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要介绍桂陵之战.马陵之战和长平之战等著名战役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1/23 17:46:54
简要介绍桂陵之战.马陵之战和长平之战等著名战役
简要介绍桂陵之战.马陵之战和长平之战等著名战役
简要介绍桂陵之战.马陵之战和长平之战等著名战役
一、桂陵之战
战国中期,齐、魏、燕、赵、韩、楚、秦七雄并立,征战频繁.公元前354年, 魏国派大将庞涓率8万精兵进攻赵国,包围了赵国都城邯郸(今河北邯郸),赵国苦战了一年,眼看就要撑不住了,急忙向盟国齐国求救.齐威王正欲向外扩张,于是命田忌为主将,孙膑为军师,率兵8万去救赵国.
田忌采纳了孙膑“围魏救赵”的战法,挥师直逼魏国军事重镇平陵(今山东定陶).齐军攻打平陵的行动并不坚决,庞涓也不急于回救,继续竭尽全力攻克邯郸.直到魏军已占领邯郸,损兵折将急需休整时,孙膑才建议齐军挥师直捣魏都大梁,逼魏惠王十万火急命令庞涓统兵回救.庞涓接令后,不得不放弃邯郸,抛弃辎重,昼夜兼程回师.孙膑判断魏军回师必经桂陵(今河南长垣西北),立即率齐军主力北上,在桂陵设下埋伏.当魏军经长途跋涉行至桂陵时,以逸待劳的齐军突然出击,大败魏军,庞涓只身逃回魏国.
桂陵之战是历史上一次著名截击战,孙膑在此战中避实击虚、攻其必救,创造了“围魏救赵”战法,成为两千多年来军事上诱敌就范的常用手段.
二、马陵之战
公元前343年,魏国为了补偿在桂陵之战损失,发兵攻打邻近弱小的韩国.韩国不是魏国对手,只得遣使向齐国求救.齐威王应允救援,以促韩竭力抗魏.但鉴于战事初起,过早出兵对齐不利.在征求孙膑意见后,决定再次坐山观虎斗,待魏韩火拼一番后才出兵救援,这样则“尊名”与“重利”皆得.直到韩军五战俱败,情况危急,魏军也十分疲惫,才发兵相救.
公元前342年,齐威王以田忌为主将,田婴、田朌为副将,孙膑为军师,运用围魏救赵战法,率军直趋魏国首都大梁(今河南开封),诱使魏军回救,以解韩围.
魏国不愿重蹈覆彻,于是停止进攻韩国,转而与齐国决战.魏惠王将魏军撤回大梁,并以太子申为上将军,庞涓为将,率兵10万东出外黄(今河南兰考东南),迎击齐军.孙膑认为,魏军悍勇,不可贸然决战,只可利用魏军向来轻视齐军的和庞涓求胜心切的弱点.乃避战示弱,退兵减灶,引诱魏军追击.再出其不意的攻击,设伏聚歼魏军,并获得主将田忌采纳;
太子申本有退兵之意,庞涓不听.齐军依计行事,与魏军接触后,立即佯装战败后撤.并以“减灶”之策诱敌,造成齐军士卒四散逃走,兵力不足的假象.庞涓果然中计,接连追击齐军3天.见齐军逐日减灶,以为齐军士气低落,逃亡严重,即丢下步兵,以轻车精锐骑兵兼程追击.
齐军退至马陵(今山东郯城一带),树木茂密,道狭地险.孙膑计算行程,判断魏军将于日落后追至,即引军埋伏.而且,庞涓一旦中计,即无退路.孙膑以1万名弓兵埋伏于马陵道路两侧,约定在夜里以火光为号,万箭齐发,并预先把路旁其中一棵大树的树皮剥掉,于其上写上“庞涓死于此树之下”的字样.经长途追击而疲惫不堪的魏军,于孙膑预计时间进入设伏地域.庞涓看见有一颗树的树皮被剥掉,上面还刻着字,因此停下来,并命人点火照明,以阅读树上所刻的文字.但他还未读完,齐军已万弩俱发,魏军大败.眼见无法改变局势,庞涓只得大叹“遂叫竖子成名”,愤愧自杀.齐军乘胜追击,俘太子申,全歼魏军.
马陵之战以魏军大败而告结束,是中国战争史上设伏歼敌的著名战例.
三、长平之战
战国末年,强大的秦国不断通过战争,兼并东方各国.其第一目标便是邻近的韩国.
公元前264年,即赵孝成王二年,秦军伐韩野王.野王降秦,上党道绝,韩国上下大为恐慌,议献上党以息秦兵,郡守冯亭不愿入秦,遂派使者向赵请降,赵王欣然接受上党.秦君震怒,命左庶长王龁率军再攻上党.秦军向东进攻,赵王派老将廉颇镇守长平.秦军不断挑战,廉颇坚守不出,双方长久相持.秦军散布廉颇要谋反的谣言,目的是让赵王换掉廉颇.赵王果然上当,派赵括来代替廉颇.赵括只懂得纸上谈兵,没有多少实战的经验,轻敌出击.秦国将领白起设伏兵包围赵括军队,并截断赵军粮道,昭襄王亲至河内,悉发成年男子到长平助战,赵军被围困46天,草粮断绝,拼死突围,马服子赵括被射死,白起收赵降兵四十余万,白起认为赵兵不忠,夜里坑杀之,赵国继而衰落.
长平之战,前后耗时三年.是我国历史上最早、规模最大的包围歼灭战.此场战争,发生于最有实力统一中国的秦赵两国,极大地加速了秦国统一中国的进程. 据载秦军前后坑杀赵军四十万人,被后人认为是战国形势的转折点.
此战后,山东诸侯国均不再有对抗秦军的实力.秦统一中国的战争从而只剩下时间问题.从国家战略到具体战术,军事家直到现在都在探讨它的得失.长平之战,对中国历史走向有着深远的影响,它催生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集权的大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