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缜《神灭论》全文的译文从{问曰:子云神灭,何以知其灭邪?一直到全文完.拜托了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19 14:35:34
范缜《神灭论》全文的译文从{问曰:子云神灭,何以知其灭邪?一直到全文完.拜托了范缜《神灭论》全文的译文从{问曰:子云神灭,何以知其灭邪?一直到全文完.拜托了范缜《神灭论》全文的译文从{问曰:子云神灭,

范缜《神灭论》全文的译文从{问曰:子云神灭,何以知其灭邪?一直到全文完.拜托了
范缜《神灭论》全文的译文
从{问曰:子云神灭,何以知其灭邪?一直到全文完.拜托了

范缜《神灭论》全文的译文从{问曰:子云神灭,何以知其灭邪?一直到全文完.拜托了
问:您说精神(译者按:这篇论文中所用的“神”字,固然指的“精神”,
  但也指的“灵魂”.当时主张“神不灭”的人,认为使人产生精神作用的是灵魂,
  灵魂可以附在人的身体上,人死后,灵魂又转移到其他的地方,但不会消灭.范
  缜的神灭论就是针对当时流行的这种“灵魂不灭”的迷信思想展开斗争的.译作
  “灵魂”不太妥当,译作“精神”也和今天我们常用的精神的含义有差别.希望
  读者注意.)会消灭,怎样知道它会消灭呢?
  答:精神就是形体,形体就是精神,因此,形体存在,精神才存在,形体衰
  亡,精神也就消灭.
  问:无知,才叫做形体,有知,才叫做精神.有知和无知根本是两回事,精
  神和形体,原则上不能混为一谈.形体和精神是一回事的说法,不是我所能同意
  的.
  答:形体是精神的质体(译者按:“质”有“物质”的意义,又有“实体”
  的意义,现在把它译为“质体”),精神是形体的作用.所以形体是指的它的质
  体,精神是指的它的作用.形体和精神不能割裂.
  问:精神既不是质体,形体又不是作用,但二者又不能割裂,它的理论根据
  在哪里?
  答:〔精神和形体〕名称不同,而实质上是一回事.
  问:〔精神和形体〕名称既然不同,如何能说是一回事?
  答:精神和身体的关系,恰如锋利和刀刃的关系一样.身体和作用的关系,
  恰如刀刃和锋利的关系一样.既叫做锋利,当然不是刀刃;既叫做刀刃,当然不
  是锋利.但是离开了锋利就无所谓刀刃,离开了刀刃就无所谓锋利.从来没有听
  说过刀刃不存在而锋利单独存在的,哪能说形体死亡而精神能单独存在?
  问:刀刃和锋利的关系,可能像您所说的那样,但是形体和精神,它的道理
  却不是这样.为什么这样说呢?树木的质体是没有知觉的,人类的质体是有知觉
  的.人类既有相同于树木的质体,却有不同于树木的知觉.岂不是说明了树木只
  有一种特性,人类有两种特性吗?
  答:这话可奇怪了!人类若有以相同于树木的质体作为形体,又有以相异于
  树木的知觉作为精神,倒可以照您的说法;事实上人类的质体,〔就在于它〕有
  知觉,树木的质体,〔就在于它〕没有知觉.人类的质体不是树木的质体,树木
  的质体也不是人类的质体.〔人类〕怎么可能既有同于树木的质体,又有异于树
  木的知觉呢?
  问:人类的质体之所以不同于树木的质体的地方,就在于它有知觉.人类若
  是没有知觉,它和树木有什么区别呢?
  答:人类没有无知觉的质体,恰如树木没有有知觉的形体一样.
  问:死人的形体岂不就是没有知觉的体质吗?
  答:这(死人)是没有知觉的质体.
  问:既然这样,可见人类确实既有相同于树木的质体又有不同于树木的知觉
  了.
  答:死人虽然有相同于树木的质体却没有不同于树木的知觉;活人虽有不同
  于树木的知觉,却没有相同于树木的质体.
  问:死人的骨胳不就是活人的形体吗?
  答:活的形体不是死的形体,死的形体也不是活的形体,根本是不同的两类,
  怎能有活人的形体却有死人的骨胳呢?
  问:如果活人的形体根本不是死人的骨胳,死人的骨胳也就应当不从活人的
  形体产生.既然不从活人的形体产生,那末这(死人的)骨胳是从哪里来的?
  答:这是活人的形体变成了死人的骨胳的啊!
  问:活人的形体能变为死人的骨胳,岂不正是因为有了生才有死,可见死人
  的形体也就是活人的形体了.
  答:如果根据活的树变成枯的树木〔来推论〕,枯树的质体怎能说就是活树
  的形体?
  问:活树的形体既能变成枯树的形体,可见枯树的形体也就是活树的形体.
  好像一条一条的丝的形体变成了线的形体,线的形体也就是丝的形体.这有什么
  不同呢?
  答:若〔照你的说法〕枯树就是活树,活树就是枯树,就应当在树活的时候
  雕零,树枯的时候结果.活树不应当变成枯树,因为〔照你的说法〕活树即是枯
  树,所以枯树不必从活树变来了.〔照你的说法〕活树枯树既然一样,为什么不
  先从枯树变成活树,一定先从活树变成枯树,这是什么道理呢?至于丝和缕是同
  时存在的〔不是丝消灭后才成为缕〕,不能用来作为这个辩论的比喻.
  问:当活人形体衰亡时,应当立刻死去,为什么人总是逐渐地死去呢?
  答:〔这是因为〕凡是生灭的形体,必须有一定的程序的原故.突然发生的,
  必然突然消灭;逐渐发生的,必然逐渐消灭.突然发生的,像狂风暴雨就是;逐
  渐发生的,像动物植物就是.有突然发生的,也有逐渐发生的,这是事物的规律.
  问:您说“形体即是精神”,那末像“手”这些器官也是精神吗?
  答:都有它的精神方面.
  问:如果说手这类肢体都有它的精神的方面,精神能思虑,手这类肢体也应
  当能思虑了.
  答:手这类肢体有痛痒的感觉,但没有辨别是非的思虑.
  问:感觉和思虑是一回事,还是两回事?
  答:感觉也就是思虑.粗浅的叫做感觉,深刻的叫做思虑.
  问:既是这样,应当有两种思虑了,思虑既然有两种,难道精神也有两种吗?
  答:人的形体只有一个,精神哪能有两种呢?
  问:如果不能有两种精神,怎么能够既有知痛知痒的感觉又有辨别是非的思
  虑?
  答:比如手足虽然不同,总归是一个人的肢体;辨别是非,感知痛痒虽不相
  同,也总归是一个人的精神.
  问:辨别是非的思虑和手足无关,和什么有关呢?
  答:辨别是非的思虑是由心这一器官主宰的.
  问:心器官是五脏的心吗?不是吗?
  答:是的.
  问:五脏有什么不同,而单单心有辨别是非的思虑作用呢?
  答:七窍又有什么不同,而所担任的职能并不一样,这是什么原故呢?
  问:思虑作用不受任何局限,何以知道是心器官所主宰的?
  答:心有疾病就会使思虑作用失常,因此知道心器官是思虑的基础.
  问:怎样知道思虑不寄托于眼这些方面呢?
  答:假若思虑作用可寄托于眼这些方面,眼的作用为什么不寄托于耳这一方
  面呢?
  问:思虑自身没有基础,所以可寄托于眼这一方面.眼自有它的基础,所以
  不寄托于其他感官方面.
  答:眼为什么有它的基础而思虑没有它的基础呢?假如思虑在我的形体上没
  有基础,可寄托在任何地方,那么张大的情感可以寄托在王二的身上;李三的性
  格可以寄托在赵四的身上.是这样吗?不是吧.
  问:“圣人”的形体也恰如一般人的形体,而究竟有一般人和“圣人”的差
  别.所以知道形体和精神是两回事.
  答:不然,纯金有光泽,杂质的金没有光泽.有光泽的纯金怎会有无光泽的
  杂质?由此看来,怎会有“圣人”的精神反而寄托在一般人的形体之中?自然也
  不会有一般人的精神寄托在“圣人”的形体之中.因此,尧有八彩的眉毛,舜有
  双瞳孔的眼睛,黄帝的前额像龙,皋陶的口形像马,这些都是身体外形的特殊;
  比干的心,七个孔窍并列,姜维的胆有拳那样大,这些都是内部器官的特别.由
  此可见,“圣人”的特殊,常常和普通人不一样,“圣人”不仅在道德上超出众
  人,就在形体上也是与众不同的.所谓一般人和“圣人”形体一样的说法,我认
  为不妥当.
  问:您说“圣人”的形体一定不同于一般人,那么请问阳货的相貌像孔子,
  项羽的眼睛像舜,舜、项羽、孔子、阳货,他们的才智不同而形貌相似,这是什
  么原故?
  答:珉像玉却不是玉,鸡像凤却不是凤,事物中确有这种现象,人类也不例
  外.项羽,阳货的相貌〔和舜、孔子〕相似,却不真相似,他们的内部器官不同,
  虽外形类似,也是枉然.
  问:一般人和“圣人”有差别,而形体不一致,这是说得通的;“圣人”都
  是圆满的,照道理讲没有两样,但是孔子和周公的相貌不同,汤和文王的相貌也
  两样,因此更可以证明,精神不依赖于形体了.
  答:“圣人”和“圣人”之所以相同,在于他们都有“圣人”的器官,但器
  官本身不一定相同.如同马的毛色不同却都可以是快马,玉的色泽不同而都可以
  是美玉一样.因此,晋国的棘氏璧,楚国的和氏璧,都价值连城;骅、骝、lù
  @①、骊都能远行千里.
  问:形体和精神不是两回事,已经领教了.形体衰亡精神也随着消灭,道理
  确也应当这样.请问古书上说:“为〔鬼神〕建立宗庙,鬼神飨受它”,这是什
  么意思呢?
  答:这是“圣人”的教化方法啊.目的在于顺从孝子的情感,并纠正偷惰不
  忠厚的倾向.所谓神而明之,就是这个意思了.
  问:伯有的鬼披着甲,惊扰郑国,彭生的鬼化为野猪出现.在经典中写得清
  清楚楚,怎能认为这仅仅是利用神道来教化人们呢?(注:左傅昭公七年,郑国
  贵族伯有在内战中被杀,后来郑国的人民常常有人自相惊扰,有人喊“伯有来了”
  ,于是全城的人,吓得乱跑.彭生事见左传桓公十八年及庄公八年彭生被杀事,
  书上记载彭生死后化为野猪出现.)
  答:奇怪的事情是渺茫的,或真或假.遭到凶死的太多了,没有听说都变成
  了鬼,为什么单单彭生、伯有就会变成了鬼呢?一会儿是人,一会儿又是猪,未
  必就是齐国的彭生,郑国的伯有公子啊.
  问:“周易”说:“因此认识鬼神的情况和天地相似而不违背”,又说“装
  满了一车鬼”,这些话的意义何在呢?
  答:有禽有兽,这是飞和走的区分;有人有鬼,这是隐蔽和明显的区分.至
  于人死变成鬼,鬼消灭了又变成人,这是我无法理解的.
  问:认识了精神消灭的道理,有什么实际意义呢?
  答:佛教对政治的危害,和尚对风俗的腐蚀,就像狂风迷雾一样,广泛地传
  播着.我痛心社会上这种弊端,并要挽救它的沈沦.人们宁可倾家荡产去求僧拜
  佛,但是不照顾亲戚,不怜惜穷困,这是什么原因呢?就是由于自私的打算过多,
  救人的意思太少.因此,送给穷朋友一把米,吝惜的情绪就流露在脸上;捐赠豪
  富的和尚上千石的粮食,就从内心到汗毛也感到舒畅.岂不是因为和尚有夸大的
  预偿的诺言(译者按:指和尚用布施可以进天堂的谎话),而穷朋友没有一升半
  斗的报答吗?帮助人,却不在于救人急难,做好事仅仅为了自私.〔佛教〕用渺
  茫的谎言迷惑人,用地狱的痛苦吓唬人,用夸大的言词引诱人,用天堂的快乐招
  引人.所以使得人们抛弃了儒者的服装,披上僧人的袈裟;废掉了传统的礼器,
  摆上了水瓶饭钵(注:袈裟和瓶、钵都是和尚的衣服和用具,是从印度传来的,
  和当时中国民族习惯不一样);家家骨肉分离;人人子嗣绝灭!以至于使得士兵
  在行伍中无用,官吏在机关中缺额,粮食被游手好闲的僧众吃光,财富被奢侈的
  寺院建筑耗尽!坏人充斥,不能禁止,却高颂“阿弥陀佛”!这都是佛教所造成
  的.它的源流不加遏止,它的祸害就没有边际.
  如果能够认识到万物的生成是由于它自己的原因,复杂的现象完全是它自己
  在变化,忽然自己发生了,忽然自己消灭了.对它的发生既不能防止,对它的消
  灭也无须留恋.顺从着自然的法则,各人满足自己的本性;劳动者安于他们的田
  野,统治者保持他们的朴素.种了田然后吃饭,粮食是吃不完的;养了蚕然后制
  衣,衣服是穿不尽的.在下者把多余的产品奉养在上者;在上者以不干涉的态度
  对待在下者.这样,就可以保全生命,可以赡养父母,可以满足自己,可以满足
  别人,可以使国家安定,可以使君主称霸,都是由于这个原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