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应如何对待动物求解答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19 02:05:39
我们应如何对待动物求解答
我们应如何对待动物求解答
我们应如何对待动物求解答
而野生的海豚似乎更惹人喜爱,它们天生就是人类的朋友,从不惧怕人类,而海豚引导船只驶出暗礁区,救助落水者脱离危险的事迹更是广为流传.总而言之,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海豚是一种善良可爱如天使一般的生物.不管你是否相信,海豚的形象也许并不那么光辉.救人的行为在海豚看来并无什么高尚的含义,海豚对漂浮在水面上的物体就很感兴趣,即使不是人而是一个旧轮胎,它们也会义不容辞地加以“救助”.有经验的船长都知道海豚有灵敏的声呐探测系统,绝对不会撞到暗礁上,与其说海豚为船只导航,不如说是船只跟踪了海豚.那么如何解释海豚的微笑呢?海豚和人一样也有喜怒哀乐,但它们根本不会笑,海豚的“微笑”其实是在传递一种惶恐不安的情绪,是对危险的警报.而另一件事情也让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这位“天使”:在海豚出没的海域,一到繁殖季节,便会有许多小海豚的尸体被冲上海滩,从它们身上的齿痕可以看出:小海豚并不是死于疾病、饥饿、或其它自然原因,而是遭到了别的动物的攻击.通过对齿痕的比对,生物学找到了危害小海豚的凶手——成年雄性海豚.外表温柔的生物何以有如此残忍的行径呢?原来,在繁殖季节雄海豚争夺交配权的竞争异常激烈,不仅雄海豚经常在战斗中被咬得遍体鳞伤,甚至小海豚也不能幸免.因为处于哺乳期的雌海豚是不会让雄海豚靠近的,让雌海豚重新进入发情期的唯一办法就是杀掉小海豚,这一点与雄狮一旦接管了狮群就会小狮子赶尽杀绝十分相似.海豚从没考虑过人类对它们的评价,它们眼中没有人类制定的伦理道德,一切都是出于自然的法则.在我们生活的地球上,有许多千奇百怪的生物,但并不是它们中的所有成员都那么惹人喜爱,有些会令我们厌恶甚至恐惧.提起著名导演斯皮尔伯格的成名之作《大白鲨》,几乎没有人不为其中情节而毛骨悚然.《大白鲨》讲述了一条变异的大白鲨疯狂袭击人类的故事.影片中的大白鲨不仅有巨大强壮的身躯还有极高的智商,而电影中逼真的画面和对鲨鱼凶残习性的过分夸大,在当时的社会中引爆了一颗对鲨鱼恐惧的炸弹.动物保护主义者也批评这部电影“煽动鲨鱼的敌视情绪,使人们丧失了对这种生物的同情心》.鲨鱼是人类古老的敌人,也是人类千百年来对大海的噩梦.两亿年来的进化已经把鲨鱼变成了顶尖猎手,敏锐的感觉使它们可以察觉到水中哪怕最微弱的血腥味和生物电流,特殊的皮肤和强健的肌肉使它们可以以极快的速度游动,嘴里有数排带有切削刃的锋利牙齿可以轻易撕碎任何猎物.电影中的鲨鱼具备以上全部的特点,但真实的鲨鱼真的像电影中描写的那样恐怖吗?实际上,大部分鲨鱼都是性情温顺的动物.研究表明,只有体长超过两米的鲨鱼才有可能对人类构成威胁,而一些体形巨大的鲨鱼,例如,鲸鲨和太阳鲨只以浮游生物为食,也不会伤害人类.在二百多种鲨鱼中具有潜在危险性的鲨鱼只有十几种.鲨鱼的食谱十分广泛,从鱼类,甲壳动物到像海狮的鲸鱼一类的海洋哺乳动物.但不管怎样人都不在鲨鱼的食谱里,但鲨鱼伤人的事件几乎每年都发生,这又是为什么呢?不可否认,鲨鱼具有极强的攻击性,但这并不代表鲨鱼会随意其它生物.鲨鱼攻击人类的原因主要有三点:第一,人类误入鲨鱼的活动区,惊扰了鲨鱼,使鲨鱼误以为人要伤害它而进行自卫反击.第二,鲨鱼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冷血,它们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对于没有见过的东西有着极强的好奇心.而它们感知的方法是用嘴咬,所以人们不仅能在鲨鱼胃里找到各种动物的残骸,还经常发现椰子,啤酒瓶,废轮胎等许多被误食的东西,人类对于鲨鱼来说同样是奇异之物,所以说鲨鱼的袭击有时只是在好奇心驱使下的无意举动.第三,鲨鱼把人误当成了猎物,人类在一些方面和海狮有几分相似让鲨鱼产生了误判,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大白鲨经常在热闹非凡的海滨声攻击人类.也许鲨鱼真的危险,也许它们永远不会讨人喜爱,但有一点我们必须要清楚:鲨鱼是一种鱼类,一种平凡但却成功的生物,决不是电影或传奇故事中所描写的海中恶魔.如果我问:谁是百兽之王?相信答案很快就会定格在两种动物身上:狮子和老虎.但它们中究竟谁更厉害呢?非洲狮身强力大是世界上最大的猫科动物,老虎凶残狡猾,动作敏捷,如果两强相遇很难说清谁胜谁负.于是有好事人把它们放在一个笼子里,希望能爆发一场恶战.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它们只是看了对方一眼便各自找了一个角落躺下休息,无论人们如何引逗,都挑不起他们的争端.其实,即使在自然环境中,老虎会遇到熊,狮子也经常踫见豹,而这几种动物永远不会好勇斗狠,为逞一时之能而去向强大或实力难测的对手挑战,它们不会在乎什么“百兽之王”一类的称谓,如果以人的虚荣心强加于动物,我们只会受到大自然的嘲弄.动物没有人那么高的“智商”.如果老虎和狮子被人类赋予了强者的含义而倍加敬畏.那么还有另一种动物因被我们打下了邪恶的印章而臭名昭著,它就是狼.狼虽然外表上不如狮子和老虎那样强悍,但它们通常结群狩猎,凭借精细的分工,默契的配合和极强的耐力,狼可以轻松捕获体型是自己数倍的猎物.狼的成功之处在于它们对环境极强的适应能力,从终年冰雪封天的极地到干旱酷热的沙漠,从幽深的森林到广袤的草原,到处都有狼的足迹,这在动物中是罕见的.但是狼这自然界手屈一指的掠食者却遭到人类的无情杀戮,而理由只是恐惧,甚至仅仅是为了炫耀勇气,于是,进化史上最丑陋的一幕上演了,通过大自然严酷考验的强大物种倒在了人类的枪口之下.狼的许多亚种灭绝了,而剩下的则退到更荒僻的角落.直到今天,我们很少再能见到这些对日长嗥的灰色幽灵.我们总在说什么动物凶猛,什么动物残忍,孰不知真正残忍是人类自己.我们在以万物灵长的名义用贪欲或者干脆只是一时的好恶对动物及其它的物种加以大肆地屠杀,甚至即便是我们的同类也毫不手软,这是大自然不能容忍的暴行.也许上面提到的动物离我们太过遥远,那么我下面所要说的就更能体现人类对自然的霸权主义精神.昆虫是自然界最庞大的种群,也是最常见的动物,从厨房里蟑螂到天空飞翔的蜻蜓,昆虫几乎是无处不在,那么我们人类是怎样对待这些与我们朝夕相伴的生灵呢?世界上有一百多万种昆虫,但人类似乎还是嫌这个数字太小了,硬是“创造”出了两种昆虫:益虫和害虫.我们如果仔细比较这两“类”,昆虫的特点就会发现,凡是所谓害虫都呈一些会损害人类利益的昆虫,而所谓的益虫就是可以为人类创造财富或是可以消灭害虫捍卫人类利益的昆虫.自人类社会进入农业文明以来,对害虫的屠杀政策就从示停止过,从古代的虫神庙到今天的各种农药,人类总在想方设法地将害虫赶尽杀绝.用对消灭害虫的投入超过了所有战争花费的总合,而结果是农药越用越多,虫子越杀越多,最后农药严重污染了环境,人类自食其果,难道我们就没有想过,为什么这些所谓的害虫在自然界没有泛滥,跑到人类社会成灾了呢?举一个例子来说,家里有白蚁,它们会咬坏家具,损坏衣物,严重的可以对整幢房子构成威胁.而热带雨林中大大小小的白蚁巢不计其数,那它们岂不是要把雨林吃掉了?但事实是热带雨林并未因此而遭到破坏,反而是人类的砍伐活动让热带雨林大面积减少.原因就是雨林中有很多白蚁的天敌:例如食蚁兽,限制了白蚁.大自然的智慧就在于不公创造了各种生物,还使物种之间保持着惊人的谐调,生物的数量总处于平衡状态,决不会出现一种生物无限度繁殖而导致泛滥的情况.而这种平衡一旦被人为地打破,整个食物网就会陷入混乱.如一个物种减少,会导致以这一物种为天敌的另一个物种数量大幅增加,这些生物为了生存就会挤占其它生物的生存空间,威胁它们的生存,这样又会引起一系列连锁反应,这时,如果人类采取不适当的行为干预物种——如采用剧毒农药硬性加以消灭——反而使情况更糟.可见任何生物的存在都对自然界有重要意义.那么人类对“益虫”的态度又如何呢?人类视对他们有益的昆虫为奴隶,千方百计地让它们为自己服务.就拿蜜蜂来说吧,它们采集花粉酿制成蜜,然而它们的劳动成果却被掠夺了,作为回报只有一点白糖来维持它们的生存,这与从前的黑奴种植园又有什么区别呢?如果说这些蜜蜂是人类投资养殖的,人类这样作理所当然,那么更过分的是人类不满足这一点暨得利益,他们嫌普通蜜蜂的产蜜量太低了,他们要更多的蜂蜜.于是人类将欧洲蜜蜂与非洲野蜂杂交,希望得到高产蜜量的蜜蜂品种.这种乱篡改生物的行为终于引起了大自然的愤怒.一次意外,使这种保存在实验室中的蜜蜂逃到野外,它们开始以另人难以置信的速度繁殖.这次人类将为自己的贪欲付出沉重代价.这些杂交的蜜蜂具有极强的攻击性,只要一只蜜蜂被激怒,整巢蜜蜂就会发动疯狂进攻,每年都有数以百计的人和家畜死于这种蜜蜂的攻击,而这些蜜蜂也被冠以了一个恰当的称谓——杀人蜂.科学已经证实,杀人蜂无法被彻底消灭,而且它的蔓延速度十分惊人,它时刻提醒人类:是我们把它带到这个世界上的,我们也将长期与之共存.人类也许是自然界进化的巅峰产物,但这并非意味着人类就是什么“万物灵长”,动物与我们同根同源,它们是我们的兄弟而非奴隶,人类对任何物种都没有生杀大权,因为自然已赋予了它们生存与繁衍的神圣权力.任何生物的存在都是平凡的奇迹,自然反对征服者,反对专制的暴君,我们只能以平等眼光看待一切生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