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唯物论的角度说明必须贯彻执行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的正确性.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1/17 12:40:29
从唯物论的角度说明必须贯彻执行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的正确性.从唯物论的角度说明必须贯彻执行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的正确性.从唯物论的角度说明必须贯彻执行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的正确性.水

从唯物论的角度说明必须贯彻执行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的正确性.
从唯物论的角度说明必须贯彻执行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的正确性.

从唯物论的角度说明必须贯彻执行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的正确性.
水土保持
初次领袖讲话: 1997年 初次文件明文规定: 1993年 水土保持
明文法定: 尚未明文法定 领袖讲话:①1997年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届一中全会上指出:“大江大河上中游地区的水土保持和流域治理,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的根本措施,必须高度重视,做好规划,坚持不懈,长期奋斗”② 2004年胡锦涛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讲话:“要进一步加强节水灌溉、人畜饮水、农村水电、水土保持、牧区水利和预防传染病项目等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保护和提高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能力,促进农民增收 文件规定:1993年,《国务院关于加强水土保持工作的通知》指出:“水土保持是山区发展的生命线,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是国土整治,江河治理的根本,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 ①1982年《水土保持工作条例》第二条“水土保持工作的方针是:防治并重,治管结合,因地制宜, 全面规划,综合治理,除害兴利”②1991年《水土保持法》第四条“国家对水土保持工作实行预防为主,全面规划,综合防治,因地制宜,加强管理,注重效益的方针”,第五条“国务院和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将水土保持工作列为重要职责,采取措施做好水土流失防治工作” 政策制定环节:通过《水土保持法》、1993年《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对相关政策中体现有利于水土保持的精神起到了一定作用(但这些相关法规中并未明确水土保持是基本国 节约资源
政策实施环节: 《水土保持法》中有相关规定(如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水土保持规划确定的任务,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安排专项资金,并组织实施).另外,目前通过“三权、一案、三同时”制度在政策实施中推进水土保持工作.“三权”即监督权、审批权、收费权.监督权是指水行政主管部门对水土保持法及实施条例的执行情况有监督检查的权利.审批权是指对从事与水土保持有关的生产建设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申报的水土保持方案有审批的权利.收费权是指对造成水土流失的开发建设单位或个人有征收水土流失防治费和补偿费的权利.“一案”即在山区、丘陵区、风沙区的大型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中,必须有水行政主管部门同意的水土保持方案;在山区、丘陵区、风沙区依照矿山资源法的规定开办乡镇集体矿山企业和个体申请采矿,必须持有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同意的水土保持方案,方可申请办理采矿批准手续.“三同时”即指建设项目中的水土保持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建设工程竣工验收时,应当同时验收水土保持设施,并有水行政主管部门参加 ①我国水土流失面积约占国土的1/3,水土流失是我国的头号环境问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然界中的水土资源条件.水土保持不仅是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也是生态环境建设的基础.②要保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从根本上改变生产条件,水土保持就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最重要的举措
节约资源
初次领袖讲话: 1999年 初次文件明文规定: 2005年 明文法定: 2007年 领袖讲话:①江泽民在1999年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指出:“促进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控制人口增长,保护自然资源,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这是根据我国国情和长远发展的战略目标而确定的基本国策”②朱镕基在2000年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计划生育、环境保护、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都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必须年年下大功夫来狠抓落实”③2005年在建设节约型社会展览会上,胡锦涛强调,节约资源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节约土地、能源、淡水、矿产资源,对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我们要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充分认识节约能源资源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加快推进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各项工作. 文件规定: 节约资源
①2005年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文:“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②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③2007年十七大报告:“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 明文法定: 2007年《节约能源法》第四条明确规定:“节约资源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国家实施节约与开发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的能源发展战略” ①1982年《宪法》第九条:“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自然资源,都属于国家所有,即全民所有;国家保障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保护珍贵的动物和植物.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用任何手段侵占或者破坏自然资源”,第十四条“国家厉行节约,反对浪费”②2007年《节约能源法》“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节能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年度计划,并组织编制和实施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年度节能计划”;国家实行有利于节能和环境保护的产业政策,限制发展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发展节能环保型产业 政策制定环节:通过《节约能源法》等构建了能体现“节约资源”精神的政策过程 政策实施环节: 通过2006年颁布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和2007年《节约能源法》、2007年《国务院批转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及考核实施方案和办法的通知》(国发〔2007〕36号)以及国务院颁布的《单位GDP能耗统计指标体系实施方案》、《单位GDP能耗监测体系实施方案》、《单位GDP能耗考核体系实施方案》(简称“三个方案”)在发展目标、资源配置、干部考核上建立了有利于“节约资源”的政策实施环境 ——发展目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确定的发展目标中有4项属于节约资源领域: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20%左右,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提高到60%.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每年向国务院报告节能目标责任的履行情况 节约资源
——干部考核:一票否决制和责任追究制.根据《节约能源法》,节能目标完成情况将作为地方人民政府及其负责人考核评价的内容.通过“三个方案”,将节能指标完成情况纳入了领导干部政绩考核中 ——资源配置:“考核通过的,优先加大对该地区污染治理和环保能力建设的支持力度;考核未通过的,暂停该地区所有新增主要污染物排放建设项目的环评审批和项目核准获批准、暂停安排中央环保专项资金” ①虽然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较全,但人均占有量少、自然资源分布不均衡②资源利用效率低、浪费严重.《2006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对世界59个主要国家的资源绩效水平进行了排序,结果显示中国资源绩效仅排在第54位,是资源利用绩效最差的国家之一.③我国整体来看处于工业化中期,经济增长方式是“高资源消耗、高环境污染、低经济产出”,单位资源的经济产出量较低,也丧失了发达国家在工业化阶段享受的廉价资源的获取条件