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人去世如何向孩子解释?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5/01/18 20:07:19
亲人去世如何向孩子解释?亲人去世如何向孩子解释?亲人去世如何向孩子解释?孩子的心智尚未健全,人格尚未定型,对亲人去世的理解与成人不同,如果解释不当,就可能给孩子的心灵造成创伤,甚至会影响孩子未来的健康

亲人去世如何向孩子解释?
亲人去世如何向孩子解释?

亲人去世如何向孩子解释?
孩子的心智尚未健全,人格尚未定型,对亲人去世的理解与成人不同,如果解释不当,就可能给孩子的心灵造成创伤,甚至会影响孩子未来的健康成长.那么—— “奶奶死了怎么办,我死了怎么办?” 5岁的童童从小由奶奶带大,所以与奶奶的感情很深,这次奶奶生病住院,童童一直情绪低落,看着奶奶不会说话,不会自己吃饭,只是不停地输着液体,童童很害怕,问妈妈:“奶奶会不会死?”妈妈告诉他,医生阿姨会有办法给奶奶治好病的,奶奶会慢慢恢复健康. 可妈妈的这些话并没有消除童童内心的疑问和恐惧,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童童每天晚上都会从梦中惊醒,哭着喊“害怕害怕”,问怎么回事,他却不说,只说害怕.童童变得不像以前那样开朗了,经常会问妈妈:“奶奶死了怎么办,妈妈死了怎么办,我死了怎么办?” 一次在幼儿园,小朋友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做游戏,老师告诉小朋友“地球绕太阳一圈,大家就会长大一岁”.可童童却躲在墙角哭,老师问他原因,他说:“我不想长大,奶奶长大了会死,我长大也会死的.”老师告诉他:“人长大了不会那么容易死,你看,小动物要长大,小树苗也会长成大树,小孩子总是要长成大人的.但是生老病死是正常现象.小草到冬天就会枯死;冬天树上的树叶是要掉光的.”童童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三个星期过去了,童童不太关注奶奶生病这件事了,也不再问有关死亡的事情了.后来奶奶真的去世了,妈妈很伤心,童童却安慰妈妈:“妈妈,别哭了,不用害怕,人死是正常现象.” 这是金拇指幼儿园孙园园老师亲历的一件事情.后来,童童妈告诉园园老师,她现在跟孩子沟通时都把他当作一个大人来沟通,因为有些事情是瞒不住孩子的. 园园老师说,如果孩子经历了亲人的死亡事件,作为家长害怕孩子的心理承受不了,可能会有意回避或美化事件,但要遵守一个原则:不要脱离事实,否则很难让孩子相信你,你也很难解开孩子心头的疑云,反而易让孩子产生更多其他的想法.不如正视现实,给孩子以科学合理的解释. 对儿童解释死亡诚实为上策 面对死亡,很多父母喜欢用童话故事来掩盖事实,例如,“去很远很远的地方旅行了”或“到天堂去了”来替代死亡的说法,父母以为用这种应对方式可以将孩子保护在没有伤痛的世界里,但郑州大学教育学院心理学系副教授许慧认为,这不是一种恰当的做法,因为以后孩子很可能较难以去面对人生的真实一面.而且,时间一久孩子会对死者抱怨:怎么去那么久?当然,更不能把死比喻成“睡觉”,“安安静静地睡着了,睡好久好久永远都不起来”.这样的描述很容易混淆死亡和睡觉这两个事件,可能让孩子害怕睡觉,甚至恐惧一睡就会起不来. 许慧认为,比较恰当的做法就是自然而亲切地给孩子讲述事实的真相,诚实回答孩子的问题,说出你心里的感受,鼓励孩子朝正确的方向发泄情绪,保留对亲人的回忆和亲人留下的纪念品. 不同年龄段采取不同的解释 当然,对儿童解释死亡,抚慰哀伤,不能生硬地用成人的方式.各个年龄阶段的儿童认知水平有很大差异,在使用有关死亡概念及哀伤抚慰技巧时,要根据儿童的认知、人格及情绪的发展有所调整.许慧建议: (一)对于3岁以下的儿童:最好的方式是告诉他“这个人或动物不见了”,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很难明白什么是死亡.可以用打比方的方式对孩子说,很多很多的事情都会发生,有些人在这些事情中“不见了”,就像家里养的小狗狗、小兔子,有一天它消失了,不再回到家里来,以后也就见不到它了. (二)对于3~6岁的儿童:一般会明白死亡的后果,家长可以用植物来做比喻,花草通常会在春天、夏天的时候生长,到了秋冬时却会一一凋谢,所有的生命也是一样,会有生长、茂盛及死亡等时期.应尽量避免使用恐怖的语句和神情,最好用温和的语调、简单的词语潜移默化地引导孩子形成一种对“死亡”理智且平和的态度.因为有时孩子并不是被“死亡”吓着了,而是被成年人对“死亡”的反应吓着了.成人要妥善处理自己的情绪,要表现得比较平静、自然,切不可悲痛欲绝,甚至歇斯底里,以免使孩子觉得死是可怕的. 另外要注意的是,谈论的重点也应放在生命是充满美丽的一面,而非充满着死亡和疾病.这样,孩子会慢慢了解死亡的意义,并能够减少恐惧心理的产生. (三)对于小学生:可以讲一些具体的死亡概念.家长可以告诉他们,“这个人死了,生命没有了,心脏不跳了,也不呼吸了.”鼓励孩子描述自己的感受、焦虑以及问题,孩子会用简单的词句描述情绪反应,例如,伤心、害怕等.家长不要用“惊骇的”极端词语,这可能会增加孩子的悲痛.为确保你能理解孩子,你需要认真倾听,并和孩子建立友情. (四)对于中学生:该年龄段的孩子已经明白什么是死亡.以成人的方式和他们交谈,传达你的信息,表明你很关心他的感受. 孩子出现不良反应要接纳他并解释事实 如果孩子在亲人去世后出现了一些心理或生理上的不良反应,家长应妥善处理,郑州市心理咨询师协会理事、二级心理咨询师岳晓亮建议: 1.如果出现哭泣、伤心等情绪时,千万不要说“别哭了!哭有什么用!”等诸如此类的话,不要责怪他暂时的哭闹,而要让孩子适当地发泄,允许一些幼稚表现,接纳他的任何反应. 2.有些年幼的孩子往往会产生归罪自己的倾向,特别是经常受到批评和指责的孩子,他们会认为是因为自己不乖、做错了事,才使亲人离开了他,这时一定要向孩子做出澄清和解释. 3.不要让孩子总是接触关于灾难和伤害等信息.在家里,家长最好让孩子有属于自己的生活,如果家庭整天总是处于灾难和死亡的极度悲伤情绪中,对孩子必然会有影响,尤其会让孩子感觉到没有安全感.而安全感的丧失对孩子的影响更大. 4.可以用一些具体行为来缓和孩子内心的伤痛,例如,和孩子一起种一棵树来表达怀念,也可以让孩子画一幅画,或写一封信表达他对亲人或小动物的爱和悲伤.此外,还要注意孩子可能会出现一些更小的时候的行为和语言,如吮吸大拇指、小题大做、抱着大人不放等.要多给孩子一份爱,用爱弥补他心中所失去的,用爱消除他心中所恐惧的.对于稍大一些的孩子,可用“团体减压”的方式,即让孩子多参加集体活动,最好是和有过同样经历的人在一起,共同讨论发生的事,通过相互倾听别人的经历来调整自己的想法和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