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测判断推理题】高手进!有满意答案额外加50分!谢谢大家!1、一个外地品牌为进入本地市场进行广告宣传效果的调查.结果显示,在用电视广告宣传时,当地每百人有15人知晓该品牌,而后选用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24 03:02:25
【行测判断推理题】高手进!有满意答案额外加50分!谢谢大家!1、一个外地品牌为进入本地市场进行广告宣传效果的调查.结果显示,在用电视广告宣传时,当地每百人有15人知晓该品牌,而后选用【行测判断推理题】

【行测判断推理题】高手进!有满意答案额外加50分!谢谢大家!1、一个外地品牌为进入本地市场进行广告宣传效果的调查.结果显示,在用电视广告宣传时,当地每百人有15人知晓该品牌,而后选用
【行测判断推理题】高手进!有满意答案额外加50分!谢谢大家!
1、一个外地品牌为进入本地市场进行广告宣传效果的调查.结果显示,在用电视广告宣传时,当地每百人有15人知晓该品牌,而后选用报纸广告,每百人有26人表示对其有印象.据此,为提高该品牌的知晓率,该公司决定将全部广告资金投入报纸广告.
以下如果为真,最能削弱该公司决定的是:
A.电视是当地人获取信息的最主要途径
B.报纸广告容易给观众留下“产品过于廉价”的负面印象
C.若不采用报纸广告而继续采用电视广告宣传,相同时间后,每百人有45人知晓该品牌
D.通过电视知晓该品牌的人中,八成有购买意愿,而通过报纸广告知晓者,仅两成由此意愿
【问】为何不选D?D项错在哪里?
另:具体的解题思路是什么?
2、据史料记载,唐贞观十九年,玄奘从印度取经归来后,亲自设计建造了大雁塔,用以供奉带回的佛经、金银佛像、舍利等宝物.但直到现在,玄奘所带回的珍宝到底藏在哪里,却无人知晓.考古专家认为,就像法门寺古塔下面存在千年地宫一样,大雁塔地下肯定也藏有地宫,只是尚未发掘而已,并由此推测,大雁塔下的地宫里极有可能藏有玄奘当初带回的珍宝.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不能质疑上述推测?
A.玄奘所画的大雁塔图纸上没有地宫
B.已发掘的其他几座古塔下的地宫里并没有发现宝物
C.考古学家已经在其他地点发现了玄奘带回的佛经
D.根据史籍记载,玄奘带回的宝物已全部进献到皇宫
【问】具体的解题思路是什么?
像这类判断推理题,解题的关键点在哪里?精髓是什么?(是不是首先要弄清题干的论点)
3、某公司所有的销售人员都是男性,所有的文秘都是女性,所有的已婚者都是文秘,公司的总经理尚未结婚.
据此,我们可以知道:
A.总经理是男性
B.已婚者中有男性
C.女员工中可能有未婚者
D.销售人员中有的已经结婚
具体思路?
4、已知:(1)如果甲和乙是肇事者,丙就不是肇事者;(2)如果丁是肇事者,那么乙就是肇事者;(3)甲和丙都是肇事者.
由此推出( ).
A.乙和丁都是肇事者
B.乙和丁都不是肇事者
C.乙是肇事者,丁不是肇事者
D.乙不是肇事者,丁是肇事者
具体思路?
5、已知:(1)只要甲被录取,乙就不被录取;(2)只要乙不被录取,甲就被录取;(3)甲被录取.已知这三个判断只有一个真,两个假.
由此推出( ).
A.甲、乙都被录取 B.甲、乙都未被录取
C.甲被录取,乙未被录取 D.甲未被录取,乙被录取
详细解题思路?
6、老张、老王、老李、老赵四人的职业分别是司机、教授、医生、工人.已知:(1)老张比教授个子高;(2)老李比老王个子矮;(3)工人比司机个子高;(4)医生比教授个子矮;(5)工人不是老赵就是老李.
根据以上信息可以推知( ).
A.四个人的职业都可以确定
B.四个人的职业只能确定三个
C.四个人的职业只能确定两个
D.四个人的职业只能确定一个
详细解题思路?
7、管理理论中的木桶定律是讲一只水桶能装多少水,完全取决于它最短的那块木板.这就是说,任何一个组织都可能面临一个共同问题,即构成组织的各个部分往往是优劣不齐的,而劣势部分往往决定整个组织的水平.木桶定律和酒与污水定律不同,后者讨论的是组织中的破坏力量.
从这段文字推不出( ).
A.木桶定律讲的最短的木板是组织中有用的一个部分
B.污水定律讲的最短的木板是组织中有用的一个部分
C.木桶定律讲的最短的木板的有用性比其他部分差一些
D.强弱只是相对的,无法消除,问题在于你能否容忍
解题思路?

【行测判断推理题】高手进!有满意答案额外加50分!谢谢大家!1、一个外地品牌为进入本地市场进行广告宣传效果的调查.结果显示,在用电视广告宣传时,当地每百人有15人知晓该品牌,而后选用
1、一个外地品牌为进入本地市场进行广告宣传效果的调查.结果显示,在用电视广告宣传时,当地每百人有15人知晓该品牌,而后选用报纸广告,每百人有26人表示对其有印象.据此,为提高该品牌的知晓率,该公司决定将全部广告资金投入报纸广告.
以下如果为真,最能削弱该公司决定的是:
A.电视是当地人获取信息的最主要途径
B.报纸广告容易给观众留下“产品过于廉价”的负面印象
C.若不采用报纸广告而继续采用电视广告宣传,相同时间后,每百人有45人知晓该品牌
D.通过电视知晓该品牌的人中,八成有购买意愿,而通过报纸广告知晓者,仅两成由此意愿
【问】为何不选D?D项错在哪里?
另:具体的解题思路是什么?
觉得选C.公司的做法是为了“提高知晓率”,而D说的是购买意愿,两者方面不同,不应选择.
2、据史料记载,唐贞观十九年,玄奘从印度取经归来后,亲自设计建造了大雁塔,用以供奉带回的佛经、金银佛像、舍利等宝物.但直到现在,玄奘所带回的珍宝到底藏在哪里,却无人知晓.考古专家认为,就像法门寺古塔下面存在千年地宫一样,大雁塔地下肯定也藏有地宫,只是尚未发掘而已,并由此推测,大雁塔下的地宫里极有可能藏有玄奘当初带回的珍宝.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不能质疑上述推测?
A.玄奘所画的大雁塔图纸上没有地宫
B.已发掘的其他几座古塔下的地宫里并没有发现宝物
C.考古学家已经在其他地点发现了玄奘带回的佛经
D.根据史籍记载,玄奘带回的宝物已全部进献到皇宫
【问】具体的解题思路是什么?
像这类判断推理题,解题的关键点在哪里?精髓是什么?(是不是首先要弄清题干的论点)
选B.要弄清楚题目的论点到底是什么,并且要了解清楚论证的方式,还有论据内容.如果要反驳观点,就可以从上述这3个方面来进行反驳.而B项,别的地方的地宫没有发现宝物,不代表大雁塔下就一定不存在地宫,以及存有宝物.
3、某公司所有的销售人员都是男性,所有的文秘都是女性,所有的已婚者都是文秘,公司的总经理尚未结婚.
据此,我们可以知道:
A.总经理是男性
B.已婚者中有男性
C.女员工中可能有未婚者
D.销售人员中有的已经结婚
具体思路?选C
A,总经理不是题干中的销售人员和文秘,所以不能进行推理.
B,D,所有的文秘都是女性,所有的已婚者都是文秘;则所有已婚者都是女性,可以排除BD
4、已知:(1)如果甲和乙是肇事者,丙就不是肇事者;(2)如果丁是肇事者,那么乙就是肇事者;(3)甲和丙都是肇事者.
由此推出( ).
A.乙和丁都是肇事者
B.乙和丁都不是肇事者
C.乙是肇事者,丁不是肇事者
D.乙不是肇事者,丁是肇事者
由1和3,可以确定乙不是肇事者(因为若乙是肇事者,则丙就不是,与3矛盾).由2的逆否命题(逆否命题与原命题等价),可以知道,若乙不是肇事者,则丁也不是.所以选B.
6、老张、老王、老李、老赵四人的职业分别是司机、教授、医生、工人.已知:(1)老张比教授个子高;(2)老李比老王个子矮;(3)工人比司机个子高;(4)医生比教授个子矮;(5)工人不是老赵就是老李.
根据以上信息可以推知( ).
A.四个人的职业都可以确定
B.四个人的职业只能确定三个
C.四个人的职业只能确定两个
D.四个人的职业只能确定一个
详细解题思路?
由1)老张比教授个子高以及(4)医生比教授个子矮还有(5)工人不是老赵就是老李,推出老张不是教授也不是工人,又因为医生没有教授高,所以老张不是医生,则老张是司机.
现在可以做一个关于身高的排序:应该是工人》老张(司机)》教授》医生,而老李比老王矮,又工人不是老赵就是老李,则说明老王不可能是工人,因此不可能最高.所以可以得出老李是医生,老王是教授,则老赵是工人.
7、管理理论中的木桶定律是讲一只水桶能装多少水,完全取决于它最短的那块木板.这就是说,任何一个组织都可能面临一个共同问题,即构成组织的各个部分往往是优劣不齐的,而劣势部分往往决定整个组织的水平.木桶定律和酒与污水定律不同,后者讨论的是组织中的破坏力量.
从这段文字推不出( ).
A.木桶定律讲的最短的木板是组织中有用的一个部分
B.污水定律讲的最短的木板是组织中有用的一个部分
C.木桶定律讲的最短的木板的有用性比其他部分差一些
D.强弱只是相对的,无法消除,问题在于你能否容忍
解题思路?选B.
首先看A和C.根据题目意思,最短的木板也是组织的组成部分之一,说明这块木板是有作用的,只是因为太短影响了整体,所以短木板起到的作用要小一些.
D项不好判断,那么我们先来看“污水定律”.根据题目,“酒与污水定律不同,后者讨论的是组织中的破坏力量.”可以推测,污水定律说的是污水破坏了酒的美味,不会涉及到木板.就像我们说的“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汤”.所以B项中提到的木板是不应该被推出来的.
另外,这个文章是由原文出处的,你可以百度一下,了解了解什么是“污水原理”.当然,在这里不用了解污水原理,根据常识也是应该能推测出来的.
5、已知:(1)只要甲被录取,乙就不被录取;(2)只要乙不被录取,甲就被录取;(3)甲被录取.已知这三个判断只有一个真,两个假.
由此推出( ).
A.甲、乙都被录取 B.甲、乙都未被录取
C.甲被录取,乙未被录取 D.甲未被录取,乙被录取
详细解题思路?这个我想了好久,所以放到最后.
假设法.前面2个命题都是充分命题,即甲录取->乙不被录取;乙不被录取->甲被录取.我们假设甲录取->乙不被录取为真,则乙不被录取->甲被录取为假,其否命题则为真.否命题为乙不被录取且甲不被录取.同时根据第三个条件,甲被录取为假,可得甲没有被录取.联合条件“乙不被录取且甲不被录取”为真,可知乙也是没有被录取的.这样即可得到答案B.
这道题到此即得出了答案.你也可以通过假设第二个或者第三个命题为真来试试看,进一步验证答案.同时,这道题目需要比较熟悉逻辑推理方面的知识,如果不是很清楚这方面的知识的话,那就需要尽快学习了.考公的参考书上应该都会有的吧.
题目真多啊,后面3个还挺难的,写得我好累.
另外,以后有问题的话,建议你去qzzn论坛上找找,那上面的牛人很多的,你的问题应该可以很好地得到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