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皇帝怎么产生的?是世袭的嘛?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1/16 00:01:36
德国皇帝怎么产生的?是世袭的嘛?
德国皇帝怎么产生的?是世袭的嘛?
德国皇帝怎么产生的?是世袭的嘛?
光荣的开端
上个世纪中人们还确信,西元9年是德国历史开始之时.这一年日尔曼族舍鲁斯克部落的一位首领阿米纽斯在托伊托堡森林战胜了3个罗马军团.阿米纽斯被认为是第一位民族英雄.关於他生平的更详细情况,人们却不得而知.1838-1875年间,人们在德特莫尔德附近为他建立了一座巨大的纪念碑.
今天人们不再这样简单地看待事情了.德意志民族的产生是一个延续了许多世纪的过程."德意志"一词大约始见於西元8世纪,开始时仅表示在法兰克帝国东部地区使用的一种语言.这个在卡尔大帝统治下达到鼎盛时期的帝国,包括许多部族,其语言或属日尔曼语族,或属罗马语族.卡尔大帝死后(814),帝国未几即分崩离析.在分配遗产过程中出现了西部帝国与东部帝国,两者之间的政治界限大致与德语和法语之间的语言界限相当.东部帝国的居民后来才逐渐产生休戚相关的感觉."德意志"这个名称从语言转为讲这种语言的人,最后才用以称谓他们的居住地区("德意志国").
德国西部边界较早就已确定并始终保持稳定,而东部边界则相反,它在许多世纪中一直变化不定.西元900年前后,它大体上以易北河及萨勒河为界.在后来的几百年中,德意志居民垦殖区向东方纵深扩张,直至14世纪中叶方告停止.当时形成的德意志民族和斯拉夫民族之间的国界一直保持到第二次世界大战.
中世纪全盛时期
人们通常以卡洛林王朝绝嗣,法兰克公爵康拉德一世被选为国王的911年作为东法兰克帝国向德意志帝国过渡的开始.康拉德一世被视为第一位德意志国王(当时的正式称号是"法兰克国王",后称"罗马国王";11世纪开始帝国的称号是"罗马帝国",13世纪后称为"神圣罗马帝国";15世纪时又附加"德意志民族"於前).帝国是选举制的君主国;国王由高级贵族选出,同时奉行"血统法",即:新国王应同其前任有血缘关系.但是,该原则时遭夭折;重复选举的情况屡见不鲜.中世纪时帝国不设都城,国王以巡游为治.帝国无赋税,国王收入主要来自托付他管理的"帝国财产".他的权威并不理所应当地得到承认:只有靠军事实力和巧妙的联盟政策,他才能获得部族中强大的公爵们的尊敬.康拉德的继承者,萨克森公爵亨利希一世(919-936)做到了这一点,他的儿子奥托一世(936-973)更是青出於蓝.奥托使自己成为帝国的实际统治者.962年他在罗马加冕为皇帝一事就显示了他的权势之盛.
从此,德意志国王就有登基为帝的资格.观念中的皇权是无所不包的,它赋予拥有者以统治整个西方世界的权力.然而,这种观念从未完全在政治上成为现实.为了接受教皇加冕,国王非亲自前往罗马不可.这就开始了德意志国王的义大利政策.他们在义大利北部和中部的统治维持了300年之久,从而在德国的大计上不能遇事亲躬.奥托的继承者们统治期间为此经受了严重的挫折.继任的萨利尔王朝再次出现繁荣.亨利希三世时(1039-1056)德意志王室和帝位均达权力的最高峰;主要是坚决保持了它们对教皇的优先地位.亨利希四世(1056-1106)却无法维持这一局面.在关於主教任命权的斗争中(授职之争),他虽然表面上对教皇格裏哥裏七世取得了胜利,但是他赴卡诺萨的赎罪之行(1077)对皇位来说不啻是一次不可挽回的丧失声望之举.从此以后,皇帝和教皇就平起平坐了.
1138年开始了施陶芬王朝的百年统治.弗裏德裏希一世巴巴洛萨(1152-1190)在同教皇、义大利北部诸城市以及同他在德国的主要对手-萨克森公爵雄狮亨利希的斗争中重新振兴了皇室.然而,在他统治期间,领土开始四分五裂,最后削弱了中央权力.巴巴洛萨的继承人亨利希六世(1190-1197)和弗裏德裏希二世(1212-1250)时期尽管皇室权力强大,这一发展仍在继续.宗教的和世俗诸侯成了拥有半主权的"邦君".
随著施陶芬王朝的衰亡(1268),西方的无所不包的皇权实际上已然终结.德国内部各种纷争的力量使它无法成为民族国家,而当时这一过程却正在西欧其他国家中进行.这是德国人成为"后起民族"的根源之一.
中世纪晚期和近代早期
哈布斯堡王室中第一个登上皇位的是鲁道夫一世(1273-1291).皇权的物质基础如今不再是已失去的帝国财产,而是各王朝的王族财产;王族领地权政策成为每个皇帝的主要利益所在.
卡尔四世於1356年颁布的黄金诏书是一种帝国基本法,它赋予7位地位显赫的侯爵(选帝侯)以选举国王的特权以及其他大邦诸侯没有的另外一些优先权.在那些小伯爵、领主和骑士逐渐失去作用的时候,城市的影响因其经济力量而不断扩大.城市同盟的缔结使城市进一步强大.这些同盟中最重要的汉萨同盟成为14世纪时波罗的海地区举足轻重的力量.
1438年开始,帝国虽然表面上仍为选举制的君主国,而王权却实际上由那时已成为最强大地区势力的哈布斯堡王族掌握.15世纪时,要求帝国进行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第一个不经过教皇加冕而即位的皇帝马克西米利安一世(1493-1519)试图实现这一改革,但无成效.由他创建或改组的帝国议会、帝国专区、帝国法院等机构虽然一直存在到帝国结束(1806),却未能阻止其继续分裂.出现了"皇帝与帝国"的二元制:一方面是帝国首脑,另一方面是选帝侯、各邦侯爵和诸城市.皇帝的权力由於他们在选举时同各选帝侯达成的"屈从"协定而受到限制并越来越有名无实.各邦侯爵,尤其是大邦侯爵以削弱帝国权力来大张旗鼓地扩充自己的权力.然而帝国继续存在:皇冠的光辉尚未消失,帝国的思想仍然生气勃勃.帝国大联合为中小各邦提供保护,使之免受强邻的侵犯.
城市成为经济力量的中心,它们首先从不断发展的贸易中得到好处.纺织工业和采矿业中出现了超越手工业者行会系统,和远途贸易一样带有早期资本主义特色的经济形式.与此同时,在思想方面发生了以文艺复兴和和人文主义为标志的变化.这种新觉醒的批判精神的矛头所向首先是教会的诸种弊端.
宗教分裂的时代
1517年以来,主要在马丁•路德的活动影响下,郁积的对教会的不满在迅速展开的宗教改革中爆发了,其后果远远超出了宗教的范围.整个社会结构陷於动荡之中.1522/23年爆发帝国骑士起义,1525年发生的农民战争是德国历史上政治与社会要求相结合的第一次较大的革命运动.两次起义都遭到失败或血腥镇压.宗教改革的主要受益者是各邦侯爵.经过曲折的斗争,他们在1555年的奥格斯堡宗教和约中获得决定自己的臣民信奉何种宗教的权利.新教被承认为同天主教平等的教会.德国的宗教分裂从此成为定局.斯时在位的皇帝是卡尔五世(1519-1556),他通过继承成为卡尔大帝以来最大的世界帝国的君主.他殚思极虑谋求世界政治的利益,却在德国难酬壮志.他退位后帝国分裂,德意志各侯国和西欧各民族国家构成了新的欧洲国家体系.
奥格斯堡宗教和约时期,德国五分之四为新教势力范围,然而教会之争并未就此结束.后来的几十年中,天主教又夺回了许多地区(所谓的"反宗教改革").教派对立因而加剧,导致了宗教党派的出现:新教联盟(1608)和天主教同盟(1609).波希米亚的一次地方性冲突竟至引起了三十年战争.这场战争后来扩大为政治矛盾和宗教对立迎头撞击的全欧性争斗.1618-1648年间,德国的大片地区田野荒芜,人烟断绝.
1648年威斯特法伦和约将德国部分领土割让给法国和瑞典,并确认瑞士和荷兰退出帝国联合.和约赋予帝国各阶层在处理宗教和世俗事务方面的一切重大主权并允许它们与外国夥伴结盟.
专制主义时代
近於独立自主的各邦国效法法国的政体,选择专制主义制度.它赋予君主以至高无上的权力,采用严格的行政管理制度,实行有条不紊的财政制度和建立常备军.许多侯爵雄心勃勃地想使自己的国都成为文化中心.他们中间的"开明专制主义"代表人物促进科学和批判性的思考-当然是在他们的政权利益范围之内.重商主义的经济政策使专制统治的国家在经济上也强大起来,例如巴伐利亚、勃兰登堡(后来的普鲁士)、萨克森和汉诺威都成为独立的权力中心.奥地利击退了土耳其的进攻,取得了匈牙利和迄今为止的土耳其巴尔干国家的一部分,上升为强国.18世纪时,它遇到了对手-在弗裏德裏希大帝(1740-1786)统治下成为头等军事强国的普鲁士.两国的部分领土均不属於帝国,都推行欧洲大国政策.
法国大革命时代
冲塌德意志帝国大厦的力量来自西方.1789年法国爆发了革命.在资产阶级的压力下,从中世纪早期延续至今的封建社会制度被荡涤.三权分立和人权保证了所有公民的自由和平等.普鲁士和奥地利企图以武力对这个邻国的事务进行干涉,结果惨遭失败,引起了革命军的反攻.在继承了法国大革命遗产的拿破仑军队的冲击下,德意志帝国最终土崩瓦解.法国占领了莱茵河左岸.为了赔偿这些地区前主人的损失,进行了牺牲较小的,尤其是宗教的侯爵领地的大规模"土地重划":根据1803年的"帝国代表联席会议"的决定,大约400万臣民换了君主.中等邦国坐享其成.它们中间的大多数於1806年在法国的庇护下结成"莱茵邦联".同年,法兰茨二世皇帝退位,德意志民族神圣罗马帝国就此寿终正寝.
法国大革命并未蔓延至德国.虽然在过去的年月裏这裏一再有个别人士试图消除贵族和市民阶层之间的界线,也有重要人物将西边的变革当作新时代的开始来欢迎,但是革命的星星之火却无法跃至德国,因为同中央集权的法国相反,帝国的联邦制结构阻碍著新思想的传播.除此之外,革命的发源地法国对德国人来说,乃是敌人和占领国.同拿破仑的斗争实际上变成了一场新的民族运动,最后上升为解放战争.社会变革的力量对德国不无影响.首先在莱茵邦联诸国,然后是普鲁士开始进行改革(同施泰因、哈登贝格、沙恩霍斯特、威廉•冯•洪堡等人的名字联系在一起),其目的是最终拆除封建障碍,建立一个自由的、担负起责任的资产阶级社会:废除农奴制、实现营业自由、城市自治、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和普遍服役义务.但是,许多改革方兴未艾就半途而废.公民在大多数情况下仍不得参与立法;只有几个主要在德国南部的邦君迟疑地制定了宪法.
德意志邦联
对拿破仑的战争获胜后,1814/15年的维也纳会议建立了欧洲的新秩序.许多德国人想建立一个自由统一的民族国家的希望落了空.取老帝国而代之的是各主权国家的松散联合.法兰克福的邦联议会是唯一的机构,却并非选举产生的议会,而是一个使者会议.只有当普鲁士和奥地利这两个大国意见一致时,邦联方能有所作为.在后来的几十年中,邦联认为其主要任务是压制一切争取统一与自由的努力.新闻和出版受到严格的审查,大学被监视,政治活动几乎无任何可能.
在此期间,与这种反动倾向相对抗的现代化经济开始发展.1834年德意志关税同盟成立,从而创造了统一的国内市场.1835年德国第一条铁路通车.工业化开始了.随著工厂的出现,产生了新的产业工人阶级.开始时,他们在工厂中经济境遇较好,但是人口的急剧增长很快导致劳动力过剩.此外由於无任何福利方面的立法,产业工人群众饥寒交迫.社会紧张状态引起了暴力行动,例如遭到普鲁士军队镇压的1844年西里西亚织工起义.最初的工人运动只能缓慢地形成.
1848年革命
与1789年革命不同,1848年法国2月革命在德国立即引起了反响.3月,在邦联的各国中都发生了人民起义,并强使惊慌失措的邦君们作出某些让步.5月,在法兰克福保罗教堂召开了国民大会.大会选举奥地利公爵约翰为帝国摄政王,并设立了一个既无权力,也无威信的帝国部.在国民大会上起决定性作用的是争取实现有限选举权的君主立宪制的自由中间派.国民大会从保守派到激进民主派的分崩离析,已略具后来党派纷争的雏形,给立宪带来了困难.即使自由中间派也无法解决在"大德意志"方案和"小德意志"方案的拥护者,即主张或反对德意志帝国包括奥地利在内的人们之间的涉及一切党派的矛盾.经过坚韧不拔的斗争制定了一部民主宪法,它试图将新、旧事物结合起来并规定成立一个对国会负责的政府.但是,当奥地利坚持要将它的包括几十个民族的全部国土并入未来的帝国时,小德意志方案获胜.国民大会建议普鲁士国王弗裏德裏希•威廉四世继承德国皇位.国王拒绝了这个建议,他不想以九五之尊向一场革命感恩戴德.1849年5月,想"自下而上"地强行实施宪法的人民起义在萨克森、法耳茨和巴登遭到失败.这样,德意志革命败局已定.绝大多数成果得而复失,各国的宪法都作了反动的修改.1850年德意志邦联重新建立.
普鲁士的兴起,俾斯麦
50年代是经济蓬勃发展的时期.德国成为工业国家.它的生产规模虽然还远远落后於英国,但是在增长速度方面已超过了它.带头发展的是重工业和机械制造业.普鲁士也在德国的经济中占优势地位.经济力量增强了自由资产阶级的政治自信心.1861年成立的德国进步党在普鲁士成为议会中最强大的政党.当政府打算使军队结构变得反动时,该党拒绝向政府提供资金.新任命的宰相奥托•冯•俾斯麦(1862)接受这个较量,在执政的多年内预算均未按宪法规定经议会批准.进步党的反对不敢超出议会反对党的范围.
俾斯麦通过外交方面的成功加强了他在内政方面的不利地位.在德-丹战争中(1864),普鲁士和奥地利迫使丹麦割让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先由普奥两国共管.然而,俾斯麦一开始就蓄意吞并这两个公国,不惜同奥地利公开冲突.在德意志战争中(1866),奥地利败北,不得不脱离德意志邦联.德意志邦联解体,代之而起的是包括缅因河以北所有各邦在内的北德邦联,俾斯麦任邦联宰相.
俾斯麦帝国
俾斯麦这时按小德意志方案精神致力於完成德国的统一.在德-法战争中(1870/71),他粉碎了法国的抵抗.这次战争的起因是围绕西班牙王位继承问题的一场外交冲突.法国不得不割让阿尔萨斯和洛林并支付钜额赔款.在战争的爱国主义激奋下,南德各国同北德邦联联合成德意志帝国;1871年1月18日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在凡尔赛加冕为德国皇帝.
德国的统一不是"由下而上"地由人民决定,而是"自上而下"地通过侯爵条约实现的.普鲁士权压群邦,诸国皆有新帝国即"大普鲁士"之感.帝国议会按普遍、平等的选举法选举产生.它对政府的组成虽无影响,却可通过参与帝国立法以及审批预算的权利影响政府活动的进行.帝国宰相虽然只对皇帝而不对议会负责,但是他必须在议会中为自己的政策争取多数.各邦国的人民代表机构的选举还不统一.11个德意志邦国还在实行取决於税收收入的等级选举法,其他的4个邦国还存在著将人民代表机构按社会等级划分的老一套做法.议会传统较悠久的南德诸邦国于20世纪初改革了选举法.巴登、符腾堡和巴伐利亚都在适应帝国议会选举法.德国向现代化工业国的发展加强了经济上卓有成效的资产阶级的影响.尽管如此,贵族和主要由贵族阶层人士组成的军官团在社会上始终举足轻重.
俾斯麦任帝国宰相长达19年.他试图通过坚持不懈的和平政策与联盟政策在欧洲新的力量对比关系中为帝国创立一个稳固的地位.他的对内政策与这一具有远见卓识的外交政策全然相悖.对於当时的民主倾向,他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政治上的反对派被他一概斥之为"反帝国分子".他执著地,最后终於一事无成地反对自由资产阶级的左翼,反对政治天主教会并且特别反对由於"社会主义者法"而遭特别法迫害达12年之久(1878-1892)的有组织的工人运动.这样,尽管有先进的福利法规,正在茁壮成长的工人阶级同国家仍然离心离德.1890年俾斯麦被年轻的威廉二世皇帝罢黜,最终成为自己所定制度的牺牲品.
威廉二世想亲自执政,但是缺乏为此所需的知识和毅力.他更多的是通过言论而不是通过行动给人以威胁和平的暴君的印象.在他的统治下进行了向"世界政治"的过渡;德国试图赶上帝国主义列强的优势地位,却越来越陷於孤立.威廉二世试图争取工人阶级支援他的"福利帝国"而未迅速获得希冀的结果,於是在内政方面很快就采取反动的路线.他的辅佐们依靠的是保守派和资产阶级营垒中变化无常的联合.社会民主党然是拥有百万选民的最强大政党之一,却仍然发挥不了任何作用.
普鲁士国王变来的。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