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望岳的诗词赏析 ,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5/01/22 18:58:31
关于望岳的诗词赏析,关于望岳的诗词赏析,关于望岳的诗词赏析,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诗文解释】泰山是如此雄伟,青翠的山

关于望岳的诗词赏析 ,
关于望岳的诗词赏析 ,

关于望岳的诗词赏析 ,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诗文解释】
泰山是如此雄伟,青翠的山色望不到边际.大自然在这里凝聚了一切钟灵神秀,山南山北如同被分割为黄昏与白昼.望着山中冉冉升起的云霞,荡涤着我的心灵,极目追踪那暮归的鸟儿隐入了山林.我一定要登上泰山的顶峰,俯瞰那众山,而众山就会显得极为渺小.
【词语解释】
岱宗:泰山别名岱山,因居五岳之首,故尊为岱宗.
齐鲁:古代二国名,这里泛指山东一带地区.
造化:指天地、大自然.
钟:聚集.
阴阳:阴指山北,阳指山南.
割:分割.
层云:云气层层叠叠,变化万千.
决眦:形容极力张大眼睛远望,眼眶像要决裂开了.眦:眼眶.
会当:一定要.
杜甫《望岳》赏析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赏析一】
杜甫《望岳》诗,共有三首,分咏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这一首是望东岳泰山.开元二十四年(736),二十四岁的诗人开始过一种“裘马清狂”的漫游生活.此诗即写于北游齐、赵(今河南、河北、山东等地)时,是现存杜诗中年代最早的一首,字里行间洋溢着青年杜甫那种蓬蓬勃勃的朝气.
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写向岳而望.距离是自远而近,时间是从朝至暮,并由望岳悬想将来的登岳.
首句“岱宗夫如何?”写乍一望见泰山时,高兴得不知怎样形容才好的那种揣摹劲和惊叹仰慕之情,非常传神.岱是泰山的别名,因居五岳之首,故尊为岱宗.“夫如何”,就是到底怎么样呢?“夫”字在古文中通常是用于句首的虚字,这里把它融入诗句中,是个新创,很别致.这个“夫”字,虽无实在意义,却少它不得,所谓“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
“齐鲁青未了”,是经过一番揣摹后得出的答案,真是惊人之句.它既不是抽象地说泰山高,也不是象谢灵运《泰山吟》那样用“崔崒刺云天”这类一般化的语言来形容,而是别出心裁地写出自己的体验——在古代齐鲁两大国的国境外还能望见远远横亘在那里的泰山,以距离之远来烘托出泰山之高.泰山之南为鲁,泰山之北为齐,所以这一句描写出地理特点,写其他山岳时不能挪用.明代莫如忠《登东郡望岳楼》诗说:“齐鲁到今青未了,题诗谁继杜陵人?”他特别提出这句诗,并认为无人能继,是有道理的.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两句,写近望中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是上句“青未了”的注脚.“钟”字,将大自然写得有情.山前向日的一面为“阳”,山后背日的一面为“阴”,由于山高,天色的一昏一晓判割于山的阴、阳面,所以说“割昏晓”.“割”本是个普通字,但用在这里,确是“奇险”.由此可见,诗人杜甫那种“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创作作风,在他的青年时期就已养成.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两句,是写细望.见山中云气层出不穷,故心胸亦为之荡漾;因长时间目不转睛地望着,故感到眼眶有似决裂.“归鸟”是投林还巢的鸟,可知时已薄暮,诗人还在望.不言而喻,其中蕴藏着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最后两句,写由望岳而产生的登岳的意愿.“会当”是唐人口语,意即“一定要”.如王勃《春思赋》:“会当一举绝风尘,翠盖朱轩临上春.”有时单用一个“会”字,如孙光宪《北梦琐言》:“他日会杀此竖子!”即杜诗中亦往往有单用者,如“此生那老蜀,不死会归秦!”(《奉送严公入朝》)如果把“会当”解作“应当”,便欠准确,神气索然.
从这两句富有启发性和象征意义的诗中,可以看到诗人杜甫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这正是杜甫能够成为一个伟大诗人的关键所在,也是一切有所作为的人们所不可缺少的.这就是为什么这两句诗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传诵,而至今仍能引起我们强烈共鸣的原因.清代浦起龙认为杜诗“当以是为首”,并说“杜子心胸气魄,于斯可观.取为压卷,屹然作镇.”(《读杜心解》)也正是从这两句诗的象征意义着眼的.这和杜甫在政治上“自比稷与契”,在创作上“气劘屈贾垒,目短曹刘墙”,正是一致的.此诗被后人誉为“绝唱”,并刻石为碑,立在山麓.无疑,它将与泰山同垂不朽. (萧涤非)
【赏析二】
一曲民族精神与个人抱负的颂歌——杜甫《望岳》诗赏析
这首《望岳》诗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名作.年轻的诗人科举不第后游历齐赵,见到了泰山,写下了这首大气磅礴而又含蕴无穷的诗歌.在此诗中,你见不到任何科举失败后的消极颓唐情绪,只感受到一种伟人般的气魄与情怀.
那么,这首诗最耐人寻味的东西是什么呢?
为理解这首诗所蕴含的情感内容,我们应首先对泰山的政治文化背景有个基本的了解.清人仇兆鳌《杜诗详注》云:“郑昂曰:王者升中告代必于此山,又是山为五岳之长,故曰岱宗.”古代某些帝王曾在这里举行过封禅大典,战国时齐鲁一些儒生以为泰山在五岳中最高,帝王应到泰山祭祀;所以在统治者的眼中,泰山是封建政权“与天无极”、“天禄永得”的一个象征(见《汉书·武帝纪》).统治者的这种观念,自然会对当时社会造成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当然,巍巍泰岳,不仅会引起统治者永葆政权的联想与祈祷,而且也引发着国人一种崇高之感受和敬仰神往之情.“泰山岩岩,鲁邦所瞻”(《诗经·鲁颂·閟宫》).“峨峨东岳高,秀极冲青天.”(谢道韫《登山》).“岱宗秀维岳,崔崒刺云天”(谢灵运《泰山吟》).“登高者以致九霄之上,爱景者欲在万人之先”(丁春泽《日观赋》).从这些对泰山讴歌的诗赋中,我们不难体会到,泰山在国人心中唤起的,该是一种何等至高至美的境界的联想.作者在这首诗歌中,便将对民族崇高精神的礼赞和个人奋发的入世情感融为一体,歌颂了一种“泰山精神”.
如上所说,“岱宗”是五岳中古人认为最高的泰山的尊称,是“王者升中告代”之地;在民族意识中,已具有最高境界的象征意义.所以当诗人一开端就以“岱宗”二字呼唤,其情思之庄严凝重可想而知.一个虚字“夫”,就把如此庄严凝重的情思与至深至厚的自豪感,精妙传出;“如何”二字,更表明诗人此种至深之情只可意会而难以言传.
接下的“齐鲁青未了”句,历来为人们所叹赏.泰山位于齐之北,鲁之南,以齐鲁之广大,能见其青青之色,故而更觉泰山之高.这种写法,确实十分新颖.然而,它还能给读者更深远的联想:齐与鲁既曾为古国,则泰山屹立于此,由来久矣;悠悠古国与泰山苍翠之颜相依相存,竟无了时.这历史悠远的“齐鲁”之国,曾是登过泰山的文化巨人孔子传播文化之处,是中华文明的一个极为重要之基地,最能引起读者对其文化蕴味的亲切感受.杜甫笔下的泰山,不似谢灵运《泰山吟》的“崔崒刺云天”那样高不可攀,也不似李白的“举手弄清浅,误攀织女机”(《游泰山六首》之六)那样引起遗忘人世之感,而是扎根于大地,绵延于齐鲁,给人间带来无限青翠之生机.“齐鲁青未了”之警句,来源于诗人对民族历史文化的崇敬和他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第三句的“神秀”,实从“青未了”传神而来.泰山之超绝处,不仅在其高耸云霄,横亘万里,而且尤在其神秀之气.而此“神秀”,又是大自然(造化)格外赐予.在几分神秘的气氛中,泰山透露出永恒、超然的气质.这其间饱含着特定时代人们对泰山的敬畏、崇尚之意,也蕴含着本属于泰山之子的诗人无比自豪的感情.
“阴阳割昏晓”,是接写泰山之高.由于山势高峻,山之阴、阳两面竟判然分为一昏一晓之色.这一句紧承“造化”而来.正因为“造化”将其一切神灵之气赋予泰山,泰山亦以其奇绝之姿割断昏晓,参与造化.《庄子》云:“造化之所始,阴阳之所变.”三、四句,将“造化”与“阴阳”对偶而写,在有意无意之间造成天地间阴阳之气于泰山周围运作之势.古籍中对泰山常有“东岳之灵,造化氛氲,是生二仪”(北魏孝文帝《祭岱岳文》)或“东方万物,始交代处”(《五经通义》)的一类观念.可见杜甫是受了这类观念很深的影响的.
以上四句,作者以浩然沉著之笔,勾勒出一个包罗万象、气韵超然的泰山;下四句更渐渗入了作者一己之亲切感受,诗人欲将自己远大浩茫之思与高奇苍莽的泰山合为一体了.
“荡胸生层云”,是承转的妙笔.此时作者虽未直接写泰山,却通过山中层出不穷、飘浮不定的云雾,写出泰山的深邃;而随山云层出而心胸激荡、思绪万千的诗人,其襟怀也正如吞云吐雾的泰山一样广大.一“荡”一“生”,由静至动,给肃穆的泰山再添生气,诗人的兴致也达到了一个小小的高潮.
“决眥入归鸟”,把诗人开阔博大的胸襟进一步展现开来.这是全诗意象较为细微的一句,却在飞鸟的高翔中,展示了泰山的无限广阔.疾然而飞的鸟儿,使诗歌的动感更加强烈,也鼓起了作者想象的翅膀.
无论是远望、近望还是细望,都不能尽望岳之情.泰山之独绝处,正在其居高临下、俯视群峰的气概.所以中国一位伟大的哲人登泰山以后,感到天下变小了:“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尽心篇》)而杜甫正是抱着登最高处的理想、创最辉煌业绩的心情来望岳的.
细品《望岳》诗,会深深感到在莽苍雄浑的自然景物中蕴藏着无穷的生机活力.这种生机活力,是属于一个既古老又年轻的文明古国的.“岱宗”的尊严,“齐鲁”的高古,“造化”、“阴阳”的博大浩渺,孔子登泰山之顶时胸怀的坦荡浩然,都是文明古国之活力与智慧的生动体现.而一位诗人,只有当他把自己的抱负理想融入具有无穷活力的民族博大精神中时,他的诗歌才能如祖国的山川河流一样长久.这首《望岳》诗正是属于杜甫自己,又属于民族的不朽诗篇. (黎烈南)
【赏析三】
这首诗是现存杜诗中年代最早的一首,字里行间洋溢着青年杜甫那种蓬蓬勃勃的朝气.
首联两句,从远望角度写泰山高大雄伟的景象.开篇以问句领起,形成突兀的语势振起全篇.“夫如何”非常传神地抒发了诗人乍见泰山时的激动喜悦、惊叹揣摩之情.第二句则大笔挥洒出一片青翠山色,显示出泰山的高大雄伟.
颔联两句,从近望的角度写泰山神奇秀丽巍峨高大的形象.“钟神秀”写泰山的神奇秀丽;“割昏晓”写泰山的雄伟阔大.“钟”字使大自然染上了感情色彩,传达出诗人对泰山的钟爱、赞美之情.“割”字用的新奇有力,仿佛“昏”和“晓”是泰山割开来的,写出了泰山的雄伟高峻的气势.这一联虚实结合,化静为动,使静止的山峰充满活力.
颈联两句,从凝望的角度来写泰山,通过动态的画面,极力表现出泰山的高大.这里用“鸟”这细物来烘托空廓辽远的大景,有点睛传神之妙.“归鸟”点明时至傍晚,但诗人还在望,如此入神,说明诗人爱岳.这一联以云和鸟烘托泰山的高大雄伟,并写出诗人长久望泰山的出神神态和内心汹涌的豪情,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
尾联两句,写诗人由仰望泰山而产生的登临“绝顶”的愿望.诗人通过想象的情景来衬托渲染眼前的情景.“凌”字表现登临泰山顶峰的决心和豪迈气概.“一览众山小”则写出了他想象中登上绝顶俯瞰群山的感受,极富诗意,劲拔有力.从这两句可以看出诗人杜甫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万物的雄心壮志.(这是杜甫能够成为一个伟大诗人的关键所在,也是一切有所作为的人们所不可少的.这也就是为什么这两句诗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传诵、而至今仍能引起我们共鸣的原因.)
全诗以一“望”字为红线,情景交融.就距离而言,望是自远而近,就时间而言,望是自朝至暮,并由望岳而想象将来登岳远望之情景.在描写方法上,这首诗虚实相生,由景及情,由情及景,亦情亦景,情景交融.
【赏析四】
胸怀豪放 格调高昂——读杜甫诗《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锺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写过三首咏岳的诗,分别咏颂东岳、南岳和西岳三座名山.这首《望岳》诗是诗人为咏颂东岳泰山而作的名篇之一.
这首五言古诗是杜甫诗集中最早的作品.写作此诗时,诗人才二十多岁.在作诗的前一年,杜甫曾参加进士考试而落第.他当时少年气盛,对社会和人世的阅历都还不深,所以这次落第并没有使他受到多大打击,他对自己的前途还是很有信心,抱有美妙的幻想.在落第的第二年(736年),他照旧开始了又一次壮游.“归帆拂天姥,中岁贡旧乡.气劘屈贾垒,目短曹刘墙.忤下考功第,独辞京尹堂.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壮游》)生动地反映了青年诗人在当时所具有的那种豪放的胸怀,激越的感情以及高尚的品格,而且还充满了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在《望岳》诗里,也同样表现了这种格调.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诗人用设问的句式,极其自然地引出泰山来;又以自答的方式,描绘出泰山巍峨的形象.所谓岱宗,又称岱山,就是泰山,因为它是五岳之首,故云岱宗.前人说“泰山之阳则鲁,其阴则齐”,“从齐到鲁,历二国其未了.”诗人紧紧抓住了一片青绿的特点,没有费多少笔墨,仅仅用“齐鲁青未了”五个字,就活灵活现地刻画出它那巍然耸立、青翠欲滴而又绵亘天外的浑茫外形来.诗论家对此曾给予了高度评价,说它“只五字,真雄盖一世”.
“造化锺神秀,阴阳割昏晓”,是诗人着意描绘出来的泰山灵奇秀美的恣态:这座奇形异状的高山,好像是为神灵所特意创造,把大自然所具备的一切神奇秀美都集中了起来;山峰直插云霄,遮断阳光,把山南山北分割成了明暗不同的两个天地——这边已是明朗的早晨,而那边还是昏黑的夜晚.诗人在这里所用的“锺”和“割”字,都是别具匠心的.前者是形容泰山凝聚了所有山峦应具的“神秀”,而后者则是形象地衬托出遮天蔽日、高峻峭拔的山峰.在诗人笔下,这座泰山真是既神奇,又雄伟!
接着,杜甫以“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两句,进一步描写泰山的景色及其望岳的感受.因为这座山峰很高,云势积叠而起,诗人站在山麓仰望,仿佛感到云气荡其心胸,故抑郁之气荡涤殆尽,襟怀为之大开;由于相距甚远,所以尽量睁大眼睛,集中视线,盯着飞鸟,并循其行踪而极目远望.这两句并非完全写实,乃是诗人的假想.正如王嗣奭所说:“‘荡胸’句,状襟怀之浩荡.‘决眥’句,状眼界之空阔.公身在岳麓,而神游岳顶.”
最后,诗人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种充满豪迈气概的诗句为全诗作结.既然诗人面对这座如图如画的神秀峰峦,仰望之中业已使人心胸舒展,神采飞扬,那么何不亲身登上这座山峰之颠,以饱览泰山的风光呢?诗人在这里表现出一种登山的渴望.“凌绝顶”,正反映了他的远大目光和豪迈气概.这个“凌”字用的极为贴切、传神,那种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登临决心,简直跃然纸上.这两句诗,杜甫用“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之意,不仅进一步赞美泰山的雄伟姿态,而且也是以此抒发自己勇于攀登,必将腾凌绝顶的壮志豪情.从这里可以十分清楚地了解到年轻诗人的坚强信心和自恃态度,这也是杜甫早期积极进取思想的自然流露.
这首诗是写景和抒情紧密结合在一起的.真正做到了以景寓情,情中有景,情随景移,情景交融.贯穿全诗始终的则是一个“望”字,由远而近,又从近至远,都是通过眼望而步步扩展和层层深入的.故前人认为:“望岳与登岳不同.登岳,即须细详岳麓中之奇特,岩伟岸,不可端倪.若望岳,则又不得若是,必须就其函盖体统处,写其挺出物表,有一语胜人千百之奇.”(见《杜诗言志》)因此,整首诗篇意境开阔,形象鲜明,格调高昂,气势磅礴,使人读过之后印象极深,韵味无穷,如临其境,不愧是杜甫诗集中的佳作.同时,泰山正因为是五岳之首,景色神奇,气象万千,所以历来为骚人墨客所赞颂.然而,历代咏颂泰山的诗篇都无法与这首《望岳》诗相比拟,所以仇兆鳌说:“少陵以前咏泰山者,有谢灵运、李白之诗.谢诗八句,上半古秀,而下却平浅.李诗六章,中有佳句,而意多重复.此诗劲遒峭刻,可以俯视两家矣.”又说:“此章,格似五律,但句中平仄未谐,盖古诗之对偶者.而气骨峥嵘,体势雄浑,能直驾齐梁以上.”这些评价当然是很高的,可也是中肯的.

《望岳》是中国古代诗歌中吟诵率较高的一首诗.大约在开元二十八年(740),杜甫二十九岁时,到兖州探望父亲后由齐入鲁,途经泰山,写下了这首诗.这是诗人仅存少数的早年作品之一.人们在品读此诗时,除了感受到泰山之雄伟外,恐怕更多的是被诗中那种“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胸怀所激动、感染,因为这既是盛唐的时代精神的概括,又给人们留下很深的启示.
望君满意 满意请采纳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