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的光学特性是指什么?由哪些因素组成?各对画面造型产生什么影响?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26 00:04:39
镜头的光学特性是指什么?由哪些因素组成?各对画面造型产生什么影响?
镜头的光学特性是指什么?由哪些因素组成?各对画面造型产生什么影响?
镜头的光学特性是指什么?由哪些因素组成?各对画面造型产生什么影响?
镜头的光学特性是指由其光学结构所形成的物理性能,由焦距、视场角和相对孔径三个因素组成.任何一种光学镜头,都可以由这三种光学特性的技术参数来表示和区分.
(1)焦 距
摄像机的镜头都可被看成为一块中间厚、边缘薄的凸透镜,光线穿过透镜会聚成焦点,焦点至镜头中心的距离即为该镜头的焦距,焦距的单位是毫米(mm).
镜头焦距的长短与被摄对象在摄像管光电靶面上的成像面积成正比.如果在同一距离上对同一被摄对象进行拍摄,镜头焦距愈长,那么成像面积越大,放大倍率越高;反之,镜头焦距愈短,则成像面积越小,放大倍率越低.
通常,我们把焦距与像平面对角线接近或相等的镜头称为标准镜头.一般的摄像机光电靶面成像面积约等于16毫米电影摄影机的画幅像平面,标准镜头焦距通常为25毫米.焦距大于像平面对角线的镜头,称为长焦距镜头.焦距小于像平面对角线的镜头,称为广角镜头.焦距可发生变化的镜头,称为变焦距镜头.
(2)视场角
镜头的视场角,是指摄像管有效成像平面(视场)边缘与镜头后节点所形成的夹角.
从造型角度上讲,镜头视场角反映了摄像机记录景物范围的开阔程度(镜头视场角分为水平视场角和垂直视场角,本章所用视场角均指水平视场角).镜头视场角与被摄对象在画面中的成像效果成反比.视场角愈大,被摄主体成像越小,画面景物越开阔;反之,视场角愈小,被摄主体成像越大,画面景物的视野越狭窄.
视场角主要受镜头成像尺寸和镜头焦距这两个因素制约.由于摄像管成像靶面在实际拍摄中是不变的固定因素,所以直接影响视场角的就是镜头焦距了.我们拍摄时一般只能通过变换不同焦距的镜头来改变视场角.
摄像机在同一距离上对同一被摄对象进行拍摄时,使用不同焦距的镜头会改变该对象在画面中的成像面积和背景范围.这实质上是由于视场角发生了相应的改变.比如,一个视场角为50°的镜头所拍得的被摄主体在画面中只有视场角为5°的镜头拍得的图像面积的1/10.镜头焦距越长,视场角越小;焦距越短,视场角越大.标准镜头(25mm镜头)所呈现的视场角大约在45°左右.广角镜头(焦距小于25mm)的水平视场角均大于60°,一般处在60°- 130°之间.130°以上到180°之间的镜头被称为超广角镜头,又称为鱼眼镜头.长焦距镜头(焦距大于25 mm )的水平视场角小于40°.
(3)镜头的相对孔径是指镜头的入射光孔直径(D)与焦距(f)之比,其大小说明镜头接纳光线的多少.相对孔径是决定镜头透光能力和鉴别力的重要因素.
相对孔径(D/f)的倒数(f/D)被称为光圈系数(F),被标刻在镜头的光圈环上.摄像机的镜头光圈系数分为若干档,常见的有1.4、2、2.8、4、5.6、8、11、12、16、22等,相邻两档光圈F值的比值均为 ,曝光量相差一级.由于像平面照度和相对孔径的平方成正比,所以F值变化一档,相当于摄像机镜头的光通量变化一倍.在摄像时我们说开大光圈,实际上是从光圈调节环上大F值向小F值的一端运动,即减小了光圈系数值;而缩小光圈,则是从小F值向大F值一端运动,光圈系数值加大.比如,从光圈8调到光圈5.6,就是开大了光圈,光通量增大一倍,曝光值增加一级.反之亦然.
对相对孔径和光圈系数的调节,决定了镜头的光通量和镜头景深.对摄像机的镜头进行光圈选择,实质是一个曝光控制的问题.现在的摄像机通常都有手动光圈和自动光圈两种控制方式.自动光圈只能对被摄场景的曝光控制作出技术性处理,而有意识、有目的的动态用光和艺术处理只能由手动光圈才能更好的表现.在拍摄同一照度下的同一场景时,光圈越大,景深范围越小;光圈越小,景深范围越大.镜头曝光的有意图控制和不同景深的选择性运用,是摄像人员实现创作意图取得最佳画面效果的有效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