦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提示:这首歌是刘邦打败项羽,统一天下后在平定鲸布叛乱回京(长安)途中,转道故乡沛县时所作.流露出他得天下、归故里得沾沾自喜之情和对今后国防的忧心.第一句指包括刘邦在内的群雄在各地纷纷起义,而最终只有他刘邦威望远扬天下.同为交战双方,为何胜败迥异呢?《鸿门宴》可以让我们窥一斑而知全貌.
4、《归园田居》与《归去来兮辞》(陶渊明)
◆陶渊明出身於没落的官僚家庭,在他所生活的时代,东晋王朝已面临瓦解,人民的起义、统治阶级内部的勾心斗角,都使社会环境愈加混乱污浊.由於受传统的儒道思想薰陶,又受家族环境的影响,他因而有著“ 猛志逸四海”和“性本爱丘山”两种截然不同的志趣.当他带著“大济苍生”的愿望踏入仕途,社会的现实却不容他的理想、志向有发展的机会.刚直坦率的性情,使他看不惯官场种种的黑暗现象,於是他只好一次次地辞官而去.但是,他仍然希望寻找到能发挥自己才能的机会,於是又再三地出仕,可惜,在那混乱的时代、黑暗的社会当中,他始终没能找到可供自己安身立命的处所.一次又一次的失望,使他陷入应该选择“仕”还是“隐”的矛盾和痛苦之中.终於,他因为不愿奉承位轻权重、跋扈非常的督邮,不甘“为五斗米而折腰向乡里小儿”,毅然辞去了只做了八十三天的彭泽令,也结束了他的出仕生涯.
◆“心为形役”,这里的“心为形役”中的“心”和“役”,显然不能单纯理解为“心意”和“形体”,应该深入理解为“心”是“志趣人格”,“形”是作者“出仕为官”的这种行为.为衣食所迫而出来做官,既如此,那就没有什么惆怅悲伤的了.表明其心情很轻松.过去的事情无法追悔,未来的日子是可以自我掌握的.违心的官场日子即将结束,未来的顺心的生活即将开始,那就按照自我的意志遂心遂意地生活下去.过去是“迷途”,昨日是“非”,那么今天的抉择就是“是”,是正确的.迷途未远,悔悟与庆幸之情溢于言表!所以从陶潜辞官归田的原因中可看出他当时的心境是自责(“田园将芜”),自悔(“已往不谏,来者可追”),自觉、自醒(“迷途未远,今是昨非”).
◆背负了太多岁月的阴影,真的让他好累.沉溺于过去,也必将让他丧失了现在和未来,于是,他选择了离开.酣眠的午夜,他一个人,随着孤零零的帆影,踏上了回乡的小船.月光还是黯淡的,四周还是静谧的.他的衣袖随风飘摇,但此时,他却拥有几分坦然,几分欢喜.全新的生活随着初升的太阳,就要开始了,他与朋友、家人一同早出晚归享受着田园之乐,他与他们一起品尝着粗茶淡饭,享受着那一分简单无忧的友情以及难得的亲情.(这段小文为我们点染了陶渊明的远离官场的轻松、归途之乐和田园之致,在叙述中不乏精美、自然的语言点缀.)
◆小船在水面轻轻摇荡、漂浮着,微风飘飘柔柔地吹拂我的衣衫,轻轻暧暧地爱抚我的面颊,踏着山雀的歌韵,我醉饮船前船后的山泉.青山回响着船桨的激水,将我所有的乡愁揉碎.眼前是一帧浓浓淡淡的黑白照片,两岸静卧的野草是它的背景.我倾听鸟的对唱,虫的独吟.阳光斜洒,洒满我回家的路.远远的,能看见那个宁静而温馨的茅屋,笼罩在淡烟里,飘渺虚无……(这是一篇情景交融最好体现的作品.那种无忧的恬淡如闲适的中国画,一缕一缕向我们走来,小船、微风、歌韵、阳光组合成了一幅似静又动的画面.陶渊明就生活在那样的环境里,我们才知道,距离我们那么遥远的五柳先生竟是这样的洒脱、无羁.)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社会,陶渊明大约是很寂寞的,把他引为知己者应该已经很少.人们要关心收入、职称、住房,关心孩子的学习、就业、婚姻,关心上司的意图甚至神情,关心自己的仕途升迁……心被各种现实问题塞满的现代人,哪里有闲工夫如陶老夫子一样去观松赏菊,引酒赋诗呢?特别是在某些以所谓弘道济世、气干青云自诩的人的心中,这“中国第一大隐”官场失意便避世无为的态度更让他们不屑,比起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忧国忧民来,那不啻有霄壤之别.
◆我们怎样在喧嚣的尘世让心中积郁的块垒消散,怎样在繁杂的市声中让浮躁的心灵宁静,穿越时间隧道,在陶渊明的南野田园中飘荡,与寂寞的诗魂倾心交谈,或许能让甘泉涌过荒漠,在胸中流出一片绿洲.且让我们想像一下陶夫子归家时的情景.宽袍大袖,迎着轻爽的河风,立于船头的陶公,在这样的晨光熹微中,奔向温馨的家居.他的神态是那样的幸福、轻松、安详、超脱,这时的他实实在在像一只“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小鸟呢!
◆陶渊明是寂寞的,这寂寞就在一个真字,真性情,真言语,真行为.要做到这一个真字,还真需要一番勇气和智慧.在矢志不移和随波逐流之间,在现实利益和神圣价值发生冲突时,选择的天平最终将偏向哪一端?这是一个随时随地都在发生的问题.“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哪复计东西.”人生是短暂的,人生需要旷达.现代人,守住内心的寂寞,别让心灵蒙尘,因为寂寞是一种美丽,寂寞使人诗意地安居!
◆羁鸟——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借安祥静谧的田园村居生活,烘托有翅不能伸的“羁鸟”,借“困守笼中”的“羁鸟”隐喻“误落尘网”的作者的心绪.“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对于鸟儿来说,蓝天是它的向往,山林是它的家园,飞翔是它的生命,可是《归园田居》中的这只毫不经意地出现的“鸟”,早已远离了家园,失去了自由.它久在樊笼,有翅难飞,行为人役,心为俗累,寄人篱下,仰人鼻息,每天只能靠自己的强欢颜笑、摇尾乞怜来讨得主人的欢心.失去了山林,失去了蓝天,失去了朋友,失去了自由,只能哀哀无告地生活在主人为它量身定做的美丽而牢实的金丝笼里.可以想见,一旦它能冲破牢笼,回归自然,那该是何等撼人心魄的兴奋和喜悦啊!其实,这只求飞不得的“羁鸟”就是“误入官场”的陶渊明难堪处境的写照.可怜的诗人不也正象那只哀哀无告、苦苦挣扎的“羁鸟”吗?正如山林是羁鸟的渴盼一样,田园也是诗人的归宿,那里有鸡鸣狗吠的祥和幽静,有桃李榆柳的花果飘香,有村落炊烟的温馨可人,有躬耕自食的坦然踏实,更有纤尘不染的心性高洁,拥有自然和自然的美好,拥有自由和自由的生活.
◆归鸟 —— 《饮酒》(其五)是陶渊明众多“归鸟”诗篇中最能体现诗人回归自然,回归性情,保持真我思想的诗篇.“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作者游目骋怀,参透自然,却故意把自然“真意”说得如此飘缈朦胧,其实稍加玩味,便不难发现真意是什么.秋菊自开自谢,保持一份洁白淡泊;南山自古及今,保持一份肃穆庄严;太阳朝升暮落,保持一份秩序宁静.自然万物,各随其分,各安其道,消长生息,穷通演化,莫不自自然然,实实在在.飞鸟投林的描写更是充分强化了这一天地观念.像天地万物一样,飞鸟早出晚归,远近觅食,有困顿劳碌的疲惫和紧张,也有安顿休息的轻松和愉悦,有呼朋引伴的热闹,也有失群掉队的孤单,该去则去,该回则回,一切随顺自然,和山林、夕阳、南山、秋菊、东篱构成了一幅天然纯美、自然静谧的图画.在这幅图画中,在投林归鸟身上,我们看到了作者的影子.作者游历南山,参阅天地,猛然间,豁然开朗:自己不也正如一只疲倦归飞的鸟儿吗?山气弥漫,日落西山,该回家了,家在哪儿呢?不在宦海官场,不在利达富贵,不在荣辱沉浮,家在山水田园,家在南山秋菊,家在山林夕阳,那份出于自然、回归自然、纤尘不染的至真性情才是诗人真正的精神家园啊!抱朴返真,回归自然,这才是诗歌“归鸟”意象真正要暗示我们的内涵.可以说,这只小小的归鸟,这只与同伴同飞、与山林同眠、与夕阳同行、与自然同道的小鸟,还与诗人同心,正是这种天人合一、人鸟同道赋予了陶诗以深刻的哲学内涵.
◆“酒能祛百虑,菊为制颓龄.”文人士大夫的爱菊,远祖是屈原,有诗为证,“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离骚》)但真正的始祖却要论有菊癖的隐士陶渊明,他不但种菊,以菊下酒,还写下不少咏菊诗.“秋菊有佳色,挹露掇其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菊花凌寒而开,幽香灿烂,“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宋遗民郑思肖)正是这样一种孤芳自赏的高傲品质吸引了诗人、造就了诗人.在咏菊诗中,我们容易感受“战地黄花分外香”、“满城尽带黄金甲”的战斗与辉煌,可曾体察到陶渊明笔下的“佳色”之秋菊、采菊之“悠然”的质朴与平淡?“菊,花之隐逸者也.”菊花是陶渊明委顺自然大化生命观的寄托,也是陶渊明傲然脱俗的人格象征.
◆诗人爱菊,更爱松.在中国文化中,松树的地位极其崇高,当得百木之长的荣誉.孔子对松的赞语是:“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这话同他的思想一同进入了中国文化的核心.岁寒三友松、竹、梅,松居首位.!“三径就荒”何足惜,有“松菊犹存”悦其心、“抚孤松”快其意足矣.青松是孤独的,亦如寂寞的陶渊明;青松是挺拔的,亦如傲岸的隐逸者.人生最可贵的是固守,而固守的是松的贫瘠、菊的凄美,如果没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挺立一生的主体人格,又如何能“卓然见高枝”呢?
◆今天的我们应该换个角度去品读陶潜,即从人性的角度来考虑其价值和意义.因为陶潜的选择恰好代表了人们对精神自由的终极追求:个性的张扬和人性的解放.自然的人在社会中常常扮演着不同角色,但不是每一个角色都让人称心如意.由于时代的要求,社会的责任,家庭的义务,个人的名利等等的约束,人们无法摆脱,无法超越,而不得不从事一些本来不愿意从事的职业(包括官职),说一些不想说的话(包括应酬),于是如陶潜所说的“心为形役”,成了自己、他人和外物的奴隶,不再是自己了.但是,人们的内心又时时刻刻渴望着能摆脱俗世的烦恼,能由轻松地生活.所以,敢于放弃社会责任(不止是官职),做回他自己(不止是“归园田”),按照自己内心真实想法去生活的陶潜,才成为了许多人推崇的偶像.
◆所以陶潜放弃的不是某个官职,而是一种让他不自由的“社会角色”,他要做回了一个自然的、完整的自己,让自己旷达的天性得以保全.在《归去来兮辞》结尾一段中,他更是直接表达了这个观点.他说:因为“吾生之行休”,加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他决定和以前的那个影响他限制他的“社会角色”决裂,“委心任去留”,“乐夫天命”.不要忘了他“性本爱丘山”.
***篇幅实在有限,若想看使用范文,请登陆blog.sina.com.cn/sunnyton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