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下列诗句1.日月之行,若出其里.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3.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4.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22 12:07:16
赏析下列诗句1.日月之行,若出其里.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3.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4.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赏析下列诗句
1.日月之行,若出其里.
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3.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4.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赏析下列诗句1.日月之行,若出其里.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3.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4.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1.茫茫大海与天相接,空蒙浑融;在这雄奇壮丽的大海面前,日、月、星、汉(银河)都显得渺小了,它们的运行,似乎都由大海自由吐纳.诗人在这里描写的大海,既是眼前实景,又融进了自己的想象和夸张,展现出一派吞吐宇宙的宏伟气象,大有“五岳起方寸”的势态.这种“笼盖吞吐气象”是诗人“眼中”景和“胸中”情交融而成的艺术境界.言为心声,如果诗人没有宏伟的政治抱负,没有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没有对前途充满信心的乐观气度,那是无论如何也写不出这样壮丽的诗境来的.过去有人说曹操诗歌“时露霸气”(沈德潜语),指的就是《观沧海》这类作品.
2.唐殷璠在他的《河岳英灵集》中评这两句诗说:“诗人以来,少有此句.张燕公(张说)手题政事堂,每示能文,令为楷式.”张说怎么对人说,可惜殷没有交待,但其中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他将这两句诗“手题政事堂”,一是“每示能文”.
好的文字都在下字之准确.如这里的“生”与“入”二字,不仅使得这一联对仗工稳,更妙在这两字一出,才使得“海日”和“残夜”、“江春”与“旧年”两不相干之事物有了联系,而且还因之而生动起来.太阳从幽暗的大海上一点点升起,如子之脱离母腹而渐现,这一“生”字实在是形象极了.太阳刚升,大地还基本处于黑暗之中,但黑夜已撕破,这个“残”字写出了不可抗之消失.夜是被动的,却又是无可奈何的,它生了太阳,却又因太阳而消退!而“入”字更生动,任你江南虽还是旧年的冬天,但是春天却已将江边的柳树涂上了一层春色.这一“入”字很不客气,它几乎是带有强迫的楔入,写出了新生的锐气.柳色近作者之舟,故可见,而特于“春”之前要界以“江”字,也点明了“次北固山下”的环境与所见.这些字都下得简洁而极有分寸.因为他不止是写出了岁暮腊残的景象,而且也写出了此一时具体的视觉之差距,故而显得生动鲜活.旧年不肯退去,然而终于阻挡不住新生的力量;而新生者却又似乎并不管你愿不愿意,而要硬性地楔入,这一“入”字确有警人的不可阻挡之势.张说好提携后进,锐意改革,和他之欣赏此新旧递替之诗意,恐不无关系.这也许就是他要手题于政事堂的原因?
3.【注评】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mò)马蹄.乱花:各种颜色的野花.渐:副词,渐渐的.欲:副词,将要,就要.迷人眼:使人眼花缭乱.浅草:刚刚长出地面,还不太高的春草.才能:刚够上.没:遮没,盖没.○春行俯察所见,花繁草嫩,春意盎然.侧重花草.
【译文】
沿途繁花东一簇,西一丛,快要让人眼花缭乱了.而路上的春草刚从土里钻出来,刚够遮住马蹄.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表达出的画面是夕阳即将落下地平线,远方一马上的行人在孤独的赶路,但却路途遥遥,不知所向.夕阳西下写人生之苍暮,时日无多.断肠人写出一生之伤悲.天涯,离家之远,思落叶归根,却是路之不可得.
4.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译文:
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亭的西面,湖面春水刚与堤平,白云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
几处早出的黄莺争着飞向向阳的树木,谁家新来的燕子衔着春泥在筑巢.
繁多而多彩缤纷的春花渐渐要迷住人的眼睛,浅浅的春草刚刚能够遮没马蹄.
我最喜爱西湖东边的美景,游览不够,尤其是绿色杨柳荫下的白沙堤.
这诗是长庆三或四年春(823-824)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所作.
钱塘湖是西湖的别名.提起西湖,人们就会联想到苏轼诗中的名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饮湖上初晴后雨》)读了白居易这诗,仿佛真的看到了那含睇宜笑的西施的面影,更加感到东坡这比喻的确切.
乐天在杭州时,有关湖光山色的题咏很多.这诗处处扣紧环境和季节的特征,把刚刚披上春天外衣的西湖,描绘得生意盎然,恰到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