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名胜古迹的作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5/01/23 00:03:25
参观名胜古迹的作文
参观名胜古迹的作文
参观名胜古迹的作文
天下闻名的赵州桥位于历史文化名城赵县,它是世界上现存最早、保存最好的巨大石拱桥,建于隋代开皇年间(581-601),距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被誉为"华北四宝之一".赵州桥是一座弧形单孔石拱桥.桥全长64.4米,拱顶宽9米,两端宽9.6米,跨径37.38米在桥两端的石拱上,辟有两个券洞,这种结构叫"敞肩拱",拱矢高7.23米.这些敞开的小拱在减轻桥身的重量同时,又起到减少流水冲力的作用.这在当时是世界桥梁中的首创.千百年来,民间均传说是神仙祖师鲁班修建的,其实,它是出自工匠李春之手.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对赵州桥进行了修缮,成为旅游观光的胜地 .
赵州桥又名安济桥,建于隋大业(公元605-618)年间,是著名匠师李春建造.桥长64.40米,跨径37.02米,是当今世界上跨径最大、建造最早的单孔敞肩型石拱桥.因桥两端肩部各有二个小孔,不是实的,故称敞肩型,这是世界造桥史的一个创造(没有小拱的称为满肩或实肩型).
赵州桥距今已1400年,经历了10次水灾,8次战乱和多次地震,特别是1966年邢台发生的7.6级地震,邢台距这里有40多公里,这里也有四点几级地震,赵州桥都没有被破坏,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说,先不管桥的内部结构,仅就它能够存在1300多年就说明了一切.1963年的水灾大水淹到桥拱的龙嘴处,据当地的老人说,站在桥上都能感觉桥身很大的晃动.据记载,赵州桥自建成至今共修缮8次.
在主拱券的上边两端又各加设了二个小拱,一是可节省材料,二是减少桥身自重(减少自重15%),而且能增加桥下河水的泄流量.
1979年5月,由中国科学院自然史组等四个单位组成联合调查组,对赵州桥的桥基进行了调查,自重为2800吨的赵州桥,而它的根基只是有五层石条砌成高1.55米的桥台,直接建在自然砂石上.
这么浅的桥基简直令人难以置信,梁思成先生1933年考察时还认为这只是防水流冲刷而用的金刚墙,而不是承纳桥券全部荷载的基础.他在报告中写道:
“为要实测券基,我们在北面券脚下发掘,但在现在河床下约70-80厘米,即发现承在券下平置的石壁.石共五层,共高1.58米,每层较上—层稍出台,下面并无坚实的基础,分明只是防水流冲刷而用的金刚墙,而非承纳桥券全部荷载的基础.因再下30-40厘米便即见水,所以除非大规模的发掘,实无法进达我们据学理推测的大座桥基的位置.”
为了保护赵州桥,上世纪末在赵州桥东100米处新建的桥梁,其结构还是沿袭赵州桥,只是主拱上的小拱数量增加到一边5个. 沧州铁狮子是我国最大的铸铁文物,1961年,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7年河北省开始举办的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其金狮、银狮、铜狮奖杯和以雄狮作图形的节徽,其原意来源和图案范本就取自和选自沧州铁狮子.如今,沧州铁狮子已是声名远播,在国内外有很高的知名度,它作为中国的象征和友谊的使者,为国家争得了荣誉.
沧州铁狮子,当地又称作“镇海吼”,它位于沧县旧州城内,坐落在原开元寺前.关于铁狮子的确实来历,有许多说法,古今不一.据《沧县志》记载,相传周世宗北征契丹罚罪人所铸,“以镇州城”.可是,后来的考据家分辩说,周世宗素不信佛,罚罪之说不足信.流传广泛又比较合乎情理的,是当地一个有名的传说.古时沧州一带滨临沧海,海水经常泛滥,海啸为害,民不聊生,当地人为清除这无情的水患,自动集资捐钱,请当时山东有名的铸造师李云铸此狮以镇遏海啸水患,并取名“镇海吼”.狮身外面铸有捐钱者的姓名,一般认为此说比较可信.
话说古时候,沧州一代濒临大海,海中有一条妖龙,时时兴风作浪,海水上涨,淹没了大片农田,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苦不堪言!这一天,五台山的文殊菩萨路过沧州,见到此情此景,慈悲心肠大发,于是就派自己的座骑狮下界降伏妖龙,座骑狮来到海边,大吼三声,逼出妖龙,一狮一龙就这样斗在一起,直杀得天错地暗,日月无光.大战三天三夜,妖龙逐渐体力不支,座骑狮瞅准一个破绽,扑了上去,咬住妖龙的脖子,妖龙惨叫一声,挣脱狮品逃回海中,再也不敢兴风作浪,于是沧州便又恢复了太平.人们为了纪念这只为民除害的狮子,便仿照它的样子铸造了这只铁狮子,还给他起了一个响当当的名字“镇海吼”.
铁狮铸造的年代和铸造师,皆铸造于狮身.狮颈右侧有“大周广顺三年铸”七字,右肋有“山东李云造”五字.按大周(北周)广顺三年即公元953年,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这一件我国最大的铸铁艺术品,其体态究竟有多高大?狮身高3.8米,头部高1.5米,通高5.48米,通长6.5米,身躯宽3.17米.其总重量是多少?原来,传说铁狮总重量约40吨,1984年为保护狮身为其移位时,经过准确称量,铁狮的总重量为29.30吨.铁狮高大的躯体,面南尾北,昂首挺胸,怒睁双目,巨口大张,四肢叉开,仿佛正疾走乍停,又好似阔步前进.其威武雄壮的气势,栩栩如生的姿态,与其头部铸有的“狮子王”三个大字,是多么的相匹配呀!难怪历代文人都为之赞叹讴歌.清代文人李云峥作《铁狮赋》,赞美铁狮“飙生奋鬣,星若悬眸,爪排若锯,牙列如钩.既狰狞而蹀躞,乍奔突而淹留.昂首西倾,吸波涛于广淀;掉尾东扫,抗潮汐于蜃楼”,对铁狮的雄姿和气势作了绝妙而生动的描述.
铁狮装束的铸造工艺也堪称奇绝.身披障泥(防尘土的垫子),肩负巨大莲花盆,莲花盆底部直径1米,上口直径2米,通高0.7米,可以拆卸下来.相传这是文殊菩萨佛像的莲座.狮身毛发呈波浪状或作卷曲状,披垂至颈部,胸前及臀部飘有束带,带端分垂于两肩及胯部.此外,狮身内外还有许多铸文,除前述铸造年代和铸造者、捐钱者姓名以外,头顶及颈下还铸有“狮子王”三字,腹腔内还有以秀丽的隶书字体铸造的金刚经文,具有一定的书法、考古价值,可惜现在大都模糊不清,只有少数字依稀可辨认.
铁狮精巧的铸造工艺,确系我国铸造工艺的一大珍品.但是,这件总重3万公斤的铁狮是如何铸造的呢?据研究,这是古人采用一种特殊的“泥范明铸法”,分节叠铸而成的.铁狮腹内光滑,外面拼以长宽三四十厘米不等的范块,逐层垒起,分层浇注,共用范544块拼铸而成.凭1000多年前的手工冶铸技术,能铸造出如此庞然大物,足见其制模、冶炼、浇铸工艺是相当高的,充分显示了我国古代铸造工艺的高度成就.
1957年春天,当时的一位苏联专家来沧州参观考察,当他看到铁狮子威武凛然的形象和豪迈磅礴的气势时,非常钦佩并赞叹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和工匠的聪明才智.但当他发现由于多年风雨剥蚀,铁狮多处伤残,特别是因下巴损坏残缺影响铁狮造型时,感慨地说:“这样的珍贵文物堪称国宝,如果在我们国家是要受到加意保护的,我要天天去看它一趟,因为它可以引为国家和民族的骄傲.”
如何保护这件国宝,当地政府和各级文物部门一直都很重视,并采取了一些保护措施.但令人十分遗憾和不安的是,近年,铁狮子开始出现开裂现象.目前铁狮子躯干保存完好,但四肢均有程度不同的裂缝,由于风雨剥蚀,全身锈蚀严重.省、市文物部门已向全国征集铁狮子“医疗方案”,国家文物局甚至请来美国、英国、日本的专家,专程到沧州研究保护方案.我们期待着修复早日成功,以使铁狮重振雄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