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初中病句类型归纳最好每类附上几道例题(含答案),急急急!快期末考了!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25 20:54:44
求初中病句类型归纳最好每类附上几道例题(含答案),急急急!快期末考了!
求初中病句类型归纳
最好每类附上几道例题(含答案),急急急!快期末考了!
求初中病句类型归纳最好每类附上几道例题(含答案),急急急!快期末考了!
常见病句类型
病句是指不符合语言规范的句子.辨析病句,是考查对病句的识别与分析,有了这种能力才可能对病句进行修改."正确使用词语"一条已有涉及;《考试说明》中列出的六种病句类型大致有如下情形:
一、语序不当
(1) 名词修饰语
多项定语与中心语的正确次序一般是:①表领属性的或时间、处所的;②指称或数量的短语;③动词或动词短语;④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⑤名词或名词短语.
另外,带"的"的定语放在不带"的"的定语前.
例如:一位优秀的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一位国家队的篮球女教练.
正确次序:国家队的(领属性的)一位(数量)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动词短语)优秀的(形容)篮球(名词)女教练.
下面是多项定语次序不当的例子:
① 许多附近的妇女、老人和孩子都跑来看他们.(表数量的"许多"应紧靠中心短语)
② 在新中国的建设事业上,发挥着他们无穷的蕴藏着的力量.(表性质的"无穷的"应紧靠中心词)
③ 里面陈列着各式各样过去所使用的东西.(表性质的"各式各样"应紧靠中心词.)
下面是定语误放状语位置的例子:
① 夜深人静,想起今天一连串发生的事情,我怎么也睡不着.("一连串"应修饰"事情")
② 这种管子要不要换,在领导和群众中广泛地引起了讨论.("广?quot;应修饰"讨论","地"改为"的")
下面是定语和中心语位置颠倒的例子:
我国石油的生产,基本供应国内.("石油的生产"应为"生产的石油")
(2) 动词修饰语
多项状语次序比较复杂,须特别注意的是:
① 先时间后处所;②先介词结构后情态动词、形容词;③表示对象的介词结构一
般紧靠中心语;④不要弄错修饰对象.
看下面的例子:
① 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上一世纪曾发生过一场血战.("上一世纪"应放在"这
片神奇的土地上"前)
② 我们再也不是任意被列强欺侮的国家.("被列强"应放在"任意"前)
③科学家急于对兰花在最有异域色彩的热带物种标本完全消失之前进行研究.对兰花"应放"进行"前)
④国有15个洲禁止黑人在娱乐场所与白人享有平等的地位.("与白人"应修饰"平等")
⑤大家就工资问题交换了广泛的意见.("广泛"应修饰"交换")
⑥开考半个小时后,就有人陆续交卷.("陆续"应修饰"有")
(3) 关联词语的位置
一般来说,两个分句同一个主语时,关联词语在主语后边;不同主语时,关联词语在主语前边.
下面句子是位置不当的例子:①他如果不能实事求是,事业就会受到损失.("他"应移到"如果"后面) ②要是一篇作品里的思想有问题,那么文字即使很不错,也是要不得的.("即使"应移到"文字"前.照原句就变成了只是文字要不得,不是作品要不得.)
二、搭配不当
搭配不当是常见语病,是高考测试的重点,几乎每年高考都有此类语病题.
(1) 主谓搭配不当
例如:我国棉花的生产,过去不能自给.(不能自给的是"棉花"而不是"生产".)
中国人民的解放在民族关系上起了基本的变化.("中国人民的解放"没有"起变化","起变化"的是"民族关系".正确的表达应是个兼语句,要改"在"为"使")
我觉得这个答复,和对这些问题的调查处理,都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应该把"是"改做"表现出".)
(2) 动词和宾语搭配不当
例如:
纪念三八节的到来.("纪念"的只能是"三八节"而不是"到来".)
解放前,爸爸和哥哥两人挣来的钱还不够养活一家人的生活.("养活"的只能是人,不能是"生活".)
但也存在着几个缺点需要我们努力.(我们所能"努力"的不是"缺点",而是"改正".)
(3) 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
例如:这次大会上,对工资问题交换了广泛的意见.(并不是意见广泛而是交换的范围广泛,应改为"广泛地交换了意见".)
这一类搭配不当常和语序不当有交叉的地方.
(4) 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
例如:做好生产救灾工作决定于干部作风是否深入.("做好"是一面性的,"是否深入"是两面性的.此外"作风是否深入"也讲不通,应该是"干部是否深入群众".这句话有两种改法:把第一个分句改成两面性的"生产救灾工作做得好不好,决定于干部是否深入群众."或将第二分句改成一面性的,不过句子结构要调整为"干部深入群众是做好救灾工作的决定条件".)
艺人们过去一贯遭白眼,如今却受到人们的热切的青睐,就在这白眼与青睐之间,他们体味着人间的温暖.("白眼"和"青睐"指相反的两面,但底下的"温暖"只适用于一面.)
(5) 否定与肯定搭配不当
例如:①我想这应该是不必叙述的,没有谁不会想象不出来.
"没有谁不会想象不出"等于说"谁都想象不出",推测原意就是"谁也想象得出".
②我们并不完全否认这首诗没有透露出希望,而是说希望是非常渺茫的.
"不完全否认"等于"部分承认",基本上还是承认.因此这句话说"我们承认这首诗没有透露出希望",刚好和作者的本意相反.改法有两种"我们也承认这首诗也透露了一些希望……"或"我们并不否认这首诗也透露了一些希望……"
③会员家属除凭发出的入场券外,并须有家属徽章,无二者之一不能入场.
"无二者之一即不能入场"从字面意思上推,可有"有二者之一即可入场"的意思.跟原意不符,应该说“二者缺一即不能入?”
三、成分残缺或赘余
成分残缺:
(1)缺主语
例如:①由于他这样好的成绩,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赞扬.("得到"的主语什么?改为"由于这样好的成绩,他得到了……")
②十月十四日,抱着向航空系学习的想法,我们的黑板报也创刊了.("抱着"的主语显然是蒙后的"我们"但后句的主语是"黑板报",不是"我们",应把后句改为"我们也办起了黑板报".)
(2)缺谓语
例如:①可见对工人阶级的关心负责的态度到何等的薄弱程度.("到"在这里不能做谓语的主要成分,只能将"薄弱"提上来,可"态度"是不能薄弱的,句子应改为"……的关心和负责薄弱到何种程?”)
②最近又发动了全面的质量大检查运动,要在这个运动中建立与加强技术管理制度等一系列的工作.("一系列的工作"是哪个动词的宾语呢?也许是"建立与加强"的?"建立与加强工作"又讲不通,在"建立"前少个谓语"完成".)
(3) 缺宾语
例如:①虽然每天工作很忙,但还是抓紧和同学研究或自己看书.("抓紧"什么?"时间"一词不能省.)
②我们要尽一切力量使我国农业走上机械化,集体化.("走上"要求有一个名词做它的宾语,"机械化"、"集体化"都是动词,句子应是"走上……的道路")
赘余:
(1)堆砌
例如:①要考虑我国政治与文化环境的需要,发展我们的出版业环境.环境"应删去.)
②现在渔民自己选出了行政组长,负责掌握渔民的生活及生产的管理.("掌握"应删去.)
(2)重复
例如:①一年来,妇女工作已打下了相当的工作基础,获得了一定的工作经验.(第二、第三个"工作"应删去.)
②其实这是过虑的想法.("虑"就是想,应删去"的想法".)
(3)可有可无
例如:①不知不觉就走了十里路左右的距离,(应删去"的距离".)
②父亲逝世离现在已整整九年了.(应删去"离现在".)
(4) 应删去"的"字
例如:①出人意料的,今年三月,物价的下跌,后来慢慢的稳定了.(加了"的",句子转为短语,意思也变了,不是物价稳定,而是"下跌"稳定了.)
②由于历代动乱和气候的潮湿,几乎所有当时的绘画遭受毁灭.("历代"和"动乱"中间也可加"的"而没有加,为句子整齐,"气候"和"潮湿"中间就不必加"的".)
四、结构混乱
这是一个很大的类句,这里谈的是不能用"主语""宾语"等来归类的情形.这里最常见的是一句之内两种结构纠缠不清,有以下类型:
(1)举棋不定
作者时而要用这种结构,时而要用那种结构,结果两种结构都用了.
例如:①多年来曾被计划经济思想束缚下的人们也觉悟起来.(应该在"曾今……束缚的……"和"在……束缚下的……"两种格式中选用一个.)
②这慷慨悲歌的壮举的背后,还是自信心不够的表现.(应该在"……的背后还是自信心不够"和"……壮举还是自信心不够的表现"里选用一个.)
(2)藕段丝连
一句话的结构已经完整,却把他的最后一部分用做另一句的开头.
例如:①我们向政府提意见是人民的责任.(把"我们向政府提意见"和"向政府提意见是人民的责"凑在一块儿,应该删去"我们".)
②你可知道,要出版一本译作是要经过多少人的努力以后,才能与读者见面的.(是把"要出版……的努力"和"一本译作……见面的"凑在一块儿,用哪一句都可以.)
(3)中途易辙
一句话说了一半,忽然另起炉灶,重来一句.
例如:①杜重远以《闲话天皇》这篇文章,认为是冒犯了日本皇帝,置之于狱,就是例子.(应该改作"因为杜重远写了……文章,就认为他是……".原句使不知道这件事始末的人误认为杜重远把别人送进监牢,非常不妥.)
②中国人民自从接受了马列主义思想之后,中国的革命就在毛泽东同志领导下大大改了样子.("中国人民……马列主义思想之后"就怎么样?作者不接下去说,却用"中国革命"另起一句.应该改为"自从中国人民……之后".)
(4)反客为主
是指把上半句主语以外的成分用来做下半句的主语,因此而纠缠.
例如:①因此,当匪徒们偷袭游击队的时候,被游击队反包围,歼灭了无数匪军.("被游击队反包围"的主语是"匪军",但"歼灭了无数匪军"的主语只能是游击队,作者却把它一气呵成,不加交待.应该把末一分句该作"歼灭了一大部分"或"不计其数";这样"歼灭"是接着"被游击队"下来的,就连贯了.)
②反革命分子的阴谋活动是应当加以揭露,而且能够把它揭露的.(就上半句说,谁"加以揭露",当然是"我们",但这个词隐而未现,正式主语应当是受揭露的"反革命分子的阴谋活动".可是下半句的"能够把它揭露的"主语就不可能还?";反革命分子的阴谋活动",而只能是"我们".这一句应该在"是应当"前加"我们".)
(5)结构含混
这样的句子可以有两种看法.
例如:真人真事的创作方法,近几年来曾提倡过,而且产生了许多写真人真事的作品.(句中的"产生"可以算无主句,也可以拿"创作方法"做主语,作者的意思也许是第一种,那么上半句应该改作"近几年来曾倡导过真人真事的创作方法".)
初中经典病句类型归纳 第一部分:单句中的病句类型举例: 一、 成分残缺(句子的结构不完整) (一)举例: 1、我有一个女孩,同许多年轻的妈妈一样,愿意把孩子打扮得漂亮一些。 病因:缺主语。造成了歧义。应该在“同”的前面加上主语“我”。 2、中国人民正在努力为建设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 病因:缺谓语。因为句中有一个介词“为”,这就使“为建设……强国”成了一个状语,状语是来修饰或限制谓语的,后面却...
全部展开
初中经典病句类型归纳 第一部分:单句中的病句类型举例: 一、 成分残缺(句子的结构不完整) (一)举例: 1、我有一个女孩,同许多年轻的妈妈一样,愿意把孩子打扮得漂亮一些。 病因:缺主语。造成了歧义。应该在“同”的前面加上主语“我”。 2、中国人民正在努力为建设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 病因:缺谓语。因为句中有一个介词“为”,这就使“为建设……强国”成了一个状语,状语是来修饰或限制谓语的,后面却缺少了这个作谓语的成分“而奋斗”或“而工作”。 3、边维兰曾在1983年出席了区的五好家庭先进个人。 病因:缺宾语。先进个人只是个定语,缺少了被它修饰的宾语中心语“代表大会”。 4、它使人们增强改造旧世界的信念,为打碎旧世界而斗争的决心。 病因:缺谓语。在后一部分中,“为打碎……而斗争”是宾语“决心”的定语,但是宾语“决心”没有谓语,应当在“为”的前面加上动词“坚定”做谓语。 5、杨排长满怀悲愤,情不自禁,双手打在悬挂着的煤油灯上,摆动着,颤动着。 病因:缺主语。应在“摆动着”前面加上“煤油灯”。 (二)练习试试看: 1、从小王明确了参军目的以后,就主动地苦练杀敌本领。 2、看了电影《陈毅市长》,使我受到深刻教育。 3、老师耐心细致地给我们进行辅导,有不明白的问题就问,学习成绩进步可快了。 4、眼看着敌人的暴行,仇恨的怒火在我们的胸中闪烁 5、我的家乡虽然不是南昌,但是很熟悉。 6、他的普通话很标准。 7、他的一生是艰苦奋斗,这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 8、人们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能提高疾病的抵抗能力,达到增强体质,提高健康水平 9、直到19世纪的下半叶,才被人发现珊瑚是专门生活在海里的吃肉动物。 10、我和一些傣族演员觉得这种色香味的饭菜非用手抓住吃不过瘾。 11、县政府严肃处理水泥厂擅自提价。 12、北京市百货大楼从市场需要出发,不断扩大商品经营。 二、搭配不当。 (一)举例: 1、共产党员罗霄同志的一生,代表了我们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崇高的革命品质。 病因:主语和谓语搭配不当。这句话的主干是“一生代表了品质”,可以把“代表”改为“表现”。 2、每当回忆起和他朝夕相处的一段生活,他那和蔼可亲的音容笑貌,循循善诱的教导,又重新出现在我面前。 病因:主语和谓语搭配不当。这句话的主语包含关两项意思,其中“音容笑貌”可以和谓语搭配,而“教导”只能听见,不能看见。应作如下修改: 每当回忆起和他朝夕相处的一段生活,他那和蔼可亲的音容笑貌又重新出现在我面前,他那循循善诱的教导又在我耳边回响。 3、《青春之歌》这部小说出色地塑造了共产党员卢嘉川、江华、林红等人的英雄事迹。 病因:动词“塑造”和宾语不能搭配。可以说“塑造”什么“形象”,不能说“塑造”什么“事迹”。 4、同学们以敬佩的目光注视着和倾听着这位老山英雄的报告。 病因:动词“注视”和宾语不能搭配。这个句子的谓语有两个动词,其中“倾听”可以和宾语“报告”搭配,“注视”的对象只能是看得见的东西,而“报告”能听见,不能看见。 5、各种读书声交织在一起,汇成一支动人的歌声。 病因:修饰语和中心词搭配不当。修饰语“一支”和中心词“歌声”不能搭配。应将“歌声”改为“乐曲”或“交响乐”。 6、《法门寺》塑造了明朝大太监——“九千岁”刘瑾。此人在戏里有许多生动、深刻、性格鲜明的语言和行动。 病因:修饰语和中心词搭配不当。修饰语“生动、深刻、性格鲜明”不能修饰“行动”。可将“行动”删掉。 (二)练习试试看: 1、中国人民从来就是伟大、勇敢、勤劳的民族。 2、一个开展“五讲”“四美”活动的高潮正在全国展开。 3、三年来,我战胜了不少难题,然而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4、学习语文是一门重要的功课。 5、解放以来,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步有所改善。 6、我们必须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的革命事业。 7、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我们一定要刻苦地学习和战斗。 8、我们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方法。 9、在这次战斗中,一共击落敌机一百架,坦克五十辆。 10、一个革命者应该具有渊博的革命知识和经验。 11、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败的关键。 12、他的家乡是黑龙江省青岗县人。 13、在这个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我度过了自己闪光的青春。 14、这支唱不完的歌声,一直在人们的耳际、心头荡漾着。 15、看见了纪念碑,我仿佛看见英雄们把红旗和胜利插上敌人阵地的主峰。 三、语序不合理。 (一)举例: 1、全厂职工讨论和听取了厂长关于改善经营管理的报告。 病因:“听取”和“讨论”有一定的先后次序,应该是先“听取”,然后才“讨论”,把它们倒过来不合事理。 2、1956年,北京故宫博物院展出了2900年前新出土的文物。 病因:这个句子的宾语中心语前的两个定语排列次序不当,会使人误解为“文物”是2900年前出土的。应该改为“新出土的2900年前的文物。” 3、每一个志气的青年将来都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对四化建设有贡献的人。 病因:这个句子中的“将来”本应用在“成为”前头作状语,却用在“希望”的前头,表达不合事理。 (二)练习试试看: 1、这次大会对工作问题交换了广泛的意见。 2、我们普遍的学习成绩提高了。 3、我校两个初中二年级的篮球队正在进行友谊比赛。 4、大庆石油蕴藏量是我国最丰富的地区之一。 5、我们必须认真克服并随时发现工作中的缺点。 6、对于各科的习题我试题,为了学习方便,进行了系统的分类,并做出了答案和提示。 7、那位美国老人在去机场途中才发现遗失在饭店房间三个钻石戒指。 8、我们必须认真克服、随时发现运输工作中的缺点。 9、正在印度访问的中国文化代表团同印度文化界人士在非正式的、亲切的气氛中交流了经验。 10、他多次碰到,年轻力壮的农民,向他伸出血淋淋求援的残手。 四、句式杂糅。(有时想用这种句式,又想用那种句式,结果把两种句式杂糅在一起,使意思表达不清。) (一) 举例: 1、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生存》,作者是一位蛰居海外二十多年的加拿大籍华裔作者之手。 病因:这句话是由一个主谓句和一个动词谓语句杂糅而成的,可以改用下边两种句式中的一种来表达。 (1)、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生存》,作者是一位蛰居海外二十多年的加拿大籍华裔。 (2)、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生存》,出自一位蛰居海外二十多年的加拿大籍华裔之手。 2、我们的部队一队一队一批一批扛着枪支火药都运在济南城外了。 病因:一个意思应该分成两句话来说,却并在一句话里说,思想跳跃得太快,语言表达跟不上,造成句式杂糅。这个句子可以改为“我们的部队一队队都扛着枪支弹药,这些武器都运在济南城外了。” 3、正如江姐在敌人面前表现得坚强勇敢的形象真的使我感动啊! 病因:应当用两句话说的,放在一起,使句式杂糅了。这个句子可以改为“江姐在敌人面前表现得坚强勇敢,她的英雄形象真使我感动啊!” (二)练习试试看: 1、这张报纸比任何特效药都好,把夜班后的疲劳,瞌睡,都被赶到九霄云外去了。 2、止咳祛痰片,它里边的主要成分是远志、桔梗、贝母、氯化铵等配制而成的。 3、我们学校本着节约为原则,自己动手修理课桌椅。 4、他们这种崇高的精神,给我留下了以深刻的印象。 5、学习究竟为了什么?这是值得每个同学都应该深思的问题。 6、我们对实现四个现代化充满着信心百倍的希望。 7、在旧社会,剥削阶级利用开当铺进行残酷的高利贷剥削人民。 五、不合事理。(有的句子从语法结构上看并没有什么问题,但在意义的表达上不合理,前后矛盾,或者前后不一致,这就是不合事理。 (一) 举例: 1、这一期杂志还刊登了台湾当代著名作家陈映真的短篇小说《山路》、《搭错车》和根据后一部小说改编的同名影片的主题曲——《酒干淌卖无》。 病因:这句话前头说的是两篇“短篇小说”,后边却说“这部影片”,前后不一致。这个句子可以改为:这一期杂志还刊登了台湾当代著名作家陈映真的短篇小说《山路》、《搭错车》和根据后一部小说改编的同名影片的主题曲——《酒干淌卖无》。 2、过了一会,汽车忽然渐渐地放慢了速度。 病因:“渐渐”表示程度或数量随时间缓慢地增减,“忽然”表示事情发生得急促而且出人意外,同时用这两个词来作“放慢”的状语,是自相矛盾的,要根据实际情况,删去一个。 3、鲁迅曾经说过:“时间就是生命。无端地空耗时间,其实无异于谋财害命。”这句说得尽管严厉了一些,但我认为是恰如其分的。 病因:评价鲁迅的话,前面说“尽管严厉了一些”,后面再用“恰如其分”,语意就不大一致了。可以改为“这话有人听了可能觉得过分了,但我认为是恰如其分的。” 4、通过上述事实,我懂得了课上与课下的关系——时间要安排得适当,课上充分思考,课下充分学习,这就叫科学地利用时间。世界上伟人珍惜时间的例子不是很多吗? 病因:前一句讲的是课上和课下时间的合理安排,后一句却说到“世界上伟人珍惜时间的例子”,意思不连贯。后一句的意思也没有再发挥。应当删掉后一句。 (二)练习试试看: 1、重建黄鹤楼的工程已经开始二十个月了。 2、两天两夜没停的牛毛细雨又下起来了。 3、我国有世界上没有的万里长城。 4、船桨忽上忽下地拍打着水面,发出紊乱的节奏声。 5、他噤若寒蝉地告诉记者:…… 六:重复赘余。(在一个句子里,用不同的词语来重复表达同一个意思,或用了一些可有可无的词语,显得很罗嗦。 (一) 举例: 1、学校里出现了从来没有过的空前的学习热潮。 病因:这个句子的中心语“学习热潮”前头的两个定语“从来没有过”和“空前”意思是一样的,只用一个就可以了。 2、只有在科学的道路上没畏艰险的人,才有希望达到最高的顶点。 病因:“顶点”就是山的最高处,再用“最高”去修饰“顶点”,意思就重复了。可以把“最高”改为“光辉”。 3、“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认为这才是世界上最最精妙绝伦的一句话。 病因:程度副词“最”表示某种属性超过所有同类的人或事物,用一个就足够了;“绝伦”表示独一无二,没有可以相比的,用了“最”再用“绝伦”,语意重复。“精妙”一词也不准确。 4、那个青年猎人没有一点收获,垂头丧气,连精神也没有。 病因:“垂头丧气”和“连精神也没有”意思重复。 (二) 练习试试看: 1、海底锰结核,有的像土豆,有的像皮球,有的呈板状的样子。 2、我家里除了父母和我,还有一个年纪比我小的弟弟。 3、用不干净的脏手帕擦嘴,很不卫生。 4、暑假已过去,一个新的紧张而又愉快的新学期开始了。
收起
冗余病句:我今天去看小明打的球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