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一中2010届高三年纪第六次月考语文试卷答案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1/08 13:42:37
银川一中2010届高三年纪第六次月考语文试卷答案
银川一中2010届高三年纪第六次月考语文试卷答案
银川一中2010届高三年纪第六次月考语文试卷答案
银川一中2010届高三年级第六次月考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一、1、A ( B"笔的作用较之墨,显得更为重要"的说法无中生有C"一味讨好社会,急于求得别人赞扬"常现出"匠气",张冠李戴;D笔墨"不仅是"技巧,此选项改变了限定.)
2、B ("山水画家,应该置身乡间山水,离开喧嚣的城市越远越好"在原文找不到依据.)
3、D (A结论绝对化;B"书读得越多,画艺便越精湛",推论无据;C结论属无中生有.)
二 、4.D(报:回复)
5.C(①是说他孝敬母亲,不忍在危难时丢下;④是他为官正直的结果;⑥是说明他为官清廉)
6.B(错在“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使一向豪侠的刘节代替门客去当兵”一句上.刘节代门客当兵,是由于司马芝告状,太守治刘节的罪.)
7. (1)您是这里的大家族,又是郡里的左右手,而您的宾客经常不服劳役,黎民百姓早就心怀怨恨和不满,有些流言已经被上级听到.(译出大意1分,“大宗”、“股肱”、“或”各1分.)
(2)后来刘勋由于行为不轨被诛杀,与刘勋交往并有关联的人全都获罪,而司马芝却因为不徇私而被人们称道.(译出大意1分,“交关者”1分,“而芝以见称”的句式特点1分.)
(3)他和宾客们谈话时,有不同意的,就当面指出他们的错误,回来后也不会说什么不同的话.(译出大意1分,“可意”1分,“面”的用法1分.)
8、白诗写了月下虫声、荞花如雪的景色,写的是室外景,景物有动有静.朱诗写了月下床席凉满、梧桐影乱的景象,写室内景,写的是静景.(答对一点2分,两点5分.)
9、白诗写的是恬淡适然的心境,一、二句动静结合,给人一种宁静感;三、四句,写月下荞花如雪,着色淡雅,全诗意境宁静恬淡.朱诗写的是凄凉孤寂的心境,一、二句写夜不成寐,三、四句写梧桐冷月,并巧妙地迁恨明月,说明月故意与人作对,在“缺”(人不团圆)处朗照,意境凄清孤寂.(答对一点3分,两点6分.)
10、(1)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2)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3)但见悲鸟号古木 又闻子规啼夜月
三.11.(1)选B、D.(B项“对春雨的真切感悟”错,作者通过雨去触摸古城,感受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D项“迷失精神寄托的痛苦之情”错.选对一项得2分,选对两项得5分.)
(2)、①轻盈盈、慢悠悠、湿润润的凉;(2分)②似有若无,时飘时停,不经意间濡湿一片,令人好奇;(2分)③俏皮、柔嫩,别有情趣.(2分)
(3)表达了作者远离尘嚣,独寻一方宁静的精神空间的思想感情;(2分)②承上启下,(1分)由上文写姑苏春雨过渡到对雨中古平江路的叙写,从而揭示古城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3分)
(4)①细雨中的古平江路远离喧嚣,丝丝湿意给人以轻松自在之感;②悠长、寂寥的雨巷让作者穿越岁月的尘埃,触摸到吴地深厚的文化底蕴;③雨天的幽静让作者找回遗失在烦躁现实之中的精神慰藉;④从历史与人文中找寻到个体精神的血脉才不会遗失自己;⑤雨巷的悠长拉伸了历史的画卷,雨巷的寂寥更能让人多一份诗意与人文情思;⑥表达了作者对姑苏古城的敬仰之意、感激之情.(每条2分,答出其中4条即可)
四.12.(1)A、D.(A是童年的曹文轩随父亲不停搬迁,从“我很怀念河流处处、水色四季的时代”可以看出他现在不是居住在水边.D他认为“由仇恨而上升至人道主义的爱,才是有份量的”)
(2)水是流动的;水是干净的;水的弹性;水的渗透力;水能够将具有浓度的东西进行稀释.(一点2分,两点3分,类推,五点6分)
(3)围绕着“水与曹文轩的成长”(或水对曹文轩的成长的影响)的话题展开(2分).这几个问题是层层深入的,(1分)首先问水与他的生活环境的关系,然后问水对他的性格、人生观、审美情绪的影响,最后问水对他的影响中是否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3分)
(4)第一问:这里的短处是指在水的影响下,他的作品缺少足够的冷峻与悲壮的气质,影响了他对人性的认识深度与作品的深度,作品中悲悯情怀的重量有欠缺.(4分)
第二问:①认同曹文轩的观点.环境对人的思想、性格有着重要的影响,如雄浑博大的盛唐文化对李白的雄奇飘逸的诗风有着深远的影响.
②认同第二种观点.环境对人有影响,但不一定是决定性的,人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摆脱环境的束缚.如袁隆平的设想与权威观念相反,面对周围的嘲讽与阻挠仍坚持实验,最终成功.(4分.言之成理,有一定的阐述,举例恰当即可)
五、13.D(A.洗耳恭听:谦辞,形容恭敬而认真地听人讲话.多用于请教人指导时说的客气话.B.高山仰止:比喻崇敬仰慕.C.师出无名:指出兵没有正当理由;泛指做某事没有正当理由.D.暗送秋波:原意指暗中眉目传情,后多引申为献媚取宠,暗中勾搭,多含贬义,符合意境.)
14.C.(A.语序不当,把状语放在定语的位置.将“充分”调至“发挥”前,并删掉“发挥”后的“的”.B.介词使用不当,应当“从……中”得到力量,而非“在……中”得到力量.D.重复累赘,删去“的时间里“.)
15. (1)宣传其酒特别醇厚浓烈,吸引客人;
(2)既劝量小者不贪杯,又刺激海 量者多饮酒;
(3)借猛虎之威劝客人留宿,提高经济效益.
16.第一方面:对知识的获取满足于感性的把握.第二方面:阴柔之风过盛,阳刚之气不足.(或具有很强猎奇心理,对历史缺乏兴趣.)第三方面:满足于传统,忘记了开新.(或阅读过于功利,影响年轻一代.)
17.③①⑥④⑤②(解析:本段主要分析逆反心理产生的社会根源,先引出概念,提出自己的看法并摆出自己的理论依据,理论依据是逐步深化的.)
六、18.作文:首先要把这则寓言的信息进行整合.巨树不惧雷电,却毁于小虫,可见微小而不停止的功击力量惊人,因为“小”,人们通常重视程度不够,而一旦意识到问题出现,回天已无力.社会和人生中,不是有许多这样的道理吗?如此,核心观点也就提炼出来了.
“祸患常积于忽微” “防微杜渐”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参考译文
司马芝,字子华,河内郡温县人.年轻时是一个读书人,到荆州去躲避战乱,在鲁阳山里遇到强盗.同行的人们都丢下年老体弱的人逃走了,只有司马芝一个人坐在那里守护老母亲.强盗来到后,用刀逼着司马芝.司马芝叩头说道:“我的母亲年纪很大了,她的养老送终问题就拜托诸位了.”强盗们说:“这是个孝子啊!杀他是不义的.”司马芝于是免于被杀,用小车把母亲推走了.司马芝在南方住了十几年,亲自耕种,恪守礼义节操.[来源:学科网ZXXK]
魏武帝曹操平定了荆州,任命司马芝作菅县长官.当时天下政权刚刚建立,各地大多不遵守法律.郡主簿刘节是旧日的大家族子弟,为人豪爽侠义,拥有一千多位宾客,外出就做盗贼,回到官署里则扰乱吏治.不久,司马芝派遣刘节的门客王同等人去当兵.掾史据实禀告说:“刘节家里从来就没有派人服过徭役,如果他们到时把人藏起来,您一定要为滞留误期而负责的.”司马芝不答应,给刘节写了封信说:“您是这里的大家族,又是郡里的左右手,而您的宾客经常不服劳役,黎民百姓早就心怀怨恨和不满,有些流言已经被上级听到.现在征发王同等人去当兵,希望您能按时派遣他出发.”士兵们已经在郡里集结了,但刘节把王同等人藏了起来,还乘机让郡督邮以征兵为借口去讹诈责问县里.县里的掾史没有办法,请求让自己代替王同去当兵.司马芝就派人骑快马把一封信送到郡城济南,信上详细列举了刘节的罪状.太守郝光历来敬重信任司马芝,当即下令让刘节代替王同去当兵,青州人称司马芝“能让郡主簿去当兵”.后来司马芝升任广平县令.征虏将军刘勋,地位尊贵,受宠骄横.他又是司马芝原来所在郡里的将军.刘勋的宾客和子弟们在司马芝的管界内多次犯法.刘勋给司马芝写信,不署上姓名,却在信中多次嘱托司马芝帮忙.司马芝没有给他回信,一概按照法律处理.后来刘勋由于行为不轨被诛杀,与刘勋交往并有关联的人全都获罪,而司马芝却因为不徇私而被人们称道.
黄初年间,司马芝被调入京城任河南尹.他抑制豪强,扶持贫弱,私下请托也行不通了.正遇宫中太监想托司马芝办事,又不敢开口讲,就通过司马芝妻子的伯父董昭传话.董昭也害怕司马芝,没有替他传话.
司马芝性情公平正直,不以廉洁方正自矜.他和宾客们谈话时,有不同意的,就当面指出他们的错误,回来后也不会说什么不同的话.司马芝在任职期间死去,家里没有一点多余的财产.自从魏国建立以来到现在,历任河南尹中没有一个人能比得上他.
银川一中2010届高三年级第六次月考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一、1、A ( B"笔的作用较之墨,显得更为重要"的说法无中生有C"一味讨好社会,急于求得别人赞扬"常现出"匠气",张冠李戴;D笔墨"不仅是"技巧,此选项改变了限定.)
2、B ("山水画家,应该置身乡间山水,离开喧嚣的城市越远越好"在原文找不到依据.)
3、D (A结论绝对化;B"书读得越多,画艺便越精湛",推论无据;C结论属无中生有.)
二 、4.D(报:回复)
5.C(①是说他孝敬母亲,不忍在危难时丢下;④是他为官正直的结果;⑥是说明他为官清廉)
6.B(错在“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使一向豪侠的刘节代替门客去当兵”一句上.刘节代门客当兵,是由于司马芝告状,太守治刘节的罪.)
7. (1)您是这里的大家族,又是郡里的左右手,而您的宾客经常不服劳役,黎民百姓早就心怀怨恨和不满,有些流言已经被上级听到.(译出大意1分,“大宗”、“股肱”、“或”各1分.)
(2)后来刘勋由于行为不轨被诛杀,与刘勋交往并有关联的人全都获罪,而司马芝却因为不徇私而被人们称道.(译出大意1分,“交关者”1分,“而芝以见称”的句式特点1分.)
(3)他和宾客们谈话时,有不同意的,就当面指出他们的错误,回来后也不会说什么不同的话.(译出大意1分,“可意”1分,“面”的用法1分.)
8、白诗写了月下虫声、荞花如雪的景色,写的是室外景,景物有动有静.朱诗写了月下床席凉满、梧桐影乱的景象,写室内景,写的是静景.(答对一点2分,两点5分.)
9、白诗写的是恬淡适然的心境,一、二句动静结合,给人一种宁静感;三、四句,写月下荞花如雪,着色淡雅,全诗意境宁静恬淡.朱诗写的是凄凉孤寂的心境,一、二句写夜不成寐,三、四句写梧桐冷月,并巧妙地迁恨明月,说明月故意与人作对,在“缺”(人不团圆)处朗照,意境凄清孤寂.(答对一点3分,两点6分.)
10、(1)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2)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3)但见悲鸟号古木 又闻子规啼夜月
三.11.(1)选B、D.(B项“对春雨的真切感悟”错,作者通过雨去触摸古城,感受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D项“迷失精神寄托的痛苦之情”错.选对一项得2分,选对两项得5分.)
(2)、①轻盈盈、慢悠悠、湿润润的凉;(2分)②似有若无,时飘时停,不经意间濡湿一片,令人好奇;(2分)③俏皮、柔嫩,别有情趣.(2分)
(3)表达了作者远离尘嚣,独寻一方宁静的精神空间的思想感情;(2分)②承上启下,(1分)由上文写姑苏春雨过渡到对雨中古平江路的叙写,从而揭示古城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3分)
(4)①细雨中的古平江路远离喧嚣,丝丝湿意给人以轻松自在之感;②悠长、寂寥的雨巷让作者穿越岁月的尘埃,触摸到吴地深厚的文化底蕴;③雨天的幽静让作者找回遗失在烦躁现实之中的精神慰藉;④从历史与人文中找寻到个体精神的血脉才不会遗失自己;⑤雨巷的悠长拉伸了历史的画卷,雨巷的寂寥更能让人多一份诗意与人文情思;⑥表达了作者对姑苏古城的敬仰之意、感激之情.(每条2分,答出其中4条即可)
四.12.(1)A、D.(A是童年的曹文轩随父亲不停搬迁,从“我很怀念河流处处、水色四季的时代”可以看出他现在不是居住在水边.D他认为“由仇恨而上升至人道主义的爱,才是有份量的”)
(2)水是流动的;水是干净的;水的弹性;水的渗透力;水能够将具有浓度的东西进行稀释.(一点2分,两点3分,类推,五点6分)
(3)围绕着“水与曹文轩的成长”(或水对曹文轩的成长的影响)的话题展开(2分).这几个问题是层层深入的,(1分)首先问水与他的生活环境的关系,然后问水对他的性格、人生观、审美情绪的影响,最后问水对他的影响中是否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3分)
(4)第一问:这里的短处是指在水的影响下,他的作品缺少足够的冷峻与悲壮的气质,影响了他对人性的认识深度与作品的深度,作品中悲悯情怀的重量有欠缺.(4分)
第二问:①认同曹文轩的观点.环境对人的思想、性格有着重要的影响,如雄浑博大的盛唐文化对李白的雄奇飘逸的诗风有着深远的影响.
②认同第二种观点.环境对人有影响,但不一定是决定性的,人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摆脱环境的束缚.如袁隆平的设想与权威观念相反,面对周围的嘲讽与阻挠仍坚持实验,最终成功.(4分.言之成理,有一定的阐述,举例恰当即可)
五、13.D(A.洗耳恭听:谦辞,形容恭敬而认真地听人讲话.多用于请教人指导时说的客气话.B.高山仰止:比喻崇敬仰慕.C.师出无名:指出兵没有正当理由;泛指做某事没有正当理由.D.暗送秋波:原意指暗中眉目传情,后多引申为献媚取宠,暗中勾搭,多含贬义,符合意境.)
14.C.(A.语序不当,把状语放在定语的位置.将“充分”调至“发挥”前,并删掉“发挥”后的“的”.B.介词使用不当,应当“从……中”得到力量,而非“在……中”得到力量.D.重复累赘,删去“的时间里“.)
15. (1)宣传其酒特别醇厚浓烈,吸引客人;
(2)既劝量小者不贪杯,又刺激海 量者多饮酒;
(3)借猛虎之威劝客人留宿,提高经济效益.
16.第一方面:对知识的获取满足于感性的把握.第二方面:阴柔之风过盛,阳刚之气不足.(或具有很强猎奇心理,对历史缺乏兴趣.)第三方面:满足于传统,忘记了开新.(或阅读过于功利,影响年轻一代.)
17.③①⑥④⑤②(解析:本段主要分析逆反心理产生的社会根源,先引出概念,提出自己的看法并摆出自己的理论依据,理论依据是逐步深化的.)
六、18.作文:首先要把这则寓言的信息进行整合.巨树不惧雷电,却毁于小虫,可见微小而不停止的功击力量惊人,因为“小”,人们通常重视程度不够,而一旦意识到问题出现,回天已无力.社会和人生中,不是有许多这样的道理吗?如此,核心观点也就提炼出来了.
“祸患常积于忽微” “防微杜渐”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参考译文
司马芝,字子华,河内郡温县人.年轻时是一个读书人,到荆州去躲避战乱,在鲁阳山里遇到强盗.同行的人们都丢下年老体弱的人逃走了,只有司马芝一个人坐在那里守护老母亲.强盗来到后,用刀逼着司马芝.司马芝叩头说道:“我的母亲年纪很大了,她的养老送终问题就拜托诸位了.”强盗们说:“这是个孝子啊!杀他是不义的.”司马芝于是免于被杀,用小车把母亲推走了.司马芝在南方住了十几年,亲自耕种,恪守礼义节操.[来源:学科网ZXXK]
魏武帝曹操平定了荆州,任命司马芝作菅县长官.当时天下政权刚刚建立,各地大多不遵守法律.郡主簿刘节是旧日的大家族子弟,为人豪爽侠义,拥有一千多位宾客,外出就做盗贼,回到官署里则扰乱吏治.不久,司马芝派遣刘节的门客王同等人去当兵.掾史据实禀告说:“刘节家里从来就没有派人服过徭役,如果他们到时把人藏起来,您一定要为滞留误期而负责的.”司马芝不答应,给刘节写了封信说:“您是这里的大家族,又是郡里的左右手,而您的宾客经常不服劳役,黎民百姓早就心怀怨恨和不满,有些流言已经被上级听到.现在征发王同等人去当兵,希望您能按时派遣他出发.”士兵们已经在郡里集结了,但刘节把王同等人藏了起来,还乘机让郡督邮以征兵为借口去讹诈责问县里.县里的掾史没有办法,请求让自己代替王同去当兵.司马芝就派人骑快马把一封信送到郡城济南,信上详细列举了刘节的罪状.太守郝光历来敬重信任司马芝,当即下令让刘节代替王同去当兵,青州人称司马芝“能让郡主簿去当兵”.后来司马芝升任广平县令.征虏将军刘勋,地位尊贵,受宠骄横.他又是司马芝原来所在郡里的将军.刘勋的宾客和子弟们在司马芝的管界内多次犯法.刘勋给司马芝写信,不署上姓名,却在信中多次嘱托司马芝帮忙.司马芝没有给他回信,一概按照法律处理.后来刘勋由于行为不轨被诛杀,与刘勋交往并有关联的人全都获罪,而司马芝却因为不徇私而被人们称道.
黄初年间,司马芝被调入京城任河南尹.他抑制豪强,扶持贫弱,私下请托也行不通了.正遇宫中太监想托司马芝办事,又不敢开口讲,就通过司马芝妻子的伯父董昭传话.董昭也害怕司马芝,没有替他传话.
司马芝性情公平正直,不以廉洁方正自矜.他和宾客们谈话时,有不同意的,就当面指出他们的错误,回来后也不会说什么不同的话.司马芝在任职期间死去,家里没有一点多余的财产.自从魏国建立以来到现在,历任河南尹中没有一个人能比得上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